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424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承载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制作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承载治具。
背景技术
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写为FPC)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可做立体组装及动态可挠曲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 子产品中,特别是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等轻薄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参见文献Takao Yamazaki, Yoshimichi Sogawa, Rieka Yoshino, Keiichiro Kata, Ichiro Hazeyama, and SakaeKitajo,Real Chip Size Three-Dimensional Stacked Package,IEEE Transactions onAdvanced Packaging,2005,28 (3),397-403。目前,在FPC的制作过程中包括多次贴合过程,以满足最终产品的性能要求。例 如,在FPC上贴合补强板,以增强FPC上承载电子元件的能力。通常补强板的贴合是先在 FPC及待贴合的补强板上相应位置分别钻多个定位孔;然后依次将FPC与待贴合的补强板 套设于预先设计的治具的多个定位柱,该多个定位柱与多个定位孔一一对应,从而将待贴 合的补强板定位于FPC的预定位置;最后通过热压的方式使补强板上的热固化胶与FPC表 面发生化学键接,从而将补强板贴合固定于FPC的预定位置。然而,由于FPC的胀缩,FPC上 多个定位孔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而多个定位柱固定于治具,从而预先设计的治具的多个定 位柱不能全部穿过该多个定位孔导致治具无法使用。一种解决的办法是将治具的定位柱的 直径设计得小于定位孔的孔径,如此,多个定位柱可能可以全部穿过面积较小或者胀缩比 例较小的FPC,但是,由于补强板与FPC在治具上还是可以相对于定位柱移动,补强板与FPC 之间的对位精度也因此而降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承载治具,以承载待贴合的基板并提高贴合对位精度。

发明内容
一种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待贴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多个 第一孔,所述第二基板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孔。所述承载治具包括 一个第一板体、一个第二板体以及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孔的位 置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置孔。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与所述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 所述多个定位柱与所述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每一定位柱均自与之对应的容置孔向与之对 应的定位孔延伸,并突出于所述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以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第一孔和所述 第二基板的一个第二孔相配合。所述多个定位柱中,一个定位柱定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之 对应的容置孔或者所述第二板体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中,其余的定位柱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 第一板体与之对应的容置孔和所述第二板体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承载治具的定位柱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板体 的容置孔内,所述容置孔的孔径大小可根据待贴合的第一基板的胀缩情况而设计,从而当 待贴合的第一基板发生胀缩时,仅需移动定位柱调整该定位柱在第一板体的容置孔内的位置即可适应第一基板上每一第一孔发生的偏位的情况,尤其适用于包括多块未裁切的电路 板单元的大面积FPC,不仅可提高贴合对位精度,还可提高贴合效率。


图1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的立体图。图3是使用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定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 示意图。图4是图3沿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沿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对定位于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进行压合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与定 位柱的配合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治具的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与定 位柱的配合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待贴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多个第 一孔,所述第二基板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孔,所述承载治具包括一 个第一板体、一个第二板体以及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孔的位置 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置孔,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与所述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所 述多个定位柱与所述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每一定位柱均自与之对应的容置孔向与之对应 的定位孔延伸,并突出于所述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以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第一孔和所述第 二基板的一个第二孔相配合,所述多个定位柱中,一个定位柱定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之对 应的容置孔或者所述第二板体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中,其余的定位柱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 一板体与之对应的容置孔和所述第二板体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柱均包括相连接的容置部和 定位部,所述容置部容置于所述容置孔,所述定位部突出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部的直径 小于所述容置部的直径,所述多个定位孔的孔径均相等,所述定位部的直径等于所述多个 定位孔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容置孔包括一个第一基准孔 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基准孔的孔径等于定位柱的容置部的直径,以使得与所 述第一基准孔相对应的定位柱的容置部定位于该第一基准孔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孔 的孔径大于定位柱的容置部的直径,以使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孔相对应的定位柱的 容置部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第一调节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调节孔为多个第一 调节孔,所述多个第一调节孔的孔径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柱均包括相连接的容置部和 定位部,所述容置部容置于所述容置孔,所述定位部突出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部的直径 小于所述容置部的直径,所述多个容置孔的孔径均相等,所述容置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多个 容置孔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位孔包括一个第二基准孔 和至少一个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基准孔的孔径等于定位柱的定位部的直径以使得与所述 第二基准孔相对应的定位柱的定位部定位于该第二基准孔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孔的 孔径大于定位柱的定位部的直径,以使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孔相对应的定位柱的定 位部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第二调节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孔的孔径与定 位柱的定位部的直径之间的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胀缩比例与该第二调节孔与所述基 准孔之间距的乘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调节孔为多个第二 调节孔,所述多个第二调节孔的孔径相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 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第二板体,所述容置孔为自所述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方 向开设的盲孔,所述容置孔具有用于承载定位柱的底壁,所述底壁为平行于所述第二表面 的光滑平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还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板体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固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固定孔,所述承载治 具还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固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固定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多个第 二固定孔相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固定于一起。
全文摘要
一种承载治具,用于承载待贴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具有多个第一孔,该第二基板具有与该多个第一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孔。该承载治具包括一个第一板体、一个第二板体和多个定位柱。该第一板体具有与该多个第一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容置孔。该第二板体具有与该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该多个定位柱与该多个容置孔一一对应,其中一个定位柱定位于该第一板体与之对应的容置孔或者该第二板体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中,其余的定位柱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板体与之对应的容置孔和该第二板体与之对应的定位孔中。
文档编号H05K3/00GK102105021SQ20091031186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吴石勇, 周爱桥, 毕庆鸿, 涂成达, 牛文锋, 蔡保金 申请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