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空气加热烤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0997发布日期:2020-10-17 00:3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空气加热烤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烟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型空气加热烤烟机。



背景技术:

烟草经燃烧和裂解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是对人体有害的,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烟碱、胺类、酚类、重金属元素等,并且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手烟危害,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使得控烟的呼声日渐高涨。虽然近年来电子香烟发展迅速,但其无非是采用加热丝对液体烟油或半固体烟膏进行加热雾化,电子烟在一诞生时即是作为一种戒烟产品出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烟草制品,无法满足吸食者对烟草香味的追求。

有研究表明,烟草经加热非燃烧的方式所产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比传统香烟低80%,因此对烟草制品进行加热而不燃烧的处理方式受到我国国家烟草行业主管部门和世界各大烟草公司的高度重视,根据该特点,研发人员研发出了加热不燃烧烤烟机,通过控制发热丝的发热温度,使烟支不完全燃烧。

加热不燃烧烤烟机一般在烤烟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烟支的通道,在通道的插入口处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与烤烟机本体以滑动方式连接,防尘盖滑开即可插入烟支。对于现有的烤烟机结构而言,其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进气口一般都是设置在容烟杯的中部靠下方或者下方;此种方式设置的难免会对底部的发热丝起到冷却的作用,使烘烤烟支效果不佳。

第二,第二,插入烟支后,还需要通过按压相应的控制按钮才能使发热装置加热烘烤烟支;由此可知,使用并不够智能和方便;

第三,隔热结构布局设置不够合理,隔热效果仍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第四,挥发出来的烟雾、烟油容易往下流造成清洁死角及腐蚀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空气加热烤烟机,其结构设置合理,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空气加热烤烟机存在烘烤烟支效果不佳、使用不够方便、隔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空气加热烤烟机,包括有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容烟杯、发热盘、周侧隔热层、触动开关、检测开关和主控板;

所述容烟杯具有一上端开口的腔体,上端开口和机壳之间至少设有一进气窗口;所述容烟杯的底部设有用于接触烟支的导热部,所述发热盘设于导热部的底部;所述周侧隔热层覆设于容烟杯的周侧面;于周侧隔热层的外侧形成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连通外界、进气窗口,外界气体经第一气道、进气窗口进入腔体内,于腔体内形成自上往下的进气的第二气道;

所述发热盘、触动开关和检测开关分别连接主控板;所述机壳具有可选择性使腔体的上端开口敞开供烟支插入或被遮挡的转动件;转动件转动使腔体的上端开口敞开时,转动件触发触动开关启动烤烟机进行检测,烟支插入时,烟支触发检测开关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由主控板控制发热盘发热并根据温度检测元件反馈的信息控制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部是自容烟杯底部向腔体内凸设的导热凸部,且形成一凹位;所述发热盘设于该凹位中;在发热盘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隔热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包括有:

上机壳,包括有上机壳盖、装配于上机壳盖的第一上机壳座、设于上机壳盖的第二上机壳座及承载于第二上机壳座的固定件;所述触动开关和检测开关设于第一上机壳座,所述容烟杯安装于固定件;

下机壳,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安装腔体;该安装腔体内设有可充电电池,所述主控板安装于安装腔体;

所述上机壳通过上机壳盖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体的顶部,所述第二上机壳座设于上机壳盖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为拨动开关,该拨动开关具有球体部和贯通球体部的第一通孔;

所述机壳还设有第一避让孔,连通所述腔体;

所述球体部覆盖于第一避让孔上端,拨动所述球体部可选择性使第一通孔连通第一避让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设有一固定腔体和贯穿固定腔体的第二避让孔,该固定腔体的顶部设有固定凸条;

所述容烟杯安装于固定腔体中,该容烟杯的上端开口抵于固定凸条形成上述进气窗口;

