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方鲀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以及投饵方法

文档序号:24108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东方鲀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以及投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以及投饵方法。
背景技术
东方飩原产马来西亚、緬甸、印度,广泛分布于温带、亚温带和热带海区的底层食肉性鱼类。有时也进入江河,以黄、渤海区种类多,达14种,东海区14种,南海区8种。体长SO-IOOcm,椭圆形。背部光滑,背鳍后移到尾柄处,与臀鳍上下对称,胸鳍宽大,头大,眼睛紧靠头顶,身体中央肥大呈圆筒形。全身体色黄绿,背部有暗黑色花斑,腹部银白色。东方飩濒危等级名贵,目前,在我国的福建和浙江地区已开展了东方飩的大规模人工育苗,但东方飩仔稚鱼的专用配合饲料尚未研发,培育饲料主要采用轮虫、卤虫和桡足类等,采用现 有的海水仔稚鱼饲料投喂东方飩,存在营养不全面、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低等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东方飩的成活率,制约了其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东方飩仔稚鱼专用微胶囊饲料的研制,对提高东方飩苗种成活率、解决东方飩规模化繁育、加快东方飩养殖产业化进程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以及投饵方法。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菜籽饼15 — 25份,大麦粉30— 40份,红薯粉10 — 30份,蝇蛆粉5 —15份,啤酒酵母10 — 20份,鸡蛋粉5—15份,Φ丘蝴粉4一 10份,脱脂奶粉5—15份,鱼肝油4一 12份,卵磷脂I至5份,复合维生素I至3份,复合矿物质I至3份,粘结剂O. 5—1. 5份,诱食剂O. 5—1. 5份。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菜籽饼18—22份,大麦粉33—37份,红薯粉15—25份,蚬蛆粉8一12份,啤酒酵母13一18份,鸡蛋粉8一12份,Φ丘蝴粉6—8份,脱脂奶粉8—12份,鱼肝油7—10份,卵磷脂2至4份,复合维生素I. 5至2. 5份,复合矿物质I. 5至2. 5份,粘结剂O. 8-1. 2份,诱食剂 O. 8 — I. 2 份。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菜籽饼20份,大麦粉35份,红薯粉20份,蝇蛆粉10份,啤酒酵母15份,鸡蛋粉10份,蚯蚓粉7份,脱脂奶粉10份,鱼肝油8份,卵磷脂3份,复合维生素2份,复合矿物质2份,粘结剂I份,诱食剂I份。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马铃薯淀粉,所述诱食剂为牛磺酸。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固体饲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各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的比例称重、混合,加入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然后通过100目筛网;
3)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微粒;
4)将制成的微粒饲料采用流化床底喷或用糖衣机进行包衣,将包衣液均匀的喷涂在饲料表面,制成微胶囊饲料,其中包衣液采用明胶的水溶液;
5)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不同目数的振荡筛,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
6)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2 — 3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70—80°C、出风温度为40—50°C、床温50— 60°C、压缩空气压强30—40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200 700 μ m之间。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的投饵方法,对东方飩鱼苗进行4天的饲料转换期,在转换期内每天减少25%生物活饵的用量,每天增加25%微胶囊饲料的用量,15-25日龄期间投喂200-40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25-35日龄期间更换为400-70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4. 0-10. O mg/尾/天,同时增大充气量,使饲料能均勻的分布于水体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03mg/L,保持养殖水温为25 ± 3 °C、盐度为35 ± 2%。、pH值为8. 2 ± O. 2,采用少量多次,饱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本发明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的投饵方法,采用创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既能满足仔稚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水中稳定性能好等优点,能批量生产,便于储藏、运输和投喂,适合工厂化的苗种生产,同时采用了相应的投喂方法和投喂装置,能够提高东方飩仔稚鱼的生长和成活率,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2012年5月,在浙江海洋学院食品学院工艺实验室制备了微胶囊饲料。2012年6— 7月,在浙江海洋学院试验场进行了东方飩仔稚鱼微胶囊饲料的养殖效果评价试验。东方飩的仔稚鱼来自试验场培育的亲鱼产卵、孵化所得。卵的孵化温度为25±2°C,孵化出的鱼苗暂养于室内的水泥池中,育苗期间水温25±2°C,盐度为25 27%。。从仔稚鱼孵化后饲喂经过营养强化的轮虫、卤虫,直至试验开始。实施例I 一、饲料配方
菜籽饼180g,大麦粉330g,红薯粉250g,蝇蛆粉80g,啤酒酵母130g,鸡蛋粉120g,蚯蚓粉60g,脱脂奶粉120g,鱼肝油70g,卵磷脂40g,复合维生素15g,复合矿物质15g,马铃薯淀粉12g,牛磺酸12g。二、微胶囊饵料的制备方法
将固体饵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粒度小于20 μ m,将各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的比例称重、混合,加入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然后通过100目筛网,然后用三维多向运动混合机混合30 min。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2. 5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75°C、出风温度为45°C、床温55°C、压缩空气压强35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200 700 μ m之间。然后改用流化床底喷方法,将溶于热水的明胶溶液进行底喷,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70°C,出风温度为40°C,床温为45°C,空气压强25mPa,蠕动泵的流速为3mL/min,包衣材料为明胶溶液,明胶的用量为100g。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100目、80目、60目、40目、30目、20目、10目的振荡筛,采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三、养殖试验
