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957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组用于安装相应模组件的相反连接器,在该组连接器之间,其连接各相应端子之间的线路轨迹是平行排列的。
由于SODIMM(插座式数字图像存储模块)在电脑领域广泛应用,以使连接模组件与母板连接装置的相应连接器也广泛地被设在电脑系统内,如美国专利第5,514,002号所示。近来,为了高效地传送信号,电脑内将需要更多的模组件。一种可考虑的方法是在母板上的两个叠起连接器中各自安装相应的两块模组件板,如1995年2月24日申请的美国专利第08/393,704号;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两个连接器独立装在母板上。前者增加了母板装置的高度,而且使上面连接器端子上的接触端尾难以与母板焊接;后者如

图1所示,一般有两个按照由前至后的方式排列的连接器,该两个单独连接器上相同位置的两个端子排列都一致,而且依照PC板上设计的线路格式,最后共用于连接至中央处理器(CPU)接点的线路轨迹200。因为这些相应两端子之间,至少距前面连接器如其侧臂201一较长距离,所以,这些相应两端子之间的距离基本是相当长的。可以理解,线路轨迹越长,天线效应影响越大,因此在传送信号时会产生的干扰就越大。如图2中所示的肩并肩排列的两连接器,在两个单独连接器上于相同位置的一组相应端子之间仍会有较长的线路轨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两个连接器彼此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互联的两个单独连接器上相同位置的两相应端子的线路轨迹相对短一些,从而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它包括第一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一组端子的第一主体;该第二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二组端子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前后向、头靠头的方式相对地排列。
依据本实用新型,连接两模组件至CPU接点,其包括两个位置相反的头靠头排列的连接器组件。连接相应连接器上位于同一位置的两相应端子的每条线路轨迹都是平行排列的,其中的一个连接器实质上是普通规格的标准件,另一个连接器大体上并不完全与第一个连接器一模一样。这里,沿着相对第二个连接器外罩纵向两排端子的位置是相反的。当使用时,可通过上表面朝前的普通方式将一个标准的模组件插入第一个连接器内,或者通过其背面朝前的方式将它插入第二个连接器内,因此,刻印在模组件两表面的接点能够分别合适地与相应的线路轨迹电接触,而与它插入的连接器无关。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相反的头靠头排列的连接器组件,可高效地传送信号,防止噪声干扰。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已知技术中以头接尾排列方式安装在PC板上一组连接器透视图;图2为已知技术中肩并肩相互排列方式的一组连接器透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头靠头排列方式安装在PC板上的一组连接器的实施例透视图;图3A为图3中的连接器外壳上排通孔与下排通孔之间平行错位关系的局部放大图;图3B为图3中的第一连接器的上端子和下端子的平面图;图3C为图3中的第二连接器的上端子和下端子的平面图;图4为图3中的连接器放大透视图,示出图3中第二个连接器外罩的结构;图5A为图3中第一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图5B为图3中第二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与图3中连接器一起使用的模组件上部与下部的平面图;图7为图3中一组连接器在假定第二块模组件仍然以正常上面朝前的方式插入第二个连接器中时相应的线路轨迹如何排列在PC板上的平面图;图8为用于第一及第二连接器上的第一及第二模组件上表面的平面图,示出位于其上表面的接点及与该各接点电接触的线路轨迹;图9为用于第一及第二连接器上的第一及第二模组件下表面的平面图,示出位于其下表面的接点及与该各接点电接触的线路轨迹。
为了便于理解,实施例中不同图内的相同组件都被标以相同的标号。如图3-图5所示,在包括第一个连接器12和第二个连接器14而连接两模组件的装置10中,每个连接器都可用于安装模组件100(见图6),第二个连接器14与第一个连接器以头靠头的方式在相反位置定位,因此,这两个连接器都大体以前后方向排列。
第一个连接器12包括含有一个外壳16的主体18和沿主体18两相反端延伸的两个侧臂20、21,每一个侧臂20上又包括一个弹簧卡锁22并与另一个相对的卡锁22配合使用将模组件100扣持在外壳16中。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位于主体18内,该每一组通孔都包括上排通孔24和相应的下排通孔26,上排通孔24相对下排通孔26(见图3A)大体上是偏向主体18的右侧,这种排列是为了符合刻印在模组件100两表面106、108上的相应接点的几何位置,这里每一组接点102、104是指位于上表面106上的第一接点102和背表面108上的第二个接点104,第一个接点102相对第二个接点104基本上是偏向右边的。
请参阅图3B,位于每个上排通孔24内的上端子28和位于每个下排通孔26内的下端子30与插入外壳16主体18的中央槽32中的模组件100上的相应接点102、104相配合的。
连接器12主体18上的中央槽右侧设有键34是用以配合于边缘的凹槽110,以避免模组件100与外壳之间不正确的颠倒安装。
为了符合标准模组件100的需要,第一个连接器12是标准件,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提供除了稍后将作说明的两个特点之外,还包括具有与第一连接器12相类似结构的第二连接器14。
因此,第二个连接器14具有一个包括主体18′的和由它相对端延伸而出两侧臂20′和21′的外壳16′,这里,每个侧臂又包括使模组件100固持在外壳16′上的扣锁22′和另一相对的扣锁22′;两排通孔,也就是在主体18′(见图4)中的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在每个上排通孔24′中都有一个较高端子28′,在每个下排通孔26′中都有一个较低的端子30′(见图3C和图4)。
由此可见,在第二个连接器14中的每组通孔24′和26′仍然遵循第一个连接器12的平行偏离方式。