所述第一避让孔设于第一上机壳座,所述腔体、第二避让孔、第一避让孔贯通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动开关可转动设于第一上机壳座,该拨动开关的球体部两侧设有触动窗口;所述触动开关设于球体部的侧旁,所述触动开关的触点可伸缩式设于触动窗口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开关是红外检测开关,烟支插入第一通孔后,红外检测开关被触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开关是弹簧触控开关,所述弹簧触控开关包括有弹簧和检测导通点,所述弹簧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通孔内,烟支插入第一通孔后,所述弹簧受烟支挤压而朝向检测导通点变形并与检测导通点连接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胶垫,所述第一上机壳座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胶垫;该第二密封胶垫抵于第一密封胶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热部的上方延伸有用于向上插入烟支内的导热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第一,通过在容烟杯设置一个具有上端开口的腔体,该上端开口和机壳之间设有进气窗口;由于烤烟机在使用时,整个容烟杯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将空气自上往下流动,可以让空气的温度经过在容烟杯的顶部向下流动时预热,到达底部时不会对发热盘进行冷却,且可以利用预热后的空气参与烘烤烟支,可以改善以往存在烘烤烟支效果不佳的问题;

第二,通过设置的触动开关,触发触动开关后即可启动烤烟机处于待机状态;利用设置的检测开关,烟支插入到容烟杯后即可通过检测开关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由主控板控制发热盘进行发热烘烤烟支;不需要按压过多的按键即可进行工作,使用更加智能,更加方便;

第三,周侧隔热层直接设置在容烟杯的外侧面,优化了隔热结构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烤烟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隔热效果;以及,结合发热盘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隔热层,形成全方位的隔热,提高热利用率,更加节能,同时,也减少发热盘从底部对下方和电池等电子部分的热损害,有利于确保烤烟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第四,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胶垫和第二密封胶垫不仅可以防止烟雾挥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避免热量散出使机壳发热,节省能量;并且,将进气窗口结构进行改良,将容烟杯的上端开口和固定件的装配形成进气窗口,可以防止烟油往下流造成清洁死角及腐蚀电子元件。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露部分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1a-a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b-b处剖视图(插入烟支)。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显露部分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图10是图6a-a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上机壳和内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壳11、上机壳

111、上机壳盖112、第一上机壳座

1121、第二密封胶垫1122、环形凸起

113、第二上机壳座114、固定件

1141、固定腔体1142、第二避让孔

1143、固定凸条1144、第一密封胶垫

12、下机壳121、安装腔体

1211、可充电电池13、拨动开关

131、球体部1311、触动窗口

132、第一通孔14、第一避让孔

20、容烟杯21、腔体

22、进气窗口23、导热部

231、导热凸部232、凹位

233、导热针30、发热盘

41、周侧隔热层42、底部隔热层

50、触动开关60、检测开关

61、红外检测开关62、弹簧触控开关

621、弹簧622、检测导通点

70、主控板80、温度检测元件

1、第一气道2、第二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智能型空气加热烤烟机,包括有机壳10及设于机壳10内的容烟杯20、发热盘30、周侧隔热层41、触动开关50、检测开关60、主控板70和温度检测元件80。

所述机壳10包括有上机壳11和下机壳12,其中,所述上机壳11包括有上机壳盖111、装配于上机壳盖111的第一上机壳座112、设于上机壳盖111的第二上机壳座113及承载于第二上机壳座113的固定件114;所述触动开关50和检测开关60设于第一上机壳座112,所述容烟杯20安装于固定件114;所述下机壳12,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安装腔体121;该安装腔体121内设有可充电电池1211,所述主控板70安装于安装腔体121;所述上机壳11通过上机壳盖111可拆卸安装于安装腔体121的顶部,所述第二上机壳座113设于上机壳盖111的底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容烟杯20具有一上端开口的腔体21,上端开口和机壳10之间至少设有一进气窗口22;所述容烟杯20的底部设有用于接触烟支的导热部23,所述发热盘30设于导热部23的底部;所述周侧隔热层41覆设于容烟杯20的周侧面;于周侧隔热层41的外侧形成第一气道1,所述第一气道1连通外界、进气窗口22,外界气体经第一气道1、进气窗口22进入腔体21内,于腔体21内形成自上往下的进气的第二气道2。通过在容烟杯20设置一个具有上端开口的腔体21,该上端开口和机壳10之间设有进气窗口22;由于烤烟机在使用时,整个容烟杯20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将空气自上往下流动,可以让空气的温度经过在容烟杯20的顶部向下流动时预热,到达底部时不会对发热盘30进行冷却,且可以利用预热后的空气参与烘烤烟支,可以改善以往存在烘烤烟支效果不佳的问题。

