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20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量占改性聚丙締树 脂层质量的0.5%,NCC与丙締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1,设定螺杆转速为3(K)rpm,改性树脂经 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到改性聚丙締粒料;在=层共挤流延设备中,设定流延设备的螺杆挤 出段的溫度为230-270°C,模口溫度为270°C,冷却漉溫度为20-25°C,仅在聚丙締薄膜的表 层的两台供料螺杆上加入上述NCC改性聚丙締树脂,控制表层和忍层的进料速率,得到表层 厚度为2-3微米的CPP薄膜。然后测试改性CPP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油墨附着力(印刷 性能)和复合膜剥离强度。
[0035] 实施例2
[0036] 将10克MCC原料与100克60% (w/w)的硫酸混合后,于50°C酸解120分钟,将酸解产 物装入半透膜透析袋中密封,将透析袋置于蒸馈水中,每2小时换一次水,直至酸解产物的 PH=6,得到长度范围在100-300nm之间,平均长度200纳米,直径为20nm的棒状NCC悬浮液; 将悬浮液与水性丙締酸树脂乳液Wl: 1(干重比w/w)的比例混合,干燥、切粒得到NCC改性母 料。设定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段溫度为170-230°C,模口溫度为230°C,将NCC母料与聚丙締原 料树脂混合,其中NCC质量占改性聚丙締树脂层的1.0%,NCC与丙締酸树脂的质量比(干重) 为1:1,设定螺杆转速为3(K)rpm,改性树脂经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到改性聚丙締粒料;在S 层共挤流延设备中,设定流延设备的螺杆挤出段的溫度为230-270°C,模口溫度为270°C,冷 却漉溫度为20-25°C,仅在聚丙締薄膜的表层和忍层两台供料螺杆上加入上述NCC改性聚丙 締树脂,控制表层和忍层的进料速率,得到表层和忍层厚度为2-3微米的CPP薄膜。测试改 性CPP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油墨附着力(印刷性能)和复合膜剥离强度。
[0037] 实施例3
[0038] NCCW及NCC-丙締酸母料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将NCC-丙締酸母料与聚丙締烙融 共混,使NCC占改性聚丙締质量的1.5%,其它的聚丙締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改性聚丙締薄 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39] 对比例1
[0040] 利用=层共挤流延设备,用未改性的聚丙締原料树脂制备流延聚丙締薄膜,薄膜 的制备工艺擦书同实施例1。
[0041] 表1列出利用本专利制备的改性聚丙締薄膜的印刷复合性能,与未改性聚丙締薄 膜相比,利用NCC改性的薄膜,其印刷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NCC含量为0.5-1.5%的 条件下,油墨附着力提高97-148%,改性薄膜自身复合后其剥离强度提高19-42%;在聚丙 締薄膜印刷复合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时,聚丙締薄膜的耐热性也达到较大程度提高,未改性 的聚丙締薄膜,其初始分解溫度Tnn和分解一半时对应的溫度Ti/2分别为343.7和388.6°C,在 NCC含量为0.5-1.5%的条件下,改性CPP薄膜的Tnn提高59-70°C,Ti/2提高45-62°C,耐热溫度 的提高,会改善聚丙締薄膜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套印精度。从表1可见NCC改性聚丙締薄膜的 阻隔性也得到改善,在NCC含量为0.5-1.5%情况下,改性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降低16-34%,氧气透过率降低33-41 %。由于纳米纤维素粒子的异相成核作用,使得在NCC含量为 0.5-1.5 %情况下,改性薄膜的拉伸强度相对提高6.4-6.5%、杨氏模量提高15-31 %,极性 的纳米纤维素粒子提高了聚丙締的刚性,使得CPP薄膜其断裂伸长率降低9-40%,但运并不 影响聚丙締薄膜在包装领域的使用。
[0042]表1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締薄膜的性能
【主权项】
1. 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层,其中至少一表层 为纳米级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层,其他层为聚丙烯层。2.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为两层,一层 为纳米级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层,另一层为聚丙烯层。3.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为三层,其中 两表层为纳米级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层,中间芯层为聚丙烯层。4.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纳米级微晶纤 维素(NCC),为其长度为100-400纳米,直径为10-30nm的棒状NCC。5.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NCC在改性聚 丙烯薄膜层的质量含量为0.5-1.5%。6.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纳米级微晶纤 维素外层为丙烯酸树脂,与丙烯酸树脂形成母胶。7.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纳米级微晶纤 维素采用酸解法由一种棉纤维得到;以棉纤维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制备 得到NCC,优化的酸解的工艺条件为:将MCC原料与质量百分比浓度60 %的硫酸混合,控制酸 解温度为50-60 °C,酸解时间为120-150分钟。8.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表层纳米级微 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层薄膜厚度为2-3微米。9.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备NCC母料:将MCC原料与60 %的硫酸混合后,于50-60 °C酸解120-150分钟;然后 将产物用透析袋处理,直至产物的PH为中性,得到长度范围在100_400nm之间,平均长度 170-200纳米,直径为10-30nm的棒状NCC悬浮液;将悬浮液与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混合,干 燥、切粒得到NCC改性母料;棒状NCC悬浮液与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对应的干重质量比为1: 1〇 (2) NCC改性聚丙烯树脂 将步骤(1)得到的NCC母料,与一定比例的聚丙烯树脂混合,设定双螺杆挤出机的各段 温度为170-230°C,模口温度为230°C,螺杆转速为300rpm,水冷、风干、切粒后得到改性聚丙 烯树脂; (3) NCC改性聚丙烯薄膜(CPP)制备 在共挤流延设备中,设定流延设备的螺杆挤出段的温度为230-270°C,模口温度为270 °C,冷却辊温度为20-25Γ,仅在需要改性的聚丙烯薄膜对应的表层的供料螺杆上加入步骤 (2)NCC改性聚丙烯树脂,其它层不需要改性的则采用聚丙烯树脂;控制各层的进料速率,得 到纳米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
【专利摘要】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一种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复合薄膜,至少包括两层,其中至少一表层为纳米级微晶纤维素改性聚丙烯层,其他层为聚丙烯层。制备方法:包括NCC母料制备和NCC改性聚丙烯薄膜(CPP)制备。复合薄膜复合性能得到提高,薄膜的杨氏模量、气体阻隔性能、耐热性能都有明显改善。
【IPC分类】C08L23/12, C08L33/00, B32B23/16, B32B33/00, B32B27/06, B32B23/08, B32B27/32, C08L1/04
【公开号】CN105584165
【申请号】CN201510398993
【发明人】许文才, 李东立, 廖瑞娟, 石佳子, 王雅珺, 付亚波, 何晓辉
【申请人】北京印刷学院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