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米收割机的新型摘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3782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玉米收割机的新型摘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收割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玉米收割机的新型摘穗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收割机是在玉米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根据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秸秆收割的作业农机具, 是针对新型能源开发和减轻农民朋友劳动强度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农业机械,一种价格低廉适合农村小四轮普及,配套就能收割玉米秸秆的农业机械,它缩短了农民朋友的劳动周期,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

主要有割杆装置、输送装置、分禾器、摘穗装置等组成,摘穗装置的作用是接受夹持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玉米植株,并将植株上的玉米果穗摘下,摘穗装置主要由摘穗板和拉茎辊组成,其作用是使果穗和茎杆分离,拉茎辊一般由前后两段共同组成,前部分是带螺纹的锥状体,主要起到茎秆引导和辅助喂入的作用,后段部分是拉茎部分,表面有增强抓取能力的叶片或凸棱。

现有摘穗装置都会对玉米茎秆产生挤压与拉伸,极易造成玉米茎秆的破碎,无法获得完整的茎秆,不利于茎秆的回收利用,进入输送器的果穗上如果留有茎秆,容易造成堵塞,部分较大动力的摘穗装置极易造成玉米果穗柄处断裂,含杂率较高。

因此设计一种加强拉茎能力,便于抓取,辊间间隙可调整的摘穗装置,正是发明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玉米收割机的新型摘穗装置,能实现加强拉茎能力,便于抓取,辊间间隙可调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玉米收割机的新型摘穗装置,其包括摘穗上箱、调节螺杆、上轴承座、挡板、下轴承座、右摘穗辊、摘穗下箱、左摘穗辊、左下摘穗辊、摘穗辊固定架、固定螺栓、垫片、上轴承、下轴承、右下摘穗辊,所述摘穗上箱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两个调节螺杆均连接有上轴承座,所述两个上轴承座相互连接,所述两个上轴承座内侧均设置有上轴承,所述两个上轴承内侧分别连接左摘穗辊一端、右摘穗辊一端,所述左摘穗辊一端连接左下摘穗辊一端,所述右摘穗辊下端连接右下摘穗辊一端,所述摘穗上箱下端连接摘穗下箱,所述摘穗下箱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垫片连接挡板,所述摘穗下箱底部内侧设置有摘穗辊固定架,所述摘穗辊固定架内侧设置有两个下轴承座,所述两个下轴承座内侧均置有下轴承,所述两个下轴承内侧分别连接左下摘穗辊一端、右下摘穗辊一端。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与上轴承座连接一端外侧为螺纹结构,所述调节螺杆与上轴承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两个上轴承座之间通过滑轨连接,所述上轴承座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杆调节水平位置。

进一步,所述挡板通过六对螺栓、垫片连接摘穗下箱。

进一步,所述左摘穗辊、右摘穗辊外侧表面均设置有螺旋勾爪结构,所述螺旋勾爪结构均匀分布在左摘穗辊、右摘穗辊表面,所述左摘穗辊、右摘穗辊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圆弧形直筋,所述圆弧形直筋均匀分布在左摘穗辊、右摘穗辊表面,所述左摘穗辊、右摘穗辊外侧表面的螺旋勾爪结构勾爪的方向相对且螺旋位置错开。

进一步,所述左下摘穗辊、右下摘穗辊外侧表面均为六键直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六键直筋结构,实现了增加抓取力,便于抓取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螺旋勾爪、弧形直筋结构,实现了加强拉茎能力,提高稳定性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调整螺杆和上轴承座相配合的结构,实现了可调整上摘穗辊之间间距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摘穗上箱;2-调节螺杆;3-上轴承座;4-挡板;5-下轴承座;6-右摘穗辊;7-摘穗下箱;8-左摘穗辊;9-左下摘穗辊;10-摘穗辊固定架;11-固定螺栓;12-垫片;13-六键直筋;14-螺旋勾爪;15-圆弧形直筋;16-上轴承;17-下轴承;18-右下摘穗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左视剖视图,一种用于玉米收割机的新型摘穗装置,其包括摘穗上箱1、调节螺杆2、上轴承16座3、挡板4、下轴承17座5、右摘穗辊6、摘穗下箱7、左摘穗辊8、左下摘穗辊9、摘穗辊固定架10、固定螺栓11、垫片12、上轴承16、下轴承17、右下摘穗辊18,摘穗上箱1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2,两个调节螺杆2均连接有上轴承16座3,两个上轴承16座3相互连接,两个上轴承16座3内侧均设置有上轴承16,两个上轴承16内侧分别连接左摘穗辊8一端、右摘穗辊6一端,左摘穗辊一端连接左下摘穗辊9一端,右摘穗辊6下端连接右下摘穗辊18一端,摘穗上箱1下端连接摘穗下箱7,摘穗下箱7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螺栓11、垫片12连接挡板4,摘穗下箱7底部内侧设置有摘穗辊固定架10,摘穗辊固定架10内侧设置有两个下轴承17座5,两个下轴承17座5内侧均置有下轴承17,两个下轴承17内侧分别连接左下摘穗辊9一端、右下摘穗辊18一端。

调节螺杆2与上轴承16座3连接一端外侧为螺纹结构,调节螺杆2与上轴承16座3通过螺纹连接,两个上轴承16座3之间通过滑轨连接,上轴承16座3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调节水平位置,挡板4通过六对螺栓、垫片12连接摘穗下箱7,左摘穗辊8、右摘穗辊6外侧表面均设置有螺旋勾爪14结构,螺旋勾爪14结构均匀分布在左摘穗辊8、右摘穗辊6表面,左摘穗辊8、右摘穗辊6外侧表面均设置有圆弧形直筋15,圆弧形直筋15均匀分布在左摘穗辊8、右摘穗辊6表面,左摘穗辊8、右摘穗辊6外侧表面的螺旋勾爪14结构勾爪的方向相对且螺旋位置错开,左下摘穗辊9、右下摘穗辊18外侧表面均为六键直筋13结构。

本实用新型作用是接受夹持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玉米植株,并将植株上的玉米果穗摘下,当茎秆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雨摘穗辊接触时,摘穗辊旋转产生的抓取力抓取茎秆,但不抓取果穗,在下摘穗辊的碾拉下,茎秆迅速后移并上升,在挡板4的阻挡下,向垂直于摘穗辊轴线的方向旋转,并被抛向后方,果穗在两摘穗辊的碾拉下被摘掉而落入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摘穗辊为自行研制的立式复合辊,上摘穗辊为螺旋勾爪14配以圆弧形直筋15,以增强拉茎能力,下摘穗辊为六键直筋13,便于抓取,螺旋有左右之分,上摘穗辊之间间隙通过调节螺杆2来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