具体地说,所述导热部23是自容烟杯20底部向腔体21内凸设的导热凸部231,且形成一凹位232,所述发热盘30设于该凹位232中;发热盘30的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导热凸部231上,插入到容烟杯20的烟支,其能够通过该导热凸部231的热量进行烤烟。所述导热部23的上方延伸有用于向上插入烟支内的导热针233,该导热针233插入到烟支内,可以加快传热速度,缩短前期的预热时间。且,烟支插入到腔体21后,利用凸起的导热凸部231与烟支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不仅便于空气进入到烟支内,而且还可以利用该空间容纳烟垢,便于长时间使用后一次性清洗。除此之外,该发热盘30将热量传递到导热凸部231上,利用导热凸部231与烟支接触;使发热盘30不直接与烟支接触,可以有效避免烟支在烤烟过程中出现明火的情况。更为具体地说,上述容烟杯20的腔体21壁面对烟支加热以辐射和对流为主,导热凸部231导热为辅;导热针233插入烟支,以导热针233对烟支以热传导加热为主,这样就可以形成烟支的内外加热的效果,使烘烤烟支的效果更佳。当然,该导热凸部231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设置的导热针233结构,也可以直接设置导热凸部231进行导热,只要能够对烟支进行导热即可。

所述发热盘3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隔热层42,通过设置的底部隔热层42和上述周侧隔热层41,周侧隔热层41直接设置在容烟杯20的外侧面,优化了隔热结构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烤烟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隔热效果;以及,结合发热盘30的底部设置的底部隔热层42,形成全方位的隔热,提高热利用率,更加节能,同时,也减少发热盘30从底部对下方和电池等电子部分的热损害,有利于确保烤烟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发热盘30、触动开关50、检测开关60和温度检测元件80分别连接主控板7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0具有可选择性使腔体21的上端开口敞开供烟支插入或被遮挡的转动件;转动件转动使腔体21的上端开口敞开时,转动件触发触动开关50启动烤烟机进行检测,烟支插入时,烟支触发检测开关60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70,由主控板70控制发热盘30发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80设置在容烟杯20的腔体21的壁面上,由温度检测元件80反馈的信息至主控板70以控制发热盘30的温度。具体地说,所述转动件为拨动开关13,该拨动开关13具有球体部131和贯通球体部131的第一通孔132;所述机壳10还设有第一避让孔14,连通所述腔体21;所述球体部131覆盖于第一避让孔14上端,拨动所述球体部131可选择性使第一通孔132连通第一避让孔14。

上述固定件114设有一固定腔体1141和贯穿固定腔体1141的第二避让孔1142,该固定腔体1141的顶部设有固定凸条1143;所述容烟杯20安装于固定腔体1141中,该容烟杯20的上端开口抵于固定凸条1143形成上述进气窗口22;所述第一避让孔14设于第一上机壳座112,所述腔体21、第二避让孔1142、第一避让孔14贯通设置;拨动拨动开关13机壳敞开所述腔体21以插入烟支。

