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猕猴桃果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13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华猕猴桃果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果茶的配方及其加工工艺,属于果肉型饮料生产技术领域。适用于猕猴桃果茶的生产。
现有生产山楂果茶、沙棘饮料等生产工艺用于生产猕猴桃果茶时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解决猕猴桃的皮和种籽给产品带来的苦涩味;2.果肉得率不高。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无苦涩味,果肉得率高,形态、口感好,有效成份损失少的猕猴桃果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配方及实施例如下(按重量百分比)例1去皮猕猴桃200g(16.5%),南瓜肉200g(16.5%),去皮胡萝卜100g(8.2%),8%明胶液148.4ml(1%),50%糖液,563.6ml(23.2%),苯甲酸钠3.56g(0.293%),水418.33ml(34.4%);
例2去皮猕猴桃240g(19.35%),南瓜肉234.58g(18.9%),去皮胡萝卜150g(12.1%),10%明胶液160ml(1.292%),70%糖液450ml(25.43%),苯甲酸钠3.74g(0.302%),柠檬酸液2ml(0.053%),水279.0ml(22.5%);
例3去皮猕猴桃290g(23.4%),南瓜肉234.5g(18.9%),去皮胡萝卜100g(8.2%),10%明胶液160ml(1.292%),70%糖液450ml(25.43%),苯甲酸钠4.1g(0.331%),水279ml(22.5%)。
例4去皮猕猴桃200g(20%),南瓜肉180g(18%),去皮胡萝卜130g(13%),10%明胶液80ml(0.8%),70%糖液214.3ml(15%),苯甲酸钠2.5g(0.25%),水195.7ml(19.6%)。
如果采用瓜儿胶作植物增稠剂,代替明胶,就更加理想。


图1是本生产工艺框图,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及实施例介绍如下1.人工挑选、刷毛、浸泡、切块、过称挑选好的南瓜刮皮去瓤,切块;挑选好的胡萝卜浸泡人工洗果;挑选八、九成熟的猕猴桃人工刷毛、过称;
2.洗果胡萝卜、猕猴桃分别进滚筒式洗果机飘浮毛刷刷毛和清洗;
3.软化南瓜、猕猴桃、胡萝卜三种物料分别予煮,温度均是95°~100℃,时间分别是12~13分钟;9~11分钟;15~17分钟。
4.打浆分离分别采用双道打浆机分离果肉、果皮与籽,在分离猕猴桃时,如网孔过粗,则滤不尽籽,过细,则损失大量果肉,本发明先用孔径为0.8毫米的网孔,再用孔径为0.5毫米的网孔打浆分离,既保证了籽、皮、肉分离,又保证了果肉得率,在分离猕猴桃时,在打浆机中添加食盐和柠檬酸保温(0.5Nacl,1%柠檬酸混合液在50℃左右保温一刻钟),既能去涩,又不破坏营养成份;
5.研磨因本产品果肉含量高,为保证配料混合均匀,在调配前在胶体磨中分别对物料进行研磨;
6.调配将过滤后的软化自来水经灭菌,将糖化成糖液,糖液过滤后与上述研磨好的三种物料以及配方中的其余添加剂,混合在一起,经搅拌使混合均匀;
7.均质将搅拌后的全部物料经均质机进行均质处理;
8.脱气在脱气机里去除果茶中的气泡和气体;
9.罐装、封口;10.杀菌;11.检验;12.贴标;13.包装。
经分析,产品中的苦涩味来源于猕猴桃果皮和种籽中含有的生物碱和皂甙,本发明主要采用双道打浆分离,把带来苦涩味的种子和果皮分离干净,为防止加工中溶解到果浆中的生物碱和皂甙还会带来一定的苦涩味,本发明配方中用0.5Nacl,1%柠檬酸混合液于50℃左右,保温处理15分钟,有效地去除了产品的涩味,说明在高温及酸性条件下,可以去除涩味。
经有关专家及用户品偿鉴定,认为本果茶的形态、风味及口感上乘。经实验,果茶室温存放,保存期为一年以上。
本发明的优点1.本工艺解决了果皮及种籽给产品带来的苦涩味;2.去皮、去籽的同时,提高了果肉的得率;3.保证了果肉型饮料-猕猴桃果茶的形态、口感及有效成份;4.主料中加入南瓜,对糖尿病人饮用有一定的好处。
权利要求
1.一种猕猴桃果茶的配方,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猕猴桃200~240g(16.5~23.4%),南瓜200~234.58g(16.5~18.9%),胡萝卜100~150g(8.2~13%),明胶液80~160ml(0.8~1.292%),糖液214.3~450ml(15~25.43%),苯甲酸钠2.5~4.1g(0.25~0.331%),水195.7~418.33ml(19.6~34.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其特征是,两种主要物料是去皮猕猴桃、去皮去籽的南瓜肉。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方,其特征是,增稠剂可用瓜儿胶。
4.一种猕猴桃果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1)人工栋果、过称、刷毛、浸泡、切块、过称;(2)洗果猕猴桃、胡萝卜分别进滚筒式洗果机清洗;再将它们和南瓜三种物料分别进喷淋式洗果机喷淋并沥干;(3)软化三种物料在蒸气中分别予煮;(4)打浆分离分别打浆分离果肉、果皮与籽,在分离猕猴桃时加入食盐、柠檬酸保温以去涩;(5)研磨调配前在胶体磨中分别对物料进行研磨;(6)调配将研磨后的三种物料,过滤后的糖液及配方中的其它添加剂混合搅拌;(7)均质搅拌后的全部物料在均质机里进行均质处理;(8)脱气在脱气机里去除气体和气泡;(9)罐装、封口;(10)杀菌;(11)检验、贴标;(12)包装。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予煮温度为95°~100℃,时间分别为猕猴桃9~11分钟,南瓜12~13分钟,胡萝卜15~17分钟。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双道打浆机,第一道网孔直径为0.8毫米,第二道网孔直径为0.5毫米。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去除苦涩味的方法是分离去除种籽和果皮及加0.5Nacl,1%柠檬酸的混合液,温度为50℃左右,保温约一刻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果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属于果肉型饮料生产技术领域。适用于猕猴桃类果肉的生产。本发明以猕猴桃、胡萝卜、南瓜为主料,配以去涩、防腐、增稠等辅料,经洗果、预煮、打浆、研磨、搅拌、均质、脱气、灌装、杀菌等工艺精制而成。本发明具有无苦涩味,形态,口感好,果肉得率高,营养成分好,在常温下保存期为一年以上等优点。
文档编号A23L2/02GK1083326SQ9310710
公开日1994年3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9日
发明者杨正潭, 郑槐明, 余振才, 刘耀飞 申请人:郑槐明, 杨正潭, 余振才, 刘耀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