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3429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马铃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0003]马铃薯粉的加工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清洗-去皮-切片-熟化-冷却-制泥-干燥,现有的马铃薯粉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各个工序大都是直接在空气中进行,这就导致马铃薯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会发生氧化聚合,导致褐变,马铃薯发生褐变后不但会使马铃薯变黑,同时会破坏马铃薯的氨基酸、蛋白质和抗坏血酸发生病变,导致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降低,再者,马铃薯发生褐变后,其风味较差,褐变产生的产物有抗氧化作用,会产生有害成分,如丙烯酰胺,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的马铃薯粉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将马铃薯清洗干净;
[0007]B、将清洗干净的马铃薯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去皮处理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0008]C、将去皮的马铃薯转移至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切片处理;
[0009]D、将切好的马铃薯片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加热至马铃薯片熟化;
[0010]E、将熟化的马铃薯片转移至真空环境中冷却;
[0011]F、将冷却后的马铃薯片在密闭环境中制成马铃薯泥;
[0012]G、将马铃薯泥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微波加热干燥处理得到马铃薯粉。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B中,在去皮处理的过程中向密闭的环境中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所述步骤C中,在切片过程中向密闭的环境中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所述步骤D中,在加热的过程中向密闭的环境中充入惰性保护气体;所述步骤F中,在制泥过程中向密闭的环境中冲入惰性保护气体;所述步骤G中,在微波加热干燥过程中向密闭的环境中冲入惰性保护气体。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惰性保护气体为氮气。
[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制备方法的马铃薯粉制备装置,该马铃薯粉的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装置、去皮装置、切片装置、熟化装置、冷却装置、制泥装置、微波干燥装置;
[0016]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输送带A、被动滚筒A、驱动滚筒A、驱动电机A、一次清洗槽A、二次清洗槽A,所述被动滚筒A、驱动滚筒A将输送带A绷紧,驱动电机A用于使驱动滚筒A转动,所述一次清洗槽A、二次清洗槽A依次沿输送带A的运行方向设置,所述输送带A为网状结构,所述一次清洗槽A包括第一水槽A,所述第一水槽A位于上层的输送带A与下层的输送带A之间,第一水槽A内设置有多根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下喷管A,所述第一下喷管A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下喷嘴A,所述第一下喷嘴A朝向上层的输送带A,所述第一水槽A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喷管A,所述第一上喷管A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上喷嘴A,所述第一上喷嘴A朝向上层的输送带A,第一水槽A的底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排污管A;所述二次清洗槽A包括第二水槽A,所述第二水槽A位于上层的输送带A与下层的输送带A之间,第二水槽A内设置有多根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二下喷管A,所述第二下喷管A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下喷嘴A,所述第二下喷嘴A朝向上层的输送带A,所述第二水槽A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喷管A,所述第二上喷管A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上喷嘴A,所述第二上喷嘴A朝向上层的输送带A,第二上喷管A、第二下喷管A均与高压水管连通,第二水槽A的底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排污管A,所述第二排污管A末端连接有水池A,所述水池A上设置有入水口 A与出水口 A,所述入水口 A与第二排污管A末端连通,所述出水口 A上连接有引水管A,所述引水管A上设置有水栗六,引水管A的末端分别与第一上喷管A、第一下喷管A连通;
[0017]所述去皮装置包括密闭的外筒体B、驱动电机B,所述外筒体B内设置有转盘B,所述转盘B的外径与外筒体B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转盘B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转轴B,转轴B下端延伸至外筒体B外,驱动电机B的输出轴与转轴B的下端相连,所述转盘B的上表面为波浪形,转盘B将外筒体B的内部分为去皮空腔B与储水空腔B,所述去皮空腔B内设置有喷水头B,所述喷水头B位于转盘B上方且朝向转盘B,所述喷水头B上连接有引流管B,引流管B上设置有截止阀B,所述引流管B与高压水管相连,所述外筒体B的筒壁上设置有出料口 B,所述出料口 B位于转盘B所在水平面之上,所述去皮空腔B内设置有环形套筒B,所述环形套筒B的外径与外筒体B的内径相匹配,环形套筒B的内壁表面为研磨面,环形套筒B的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B,当环形套筒B的下端靠进转盘B时,环形套筒B将出料口B挡住,当环形套筒B向上移动至最高点时,出料口B与去皮空腔B连通,所述转盘B上设置有多个过水孔B,所述过水孔B将去皮空腔B与储水空腔B连通,所述外筒体B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B,排水口 B上连接有第一排污管B,第一排污管B上设置有第一导通阀B,第一排污管B的末端连接有密闭的过渡水箱B,所述过渡水箱B的底部连接有与之连通的第二排污管B,所述第二排污管B上设置有第二导通阀B,所述外筒体B上方设置有过渡筒体B,所述过渡筒体B的下端与外筒体B的上端密封连接且在过渡筒体B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B,过渡筒体B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B;
