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385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对发热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央处理器等发热电子元件高速、高频及集成化使其发 热量剧增,如不及时排除这些热量,将引起发热电子元件自身温度的升高,进而导致发热电 子元件的损坏或其性能的降低。因此,需要对发热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目前,业界常用的散 热方式是在发热电子元件表面装设一散热装置。
该散热装置一般包括一散热器、设于散热器上的一风扇及穿设于散热器上的若干热管。 该散热器包括若干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的边缘设有折边,该折边与相邻的散热鳍片相对 的侧边上设有凸出于该侧边的若干扣片,该折边上于每一扣片的后方设有一扣槽,该扣片与 扣槽的形状相同且略大于扣槽,每一散热鳍片上的扣片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相邻的一散 热鳍片上对应的扣槽中,以将这些散热鳍片连接在一起。
然而,上述散热鳍片间的紧配合的固定方式不仅组装不便,而且还易在组装过程中造成 散热鳍片损伤。另外,上述散热鳍片间的固定方式也容易使散热鳍片之间扣合的松紧程度不 易控制,从而导致散热装置的组装效果不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效果较好的散热装置。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互相扣合的若干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包括本体及凸出于本体的 扣片,所述扣片上设有卡槽、凸柱及卡块,在后散热鳍片的卡块收容于在前散热鳍片的相应 的卡槽内,在后散热鳍片的凸柱抵靠于在前散热鳍片的本体上。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多个互相扣合的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包括一本体及凸出于本体 的多个扣片,本体上于每一扣片的对应位置处形成一冲孔,每一扣片的一端与本体相连形成 为连接端,每一扣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每一扣片上沿连接端至自由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卡 槽、凸柱及卡块,在后散热鳍片的扣片穿过在前散热鳍片的对应冲孔,且在后散热鳍片的卡 块卡入在前散热鳍片的卡槽内,在后散热鳍片的凸柱抵靠于在前散热鳍片的本体上,使各散 热鳍片相互扣合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散热鳍片组装时,只需按压等操作即可完成,组装方便,
4且不易损伤散热鳍片;其次,在组装过程中,所述扣片及凸柱均可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能 较为容易地控制散热鳍片间的松紧程度。


图l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鳍片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圈IV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2所示散热装置中的散热器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圈VI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鳍片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圈VI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IO、两固定片20及一风扇 30。该两固定片20设于散热器10的顶部,该风扇30通过该两固定片20固定于该散热器10上。
该散热器10包括一底板11、设于该底板11上的若干散热鳍片12及两根热管13。该底板 ll上设有两个沟槽llO,该散热鳍片12相互扣合,且间隔排列于该底板ll上,该热管13将该 底板11与该散热鳍片12热连接。
请参照图3,每一散热鳍片12包括一本体120,该本体120的顶边及底边分别向本体120的 一侧弯折形成若干折边121。该本体120的中间自顶边向下开设有一开槽122,该本体120的上 部于开槽122的两侧各设有一供热管13穿设的通孔124,该本体120的底边上设有两个缺槽 123,所述缺槽123与底板11上的沟槽110合围形成圆孔以供热管13穿设。
该本体120上还设有向外延伸的两对扣片125,其中开槽122的两侧各设一对,每对扣片 125对称分布于通孔124的两侧,且自上而下呈倾斜状向着本体120的中间延伸,即向着开槽 122的方向倾斜延伸。每一扣片125呈矩形片状,且具有弹性,其可相对于本体120发生弹性 形变。每一扣片125自本体120向其一侧凸伸,其一端与本体120相连形成为连接端,而另一 端则为自由端。该扣片125自本体120上冲压形成,从而于该本体120上对应每一扣片125的位 置形成一矩形的冲孔126。每一对扣片125分别形成于与其对应的一对冲孔126相互靠近的侧 边上。每一对扣片125之间的距离自它们的连接端向自由端逐渐增大,使每一散热鳍片12上 的扣片125在其本体120上的投影落于该本体120上与扣片125对应的冲孔126中,即每一扣片125均偏离于与本体120垂直的方向而与本体120成一锐角,本实施例中,扣片125与本体120间的夹角为79度,这样,散热鳍片12组装时,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的扣片125可以方便的穿过在前的散热鳍片12上对应的冲孔126而不会抵于在前的散热鳍片12的本体120上。
请参照图4,每一扣片125的中部冲压形成有一卡槽1251、 一凸柱1252及一卡块1253,该卡槽1251、凸柱1252及卡块1253相互对齐,且自扣片125与本体120相连的一端向扣片125的自由端依次间隔设置。该卡槽1251为一方形的通孔,该凸柱1252自该扣片125沿与本体120平行的方向向上凸伸,该凸柱1252具有弹性,其可相对于扣片125发生弹性形变,每对扣片125上的凸柱1252彼此相对延伸(如图3所示)。该卡块1253凸出于扣片125朝向凸柱1252相同的一侧,且向本体120倾斜,从而使该卡块1253凸出于扣片125的部分呈楔形,其楔面朝向扣片125的自由端延伸。该卡块1253也具有弹性,其可相对于扣片125发生弹性形变。
