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噻霉酮与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331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主要应用于防治纹枯病,立枯病。技术背景噻霉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能够破坏病原菌细胞膜蛋白质和合成系统,从而抑制病原菌繁殖,干扰病原菌细胞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导致病原菌死亡。该化合物对细菌,真菌引起的多种农作物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而且对农作物和环境十分安全。噻呋酰胺,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由于含氟,在生化过程中其竞争力很强,一旦与底物或酶结合就不易恢复。该化合物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纹枯病,立枯病等,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产量受到影响,导致经济损失。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增效作用明显,防治纹枯病,立枯病效果显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噻霉酮与噻呋酰胺的质量比为1:40‐40:1。进一步地,有效成分总质量占整个制剂总质量的1%‐80%,其余为辅助成分。上述的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可以加工成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上述的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当加工成悬浮剂时,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水。上述的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当加工成可分散油悬浮剂时,辅助成分包括溶剂,防冻剂,乳化剂。上述的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当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时,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分散剂,载体。上述的含有噻霉酮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当加工成水分散粒剂时,辅助成分包括润湿剂,分散剂,粘结剂,崩解剂。以上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环己酮甲醛缩聚物,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酯,烷基聚氧乙烯磺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硅酸镁铝,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瓜尔胶,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油消泡剂,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硅酮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溶剂为溶剂油,油酸甲酯,松节油,甲酯化植物油,大豆油,蓖麻油,菜籽油等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茶皂素,烷基萘磺酸钠等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粘结剂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8000,硅酸镁铝,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崩解剂为硫酸钠,硫酸铵,尿素,硝酸钙,硝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填料为白炭黑,尿素,硫酸钠,硫酸铵,高岭土,轻质碳酸钙,膨润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噻霉酮和噻呋酰胺进行复配组合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纹枯病,立枯病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发明人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来说明噻霉酮和噻呋酰胺复配对纹枯病,立枯病的增效作用。防效实施例1、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实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6.5-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5部分: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试验蚕豆叶片法》。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9个不同配比。选用蚕豆感病品种盆栽,剪取相同部位,长势抑制,带有叶柄的叶片,置培养皿中,保湿备用。将叶片在预先配制好的药液中充分浸润5秒,沥去多余药液,自然风干后,按处理标记后保湿培养。用接种器将直径5毫米菌饼有菌丝的一面接种于处理叶片中央。每处理30片叶。药剂处理前24小时接种。接种后置于人工气候箱内,在温度26-28度,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培养。视空白对照发病情况,用卡尺测量记录每个接种点病斑长度和宽度,以长,宽平均值表示病斑直径(单位毫米)。防治效果(%)=(空白对照病斑直径-药剂处理病斑直径)/空白对照病斑直径通过防效的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用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噻霉酮和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配比EC50(mg/L)共毒系数(CTC)噻霉酮(A)--1.35--噻呋酰胺(B)--0.19--A:B1:400.099167.4A:B1:300.084178.1A:B1:150.073189.2A:B1:80.069206.5A:B1:10.15191.3A:B8:10.29181.7A:B15:10.33172.6A:B30:10.52164.9A:B40:10.59158.8由表1可知,噻霉酮与噻呋酰胺混配比例在1:40~40:1时,CTC均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防效实施例2、防治棉花立枯病的室内药效测定实验方法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在无菌操作台上,根据试验处理将预先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定量加到无菌锥形瓶中,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取5毫升药液分别加入到装有45毫升热培养基(40-45度)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毫米玻璃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0毫升。水平放置,冷却后制成平板。每个浓度5个重复。以不含药剂有效成分的处理为空白对照。将培养好的病原菌,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4毫米的灭菌打孔器,字菌落边缘窃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中央,将有菌丝的一面向下和培养基贴合,盖上皿盖。处理后放在25-27度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2天后取出。