当使用时,第一个连接器12和第二个连接器14是以前后向且头靠头的相反地安装在母板上。这里,第一块模组件100能够在正常条件下插入连接器12,另一模组件100能以上下颠倒的方式插入第二个连接器14中。
下面的描述能够很清晰地解释为什么本实用新型要采用这种连接法及第构一连接器12中的相应通孔24、26与第二个连接器中的相应通孔24′、26′之间的结构关系。如图5-图8所示,在模组件100上两相反表面106和108上有144个不同的接点102、104。在模组件100的上表面的接点106命名为p1-p72,在模组件100下表面108上的接点104命名为p73-p144,虽然上接点102相对于下接点104沿纵向是向右偏离的,但是p1/p73在垂直方向上是相一致的,剩下的上接点102和下接点104也是遵循同样的模式。如上所述,对连接器12上每组通孔24和26而言,上排通孔24相对下排通孔26是向右平行偏离的,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也同时命名为H1-H72和H73-H144,这里H1/H73是与模组件100上相应的p1/p73相配合使用的,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上剩余的端子也以相同的方法与剩余的接点102,104相配合,由此可见,在第一个连接器12上排通孔24上的通孔H1是与模组件上相应的接点p1配合的。
可以理解,连接器12、14设计成头对头的排列是为了减少连接第一个连接器12上的端子28/30和第二个连接器14上的端子28′/30′之间的线路轨迹200的长度,在此,这两个端子28/30或28′/30′事实上是与模组件100上的相应接点102/104相啮合,例如p1,p2…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第二个连接器14仍旧用正常方式与模组件100相配合,也就是说,上表面106朝上,那么分别连接第一个连接器12上的端子28/30和第二个连接器上14上的端子28′/30′的电路轨迹200就只能按图7所示的连接方式(此乃假想的状态),结果不仅电路轨迹200的加工制造工序变得复杂,而且会导致传送信号过程中的不良接触。
这就是为什么本实用新型要采用第二块模组件100′(图未示)的原因,该块模组件大体与第一块模组件100相同,倒装于先前提到的第二个连接器14内。第二个连接器14相对第一个连接器12基本上是颠倒的,它不仅与第一个连接器有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还依据倒装的标准模组件100的需要,与第一个连接器不同之处。
因为第一个连接器12和第二个连接器14相互反向排列,使第一块模组件上的接点p1与在第二个连接器14里颠倒安装的第二块模组件100′上的接点p1在前后向的位置上是配列一致的,剩余的第一块模组件100的各组接点102/104也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因此,电连接两块模组100上相应的接点102/104的线路轨迹200自然相互平行,而且每条线路轨迹200相对短些。
基于前面提到的需要,与第一个连接器不同,在第二个连接器14内,由于第二块模组件100,被设计为用来倒置,所以与接点p1相配的通孔H1′设于下排通孔26′中,因此在第二个连接器14中的下排通孔26′被称为H1′H72′,上排通孔24′被称为H73′/H144′,与在垂直方向上的是相应的一组,剩余的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也都是遵循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第一个连接器12和第二连接器14可以看到,第一连接器12里的通孔H1是从靠近右侧臂的上排通孔24开始,第二连接器14的通孔H1′是从靠近左臂21′的下排通孔26′开始的。相应地,在这个实施例中,从右侧臂20数起的第一个连接器的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上的上端子28及下端子30与从左侧臂21数起的第二个连接器上排通孔24′和下排通孔26′上的上端子28′及下端子30′是通过从母板右边数起的相应电路轨迹200作连接的。
如前面所提到的,依照第二块模组件100′在第二个连接器中的颠倒使用,第一个连接器与第二个连接器除了如相对于它们的上排或下排通孔24/26和24′/26′中的H1与H1′的数字定义不同外,它们之间在结构上还有几处不同点,第一个不同点是第二个连接器14上的键扣34′在凹槽32′的左边。这里,第二个连接器14上从左边键扣34′到中心线的距离等于第一个连接器12上从右边键扣34到中心线的距离,这是因为模组件100上的凹槽110设在右边,因此第二个连接器14应该将键扣设在与第一个连接器12的相反位置。
第二个不同处是,在与第二通孔26′相邻的外壳16′的较低部分42′上有一个凹槽40。可以知道,对于模组100或100′,其上表面106和下表面108对于相应的接点102/104和边缘凹槽110除了一点外,在设计上是基本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第二块模组件100′能够颠倒用在第二个连接器上的原因。上表面106和下表面108在设计规格上的差异是在安装于表面106上的导电元件与外边缘之间有一个3.2mm的间隙d1,但在安装于下表面108上的导电元件与外边缘之间有一个4.0mm的间隙d2,对于标准连接器的要求,像第一个连接器12中下部分42比上部分44的尺寸大,以此为了在它们之间不发生干涉。在本实用新型中,因为第二个连接器适于安装倒置的模组件100,为了避免与模组件100上表面106上的元件发生干涉,应该在外壳16′的较低部分42′中有一个凹槽40。
相应地,请参阅图3B和图3C,由于凹槽40,第二连接器14上的较低通孔26′上的较低端子30′的形状可能与连接器12上的较低端子30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了不同于标准连接器12用来装备一个颠倒标准模组件100的新连接器14,而且用一组连接器12、14,即各自单独安装两个标准模组件100的一个标准连接器12和另一个连接器14。
能够理解,电路轨迹200是相应于第一连接器12上的通孔24/26及第二连接器14上的通孔26′/24′,并且电连接于第一个连接器上的端子28/30与第二个连接器14上的端子30′/28′。因此,模组100能够通过相应的端子28/30和28′/30′及线路轨迹200与被安装于母板后的CPU接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个电路连接,模组上、下表面106/108的接点102/104(从上表面106右边数起)与第一个连接器12上的上/下端子28/30(从第一个连接器12的右侧臂21数起)相连,与第二个连接器14的上/下端子28′/30′(从第二个连接器14的左侧臂21′数起)相连。
