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945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培养基料由以下组分构成:泥炭、豆腐渣、柚子皮、西红柿秧、草木灰、磷酸二氢钾、尿素、石膏粉、生石灰和调节剂;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2)粉碎;(3)混合;(4)发酵;(5)装料。本发明提供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在传统培养基料的基础上,添加泥炭及多种废弃物,不仅满足羊肚菌生长的营养需求,也利用菌丝生产,且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各种材料的营养价值,且能够早日出菇、延长出菇期,提高羊肚菌本身的营养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和该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0003]中国羊肚菌的栽培历史起源于1985年,于90年代开始逐渐扩大栽培,但是产量极其不稳定,一方面是人工培养基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至21世纪之后,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技术逐渐发展,产量稳中有升,形成了一套中国模式的栽培管理方法。
[0004]由于中国栽培历史的短暂,目前,羊肚菌的栽培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中国模式的栽培对于培养基料较为严格,选料为满足生产,限制了很多废弃料的使用,造成栽培成本过高,而且培养基料的质量并不稳定,产量虽然稳定,但是质量仍然有待提高,特别是羊肚菌的氨基酸含量,与野外生长的羊肚菌的含量差距较大,营养价值较低。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针对上述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和该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
[0006]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泥炭120-200份、豆腐渣50-80份、柚子皮30-70份、西红柿秧50-120份、草木灰10-25份、磷酸二氢钾10-30份、尿素12-35份、石膏粉40-80份、生石灰60-150份和调节剂3_6份,其中调节剂包括吲熟酯和多效唑,吲熟酯的质量份数为2-4份。
[0007]作为优选,所述泥炭的含水量为60%_75%。
[0008]作为优选,生石灰的质量份数为75-110份。
[0009]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泥炭120-200份、豆腐渣50-80份、柚子皮30-70份、西红柿秧50-120份、草木灰10-25份、磷酸二氢钾10-30份、尿素12-35份、石骨粉40-80份、生石灰60-150份和调节剂3-6份;
(2)粉碎:将称取的柚子皮和西红柿秧进行粉碎处理,平均粒径为0.3-1.2mm ;
(3)混合:将称取的上述除生石灰的其他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边搅拌边加水和生石灰,并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含水量40%-55%,pH值7.0-7.9 ;
(4)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18-25°C,空气相对湿度75%-90%的环境下发酵;
(5)装料: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封装,封装成长10cm、宽10cm、厚3cm的块状结构,即制成。
[0010]作为优选,混合阶段混合物的含水量为45%_52%,pH值7.1-7.6。
[0011]作为优选,发酵阶段的发酵时间为45-65日。
[0012]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在传统培养基料的基础上,添加泥炭及多种废弃物,不仅满足羊肚菌生长的营养需求,也利用菌丝生产,且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各种材料的营养价值,且能够早日出菇、延长出菇期,提高羊肚菌本身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0014]实施例1
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泥炭120份、豆腐渣50份、柚子皮30份、西红柿秧50份、草木灰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尿素12份、石膏粉40份、生石灰75份和调节剂3份,其中调节剂包括吲熟酯和多效唑,吲熟酯的质量份数为1份,多效唑质量份数为2份。其中,泥炭的含水量为65%。 [0015]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称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
(2)粉碎:将称取的柚子皮和西红柿秧进行粉碎处理,平均粒径为0.8mm ;
(3)混合:将称取的上述除生石灰的其他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边搅拌边加水和生石灰,并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含水量50%,pH值7.2 ;
(4)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3°C,空气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发酵,发酵阶段的发酵时间为55日;
(5)装料: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封装,封装成长10cm、宽10cm、厚3cm的块状结构,即制成。
[0016]实施例2
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泥炭200份、豆腐渣80份、柚子皮70份、西红柿秧120份、草木灰25份、磷酸二氢钾30份、尿素35份、石膏粉80份、生石灰110份和调节剂6份,其中调节剂包括吲熟酯和多效唑,吲熟酯的质量份数为3份,多效唑的质量份数为3份。其中,泥炭的含水量为65%。
