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杂交兰花的育种与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382056阅读:3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珍贵杂交兰花的育种与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珍贵杂交兰花的育种与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兰花杂交种子很小,内含一些发育不完全的胚,无胚乳,自然状态下很难萌发。虽有人作过兰属(Cmbidium)植物的育种和种子的萌发研究,但以上杂交兰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和种子无菌萌发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兰花育种和产业化生产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的珍贵杂交兰花的育种与繁殖方法。
本发明对四种兰花种子进行了无菌萌发研究,成功地培育出大量试管苗。
沉香虎头兰变种(Cmbidium tracyanum L castle var huang su)、大雪兰(C.mstersii Griff)及黄蝉兰(C.iridioides)是兰科兰属中不同种植物,以这三种兰花为亲本培育杂交种兰花,具体的育种与繁殖方法为1、材料来源将采得的兰株在资源圃内进行杂交育种和果实培育(现有技术),待培育至兰花果实到九成熟,果皮略显黄色时摘取。
2、培养方法(1)杂交育种1)建立兰花资源圃,资源圃内的环境能人工调控,创造最适合兰花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2)这几种兰花的自然花期接近一致,待父母本花序基部1-2个花蕾开放时进行育种操作;3)育种操作洗尽手和镊子,用手轻轻摘除父母本药帽(花药顶端帽状物),用镊子摘下父本花粉块,送入母本合蕊柱的腔(柱头)内即可;4)加强温、光和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危害,直到兰果发育成熟。
(2)种子无菌萌发1)外植体处理90%成熟度果实经75%酒精消毒40秒后,转入1%升汞表面消毒8~12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无菌室取出种子,用纱布包好种子后,以少量无菌水润洗5次,然后0.1mol/L KOH(氢氧化钾)溶液预处理8~12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消毒10~2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2)种子萌发经过多种配方试验比较,筛选出改良MS(即1/2MS)为较适宜的种子萌发基本培,在改良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生长调节剂,即1/26-BA1.0~2.0mg/L+NAA0.5~1.0mg/L培养基(6-BA即6-苄基腺嘌呤,为细胞分裂素;NAA即奈乙酸,为生长素);3)培养条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种子无菌萌发采用暗箱培养,圆球茎成苗的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均采用光照培养,光照1800~2500勒克斯(lx),每天光照12小时;温度24±2℃,培养基pH5.4,琼脂7g/L,接种3~6个月后发芽率达90%以上;4)种子萌发长出幼根时,转接到改良MS+KT1.5~2.5mgL-1+NAA0.2~0.5mg.L-1培养基中培养(KT即6-糠氨基嘌呤或糠基腺嘌呤,为激动素),4~6个月后逐渐成为具有根系并可炼苗和移栽的试管苗。
本发明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的结论1、引种驯化必须引种驯化野生兰花和建立种质资源圃,调控环境培育好父母本植株以便进行杂交育种。
2、花期调控用设施按兰花生理生态要求条件下的环境调控使父母本花期一致。
3、根据花器官特点正确进行杂交技术操作。
4、不同培养基对杂交种子萌发的影响将种子分别接种在多种改良MS培养基上,从播种到发芽形成圆球茎需3~6个月,经观察改良的培养基更有利于杂交种子萌发。
5、不同激素对圆球茎和根状茎生长的影响由于兰花种子非常细小,播种时有些种子聚集在一起,致使长出的圆球茎或根状茎较拥挤,因此对圆球茎或根状茎进行转接。将圆球茎或根状茎从原来母瓶中取出,转接到11个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中作对比试验,且培养基中加入了80g/L香蕉泥。经过21天培养观察时,培养基中均观察到圆球茎或根状茎上已全长出新绿叶,一般为2~3片,球状茎向下的部分有些已长出根,植株3~5cm。研究表明,用改良的培养基加激动素和生长素培养圆球茎生长效果最佳。
本发明从实验中找到了适宜四种杂交兰花的育种与培养和快速增殖方法,为这类兰花的杂交育种培育了创新材料和奠定了技术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突破了种种技术难关,已培育出COt-1;COt-2;COi-1;COi-2四个杂交种(自命名),可以进行试管繁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的优点兰花的杂交育种已有一些报道,但采用沉香虎头兰变种(Cmbidiumtracyanum L castle var huang su)、大雪兰(C.mastersii Griff)及黄蝉兰(C.iridioides)三种兰花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突破一系列技术难关培育新品种还未见报道。