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83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3D玻璃面板的结构在不断的更新中,使用的贴合治具均是围绕3D玻璃面板结构来设计的。而在3D菲林贴合中,膜片需要与3D产品贴合;为了提高3D玻璃面板的质量,所以对贴合治具仿形要求比较高,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3D玻璃产品贴合,不仅对治具仿形要求非常高,而且还需要对菲林进行内缩设计,但是边缘和孔位露白的问题仍无法避免,因此容易出现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等问题,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以及易出现露白(漏光)等问题,因此现有工艺进行菲林3D贴合存在技术难点,很难满足外观和使用需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治具,解决了现有3D贴合技术中3D玻璃面板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治具,包括:第一模块治具和与所述第一模块治具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治具;

所述第一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第一仿形腔,所述第一仿形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璃面板的第二仿形腔,所述第二仿形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分别连接有进出气装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治具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提高进出气稳定性的第一凹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块治具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提高进出气稳定性的第二凹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仿形腔呈阶梯形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由内向外递增。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分别通过气管与所述进出气装置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治具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销和第一销孔;

所述第二模块治具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销配合使用的第二销孔以及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一模块治具的第一螺丝孔;

所述第二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二模块治具的第二螺丝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治具和所述第二模块治具的表面均镀有铁氟龙。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设备,解决了现有3D贴合技术中3D玻璃面板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设备本体,所述贴合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上述所述的贴合治具;

所述贴合治具通过螺丝与所述贴合设备本体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治具及贴合设备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治具,包括第一模块治具和与第一模块治具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治具;第一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第一仿形腔,第一仿形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璃面板的第二仿形腔,第二仿形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位于第二通孔外侧;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连接有进出气装置。使用时,将3D玻璃面板放入第二仿形腔中,并在3D玻璃面板表面放置平片菲林,同时将第一模块治具和第二模块治具贴合;然后进出气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将第一仿形腔和第二仿形腔内部的空气抽出,使第一仿形腔和第二仿形腔内部及平片菲林和3D玻璃面板之间形成真空状态;最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气体,使平片菲林和3D玻璃面板进行贴合,且能够使平片菲林和3D玻璃面板完全贴合,取出产品后直接进行激光切割即可,因此解决了3D玻璃面板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而且对平片菲林的形状要求不高,有效解决了治具仿形困难的问题,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设备本体,贴合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上述的贴合治具;贴合治具通过螺丝与贴合设备本体固定连接。由于贴合治具的设置,所以贴合设备具有上述贴合治具的所有优点,能够解决3D玻璃面板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而且对平片菲林的形状要求不高,有效解决治具仿形困难的问题,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放入产品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一模块治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一模块治具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一模块治具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一模块治具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二模块治具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二模块治具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二模块治具的A-A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的第二模块治具的B-B剖视图。

图标:100-第一模块治具;200-第二模块治具;300-3D玻璃面板;400-平片菲林;

101-第一仿形腔;102-第一定位销;103-第一销孔;104-第一螺丝孔;105-第一凹槽;1011-第一通孔;

201-第二仿形腔;202-第二销孔;203-第二定位销;204-第二螺丝孔;205-第二凹槽;2011-第三通孔;201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治具,包括:第一模块治具和与所述第一模块治具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治具;所述第一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第一仿形腔,所述第一仿形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模块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璃面板的第二仿形腔,所述第二仿形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侧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分别连接有进出气装置。使用贴合治具时,将3D玻璃面板放入第二仿形腔中,并在3D玻璃面板表面放置平片菲林,同时将第一模块治具和第二模块治具贴合;然后进出气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将第一仿形腔和第二仿形腔内部的空气抽出,使第一仿形腔和第二仿形腔内部及平片菲林和3D玻璃面板之间形成真空状态;最后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气体,使平片菲林和3D玻璃面板进行贴合,且能够使平片菲林和3D玻璃面板完全贴合,取出产品后直接进行切割即可,因此解决了3D玻璃面板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而且对平片菲林的形状要求不高,有效解决了治具仿形困难的问题,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一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包括:第一模块治具100和与第一模块治具100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治具200;第一模块治具100上设置有第一仿形腔101,第一仿形腔101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011;第二模块治具20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璃面板的第二仿形腔201,第二仿形腔201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第三通孔201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通孔2012;第一通孔1011、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分别连接有进出气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仿形腔101边缘处的第一通孔1011均匀设置,且第一仿形腔101的深度在1mm~2mm之间,其中最优方案为1mm;第二仿形腔201边缘处的第三通孔2011均匀设置,且第二仿形腔201的深度在7mm~9mm之间,其中最优方案为8mm。

