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刺参养殖收获后的网箱挡流装置。
背景技术:
海参的经济种类中以北方沿海产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品质最好,为海参之冠。自古以来,海参作为我国人民、东南亚等太平洋和西印度洋沿岸国家人们餐桌上的佳肴美味早已闻名遐尔,特别是世界华人素有吃海参“食补”的习惯,人们把海参称为“海产八珍”之一。仿刺参具有抗肿瘤、提高生物肌体免疫力、抗放射以及抗疲劳、抗炎、降低血粘度、调节血脂、抑制病毒、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而且可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如对肺结核、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自2003年起,福建省就积极开展“北参南养”的试验,据《201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记载,2014年全国海参养殖总产量为193705吨,其中福建省养殖总产量为17555吨,产值达18亿元,是继山东、辽宁后全国第三大刺参养殖大省。
福建省刺参养殖主要是以吊笼养殖、笼养殖、沉箱养殖等多种形式。特别是刺参南移养殖成功以后,刺参笼养殖发展迅猛,成为刺参南方养殖的主要模式和北方保苗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箱养殖是利用网片装配成一定形状的箱体,设置在较大的水体中,通过网眼进行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使网箱内形成一个适宜养殖物生活的活水环境,具有高产、高效益、高投入的特点。网箱养殖之所以能获得高的产量,是因为:水流、风浪和箱中养殖物的游动使箱内外水体不断交换,带走箱内旧水,换进高容氧的新水并带进大水面中的天然饵料;同时网箱限制养殖物的活动,减少养殖物的能量消耗,加速养殖物的增长;网箱也减少敌害生物对养殖物的危害,网箱养殖依靠箱内外水体交换,保持网箱内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网箱设置地点环境条件好坏,与网箱养殖成败攸关。我省的刺参养殖主要依托海洋资源,在海上以网箱养殖为主,与北方的池塘养殖不同。由于我省刺参养殖仅6个月,其余月份网箱空置于海面,受海沙堆积、浮游生物、牡蛎等粘附等影响,造成清洗不便,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收参后网箱的保护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刺参收成后网箱的挡流装置,克服目前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收成后缺乏对网箱的保护以致第二年放苗前网箱人工清洗困难,回收网箱清洗不彻底容易造成来年刺参减产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促使养殖期间养殖网箱内的卫生环境得到改善,确保养殖时无需清洁养殖笼,减小收参后养殖网箱的清洗工作量,且利于网箱回收的刺参养殖的网箱挡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刺参收成后网箱挡流装置,所述网箱挡流装置包括放置养殖网箱的挡流尼龙袋,所述挡流尼龙袋纵向从上而下分为挡流区A和挡流区B,所述挡流区A为挡流尼龙袋的袋口端,所述挡流区A通过尼龙绳连接浮伐式养殖排;所述挡流区B为挡流尼龙袋底部,挡流尼龙袋底部敞开,敞开的敞口两侧边缘通过两条宽度为100mm的带子相连用以托住养殖网箱。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条带子的间距为5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流尼龙袋上设置若干孔径为5mm的流通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收参后将养殖网箱装于挡流尼龙袋中,因为挡流尼龙袋的挡流区A通过尼龙绳固定于养殖排,所以能够有效减少海水涨、退潮对网箱所带来的冲击力,且挡流尼龙袋能将海水冲力所带来的垃圾阻档在外,从而使养殖网箱内的卫生环境得到改善,确保养殖时无需清洁养殖笼;(2)若海沙进入尼龙袋,由于袋子底部是漏空,这样沙子便沉入底部,不附着于养殖笼,保证了养殖笼的清洁,减少因来年养殖而清洁网箱增加的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流尼龙袋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一种刺参收成后网箱的挡流装置,所述网箱挡流装置包括放置养殖网箱的挡流尼龙袋1,所述挡流尼龙袋1纵向从上而下分为挡流区A和挡流区B,所述挡流区A为挡流尼龙袋1的袋口端,所述挡流区A通过尼龙绳2连接浮伐式养殖排3;所述挡流区B为挡流尼龙袋底部,挡流尼龙袋底部敞开,敞开的敞口两侧边缘通过两条宽度为100mm的带子4相连用以托住养殖网箱,所述带子4间距为50mm。所述挡流尼龙袋上设置若干孔径为5mm的流通口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