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33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属于野生果清洗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籽刺梨是一种蔷薇科多年生落叶攀援性灌木的果实,果实呈椭圆球形、圆锥形或稀纺锤形,直径2厘米-4厘米。表面黄褐色,并布满针刺;果肉脆而酸甜,成熟后有浓芳香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

由于无籽刺梨长满了针刺,因此人工清洗非常麻烦,不小心就会被其果实表面的针刺刺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有效地脱除无籽刺梨表面的针刺,并方便脱刺后的清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包括内桶和外桶两部分;内桶的桶口设有翻边,翻边的外圆面设有外螺纹;翻边两侧设有长翻边,长翻边上设有手握孔,手握孔为椭圆孔;外桶的桶口设有内螺纹;内桶长翻边底部的外螺纹与外桶的内螺纹构成的螺纹副连接;内桶长翻边顶部的外螺纹与桶盖上的内螺纹构成的螺纹副连接;内桶的桶底均布有小孔。

前述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中,所述内桶的内壁均布有压痕。

前述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中,所述桶盖顶面设有把手。

前述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中,所述内桶与外桶的连接处以及桶盖与内桶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前述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中,所述内桶、外桶和桶盖均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不锈钢制件;密封圈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硅胶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清洗无籽刺梨时无需用手去揉搓果实,可避免手被无籽刺梨果实表面的针刺刺伤。清洗时将无籽刺梨放入内桶,并将内桶与外桶连接,在内桶中加水并盖好桶盖;然后用双手握着外桶两侧的手握孔上下左右晃动,使无籽刺梨果实表面与粗糙的内桶内壁产生激烈撞击和摩擦,以达到脱刺和初步清洗的目的。脱掉的针刺从内桶底部均布的小孔进入内桶与外桶之间的空腔。然后将内桶从外桶中取出,打开桶盖再用清水冲洗一下,使粘在无籽刺梨果实表面的针刺及污水完全被冲掉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所用材料均采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无毒材料制作而成。内桶内壁均布的压痕使内桶内壁较为粗糙,可提高脱刺效果。内桶与外桶的连接处以及桶盖与内桶的连接处的密封圈可防止在上下左右晃动时水从内桶中溢出,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外桶上的手握孔和桶盖上的把手可提高操作时的便利性,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小型刺梨加工企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1-内桶、2-外桶、3-翻边、4-外螺纹、5-内螺纹、6-桶盖、7-小孔、8-压痕、9-长翻边、10-手握孔、11-把手、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一种无籽刺梨脱刺清洗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桶1和外桶2两部分;内桶1的桶口设有翻边3,翻边3的外圆面设有外螺纹4;翻边3两侧设有长翻边9,长翻边9上设有手握孔10,手握孔10为椭圆孔;外桶2的桶口设有内螺纹5;内桶1长翻边9底部的外螺纹4与外桶2的内螺纹5构成的螺纹副连接;内桶1长翻边9顶部的外螺纹4与桶盖6上的内螺纹5构成的螺纹副连接;内桶1的桶底均布有小孔7,小孔7的孔径控制在0.5cm左右;脱掉的刺可以从小孔漏出。内桶1的内壁均布有压痕8,使内桶1的内壁较粗糙,以提高脱刺效果。桶盖6顶面设有把手11,以方便操作。内桶1与外桶2的连接处以及桶盖6与内桶1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12,防止在上下左右晃动时水从内桶中溢出,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内桶1、外桶2和桶盖6均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不锈钢制件;密封圈12为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硅胶制件,以确保食品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脱刺时,将无籽刺梨放入内桶,并将内桶与外桶连接,在内桶中加水并盖好桶盖;然后用双手握着内桶两侧的手握孔上下左右晃动,使刺梨表面与粗糙的内桶内壁产生激烈撞击和摩擦,以达到脱刺和初步清洗的目的。脱掉的针刺从内桶底部均布的小孔进入内桶与外桶之间的空腔。然后将内桶从外桶中取出,打开桶盖再用清水冲洗一下,使粘在无籽刺梨果实表面的针刺及污水完全被冲掉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