请参照图5及图6,组装时,将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的扣片125穿过在前的散热鳍片12上对应的冲孔126,使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的扣片125定位于在前的散热鳍片12上对应的冲孔126内;按压在后的散热鳍片12,使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的卡块1253沿在前的散热鳍片12上的扣片125的底部,慢慢滑入到在前的散热鳍片12上相应的卡槽1251中,此时,在前的散热鳍片12与在后的散热鳍片12相对的一侧抵靠在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对应的凸柱1252上。如此,在前的散热鳍片12被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的卡块1253和凸柱1252卡扣于在后的散热鳍片12上,从而实现相邻两散热鳍片12的连接。
上述散热装置中,由于每一散热鳍片12均设有扣片125,且扣片125上设有卡槽1251、凸柱1252及卡块1253,因此在组装散热鳍片12时,只需通过按压的操作即可完成,组装方便,且不易损伤散热鳍片12,另外还能较为容易地控制散热鳍片12之间的松紧程度,提高散热鳍片12组装时的精度。其次,因扣片125位于本体120中部,而不是设在散热鳍片12的侧边上,本实施例节省了边料,降低了材料成本。再者,所述扣片125设于每一通孔124的外侧,可以在通孔124的附近产生扰流作用以增强通孔124附近的对流效果,而每一扣片125自上而下呈倾斜状向着本体l20的中间延伸,有利于将风扇30周缘的气流导至散热装置中部的高温区。
当然,上述散热鳍片1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中的散热鳍片12a,该散热鳍片12a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散热鳍片12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散热鳍片12a上的扣片125a的凸柱1252a形成于该扣片125a的一侧边上,而卡槽1251a及卡块1253a形成于扣片125a的另一相对侧边上,该卡槽1251a与卡块1253a凸出于扣片125a所形成的缺口连通,且该卡槽1251a靠近本体120a,而该卡块1253a远离本体120a。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互相扣合的若干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鳍片包括本体及凸出于本体的扣片,所述扣片上设有卡槽、凸柱及卡块,在后散热鳍片的卡块收容于在前散热鳍片的相应的卡槽内,在后散热鳍片的凸柱抵靠于在前散热鳍片的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自本体向本 体的一侧凸伸,所述本体上对应每一扣片的位置形成一冲孔,所述在后散热鳍片的扣片伸入 在前散热鳍片的冲孔内。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自扣片沿与 本体平行的方向向扣片的一侧延伸,所述卡块凸出于扣片朝向凸柱相同的一侧,且向本体倾 斜。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凸柱及卡 块相互对齐,且于扣片的中部自扣片与本体连接的一端向扣片的自由端依次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设于扣片的 一侧边上,卡槽及卡块设于扣片另一相对的侧边上,所述卡槽靠近本体,所述卡块远离本体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设于本体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自上而下呈 倾斜状向着本体的中间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风扇,所述 风扇设置在所述若干散热鳍片上,该风扇产生的气流由所述扣片导引至散热装置的中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热管, 所述散热鳍片上设有收容所述至少一热管的通孔,所述扣片分布于所述通孔的附近。
10.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多个互相扣合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散热鳍片包括一本体及凸出于本体的多个扣片,本体上于每一扣片的对应位置处形成一冲 孔,每一扣片的一端与本体相连形成为连接端,每一扣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每一扣片上沿 连接端至自由端的方向上依次设有卡槽、凸柱及卡块,在后散热鳍片的扣片穿过在前散热鳍 片的对应冲孔,且在后散热鳍片的卡块卡入在前散热鳍片的卡槽内,在后散热鳍片的凸柱抵 靠于在前散热鳍片的本体上,使各散热鳍片相互扣合在一起。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凸柱及 卡块设于每一扣片的中部且相互对齐。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设于每一 扣片的一侧边上,而所述卡槽及卡块设于每一扣片另一相对的侧边上。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片偏离于与 本体垂直的方向而与本体成一锐角,使在后散热鳍片的扣片方便穿过在前散热鳍片对应的冲 孔而不抵于在前散热鳍片的本体上。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互相扣合的若干散热鳍片,每一散热鳍片包括本体及凸出于本体的扣片,所述扣片上设有卡槽、凸柱及卡块,在后散热鳍片的卡块收容于在前散热鳍片的相应的卡槽内,在后散热鳍片的凸柱抵靠于在前散热鳍片的本体上,所述散热鳍片组装时,只需按压等操作即可完成,组装方便,且不易损伤散热鳍片;其次,在组装过程中,所述扣片及凸柱均可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能较为容易地控制散热鳍片间的松紧程度。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646330SQ20081030356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7日
发明者查新祥, 郭哲豪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