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5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为主要有效成分的 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吡蚜酮(pymetrozine),化学名称(E) _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 氨基)-1,2,4-三嗪-3 -酮。是瑞士诺华公司于1988年开发的防治蚜虫和粉虱的 新型杂环类杀虫药物,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其作用方式独 特主要是影响昆虫的进食行为,使其拒食而死。该药对幼虫和成虫均有效,它能快速 渗透到植物叶片中,残效期达一个月以上,且无任何交互抗性,对天敌安全性高。吡蚜 酮原药在20°C时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为234.4°C,加工剂型为25%可湿性粉剂。吡蚜 酮对幼虫或成虫均有效,该药能很快渗透到植物叶片中,残效达一个月,由于无交互抗 性,对天敌高度安全,十分适合抗性害虫防治。吡蚜酮对水稻、蔬菜、棉花、小麦、果 树等作物的蚜虫、飞虱、叶蝉、粉虱、椿橡具有很高的防效。该药对半翅目害虫选择性 极佳,对蚜虫的选择性优于目前最好的抗蚜剂-抗蚜威,该药还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其 内吸活性是抗蚜威的2 3倍,是氯氰菊酯的143倍以上。其原药的急性经口 LD5tl为 5820mg/kg,急性经皮1^5(^2411)> 200011^/]^。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低 毒、高效、环境友好的杀虫药物的需求逐年增加,高毒、高残留、对生态环境,其开发 具有很好的前景,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吡蚜酮的市场价格较高。
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化学名称为O,O-二甲基_0_(3,5,6-三 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甲基毒死蜱是一种广谱性杀虫药物,通过触杀、胃毒和熏 蒸方式均有效,无内吸性,其用来防治水生幼虫、蝇、卫生害虫、蚊(成虫)、仓贮谷物 上的害虫和各种叶类作物上害虫。但是,该杀虫剂使用时间较长,许多害虫对其已产生 了抗药性。
半翅目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等,目前抗性逐渐增加,农药单剂对害虫防 治的效果逐渐下降,对于半翅目害虫的防治尚无有效的制剂。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虫组合在制备防治抗性半翅目害虫的杀虫药物中 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它以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为主 要有效成分,其中,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为0.1 80 0.5 80。上述杀虫组 合的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该增效杀虫组合物中吡蚜酮和醚菊酯的重量比优选1 60 1 70,进一步优选为1 30 1 30。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吡蚜酮与醚菊酯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 80%, 优选为8 60%,最优为20 40%。
上述杀虫组合以吡蚜酮与甲基毒死蜱为主要有效成分(活性成分)和和农药助 剂、赋型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剂型优选粉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 乳油和水分散颗粒剂。
所述助剂可以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 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赋形剂包含环己酮、 二甲苯、溶剂油、水、防冻剂(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农业 上已知的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对抗性半翅目害虫有显著的防效,尤其对于稻飞虱、粉虱和 小麦蚜虫容易产生抗性的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抑制害虫对单一制剂(吡蚜 酮或甲基毒死蜱)的抗药性产生。
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半翅目害虫的 杀虫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防治水稻飞虱、粉虱和蚜虫的杀虫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 该组合物害虫有明显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 —药多治,一次施药可同时防治 多种害虫,减少防治用工成本;(3)可替代高毒农药,并大幅度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 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4)兼有速效和长效;( 与吡蚜酮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 本降低;(6)抑制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生 物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实施例1:
称取吡蚜酮、甲基毒死蜱采用常规制剂方法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主要有效成分质 量百分含量为30%的吡蚜酮·甲基毒死蜱乳油。具体比例见表1。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及其复配样品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 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30头,用LC5tl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表1吡蚜酮、甲基毒死蜱及其复配样品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测定及共毒系数
药剂毒力回归曲线LC50 (jig/ml)实测毒力指数 ATI理论毒力指 数TTI共毒系数甲基毒死蜱(A)Y=6.42+2.44X0.264100//吡蚜酮(B)Υ=6.61+2.24Χ0.191137.96//A B=10 1Υ=7.61+2.54Χ0.095258.35103.41249.83A B=5 1Υ=7.86+2.54Χ0.075350.40118.98294.50A B=I 1Υ=7.39+2.31Χ0.093284.86130.37227.34
表中数据表明,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混配后对水稻褐飞虱具有增效作用,表中 所列的三个配比共毒系数都远大于120,因此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混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 用。其中当甲基毒死蜱和吡蚜酮的比例为51时混配增效作用最大。
实施例2
称取吡蚜酮、甲基毒死蜱采用常规制剂方法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主要有效成分质 量百分含量为30%的吡蚜酮·甲基毒死蜱乳油。具体比例见表2。
采用浸叶浸虫法测定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及其复配样品对小麦蚜虫的毒力,每 处理重复3次,用LC5tl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表2吡蚜酮、甲基毒死蜱及其复配样品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测定及共毒系数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该增效杀虫组合物以 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为0.1 80 0.5 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该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份吡蚜酮 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 60 1 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该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份吡蚜酮 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为1 30 1 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吡蚜酮 与甲基毒死蜱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 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吡蚜酮 与甲基毒死蜱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 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以吡 蚜酮与醚菊酯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赋型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剂 型是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半翅目 害虫的杀虫药物中的应用。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水稻飞虱、 粉虱和蚜虫的杀虫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吡蚜酮与甲基毒死蜱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该杀虫组合物以吡蚜酮与甲基毒死蜱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吡蚜酮和甲基毒死蜱的重量比为0.1~80∶0.5~80。该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协同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本发明可防治农作物上发生的半翅目害虫,尤其可用于防治水稻飞虱和小麦蚜虫,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文档编号A01N57/16GK102017993SQ20091018349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刘军丽, 卢玉刚, 夏小宝, 张宝俊, 陈文明, 齐武 申请人: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