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565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得无尘包衣颗粒剂。
[0075] 实施例9 50%肟醚菌胺+ 1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肟醚菌胺 50% 三环唑 1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木质素磺酸钠 1% 白炭黑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0076] 实施例10 20%肟醚菌胺+60%三环唑挤出颗粒剂 肟醚菌胺 20% 三环唑 60% 木质素磺酸钠 4% 羧甲基纤维素 2% 硫酸铵 2%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活性组分与助剂混合并研磨,杀菌组合物用水润湿。将该杀菌组合物挤出,然后在空 气流中干燥。
[0077] 实施例11 50%肟醚菌胺+2%三环唑悬浮种衣剂 肟醚菌胺 50% 三环唑 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10% 改性木质素磺酸妈 5% 黄原胶 1% 羟乙基纤维素 1% 丙三醇 5% PVP-K30 1% 水 补足至100% 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种衣剂。
[0078] 实施例12 50%肟醚菌胺+ 5%三环唑微囊悬浮-悬浮剂 ATL0X?4913 4% 梓檬酸 0.05% 催化剂 0. 1% 水 10% 三环唑 5% 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 1.35% S0LVESS0?200 5% ATL0X?4913 16% 分散剂UH 0. 3% 有机硅 0. 16% 尿素 4.4% 肟醚菌胺 50% 水 补足至100% 将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PAPI)、肟醚菌胺、S0LVESS0?200形成的油相加入含 ATLOX ? 4913的水溶液中,形成乳状液。然后加热并保温在50°C下加入催化剂反应2小 时。冷却后得到肟醚菌胺的微囊剂。
[0079] ATLOX ? 4913,分散剂UH,消泡剂,尿素,三环唑和水按比例混合,经研磨和/ 或高速剪切后得到均匀,得到悬浮剂。
[0080] 将得到的肟醚菌胺微囊剂加入三环唑的悬浮剂中,搅拌均匀得到50%肟醚菌胺 +5%三环唑微囊悬浮-悬浮剂。
[0081] 实施例13 50%肟醚菌胺+1%三环唑悬浮剂 肟醚菌胺 50% 三环唑 1%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5% Arkopal? N 130 (from Clariant) 5% 黄原胶 〇. 3% 丙三醇 5% 消泡剂 0.6% 水补足至 100% 将活性组分、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照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 速剪切,控制粒径在5 ii m以下,得到50%肟醚菌胺+1%三环唑悬浮剂。
[0082] 实施例14 50%肟醚菌胺+0. 5%三环唑乳油 肟醚菌胺 50% 三环唑 0? 5% 乙氧基化蓖麻油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 S0LVESS0?100 补足至 100%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至得到透明均一相。
[0083] 实施例15 20%肟醚菌胺+30%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肟醚菌胺 20% 三环唑 30% 改性木质素磺酸妈 5% 十二烷基硫酸钠 5% 硫酸铵 2%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肟醚菌胺、三环唑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 经过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20%肟 醚菌胺+30%三环唑水分散粒剂。
[0084] 实施例16 5%肟醚菌胺+3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肟醚菌胺 5% 三环唑 30%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木质素磺酸钠 1% 高岭土 补足至100%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混合,并研磨、粉碎,制备成可湿性粉剂。
[0085] 实施例17 1%肟醚菌胺+10%三环唑水乳剂 油相: 肟醚菌胺 1% 三环唑 10% N-甲基吡咯烷酮 10% 聚苯乙烯 3.7% 水相: 黄原胶 0.07% 磺化的萘磺酸-甲醛缩合产物的钠盐 1% 杀菌剂 0.2% 水 补足至100% 将肟醚菌胺和三环唑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聚苯乙烯得到油相;按照配方中 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水相;在搅拌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得到水乳剂。
[0086] 实施例18 10%肟醚菌胺+8%三环唑微乳剂 肟醚菌胺 10% 三环唑 8% 乙氧基化蓖麻油 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10% S0LVESS0?100 50% 水 补足至100% 将上述各组分混合,搅拌至得到透明均一相。
[0087] 实施例19 60%肟醚菌胺+40%三环唑 肟醚菌胺 60% 三环唑 40% 将肟醚菌胺、三环唑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0088] 实施例20 50%肟醚菌胺+ 50%三环唑 肟醚菌胺 50% 三环唑 50% 生物测试例: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 病菌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 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实验才能知道。复 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 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0089]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对肟醚菌胺和三环唑的不同配比进行了大量试验以 及效果性分析,发现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所得到的杀菌杀菌组合物具有增益效果,而不仅 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90]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杀菌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室 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CTC),CTC〈80为抗拮作用, 80彡CTC彡120为相加作用,CTC > 120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杀菌试验。
[0091] 试验一:肟醚菌胺和三环唑复配对稻梨孢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靶标为稻梨孢菌,试验采用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制剂的联合毒力作用。
[0092] 将肟醚菌胺和三环唑分别用丙酮溶解,再用0. 1 %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配制成 系列浓度的药液,在超净工作台中分别吸取6mL到灭菌的三角烧瓶,加入50°C左右的马铃 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54mL,摇匀后倒入4个直径9cm的平皿,制成4个相应浓度的含 毒培养基;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同配比的三环唑和肟醚菌胺系列浓度复配药液制成含毒培养 基。将培养2天的稻梨孢菌,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成菌块,用接种针将菌块移 至预先配制成的含毒PDA培养基中央,然后置于25°C培养箱内培养,每处理重复4次。3天 后,采用十字交叉法用卡尺量取各处理菌落直径,单位为毫米。求出校正抑制百分率。每个 菌落十字交叉测两个直径,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大小。然后按下式求出菌落生长抑制率:
依孙云沛(Y-P Sun)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换算成实际毒性指数(ATI);根据混剂 的配比,算出理论毒性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0093] 这里的AM是指成分A在杀菌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M是指成分B在杀菌 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0094] 若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低于100,表明为拮抗作用;100 ~120 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
[0095] 试验一的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当肟醚菌胺和三环唑的配比在1: l〇(Tl〇〇: 1范围内时,共毒系 数均大于120,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复配药剂在防治稻梨孢菌上取得了增益的效果,尤其是 当肟醚菌胺和三环唑的配比在1:1之时,增益效果尤其突出。
[0096] 实验二:肟醚菌胺和三环唑对大豆锈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靶标为大豆锈病,试验采用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制剂的联合毒力作用。
[0097] 将肟醚菌胺和三环唑分别用丙酮溶解,再用0. 1 %的吐温-80水溶液稀释配制成 系列浓度的药液,在超净工作台中分别吸取6mL到灭菌的三角烧瓶,加入50°C左右的马铃 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54mL,摇匀后倒入4个直径9cm的平皿,制成4个相应浓度的含 毒培养基;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同配比的三环唑和肟醚菌胺系列浓度复配药液制成含毒培养 基。将培养2天的大豆锈菌,用直径5_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成菌块,用接种针将菌块移 至预先配制成的含毒PDA培养基中央,然后置于25°C培养箱内培养,每处理重复4次。3天 后,采用十字交叉法用卡尺量取各处理菌落直径cm,求出校正抑制百分率。每个菌落十字交 叉测两个直径,以其平均数代表菌落大小。然后按下式求出菌落生长抑制率:
依孙云沛(Y-P Sun)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换算成实际毒性指数(ATI);根据混剂 的配比,算出理论毒性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0098] 这里的AM是指成分A在杀菌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M是指成分B在杀菌 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0099] 若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