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551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有利于人体健康。

以成品茶叶形状来区分,目前我国茶叶可主要分为扁形、针形、卷曲形。以卷曲茶为例,卷曲茶通常为由茶叶叶片加工后在炒制过程中自然收卷而得。在炒制过程中,需要对炒锅的温度严格控制,以保障后续所得茶叶质量。然而,在现有的制备工艺中,炒制通常使用燃料加热,由于燃料加热温度较难控制,因此后续所得茶叶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操作者个人经验,只有熟练工才能够有效控制茶叶质量。为了保障茶叶总体质量,必须由熟练工来进行炒制,不仅耗费人力支出过大,而且生产效率受熟练工数量影响,影响产量提升。此外,由于炒制取决于操作者个人经验,因此后续所得茶叶的整体质量不均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有效控制炒制温度,不仅能够保障炒制所得茶叶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总体产量。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摊青,将采摘后的茶叶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持续9~16小时,直至茶叶软化;步骤s2:杀青,将软化后的茶叶放入温水中煮5~15分钟,温水的温度为60~80摄氏度;步骤s3:分级,取出杀青后的茶叶,根据茶叶大小进行分选,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开,分别进行后续操作;步骤s4:冷却,分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步骤s5:揉捻,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别揉捻;步骤s6:炒制,选取揉捻完成的同一规格的茶叶投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使用摇头扫把机对茶叶进行翻炒,炒锅下表面设有加热灶,加热灶的灶体上表面凹陷,其凹陷的不同高度内分别设有加热电阻,各个加热电阻并联,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电路进行加热;步骤s7:理条,炒制完成后进行理条;步骤s8:烘焙,将理条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快速干燥形成成品茶叶,烘焙温度为100~120摄氏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阴凉通风处的温度为16摄氏度,风速为5米每秒。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1中,阴凉通风处的温度为18摄氏度,风速为4米每秒。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温水温度为60摄氏度,煮制时间为15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温水温度为70摄氏度,煮制时间为10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2中,温水温度为80摄氏度,煮制时间为5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在步骤s8中,烘焙采用蒸汽烘焙,蒸汽温度为120摄氏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有效控制炒制温度,不仅能够保障炒制所得茶叶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总体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加热灶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加热电阻,2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摊青,将采摘后的茶叶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持续9~16小时,直至茶叶软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为16摄氏度,风速为5米每秒;步骤s2:杀青,将软化后的茶叶放入温水中煮15分钟,温水的温度为60摄氏度;步骤s3:分级,取出杀青后的茶叶,根据茶叶大小进行分选,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开,分别进行后续操作;步骤s4:冷却,分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步骤s5:揉捻,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别揉捻;步骤s6:炒制,选取揉捻完成的同一规格的茶叶投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使用摇头扫把机对茶叶进行翻炒,炒锅下表面设有加热灶,加热灶的灶体2上表面凹陷,其凹陷的不同高度内分别设有加热电阻1,各个加热电阻1并联,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电路进行加热;步骤s7:理条,炒制完成后进行理条;步骤s8:烘焙,将理条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快速干燥形成成品茶叶,烘焙温度为100~120摄氏度。在步骤s8中,烘焙采用蒸汽烘焙,蒸汽温度为120摄氏度。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摊青,将采摘后的茶叶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持续9~16小时,直至茶叶软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为18摄氏度,风速为4米每秒;步骤s2:杀青,将软化后的茶叶放入温水中煮10分钟,温水的温度为70摄氏度;步骤s3:分级,取出杀青后的茶叶,根据茶叶大小进行分选,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开,分别进行后续操作;步骤s4:冷却,分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步骤s5:揉捻,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别揉捻;步骤s6:炒制,选取揉捻完成的同一规格的茶叶投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使用摇头扫把机对茶叶进行翻炒,炒锅下表面设有加热灶,加热灶的灶体2上表面凹陷,其凹陷的不同高度内分别设有加热电阻1,各个加热电阻1并联,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电路进行加热;步骤s7:理条,炒制完成后进行理条;步骤s8:烘焙,将理条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快速干燥形成成品茶叶,烘焙温度为100~120摄氏度。

实施例3:

参见图1、图2,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摊青,将采摘后的茶叶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持续9~16小时,直至茶叶软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为16摄氏度,风速为5米每秒;步骤s2:杀青,将软化后的茶叶放入温水中煮5分钟,温水的温度为80摄氏度;步骤s3:分级,取出杀青后的茶叶,根据茶叶大小进行分选,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开,分别进行后续操作;步骤s4:冷却,分级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步骤s5:揉捻,将不同规格的茶叶分别揉捻;步骤s6:炒制,选取揉捻完成的同一规格的茶叶投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使用摇头扫把机对茶叶进行翻炒,炒锅下表面设有加热灶,加热灶的灶体2上表面凹陷,其凹陷的不同高度内分别设有加热电阻1,各个加热电阻1并联,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电路进行加热;步骤s7:理条,炒制完成后进行理条;步骤s8:烘焙,将理条完成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快速干燥形成成品茶叶,烘焙温度为100~120摄氏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卷曲茶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摊青;步骤S2:杀青;步骤S3:分级;步骤S4:冷却;步骤S5:揉捻;步骤S6:炒制,选取揉捻完成的同一规格的茶叶投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使用摇头扫把机对茶叶进行翻炒,炒锅下表面设有加热灶,加热灶的灶体上表面凹陷,其凹陷的不同高度内分别设有加热电阻,各个加热电阻并联,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电路进行加热;步骤S7:理条;步骤S8:烘焙。本发明可有效控制炒制温度,不仅能够保障炒制所得茶叶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总体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敏;何淑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川县翠檬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0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