[0017]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称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
(2)粉碎:将称取的柚子皮和西红柿秧进行粉碎处理,平均粒径为0.8mm ;
(3)混合:将称取的上述除生石灰的其他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边搅拌边加水和生石灰,并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含水量48%,pH值7.5 ;
(4)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3°C,空气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发酵,发酵阶段的发酵时间为60日;
(5)装料: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封装,封装成长10cm、宽10cm、厚3cm的块状结构,即制成。
[0018]实施例3
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泥炭155份、豆腐渣65份、柚子皮63份、西红柿秧82份、草木灰18份、磷酸二氢钾22份、尿素24份、石膏粉66份、生石灰105份和调节剂5份,其中调节剂包括吲熟酯和多效唑,吲熟酯的质量份数为2份,多效唑的质量份数为3份。其中,泥炭的含水量为65%。
[0019]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称取上述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
(2)粉碎:将称取的柚子皮和西红柿秧进行粉碎处理,平均粒径为0.8mm ;
(3)混合:将称取的上述除生石灰的其他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边搅拌边加水和生石灰,并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含水量45%,pH值7.3 ;
(4)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23°C,空气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发酵,发酵阶段的发酵时间为58日;
(5)装料: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封装,封装成长10cm、宽10cm、厚3cm的块状结构,即制成。
[0020]利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羊肚菌栽培的培养基料为对照组,制成对照组I。对实施例1-3和对照组I进行羊肚菌栽培试验。试验中,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管理工作及覆土条件相同,栽培试验采用现有的室内脱袋栽培方法,观测出菇时间、出菇期和产量。之后对实施例组和对照组栽培出的羊肚菌`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试验。
[0021]试验结果如下:
(I)出燕时间、出燕期和产量的对比分析。
[0022]实施例组与现有技术的培养基料对照组,在现蕾出菇时间、出菇期间以及产量都有一定的差异。
[0023]实施例组的现蕾出菇时间平均提早1.5天;停止出菇时间上,实施例组平均晚于对照组1.5天,整个出菇期平均延长3天;产量上,实施例组比对照组平均增产8.8%。
[0024](2)不同培养基料栽培的羊肚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区别,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培养基料栽培羊肚菌对羊肚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 泥炭120-200份、豆腐渣50-80份、柚子皮30-70份、西红柿秧50-120份、草木灰10-25份、磷酸二氢钾10-30份、尿素12-35份、石膏粉40-80份、生石灰60-150份和调节剂3_6份,其中调节剂包括吲熟酯和多效唑,吲熟酯的质量份数为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的含水量为6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生石灰的质量份数为75-110 份。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泥炭120-200份、豆腐渣50-80份、柚子皮30-70份、西红柿秧50-120份、草木灰10-25份、磷酸二氢钾10-30份、尿素12-35份、石骨粉40-80份、生石灰60-150份和调节剂3-6份; (2)粉碎:将称取的柚子皮和西红柿秧进行粉碎处理,平均粒径为0.3-1.2mm ; (3)混合:将称取的上述 除生石灰的其他组分混合在一起,混合均匀之后,边搅拌边加水和生石灰,并调节混合物的含水量和pH值,含水量40%-55%,pH值7.0-7.9 ; (4)发酵:搅拌均匀以后,在温度为18-25°C,空气相对湿度75%-90%的环境下发酵; (5)装料:待混合物发酵结束之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封装,封装成长10cm、宽10cm、厚3cm的块状结构,即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阶段混合物的含水量为45%-52%,pH值7.1-7.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羊肚菌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阶段的发酵时间为45-65日。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880538SQ20141011507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葛静波, 陈春化, 王浩东, 沈业庭, 季林章, 孙晓亮 申请人:泗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