加之,所述固定件114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胶垫1144,所述第一上机壳座112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胶垫1121;该第二密封胶垫1121抵于第一密封胶垫1144;利用设置的第一密封胶垫1144和第二密封胶垫1121,能够使容烟杯20与机壳10装配之后,密封性更好;可以防止烟雾挥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避免热量散出使机壳发热,节省能量。将进气窗口结构进行改良,将容烟杯的上端开口和固定件的装配形成进气窗口,可以防止烟油往下流造成清洁死角及腐蚀电子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密封胶垫1121的内侧面设有环形凸起1122,该环形凸起1122能够与插入容烟杯20的烟支形成过盈配合;具体地说,插入烟支时环形凸起1122发生弹性变形,使插入容烟杯20的烟支与其紧密配合,以进一步提高防止烟雾散出及热量浪费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拨动开关13可转动设于第一上机壳座112,该拨动开关13的球体部131两侧设有触动窗口1311;所述触动开关50设于球体部131的侧旁,所述触动开关50的触点可伸缩式设于触动窗口1311中;拨动球体部131即可触发触动开关50打开或者关闭,结构设置合理巧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60是红外检测开关61,所述红外检测开关61设于拨动开关13的侧旁,烟支插入第一通孔132后,红外检测开关61被触发;随之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70,由主控板70控制发热盘30发热。

(参见图6和图7所示)其大致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1:拨动拨动开关13,同时触动开关50被触发;触动开关50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70,通过主控板70启动可充电电源1211提供电力,使烤烟机处于待机状态;

步骤2:将烟支经第一通孔132插入到腔体21内;

步骤3:烟支插入的过程中,红外检测开关61被触发,且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70;

步骤4:主控板70控制发热盘30进行发热,热量传送至导热部23进行烘烤烟支。

请参照图8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检测开关60是弹簧触控开关6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开关60是弹簧触控开关62,所述弹簧触控开关62包括有弹簧621和检测导通点622,所述弹簧621的一部分延伸至第一通孔132内,烟支插入第一通孔132后,所述弹簧621受烟支挤压而朝向检测导通点622变形并与检测导通点622连接导通。当然,所述检测开关60可以是除红外检测开关61和弹簧触控开关62以外的检测开关60,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检测开关60为限定。

其大致的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1:拨动拨动开关13,同时触动开关50被触发;触动开关50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70,通过主控板70启动可充电电源1211提供电力,使烤烟机处于待机状态;

步骤2:将烟支经第一通孔132插入到腔体21内;

步骤3:烟支插入的过程中,烟支压迫弹簧621产生弹性变形与检测导通点622连接导通,且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70;

步骤4:主控板70控制发热盘30进行发热,热量传送至导热部23进行烤烟。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第一,通过在容烟杯设置一个具有上端开口的腔体,该上端开口和机壳之间设有进气窗口;由于烤烟机在使用时,整个容烟杯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将空气自上往下流动,可以让空气的温度经过在容烟杯的顶部向下流动时预热,到达底部时不会对发热盘进行冷却,且可以利用预热后的空气参与烘烤烟支,可以改善以往存在烘烤烟支效果不佳的问题;

第二,通过设置的触动开关,触发触动开关后即可启动烤烟机处于待机状态;利用设置的检测开关,烟支插入到容烟杯后即可通过检测开关将信号反馈至主控板,由主控板控制发热盘进行发热烘烤烟支;不需要按压过多的按键即可进行工作,使用更加智能,更加方便;

第三,周侧隔热层直接设置在容烟杯的外侧面,优化了隔热结构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烤烟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隔热效果;以及,结合发热盘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隔热层,形成全方位的隔热,提高热利用率,更加节能,同时,也减少发热盘从底部对下方和电池等电子部分的热损害,有利于确保烤烟机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第四,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胶垫和第二密封胶垫不仅可以防止烟雾挥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避免热量散出使机壳发热,节省能量;并且,将进气窗口结构进行改良,将容烟杯的上端开口和固定件的装配形成进气窗口,可以防止烟油往下流造成清洁死角及腐蚀电子元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