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489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卷烟厂大多采用烟叶垂直分切机对烟叶进行切割加工。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翻料支撑装置的托架需要承受烟叶垛的重力和分切刀切叶垛时产生的压力,而托架上的托板常常由于中部的强度不足,致使托板出现凹洼变形,进而导致在分切烟叶垛过程中有变形让刀现象,造成烟叶片分切不断。未完全断裂的烟叶片无法顺利滑入下游输送设备,会造成设备堵料甚至断料,引起物料流量波动和停机现象,从而影响松散回潮工序的水分,导致该批次生产工艺不合格。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烟叶片分切不断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避免烟叶片分切不断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用于支撑烟叶垂直分切机的托板中部,且所述方形框架的高度和宽度与所述托板下方的托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方形框架为型钢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包括顶梁、侧梁和底梁。

优选地,所述顶梁为实心方钢。

优选地,所述实心方钢的规格为40mm×40mm。

优选地,所述侧梁和底梁为角钢。

优选地,所述角钢的规格为40mm×40mm。

优选地,所述方形框架的中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交叉焊接而成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包括左上支腿、右上支腿、左下支腿和右下支腿;所述左上支腿和右上支腿分别与所述顶梁焊接,所述左下支腿和右下支腿分别与所述底梁焊接。

优选地,所述左上支腿与所述顶梁焊接的位置距离左侧梁为30mm-50mm;所述右上支腿与所述顶梁焊接的位置距离右侧梁为30mm-50mm。

相比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用于支撑烟叶垂直分切机的托板中部,且方形框架的高度和宽度与托板下方的托架相适配。通过上述支撑装置对烟叶垂直分切机的托板中部进行支撑,避免了托板受烟叶垛的重力和分切刀切叶垛时产生的压力,避免了分切烟叶垛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让刀现象,进而避免了烟叶片分切不断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中,

顶梁1、侧梁2、底梁3、左上支腿4、右上支腿5、左下支腿6、右下支腿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避免烟叶片分切不断的现象。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用于支撑烟叶垂直分切机的托板中部,且方形框架的高度和宽度与托板下方的托架相适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应布置在支撑烟叶垂直分切机的托板中部的正下方。相比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通过上述支撑装置对烟叶垂直分切机的托板中部进行支撑,避免了托板受烟叶垛的重力和分切刀切叶垛时产生的压力,避免了分切烟叶垛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让刀现象,进而避免了烟叶片分切不断的现象。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方形框架为型钢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包括顶梁1、左侧梁2、右侧梁8和底梁3。通过型钢焊接而成不仅使得支撑装置更加稳固,并且采用型钢使得材料的采购更加方便。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型钢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举例,还可以是其他普通钢材或木质方形框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型钢焊接而成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是螺栓紧固连接而成。

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顶梁为实心方钢。通过将顶梁布置成实心方钢使得支撑装置顶部的支撑面更不易变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心方钢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举例,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截面为厚度30mm以上的钢板条。

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实心方钢优选的规格为40mm×40mm。当然也可以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选择其他规格的实心方钢。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左侧梁、右侧梁和底梁可以选择为角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角钢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举例,还可以是方管,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角钢的规格为40mm×40mm。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方形框架的中间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可以为交叉焊接而成的加强筋,也可以是竖直布置的加强筋。只不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交叉焊接的加强筋,该交叉焊接的加强筋包括左上支腿4、右上支腿5、左下支腿6和右下支腿7;左上支腿4和右上支腿5分别与顶梁1焊接,左下支腿6和右下支腿7分别与底梁3焊接。当然可以理解是上述布置方式仅仅是对于交叉焊接加强筋的一种举例,可以是十字交叉型加强筋。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上述左上支腿4与顶梁焊接的位置距离左侧梁2为30mm-50mm;上述右上支腿5与顶梁焊接的位置距离右侧梁8为30mm-50mm。通过上述布置使得支撑装置更不容易变形,当然上述左上支腿4距离左侧梁2的距离和右上支腿5距离右侧梁8的距离仅仅是一种举例,还可以是根据设备的实际尺寸情况选取其他距离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