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胶原蛋白粉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46264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饲用胶原蛋白粉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饲料的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从牲骨中提取胶原蛋白生产动物蛋白饲料的方法。
胶原蛋白仅在动物界中存在,它是形成白色结缔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构成骨的基本物质。目前,从牲骨中提取胶原蛋白的生产工艺仅限于制取骨胶和蛋白胨,骨胶粘度很大,主要用作胶粘剂,而蛋白胨极易吸潮,主要用作细菌培养基,这两种胶原蛋白的物理性能均决定了它们不能作为饲料蛋白。目前,从牲骨中提取胶原蛋白生产动物蛋白饲料的方法尚未见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牲骨的利用价值,缓解动物蛋白饲料供不应求的矛盾,提供一种从牲骨中提取胶原蛋白生产饲用胶原蛋白粉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首先将牲骨置于冷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装入蒸煮锅,向锅内注水,注水量以浸没牲骨高度的2/3为宜,接着通入高压蒸气进行蒸煮,蒸煮气压为0.10~0.35MPa,温度为100~139℃,时间为2~12小时,蒸煮液经过过滤、浓缩、干燥后,得到粉状胶原蛋白,再加入填料,制成饲用胶原蛋白粉。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使本发明达到更佳效果。
蒸煮气压控制在0.15~0.25MPa,温度111~127℃,时间4~10小时。
上述填料采用磷酸氢钙,糠饼、赖氨酸粉、蛋氨酸粉。
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饲用胶原蛋白粉不易吸潮,粘度适中,牲畜适口性好。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对本产品进行了猪体消化试验及营养价值评定,试验及评定结果见表1、表2。从表1及表2可知,本产品表1饲用胶原蛋白粉猪体消化试验消化率结果
表2 饲用胶原蛋白粉营养价值评定结果单位%、兆卡/公斤、克/公斤
的粗蛋白含量达64.17%,猪体平均消化率达87.65%,其营养价值及消化率均高于进口鱼粉。该所还对本产品进行了饲喂肉鸡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肉鸡的日增重及料肉比均达到用进口鱼粉饲喂的生产水平,它完全可以替代进口鱼粉,为国家节约外汇。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将牲骨(最好把猪、牛、马、羊骨分开加工)在冷水中浸泡数小时,该工序的目的是润涨骨头,使加工时骨胶原蛋白易于提出;然后把牲骨从水中捞起,装入蒸煮锅,向锅内加注冷水,冷水加入量以浸没牲骨高度的2/3为宜,使蒸煮后的液面与牲骨高度一致(蒸煮时有部分蒸气冷凝成水进入蒸煮液),这样既可保证全部胶原蛋白溶解于热水中,又不增加浓缩时的能耗;接着通入高压蒸气进行蒸煮,蒸煮气压为0.2MPa,温度为120℃,时间为6小时;蒸煮完毕后利用蒸锅内的蒸气压力把胶液排出,接着进行过滤,将滤液放入浓缩锅内加热浓缩,当浓缩至含水分约50%时,送入喷雾干燥器进行干燥,得到粉状胶原蛋白;也可以把浓缩液倒入浅盘,装入管道烘房中烘干,烘干后的胶原蛋白送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得到粉状胶原蛋白;在上述粉状胶原蛋白中拌入磷酸氢钙、糠饼、赖氨酸粉、蛋氨酸粉,制成饲用胶原蛋白粉产品。
实施例2高压蒸煮的气压为0.10MPa,温度为100℃,时间为12小时,其它工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高压蒸煮的气压为0.35MPa,温度为139℃,时间为2小时,其它工序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饲用胶原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牲骨为原料,首先将牲骨置于冷水中浸泡数小时,然后装入蒸煮锅,向锅内注水,注水量以浸没牲骨高度的2/3为宜,接着通入高压蒸气进行蒸煮,蒸煮气压为0.10~0.35MPa,温度为100~139℃,时间为2~12小时,蒸煮液经过过滤、浓缩、干燥后,得到粉状胶原蛋白,再加入填料,制成饲用胶原蛋白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用胶原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蒸煮的气压为0.15~0.25MPa,温度为111~127℃,时间为4~1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用胶原蛋白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填料为磷酸氢钙、糠饼、赖氨酸粉、蛋氨酸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用胶原蛋白粉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以牲骨为原料,经过浸骨、高压蒸煮、过滤、浓缩、干燥等工序,得到粉状胶原蛋白,再加入磷酸氢钙、糠饼等填料,制成饲用胶原蛋白粉。用本发明方法制成的产品经有关部门检测,粗蛋白含量达64.17%,猪体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为87.65%,各项测试指标均高于进口鱼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蛋白饲料。
文档编号A23J1/10GK1062642SQ9210008
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1日
发明者易鹤翔 申请人:易鹤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