此种方法不但培育出了新品种,还能进行快速繁殖,以满足“看叶胜看花”的产业化需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COt-1的育种与繁殖1、材料来源两种亲本兰株沉香虎头兰变种(Cmbidium tracyanum Lcastle var huang su及大雪兰(C.mastersii Griff)采自云南山区,沉香虎头兰变种为母本,大雪兰为父本;2、培养方法(1)杂交育种1)建立兰花资源圃,资源圃内的环境能人工调控,创造最适合兰花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2)这几种兰花的自然花期接近一致,待父母本花序基部1~2个花蕾开放时进行育种操作;3)育种操作洗尽手和镊子,用手轻轻摘除父母本药帽(花药顶端帽状物),用镊子摘下父本花粉块,送入母本合蕊柱的腔(柱头)内即可;4)加强温、光和肥水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危害,直到兰花果实发育到九成熟,果皮略显黄色时摘取;(2)种子无菌萌发1)外植体处理90%成熟度果实经75%酒精消毒40秒后,转入1%升汞表面消毒8~12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无菌室取出种子,用纱布包好种子后,以少量无菌水润洗5次,然后0.1mol/L KOH(氢氧化钾)溶液预处理8~12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消毒10~2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2)种子萌发培养基筛选出改良MS(即1/2MS)为较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加生长调节剂的配方为1/2MS+6-BA1.0mg/L+NAA1.0mg/L(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3)培养条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除了种子无菌萌发采用暗箱培养外,圆球茎成苗的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均采用光照培养,温度25±2℃,光照1800~2500勒克斯(lx),每天光照12小时,培养基pH5.4;琼脂7g/L,接种3个月后发芽;4)种子萌发后先长出芽,随后长出幼根,转接到1/2MS+KT2.0mgL-1+NAA0.5mg.L-1培养基中培养,4~6个月后逐渐成为具有根系并可炼苗和移栽的试管苗;这种技术适用于本发明的另三种杂交种实施例2COt-2的育种与繁殖父本沉香虎头兰变种(Cmbidium tracyanum L castle var huang su)、母本大雪兰(C.mastersii Griff)),(1)杂交育种与实施例1相同;(2)种子无菌萌发1)外植体处理与实施例1相同;2)种子萌发培养基筛选出改良MS(即1/2MS)为较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加生长调节剂的配方为1/2MS+6-BA2.0mg/L+NAA0.5mg/L(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3)培养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4)种子萌发后先长出芽,随后长出幼根,转接到改良MS+KT2.5mgL-1+NAA0.2mg.L-1培养基中培养,4~6个月后逐渐成为具有根系并可炼苗和移栽的试管苗。
实施例3COi-1的育种与繁殖父本大雪兰(C.mastersii Griff),母本黄蝉兰(C.iridioides),育种与繁殖方法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COi-2的育种与繁殖父本黄蝉兰(C.iridioides),母本大雪兰(C.mastersii Griff),育种与繁殖方法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珍贵杂交兰花的育种与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材料将采得的沉香虎头兰变种、大雪兰及黄蝉兰兰株在资源圃内进行杂交育种和果实培育,待培育至兰花果实到九成熟,果皮略显黄色时摘取;(2)培养方法1)杂交育种;2)种子无菌萌发①外植体处理90%成熟度果实经75%酒精消毒40秒后,转入1%升汞表面消毒8~12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无菌室取出种子,用纱布包好种子后,以少量无菌水润洗5次,然后0.1mol/L KOH溶液预处理8~12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消毒10~2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②种子萌发筛选出改良MS基本培养基,加生长调节剂后为1/2MS+6-BA1.0~2.0mg/L+NAA0.5~1.0mg/L培养基;③培养条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种子无菌萌发采用暗箱培养,圆球茎成苗的培养、增殖和生根培养均采用光照培养,光照1800~2500勒克斯,每天光照12小时,温度24±2℃,培养基pH5.4,琼脂7g/L,接种3~6个月后发芽率达90%以上;④种子萌发长出幼根时,转接到1/2MS+KT1.5~2.5mgL-1+NAA0.2~0.5mg.L-1培养基中培养,4~6个月后逐渐成为具有根系并可炼苗和移栽的试管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珍贵杂交兰花的育种与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得的沉香虎头兰变种(Cmbidium tracyanum L castle var huang su)、大雪兰(C.mastersii Griff)及黄蝉兰(C. iridioides)兰株在资源圃内进行杂交育种和果实培育,经杂交育、种子无菌萌发种、外植体处理、种子萌发、种子萌发长出幼根转接培养等得到。采用沉香虎头兰变种、大雪兰及黄蝉兰三种兰花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突破一系列技术难关培育新品种还未见报道。此种方法不但培育出了新品种,还能进行快速繁殖,以满足“看叶胜看花”的产业化需求。
文档编号A01H1/02GK1729756SQ20051001076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2日
发明者李枝林, 余朝秀, 王卜琼, 王玉英, 黄丽萍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