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悬乳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18阅读:1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悬乳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涉及一种农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由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悬乳剂。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开发一个新的农药原药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且周期长、风险大,而将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复配,开发出一个新的农药制剂产品,同样能较好的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避免抗性的产生。最近几年以来,开展复配农药的剂型研究是农药开发和应用中的热点,从登记的农药制剂产品数量上可以看出,复配农药制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吡蚜酮是一种新型的杂环类杀虫剂,其作用方式独特,主要影响昆虫的进食行为, 使昆虫拒食而死。该药高效,低毒,对哺乳动物及鸟类,鱼类,非靶标节肢动物安全,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是一种发展前景良好的杀虫剂。目前吡蚜酮的登记剂型主要以可湿性粉剂为主,有少量的水悬浮剂及水分散性颗粒剂。毒死蜱属于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主要具有触杀,熏蒸,和胃毒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将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由于作用机制不同,无交互抗性,有增效的作用,可用于水稻田害虫的防治。从原药的理化性质上分析,吡蚜酮原药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熔点较高。但由于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团,所以亲水性较强。而毒死蜱是一种低熔点有机磷农药,易溶于有机溶剂。目前,将二者复配登记的产品主要有两家,且都为可湿性粉剂,而该剂型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粉尘污染较大,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符合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现有技术对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剂型的报道主要有(1)中国专利申请CN101773139A公开了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农药(2)中国专利申请CN101305725A公开了一种毒死蜱和吡蚜酮复配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3)中国专利申请CN101297649A公开了一种含吡蚜酮的的杀虫剂组合物上述报道中二者复配剂型主要有乳油,水分散性颗粒剂,微胶囊悬浮剂,水悬浮剂,而尚未见有关于悬乳剂的报道。若将二者复配制成水悬浮剂,由于毒死蜱的熔点较低 (41.5°C -43. 5°C ),这样在砂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容易造成原药的熔融,悬浮体系易出现膏化现象,造成制剂的不稳定。因此从原药的理化性能上考虑,二者不适合配制成水悬浮剂。而将二者复配制成一种悬乳剂具有生产加工以及使用方便,制剂体系稳定等优点。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毒死蜱·吡蚜酮复配悬乳剂,对稻飞虱的防效与单剂相比,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速效性高、持效期长、能减缓抗性的产生,而且在同等剂量下,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制剂的防效均高于水分散粒制剂和水悬浮剂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由吡蚜酮和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具有毒性小、生产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由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该悬乳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吡蚜酮 30%,毒死蜱 50%,溶剂5% 30%,分散剂2% 5%,润湿剂 3%, 乳化剂 10%,防冻剂1% 5%,消泡剂0. 1% 0. 3%,增稠剂0.01% 0. 3%,防腐剂0.01% 0.3%,其余为水补足到100%。所述的溶剂可以选用芳烃溶剂S_100#(主要成份为三甲苯,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S-150#(主要成份为均四甲苯,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S-200#(主要成份为辛烷及庚烷,江苏扬州华伦化工有限公司),二甲苯,甲基化菜籽油,甲基化大豆油,松节油,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分散剂可以选用丙烯酸均聚物钠盐,马来酸二钠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松香嵌段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润湿剂可以选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乳化剂可以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防冻剂可以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氯化钠,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油消泡剂。所述的增稠剂可以选用黄原胶,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索纳,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的防腐剂可以选用苯甲酸钠,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简称BIT),卡松, 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以上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根据配比将称量好的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和均勻的分散于水中,再加入计量好的吡蚜酮原药搅拌均勻成流体状,将其加入到砂磨机中研磨40至60分钟,砂磨至D90为2微米左右时,停止砂磨得到一定浓度的吡蚜酮悬浮剂。将毒死蜱和乳化剂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勻得到油相。根据配比,在高剪切的条件下,将计量好的毒死蜱油相缓慢加入到计量好的吡蚜酮悬浮剂中剪切均勻成乳白色悬乳状液,再将调制好的增稠剂水溶液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到悬乳液中剪切均勻即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配方实施例1——35%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制剂按配方实施例1所述质量配比称量吡蚜酮,丙烯酸均聚物钠盐,萘磺酸钠盐,消泡剂,部分水搅拌均勻砂磨至粒径为2微米左右,得到一定浓度的吡蚜酮悬浮剂。按计量将毒死蜱,S-1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配置成油相。将计量好的吡蚜酮悬浮剂,油相及余量的水,黄原胶,防腐剂剪切搅拌均勻得到所需的悬乳剂产品。以下实例均可按照此实验方法进行。