权利要求1.一种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及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一组端子的第一主体;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二组端子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前后向、头靠头的方式相对地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模组件以正常方式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器内,第二模组件颠倒地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数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中各组端子的线路轨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组端子包括一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上排通孔中的端子和另一位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下排通孔中的端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线路轨迹都是呈前后向相互平行排列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个键扣,它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内的键扣在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上是相反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沿着所述第二主体较低部分有一个长的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相对于标准连接器呈反向设置,其包括一个含有所述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上包括能分别安装数个上端子与下端子的上通孔与下通孔;所述外壳上有一装置模组件的中央凹槽;相对于以正常方式装入模组件的标准连接器上的键扣位置,在所述主体中心线的相反位置上设有一个能安装一上下颠倒模组件的键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个有主体的外壳,所述主体又包括用以分别装有数个上端子和下端子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于非标准的第二连接器内的模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数个与模组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相应接点相接的上端子和下端子的上通孔与下通孔;所述模组件以颠倒的状态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其中,所述接点位于模组件的上/下表面的右/左边,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右/左边的上/下端子连接,与所述第一个连接器的左/右边上的下/上端子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为一种颠倒装有一模组件的连接器,在所述模组件的右/左边有一个凹槽,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有数个接点,所述连接器在左/右边处有一个键扣;所述连接器的上端子和下端子之间设有模组件中心槽,模组件的下表面接点与所述连接器的上端子连接,模组件上表面的接点与所述连接器的下端子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以正常方式装有第一块模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器以颠倒的方式安装模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的主体上有数个上端子和下端子;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个外壳,所述外壳的主体上有数个上端子和下端子;所述模组件包括数个刻印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接点;在所述模组的上/下表面,从右边数起的接点与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右侧臂数起的相应上/下端子连接,而又与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左侧臂数起的相应的下/上端子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一个外壳,所述外壳的主体上包括用来分别装置数个上端子和下端子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内的模组件,包括数个刻印在其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接点;所述模组件上有数个上接点与下接点,从右边数起的模组件上/下表面的接点与从所述第二连接器右侧臂数起的上/下端子连接;颠倒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内的模组件接点与从所述第一连接器左侧臂数起的下/上端子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相反连接的连接器组件,它包括第一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有第一组端子的第一主体;第二连接器包括有第二组端子的第二主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以前后向、头靠头的方式相对地排列,互连两块模组件到CPU接点的两连接器,连接位于其上相同位置的相应端子线路轨迹均为平行排列,其中一连接器为标准件,另一连接器不完全与第一连接器相同,第二连接器外壳沿纵向的两排端子与第一连接器上的端子排列顺序相反。
文档编号H05K7/14GK2341286SQ98209089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0日
发明者蔡志文, 陈清龙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