以15日龄的东方飩仔鱼作为试验材料,全长为O. 6cm。将东方飩仔鱼移入到2个2. 5m3的水泥养殖池中,每池放I万尾。对照组饲喂冷藏的桡足类。
对东方飩鱼苗进行4天的饵料转换期,在转换期内每天减少25%生物活饵的用量,每天增加25%微胶囊饵料的用量,15-25日龄期间主要投喂200-40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饵料,25-35日龄期间更换为400-70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饵料,4. 0-10. O mg/尾/天,同时增大充气量,使饲料能均匀的分布于水体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03mg/L,保持养殖水温为25±3°C、盐度为35±2%。、口11值为8. 2±0. 2,采用少量多次,饱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养殖进行20天,试验组的东方飩的成活率为23. 2%,对照组的成活率为16. 1% ;试验组东方飩的平均全长为10. 6cm,对照组石斑鱼的平均全长为7. 5cm。实施例2
饲料配方的组成为菜籽饼200g,大麦粉350g,红薯粉200g,蝇蛆粉100g,啤酒酵母150g,鸡蛋粉100g,蚯蚓粉70g,脱脂奶粉100g,鱼肝油85g,卵磷脂30g,复合维生素20g,复合矿物质20g,马铃薯淀粉IOg,牛磺酸10g。制备方法和试验方法同实施例1,养殖进行20天,试验组的东方飩的成活率为29. 1%,对照组的成活率为18. 5% ;试验组东方飩的平均全长为12. 3cm,对照组石斑鱼的平均全长为7. 9cm。实施例3
饲料配方的组成为菜籽饼220g,大麦粉370g,红薯粉150g,蝇蛆粉120g,啤酒酵母180g,鸡蛋粉80g,蚯蚓粉80g,脱脂奶粉80g,鱼肝油100g,卵磷脂20g,复合维生素25g,复合矿物质25g,马铃薯淀粉8g,牛磺酸8g。制备方法和试验方法同实施例1,养殖进行20天,试验组的东方飩的成活率为26. 9%,对照组的成活率为17. 5% ;试验组东方飩的平均全长为11. 2cm,对照组石斑鱼的平均全长为7. 4cm。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菜籽饼15 — 25份,大麦粉30— 40份,红薯粉10 — 30份,蝇蛆粉5 —15份,啤酒酵母10 — 20份,鸡蛋粉5—15份,Φ丘蝴粉4一10份,脱脂奶粉5—15份,鱼肝油4一12份,卵磷脂I至5份,复合维生素I至3份,复合矿物质I至3份,粘结剂O. 5—1. 5份,诱食剂O. 5—1. 5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菜籽饼18—22份,大麦粉33—37份,红薯粉15—25份,蝇蛆粉8—12份,啤酒酵母13—18份,鸡蛋粉8一12份,Φ丘蝴粉6—8份,脱脂奶粉8—12份,鱼肝油7—10份,卵磷脂2至4份,复合维生素I. 5至2. 5份,复合矿物质I. 5至2. 5份,粘结剂O. 8-1. 2份,诱食剂O. 8 — I. 2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菜籽饼20份,大麦粉35份,红薯粉20份,蝇蛆粉10份,啤酒酵母15份,鸡蛋粉10份,蚯蚓粉7份,脱脂奶粉10份,鱼肝油8份,卵磷脂3份,复合维生素2份,复合矿物质2份,粘结剂I份,诱食剂I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马铃薯淀粉,所述诱食剂为牛磺酸。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固体饲料原料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 2)将各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的比例称重、混合,加入水,先用手工充分混合,然后通过100目筛网; 3)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微粒; 4)将制成的微粒饲料采用流化床底喷或用糖衣机进行包衣,将包衣液均匀的喷涂在饲料表面,制成微胶囊饲料,其中包衣液采用明胶的水溶液; 5)将制备的微胶囊饲料通过不同目数的振荡筛,用筛分法进行粒径分级; 6)将分级好的饲料用真空包装机密封于铝箔袋中,保存于4°C的冰箱中待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混合后的原料采用流化床顶喷方法制成微粒,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后的物料放在流化床中,蠕动泵喷入水,流量为2—3mL/min,流化床的进风温度为70—80°C、出风温度为40—50°C、床温50—60°C、压缩空气压强30— 40Mpa,制得的饲料产品粒径分布在200 700 μ m之间。
7.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东方飩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的投饵方法,对东方飩鱼苗进行4天的饲料转换期,在转换期内每天减少25%生物活饵的用量,每天增加25%微胶囊饲料的用量,15-25日龄期间投喂200-40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25-35日龄期间更换为400-700 μ m粒径的微胶囊饲料,4. 0-10. O mg/尾/天,同时增大充气量,使饲料能均匀的分布于水体中,育苗池中的溶解氧保持在7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小于O. 03mg/L,保持养殖水温为25±3°C、盐度为35±2%。411值为8. 2±0. 2,采用少量多次,饱食投喂的方式,每天投喂6次,每天吸池底I次,以清除池底的残饵和死苗,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的污物,换水量为8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方鲀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包括菜籽饼、大麦粉、红薯粉、蝇蛆粉、啤酒酵母、鸡蛋粉、蚯蚓粉、脱脂奶粉、鱼肝油、卵磷脂等原料,本发明采用创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既能满足仔稚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水中稳定性能好等优点,能批量生产,便于储藏、运输和投喂,适合工厂化的苗种生产,同时采用了相应的投喂方法和投喂装置,能够提高东方鲀仔稚鱼的生长和成活率,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23K1/18GK102934749SQ20121047101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赵晟, 牛亚丽, 张彩明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