吡蚜酮毒死蜱
S-150# (主要成份为三甲苯,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丙烯酸均聚物钠盐萘磺酸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乙二醇有机硅油消泡剂黄原胶苯甲酸钠水补足到配方实施例2——33%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制剂按计量称量吡蚜酮,马来酸二钠盐,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消泡剂,部分水搅拌均勻砂磨至粒径为2微米左右,得到一定浓度的吡蚜酮悬浮剂。 按计量将毒死蜱,S_1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配置成油相。将计量好的吡蚜酮悬浮剂,油相及余量的水,黄原胶,防腐剂剪切搅拌均勻得到所需的悬乳剂

吡蚜酮8%
毒死蜱25%
S-150# (主要成份为三甲苯,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18%
马来酸ニ钠盐2%
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1%
丙ニ醇3%
有机硅油消泡剂0.2%
黄原胶0.08%
卡松0.05%
水补足到100%配方实施例3——30%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制剂
吡蚜酮10%
毒死蜱20%
S-150# (主要成份为三甲苯,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15%
马来酸ニ钠盐3%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5%
烷基酚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8% 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5%
乙ニ醇3%
有机硅油消泡剂0.3%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05%
黄原胶0.08%
水补足到100%本发明的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表1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主要性能指标
权利要求
1. 一种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该悬乳剂按重量含量计由以下物质组成吡蚜酮1%—30%毒死蜱1%—50%溶剂5%—30%分散剂2%—5%润湿剂1%—3%乳化剂1%—10%防冻剂1%—5%消泡剂0. 1%—0. 3%增稠剂0. 01%—0. 3%防腐剂0. 01%-0. 3%水补足到100% O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该悬乳剂按重量含量计由以下物质组成吡蚜酮5%—10%毒死蜱20%—30%溶剂15%—20%分散剂2%—5%润湿剂1%—3%乳化剂1%—3%防冻剂1%—5%消泡剂0. 1%—0. 3%增稠剂0. 05%—0. 1%防腐剂0. 05%-0. 1%水补足到100% O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芳烃溶剂、二甲苯、甲基化菜籽油、甲基化大豆油、松节油或矿物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分散剂选自丙烯酸均聚物钠盐、马来酸二钠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松香嵌段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磺酸盐、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对羟苯基木质素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润湿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或烷基酚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氯化钠或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油消泡剂,所述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硅酸镁铝、羧甲基纤维索纳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所述防腐剂选自苯甲酸钠、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卡松或山梨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溶剂选自s-100#、s-150#或S-2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丙烯酸均聚物钠盐和/或马来酸二钠盐。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或烷基酚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或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或1,2-苯并异噻唑啉-3-酮。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该悬乳剂按重量含量计由以下物质组成吡蚜酮5%毒死蜱30%S-150#20%丙烯酸均聚物钠盐2%萘磺酸钠盐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乙二醇3%有机硅油消泡剂0. 2%黄原胶0.06%苯甲酸钠0.1%水补足到35. 64%。
10.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其特征在于该悬乳剂按重量含量计由以下物质组成吡蚜酮10%毒死蜱20%S-150#15%马来酸二钠盐3%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1.5%烷基酚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盐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0. 8%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 5%乙二醇3%有机硅油消泡剂0. 3%·1,2-苯并异噻唑啉-3-酮0. 05%黄原胶0.08%水补足到43. 7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该悬乳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吡蚜酮1%~30%,毒死蜱1%~50%,溶剂5%~30%,分散剂2%~5%,润湿剂1%~3%,乳化剂1%~10%,防冻剂1%~5%,消泡剂0.1%~0.3%,增稠剂0.01%~0.3%,防腐剂0.01%~0.3%,其余为水补足到100%。本发明所述的吡蚜酮与毒死蜱复配的悬乳剂与类似剂量的毒死蜱·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毒死蜱·吡蚜酮水悬浮剂和单剂相比,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速效性高,持效期长,能减缓抗性的产生。
文档编号A01P7/04GK102334510SQ20111035202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刑家华, 胡冬松, 袁静, 许勇华, 郁季平, 陈杰, 高云英 申请人: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