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5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杀菌组合物,活性成分A选自咪唑菌酮,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氰霜唑、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甲霜灵或其盐、氟啶胺,且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80~60︰1。本发明组合物对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病害都有较高活性,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并具有用药量小、耐雨水冲刷,增效明显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0002]咪唑菌酮(Myrmidones)分子式=C17H17N3OS,化学名称:(S) -1-苯胺基~4~甲基-2-甲硫基-4-苯基咪唑啉-5-酮,咪唑菌酮和恶唑菌酮以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相似的,通过在氢化橄酵Q —细胞色素C氡化述原胁水平上阻滞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粗体呼吸,咪唑菌硐(s)-对映体活性比(R)-对映体高得多。
[0003]氰霜唑(Cyanamid)化学名称:4_氯_2_氰基_5_对甲基苯基-咪唑-1-N,N- 二甲基蟥酰胺,分子式:C13H13ClN4O2S。其是磺胺咪唑类杀菌剂,超级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制是阻断卵菌纲病菌体内线粒体细胞色素bcl复合体的电子传递来干扰能量的供应,其结合部位为酶的Ql中心,与其他杀菌剂无交叉抗性。其对病原菌的高选择活性可能是由于靶标酶对药剂的敏感程度差异造成的。
[0004]烯酰吗啉(Dimethyl)化学名称:(E, Z)-4_[3_ (4_氯苯基)3_ (3,4_ 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吗啉,分子式:C21H22ClNO4,本品是专一杀卵菌纲真菌杀菌剂,其作用特点是破坏细胞壁膜的形成,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作用,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阶段尤为敏感,在极低浓度下(<0.25yg/ml)即受到抑制。与苯基酰胺类药剂无交互抗性。
[0005]三乙膦酸招(Rosetty-Luminal)化学名称:三_(乙基膦酸)招,分子式:C6H18AlO9Py三乙膦酸铝是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能上下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0006]甲霜灵(Metalanguage)化学名称:D, L_N-(2, 6_ 二甲基苯基)_N_(2’-甲氧基乙酰)丙氨酸甲酯,分子式:C15H21N04。甲霜灵的盐是指精甲霜灵(Metalanguage-M)化学名称:N- (2,6_ 二甲苯基)-N-(甲氧基乙酰基)-D-丙胺酸甲酯。甲霜灵及盐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并随植物体内水份运转而转移到植物的各器官,可以作茎叶处理,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对霜霉菌、疫霉菌、腐霉菌所引起的病害有效。
[0007]氟啶胺(fIuphenazine)化学名称:3_氯-N_(3_氯_5_三氟甲基_2_吡啶基)-α,α,α -三氟-2,6- 二硝基-P -甲苯胺,作用机理与特点线粒体氧化磷酷化解偶联剂。通过抑制孢予萌发、菌丝突破、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所有阶段的感染过程。氟啶胺的杀菌谱很广,其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例如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植食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防效。
[0008]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害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咪唑菌酮与氰霜唑、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甲霜灵或其盐、氟啶胺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咪唑菌酮与氰霜唑、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甲霜灵或其盐、氟啶胺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0010]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 80飞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咪唑菌酮,活性成分B选自氰霜唑、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甲霜灵或其盐、氟啶胺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 60-40: 1,优选为咪唑菌酮与氰霜唑的重量比为1: 20-20: I ;咪唑菌酮与烯酰吗啉的重量比为1: 20-10: I ;咪唑菌酮与三乙膦酸铝的重量比为1: 4(Tl: I ;咪唑菌酮与甲霜灵或其盐的重量比为1: 30-10: I ;咪唑菌酮与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 30-20:1,最优选为咪唑菌酮与氰霜唑的重量比为1: 10-10: I ;咪唑菌酮与烯酰吗啉的重量比为1: l(Tl: I ;咪唑菌酮与三乙膦酸铝的重量比为1: 2(Tl: I;咪唑菌酮与甲霜灵或其盐的重量比为1: 10-1: I ;咪唑菌酮与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 10-10: 1.[0011]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所述的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
[0012]所述的病害包括霜霉病、晚疫病、霜疫霉病、早疫病、稻瘟病、白粉病、纹枯病、黑胫病、猝倒病、黑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斑腐病、灰霉病、轮纹病、黑星病、网斑病、炭疽病、枯萎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
[0013]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病害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2%~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成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6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0014]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2%~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0015]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 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
[0016]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成分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0018]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飞0%、活性成分Bl%~8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0019]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1%~60%、活性成分B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4%、填料余量。
[0020]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50%、活性成分B0.1%~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0021]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50%、活性成分B0.1%~50%、分散剂2%~10%、消泡剂0.01%~2%、溶剂1%~15%、增稠剂0%~2%、乳化剂2%~1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0022]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50%、活性成分B0.1%~50%、溶剂1%~30%、乳化剂1%~15%、抗冻剂0~8%、增稠剂0%~2%、消泡剂0.01%~2%、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0023]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50%、活性成分B0.1%~50%、溶剂0~30%、乳化剂3%~20%、抗冻剂0~8%、消泡剂0.01%~2%、稳定剂0~4%,去离子水补足余量。
[0024]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50%、活性成分B0.1%~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剂1%~10%、溶剂1%~10%、消泡剂0.01%~2%、乳化剂1%~7%、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0025]组合物制成微囊悬浮-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 0.1%~50%、活性成分B 0.1%~50%、高分子囊壁材料2%~?2%、分散剂1%~12%、湿润剂1%~8%、溶剂1%~?5%、乳化剂1%~6%、消泡剂0.01%~2%、增稠剂0.05%~2%、pH调节剂0.01%~5%、去离子水加至100%。
[0026]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 80飞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咪唑菌酮,活性成分B选自氰霜唑、烯酰吗啉、三乙膦酸铝、甲霜灵或其盐、氟啶胺中之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 60-40: 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咪唑菌酮与氰霜唑的重量比为1: 20~20: 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咪唑菌酮与烯酰吗啉的重量比为1: 20~10: I。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咪唑菌酮与三乙膦酸铝的重量比为1: 4(Tl: 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咪唑菌酮与甲霜灵或其盐的重量比为1: 3(TlO: I。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咪唑菌酮与氟啶胺的重量比为1: 30~20: I。
8.根据权利要求3 至7所述的任一项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咪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霜霉病、晚疫病、霜疫霉病、早疫病、稻瘟病、白粉病、纹枯病、黑胫病、猝倒病、黑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斑腐病、灰霉病、轮纹病、黑星病、网斑病、炭疽病、枯萎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
【文档编号】A01N43/50GK103461338SQ201210186534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