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单位毫米)。防治效果(%)=(空白对照病斑直径-药剂处理病斑直径)/空白对照病斑直径通过防效的几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用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菌的活性。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2噻霉酮和噻呋酰胺对棉花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配比EC50(mg/L)共毒系数(CTC)噻霉酮(A)--1.69--噻呋酰胺(B)--0.17--A:B1:400.112166.2A:B1:300.095177.6A:B1:150.082188.3A:B1:80.074205.1A:B1:10.16190.5A:B8:10.32180.4A:B15:10.39171.7A:B30:10.56163.3A:B40:10.61157.2由表2可知,噻霉酮与噻呋酰胺混配比例在1:40~40:1时,CTC均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防效实施例3、田间试验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方法试验在湖北监利水稻区进行,小区面积15平方米,重复4次。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0.1平方米,记录调查总株数,病株数,病级数。调查时间和次数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基数调查,第一次药后7天,第二次药后7天及药后15天进行调查。施药剂型和方法发明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施药方法为喷雾,用药量为30升/亩。药效计算方法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第一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病情指数=Σ(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表3各处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由表3可知,噻霉酮与噻呋酰胺混配比例在1:40~40:1时,在用药量较低的情况下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表现出明显的复配增效作用,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24%噻呋酰胺悬浮剂的替代和升级用药。防效实施例4、田间试验防治棉花立枯病试验方法试验在湖北进行,小区面积66.7平方米,每处理重复4次。区组随机排列。间隔7天喷药1次,共喷3次。调查时间和次数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基数调查,每次施药后7天调查防效。施药剂型和方法发明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施药方法为喷雾,用药量为30升/亩。药效计算方法调查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根茎基部近稍现病斑或稍变色,上部叶片轻度萎蔫。2级:根茎基部近1/2或1/3稍现病斑或变色,病部缢缩,上部1/2叶片萎蔫。3级:根茎基部全部被病斑环绕,病部缢缩,全株萎蔫,生长点弯曲。4级:全株萎蔫,枯死。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病级数值)/(调查总病株数*4)*1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药后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表4噻霉酮和噻呋酰胺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由表4可知,噻霉酮与噻呋酰胺混配比例在1:40~40:1时,CTC均大于120,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可以作为防治棉花立枯病的常用药15%恶霉灵水剂的替代和升级用药。制备实施例127%噻霉酮噻呋酰胺悬浮剂噻霉酮3%,噻呋酰胺24%,聚羧酸盐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2%,乙二醇4%,硅酸镁铝0.8%,黄原胶0.18%,消泡剂0.5%,水补足100%。将聚羧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醛缩聚物硫酸盐,乙二醇,硅酸镁铝,黄原胶,消泡剂,水,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噻霉酮,噻呋酰胺,在砂磨机中砂磨2-3小时,使粒径在5微米以下,27%噻霉酮噻呋酰胺悬浮剂。制备实施例233%噻霉酮噻呋酰胺悬浮剂噻霉酮3%,噻呋酰胺30%,聚羧酸盐4%,乙二醇4%,硅酸镁铝0.5%,黄原胶0.15%,消泡剂0.5%,水补足100%。将聚羧酸盐,乙二醇,硅酸镁铝,黄原胶,消泡剂,水,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噻霉酮,噻呋酰胺,在砂磨机中砂磨2-3小时,使粒径在5微米以下,33%噻霉酮噻呋酰胺悬浮剂。制备实施例320%噻霉酮噻呋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噻霉酮10%,噻呋酰胺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硅酸镁铝1.5%,油酸甲酯补足100%。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油酸甲酯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噻霉酮,噻呋酰胺,在砂磨机中砂磨2-3小时,使粒径在5微米以下,20%噻霉酮噻呋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实施例435%噻霉酮噻呋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噻霉酮15%,噻呋酰胺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7%,硅酸镁铝1%,油酸甲酯补足100%。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硅酸镁铝,油酸甲酯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依次加入噻霉酮,噻呋酰胺,在砂磨机中砂磨2-3小时,使粒径在5微米以下,35%噻霉酮噻呋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实施例522%噻霉酮噻呋酰胺可湿性粉剂噻霉酮20%,噻呋酰胺2%,十二烷基硫酸钠2%,木质素磺酸钙5%,萘磺酸盐4%,白炭黑4%,高岭土补足100%。将上述物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制得22%噻霉酮噻呋酰胺可湿性粉剂。制备实施例650%噻霉酮噻呋酰胺可湿性粉剂噻霉酮20%,噻呋酰胺30%,十二烷基硫酸钠4%,木质素磺酸钙6%,萘磺酸盐3%,白炭黑2%,高岭土补足100%。将上述物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即制得50%噻霉酮噻呋酰胺可湿性粉剂。制备实施例754%噻霉酮噻呋酰胺水分散粒剂噻霉酮6%,噻呋酰胺48%,十二烷基硫酸钠3%,羧酸盐6%,硫酸铵10%,玉米淀粉10%,轻质碳酸钙补足100%。将上述物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机或加水捏合后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取样分析,即得54%噻霉酮噻呋酰胺水分散粒剂。制备实施例880%噻霉酮噻呋酰胺水分散粒剂噻霉酮30%,噻呋酰胺50%,十二烷基硫酸钠2%,羧酸盐4%,萘磺酸盐6%,硫酸铵补足100%。将上述物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机或加水捏合后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取样分析,即得80%噻霉酮噻呋酰胺水分散粒剂。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