具体的,第一通孔1011、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的孔径由内向外递增,保证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与3D玻璃面板300接触的孔径以及第一通孔1011与平片菲林400接触的孔径最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通孔2011主要起到对3D玻璃面板300进行吸附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1011、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分别通过气管与进出气装置连接,将第一仿形腔101和第二仿形腔201内部的气体抽出,使第一仿形腔101和第二仿形腔201内部及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之间形成真空状态。

优选的,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的形状根据产品形状进行展平整体仿形设计,且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的材质均为铝材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的表面均镀有铁氟龙,因此其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

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第一模块治具10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05,能够提高进出气的稳定性,使进出气更加均匀。

具体的,第二模块治具20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05,能够提高进出气的稳定性,使进出气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第二仿形腔201呈阶梯形结构,用于3D玻璃面板300的定位。

本实施例可选方案中,第一模块治具10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销102和第一销孔103;第二模块治具200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销102配合使用的第二销孔202以及与第一销孔103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销203;能够使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贴合的更牢固。

具体的,第一模块治具100上设置有第一螺丝孔104,用于紧固第一模块治具100;第二模块治具200上设置有第二螺丝孔204,用于紧固第二模块治具200。

贴合治具的贴合工艺:

首先,对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进行加热,第一模块治具100加热至至110~120℃,第二模块治具200加热至90~100℃;将3D玻璃面板300放入第二仿形腔201中进行定位,平片菲林400通过第二定位销203进行定位,并放置在第二模块治具200上。

其次,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闭合,进出气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011、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将第一仿形腔101和第二仿形腔20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第一仿形腔101和第二仿形腔201内部及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之间形成真空状态;然后再通过第一通孔1011进气,使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进行贴合,贴合完成后保压5S中,保证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的边缘贴合完全。

最后,将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分开,取出产品进行切割。

结合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包括第一模块治具100和与第一模块治具100配合使用的第二模块治具200;第一模块治具100上设置有第一仿形腔101,第一仿形腔101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011;第二模块治具20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玻璃面板的第二仿形腔201,第二仿形腔201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第三通孔2011位于第二通孔2012外侧;第一通孔1011、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分别连接有进出气装置。使用时,将3D玻璃面板300放入第二仿形腔201中,并在3D玻璃面板300表面放置平片菲林400,同时将第一模块治具100和第二模块治具200贴合;然后进出气装置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011、第二通孔2012和第三通孔2011将第一仿形腔101和第二仿形腔20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第一仿形腔101和第二仿形腔201内部及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之间形成真空状态;最后通过第一通孔1011进入气体,使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进行贴合,且能够使平片菲林400和3D玻璃面板300完全贴合,取出产品后直接进行切割即可,因此解决了3D玻璃面板300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而且对平片菲林400的形状要求不高,有效解决了治具仿形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解决了治具仿形困难的问题,具有工艺简单、实用性好的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设备本体,贴合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上述的贴合治具;贴合治具通过螺丝与贴合设备本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包括贴合设备本体,贴合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上述的贴合治具;贴合治具通过螺丝与贴合设备本体固定连接。由于贴合治具的设置,所以贴合设备具有上述贴合治具的所有优点,能够解决3D玻璃面板300的边缘和孔位易露白、偏位和装机后漏光的问题,而且对平片菲林400的形状要求不高,有效解决治具仿形困难的问题,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