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叶苦丁红茶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2956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小叶苦丁红茶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小叶苦丁茶产品形态繁多,但均属于小叶苦丁绿茶范畴。2007年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研制出色泽红褐显润,汤色黄红明亮,香气纯正,滋味微苦回甜,叶底黄红明亮的贵州小叶苦丁红茶新产品,其品质特征具备红茶的基本口感,国际上现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是红茶,极有利于贵州小叶苦丁红茶的推广和市场开拓。但其对原料的嫩度要求高,茶青只能采用对生二叶、四叶(原来称一芽二、三叶),将茶叶加工成珠形,可使茶叶在包装的过程中,不易破碎,可避免茶叶因破碎而损失掉,对于对称六叶或以上的茶青,由于叶片粗老无法加工成珠形,极大的影响了苦丁茶青原料的利用和小叶苦丁红茶产品产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98187.1公开了一种珠形小叶苦丁红茶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茶青要求:小叶苦丁茶茶青包括对生六叶或以上,芽叶完整、新鲜、净度高;(2)萎凋:茶青摊叶厚度为7cm一8cm,摊叶时要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一致;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5℃一28℃和80%一90%;过程中翻动2一3次,保持萎凋程度均匀一致,萎凋时间15h一19h;(3)热漂:水温60℃时放入萎凋叶,时间los一20s后捞出并将其放入脱水桶内;(4)脱水:脱水后脱水叶手捏无明显滴水;(5)揉捻:用普通揉捻机;以轻揉为主,掌握轻一重一轻原则,不加压揉8min一12min,轻压揉18min一22min,不加压揉8min一12min,苦丁茶汁略有溢出,基本成条即可;(6)发酵:温度28℃一300℃,湿度80%一90%,时间150min一180min,发酵叶象3级;(7)毛火:普通的烘培机,热风温度100℃一120℃,时间7min一lomin,发酵叶干燥程度达50%,手捏略有很微的刺手感;(8)做形:采用普通50型双锅曲毫机,第一次做形:大弧,速度80对min,叶温46.6℃-58.6℃,时间36min一40min,摊凉;第二次做形:大弧,速度66r/min,叶温54.6℃一50.2℃,时间32min一36min,摊凉;第三次做形:小弧,速度60r/min,叶温56.6℃一71℃,时间28min一33min;(9)足干:普通的烘培机,热风温度100℃一110℃,叶温80℃一90℃,每隔2min左右轻轻翻动一次,烘至足干为止。本方案通过做形步骤的加入,能将对生六叶及以上的苦丁茶原料加工成珠形,这将极大地提高苦丁茶青原料的利用率和规模化生产,对提升产业效益,促进产品推广和市场开拓具备一定的引导价值。

上述方案虽然通过做形的加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生六叶及以上的苦丁茶无法成形的问题,但此方案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行萎凋后,又进行热漂,而热漂可使萎凋叶进一步缩小萎蔫,热漂也可使茶叶萎凋,而将新鲜茶叶直接进行萎凋将延长萎凋时间,而热漂捞出茶叶表面也将附着较多的水分,还需对水进行甩干;2、做形需要通过双锅曲毫机并进行3此操作,才可将茶叶做形完毕,不仅延长了操作时间,也使得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茶叶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能使对生六叶及以上的茶叶成形为球形的一种小叶苦丁红茶及加工工艺。

本方案中的一种小叶苦丁红茶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青要求:选择对生六叶或以上的完整、净度高的新鲜茶叶;

(2)热漂:水温50℃一55℃时放入新鲜茶叶,时间7s一10s后捞出;

(3)萎凋:对热漂后的茶叶进行摊叶处理,摊叶厚度为7cm一8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5℃一28℃和70%一75%;过程中翻动2一3次,萎凋时间10h一13h;

(4)揉捻:用揉捻机零压揉5min一7min,轻压揉23min一25min,零压揉5min一7min;

(5)发酵:需要使用一种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发酵箱底部设有加热盘,加热盘上方设有发酵转筒,发酵转筒上固定连接有转轴,发酵箱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转轴花键连接在轴承上,发酵转筒上开有通气孔,发酵转筒的一侧设有热气管,发酵转筒的另一侧设有u形导向板,发酵转筒内装有若干球形的铁珠,发酵转筒上方设有磁铁,磁铁滑动连接在发酵箱内,将茶叶放入到发酵转筒内,加热盘上的温度和热气管内热气的温度均为32℃一35℃,发酵箱内湿度为80%一90%,发酵时间为200min一220min;

(6)足干:使用烘培机,热风温度85℃一95℃,叶温70℃一78℃,每隔2min左右翻动一次,烘至茶叶干燥度为96%以上。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选择完整、新鲜、净度高的茶叶,更加容易清洗,茶叶质量更好;进行热漂是为了将茶叶表面的灰尘去除,也为了将茶叶中的水分降低,使得茶叶初步萎蔫,使得茶叶的青草气初步散失,为萎凋打好基础,并可加快萎凋的过程,减少萎凋时间,提高效率;萎凋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将茶叶均匀摊放,适度地促进鲜叶酶的活性,使得茶叶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彻底散失;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因为在最初的时候,茶叶还比较脆弱,茶汁还未曾破,未曾被揉捻出来,所以轻压,待中间时,茶汁出来,茶叶比较湿润,所以可以重压,最后茶叶基本成形,防止揉碎条形,要尽量轻揉。

