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4846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茶叶搅拌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金花茯茶是我国黑茶品类中的一个珍贵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存在于茶内的“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其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多酚类化合物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叶的口感甜滑甘爽,汤色红艳明亮。对于饮食基本为牛羊肉和奶酪的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金花”茯茶有明显的消滞胀,利消化的作用,因此便成了他们日常生活必需之品,甚至到了“一天不喝则滞,三天不喝则病”的地步。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金花黑茶具有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糖;杀菌、消炎;利尿解毒等保健功能。引起了国际国内高度关注。

茯茶加工中的“发花”过程是形成茯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艺。“金花”在茯茶中的含量与茶叶滋味、香气密切相关,能直接影响茯砖茶的品质。故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之说。茯茶的发花原本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偶尔只在存期久远的茶品中才有出现,因而十分珍贵。我国科技人员经过长期研究,破解了“金花”奥秘,突破了关键的技术瓶颈。采用在毛茶中接入人工纯培养的“冠突散囊菌”进行固体发酵培养,成功诱导了黑茶原料在非压制状态下发花。但是,传统手工制茶的生产方式,仍存在着工艺复杂、发酵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差,质量不稳定的弊端,不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拓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实现茶叶的高效大规模生产,提供一种自动化搅拌茶叶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搅拌桶、支撑架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桶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搅拌桶底部,所述搅拌桶包括上部的圆柱体结构和下部的圆锥台结构,所述搅拌桶内部设置有搅拌扇叶,所述搅拌扇叶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桶盖,所述桶盖上开设有投料口,所述搅拌桶圆柱体桶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喷嘴,所述进水口喷嘴的一端与高压供水机构相连接,所述进水口喷嘴的另一端伸入到搅拌桶的内部,所述搅拌桶的下部圆锥台桶壁上开设有人工排料口和自动排料口,所述人工排料口和自动排料口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搅拌桶上还设有开启气缸,所述开启气缸的缸体部分固定安装在搅拌桶上部的圆柱体桶壁上,所述开启气缸的活塞杆与自动排料口开口处的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喷嘴在搅拌桶的圆柱体桶壁上呈圆形阵列至少设置有四个。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结构为三角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喷嘴在同一平面内的喷洒角度为75°。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口喷嘴上还安装有流量计。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扇叶的安装高度高于搅拌桶上部圆柱体的下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投料口开设在桶盖的边缘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自动拌料技术的开发成功和应用,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手工拌料的落后生产方式,不仅高效快捷,而且可以达到清洁卫生、配比准确、拌料均匀的工艺要求,同时还能节省劳力工。另外,此装置技术为光、机、电一体化,是茯茶自动搅拌和混合的高效装置,可以在制茶行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未来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桶;11、进水口喷嘴;12、人工排料口;13、自动排料口;2、支撑架;3、驱动电机;4、搅拌扇叶;5、称重传感器;6、开启气缸;7、桶盖;71、投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茶叶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搅拌桶1、支撑架2和驱动电机3,所述搅拌桶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上部,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安装在搅拌桶1底部,所述搅拌桶1包括上部的圆柱体结构和下部的圆锥台结构,所述搅拌桶1内部设置有搅拌扇叶4,所述搅拌扇叶4与驱动电机3相连接,所述搅拌桶1的顶部设置有桶盖7,所述桶盖7上开设有投料口71,所述搅拌桶1圆柱体桶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喷嘴11,所述进水口喷嘴11的一端与高压供水机构相连接,所述进水口喷嘴11的另一端伸入到搅拌桶1的内部,所述搅拌桶1的下部圆锥台桶壁上开设有人工排料口12和自动排料口13,所述人工排料口12和自动排料口13的开口处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搅拌桶1上还设有开启气缸6,所述开启气缸6的缸体部分固定安装在搅拌桶1上部的圆柱体桶壁上,所述开启气缸6的活塞杆与自动排料口13开口处的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5,本茶叶搅拌混合装置包括与各个执行单元相连接的中控模块。

进一步为了保证进水口喷嘴11对茶叶喷洒均匀,所述进水口喷嘴11在搅拌桶1的圆柱体桶壁上呈圆形阵列至少设置有四个。

在保证本茶叶搅拌混合装置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减少支撑架2的用料,以降低成本,因此所述支撑架2的结构为三角支架,同时这种结构的支撑架2的质量也较轻,便于装配人员安装和移动。

所述进水口喷嘴11在同一平面内的喷洒角度为75°,采用这种喷洒角度,有利于将对液体进行雾化,进而实现均匀分散的喷洒目的。

所述进水口喷嘴11上还安装有流量计,通过流量计检测实时的水流,然后在将流量反馈到电池阀,以实现实时的水流调节。

再进一步为了本装置搅拌区域的体积,所述搅拌扇叶4的安装高度高于搅拌桶1上部圆柱体的下平面。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只有当茶叶经由投放口投放到搅拌扇叶4的叶片上,才有利于茶叶的混合搅拌,因此,所述投料口71开设在桶盖7的边缘位置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