[0018]所述切片装置包括密闭的壳体C,所述壳体C内设置有转轴C,转轴C上连接有驱动电机C,转轴C将壳体C分为左侧空间C与右侧空间C,所述壳体C的顶部开有进料口 C,壳体C的底部开有出料口 C,所述进料口 C与出料口 B通过导料管C密封连接,所述进料口 C与左侧空间C连通,出料口C位于进料口C的正下方,所述转轴C的轴向方向与马铃薯下落的方向互相垂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多个刀片C;
[0019]所述熟化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D、内筒体D与外筒体D,所述内筒体D设置在外筒体D内,所述外筒体D与内筒体D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夹层空间D,所述内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蒸汽通孔D,蒸汽发生器D与夹层空间D通过蒸汽管D连通,所述内筒体D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截止阀D,内筒体D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截止阀D,所述内筒体D的上端连接有过渡筒体D,所述过渡筒体D的上端连接有料斗D,所述料斗D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三截止阀D,所述料斗D的进料口与出料口 C密封连接;
[002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密闭的真空箱体E,所述真空箱体E上连接有真空栗E,所述真空箱体E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E,所述出料口 E上密封连接有第一过渡筒体E,所述第一过渡筒体E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截止阀E,所述第一过渡筒体E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截止阀E,所述真空箱体E上方设置有第二过渡筒体E,所述第二过渡筒体E的下端与真空箱体E密封连接且与真空箱体E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过渡筒体E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截止阀E,所述第二过渡筒体E的上端与内筒体D的下端密封连接;
[0021]所述制泥装置包括密闭的壳体F,所述壳体F内设置有输送带F、第一被动滚筒F、第二被动滚筒F、第三被动滚筒F、驱动滚筒F、驱动电机F,所述第三被动滚筒F、驱动滚筒F将输送带F绷紧,第二被动滚筒F设置在第三被动滚筒F与驱动滚筒F之间,第一被动滚筒F设置在第二被动滚筒F与驱动滚筒F之间,驱动电机F用于使驱动滚筒F转动,第一被动滚筒F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制泥滚筒F且第一被动滚筒F与第一制泥滚筒F之间存在间隙,第二被动滚筒F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制泥滚筒F且第二被动滚筒F与第二制泥滚筒F之间存在间隙,第三被动滚筒F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三制泥滚筒F且第三被动滚筒F与第三制泥滚筒F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被动滚筒F与第一制泥滚筒F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被动滚筒F与第二制泥滚筒F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被动滚筒F与第二制泥滚筒F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三被动滚筒F与第三制泥滚筒F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制泥滚筒F与驱动滚筒F之间、第二制泥滚筒F与第一制泥滚筒F之间、第三制泥滚筒F与第二制泥滚筒F之间均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所述壳体F上设置有进料口 F,所述进料口 F与第二过渡筒体E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进料口 F上连接有导料槽F,所述导料槽F的上端与进料口 F相连,下端延伸至输送带F,且导料槽F的下端位于驱动滚筒F与第一被动滚筒F之间;所述第三被动滚筒F的外侧设置有出料管F,所述出料管F的一端延伸至第三被动滚筒F的外侧且与输送带F相接触,另一端延伸至壳体F外,所述出料管F的末端设置有截止阀F;
[0022]所述微波干燥装置包括密闭的箱体G,所述箱体G内设置有微波发射器G、微波接收器G、加热筒体G,所述加热筒体G的上端密封连接有过渡筒体G,所述过渡筒体G的上端延伸至箱体G外且与出料管F的末端密封连接,所述过渡筒体G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截止阀G,所述加热筒体G的下端延伸至箱体G外且在加热筒体G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截止阀G,所述微波发射器G、微波接收器G分别设置在加热筒体G的两侧。
[0023]进一步的是,所述水池A内设置有多个滤网A,多个滤网A依次设置在入水口A与出水口 A之间;所述输送带A上方设置有料斗A,料斗A的出料口朝向输送带A,料斗A位于一次清洗槽A的外侧;所述二次清洗槽A的外侧设置有接料槽A,过渡筒体B的上端与接料槽A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接料槽A上连接有导料槽A,所述导料槽A的一端与接料槽A相连,另一端延伸至被动滚筒A的外侧且与输送带A相接触。
[0024]进一步的是,所述刀片C的长度与左侧空间C的宽度相同。
[0025]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制泥滚筒F与第二制泥滚筒F之间设置有第一刮料板F,所述第一刮料板F的一端与第一制泥滚筒F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制泥滚筒F与第三制泥滚筒F之间设置有第二刮料板F,所述第二刮料板F的一端与第二制泥滚筒F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制泥滚筒F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刮料板F,所述第三刮料板F的一端与第三制泥滚筒F的外表面相接触。
[0026]进一步的是,所述箱体G的下方设置有振动筛G,所述振动筛G上连接有振动电机G,所述振动筛G与箱体G通过弹性元件G相连。
[0027]进一步的是,所述振动筛G下方设置有第一接料槽G与第二接料槽G,所述第一接料槽G设置在振动筛G正下方,所述振动筛G倾斜设置,振动筛G的右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左端距离地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接料槽G设置在振动筛G的左侧,所述振动筛G的左端连接有导料板G,所述导料板G的右端延伸至第二接料槽G内。
[0028]进一步的是,所述外筒体B上连接有用于向外筒体B内充入氮气的氮气管B;所述壳体C上连接有用于向壳体C内充入氮气的氮气管C;所述外筒体D上连接有用于向外筒体D内充入氮气的氮气管D;所述壳体F上连接有用于向壳体F内充入氮气的氮气管F;所述箱体G上连接有用于向箱体G内充入氮气的氮气管G。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马铃薯粉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分别在密闭的环境中对马铃薯进行去皮处理、切片处理、熟化处理、冷却处理、制泥处理、微波加热干燥处理,这样整个马铃薯粉的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