发酵是为了将绿茶变为红茶,而且成形的过程可在发酵的过程中完成,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操作步骤,更加利于工业生产,操作时,先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转筒内,转动并滑动转轴,转轴将带动发酵转筒转动并滑动,发酵转筒将带动茶叶和铁球转动的同时进行平移运动,再启动加热盘和热气管,对发酵转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发酵,热气管吹出的气体将进一步使得茶叶飞动起来,飞动的茶叶可使茶叶受热更加均匀,使得茶叶的发酵效果更好,热气管吹出的气,在经过发酵转筒后,气体进入到u形导向板内,u形导向板对气体进行导向,气体将再次进入到发酵转筒内,对气体进行了二次利用,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降低了耗能,而气体通过u形导向板导向可使茶叶在发酵转筒内进行转动,发酵转筒转动的方向与茶叶的转动方向相反,发酵转筒将与茶叶产生摩擦,并摩擦茶叶形成卷曲状,进一步铁球与发酵转筒转动方向相同,铁球表面为弧形面,铁球将对茶叶进行进一步摩擦,使得茶叶的卷曲状增大,最后再滑动磁铁,当磁铁靠近发酵转筒时,磁铁将吸动铁球向上运动,当磁铁远离发酵转筒时,磁铁对铁球的吸力降低,铁球将向下运动,在铁球向上或者向下运动的过程汇总,铁球自身也将会转动,铁球撞击并通过自转摩擦茶叶,使得茶叶更进一步卷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发酵转筒与茶叶不断地摩擦、铁球与茶叶不断地摩擦并撞击,使得茶叶可卷曲成球形,充分利用了发酵时间,简化了步骤,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本方案中的一种小叶苦丁红茶,使用小叶苦丁红茶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可使小叶苦丁红茶外形色泽鸟黑油润、颗粒圆紧,汤色浅红明亮,香气甜香尚高,滋味微苦回甜,叶底黄红明亮。

进一步,步骤(2)中,水温为50℃,时间为8s。热漂的水温更加合适,时间更加合理,使得茶叶萎蔫的更加适宜。

进一步,步骤(3)中,摊叶厚度为7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6℃和72%;过程中翻动3次,萎凋时间12h。萎凋效果更好,制作出的茶叶质量更好。

进一步,步骤(4)中,用揉捻机零压揉6min,轻压揉24min,零压揉6min。揉捻的更加适中,可使茶叶渗出的茶汁更加适宜。

进一步,步骤(5)中,转轴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远离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电机。通过气缸可控制转轴往复地滑动,通过电机可使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完成了转轴的转动和滑动结合的运动。

进一步,步骤(5)中,磁铁连接有往复驱动装置。往复驱动装置的设置,可使磁铁在发酵转筒的上方进行往复滑动,磁铁将循环地与发酵转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使得铁球进行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小叶苦丁红茶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青要求:选择对生六叶或对生八叶的完整、净度高的新鲜茶叶;

(2)热漂:在锅内放入清水,使用燃气将水温升至50℃时,放入新鲜茶叶,时间8s后捞出;

(3)萎凋:对热漂后的茶叶进行摊叶处理,摊叶厚度为7cm;环境温湿度分别为26℃和72%;过程中翻动3次,需保证茶叶均匀一致,萎凋时间12h;

(4)揉捻:将萎凋好的茶叶倒入揉捻机内,启动揉捻机先零压揉6min,再轻压揉24min,再零压揉6min,使得茶叶稍有汁液溢出即可;

(5)发酵:需要使用一种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发酵箱底部安装有加热盘,加热盘上方的发酵箱内安装有发酵转筒,发酵转筒上平键连接有转轴,发酵箱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转轴花键连接在轴承上,转轴上焊接有气缸,气缸远离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焊接有电机,发酵转筒上开有通气孔,发酵转筒前侧的发酵箱内安装有热气管,发酵转筒后侧的发酵箱上安装有u形导向板,发酵转筒内装有三十颗球形的铁珠,发酵转筒上方设有磁铁,磁铁滑动连接在发酵箱内,将茶叶放入到发酵转筒内,加热盘上的温度和热气管内热气的温度均为32℃,发酵箱内湿度为85%,发酵时间为210min;

操作时,先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入到发酵转筒内,启动气缸和电机,气缸带动转轴往复滑动,电机电动转轴转动,转轴将带动发酵转筒转动并滑动,发酵转筒将带动茶叶和铁球转动的同时进行平移运动,再启动加热盘和热气管,对发酵转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发酵,热气管吹出的气体将进一步使得茶叶飞动起来,热气管吹出的气,在经过发酵转筒后,气体进入到u形导向板内,u形导向板对气体进行导向,气体将再次进入到发酵转筒内,对气体进行了二次利用,而气体通过u形导向板导向可使茶叶在发酵转筒内进行转动,发酵转筒转动的方向与茶叶的转动方向相反,发酵转筒将与茶叶产生摩擦,并摩擦茶叶形成卷曲状,进一步铁球与发酵转筒转动方向相同,铁球表面为弧形面,铁球将对茶叶进行进一步摩擦,使得茶叶的卷曲状增大,最后再滑动磁铁,当磁铁靠近发酵转筒时,磁铁将吸动铁球向上运动,当磁铁远离发酵转筒时,磁铁对铁球的吸力降低,铁球将向下运动,在铁球向上或者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铁球自身也将会转动,铁球撞击并通过自转摩擦茶叶,使得茶叶更进一步卷曲,茶叶最终在发酵箱内成型。

(6)足干: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培机内,向烘焙机内通入热风,热风温度90℃,保持叶温在74℃左右,每隔2min左右翻动一次茶叶,烘至茶叶干燥度为96%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