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飞纶(phylon)坯体生产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67067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飞纶(phylon)坯体生产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生产鞋类制品的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系统和方法。具体说,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包括生产上面分布有不同坚固程度的分布形态的中底。
背景技术
鞋类制造和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意识到,鞋的中底部件可以提供鞋的缓冲系统的大部分。一般地,中底由泡沫材料制造并且提供整个中底的一致坚固度。但是,为了减少与运动相关的伤害或者提高鞋的性能(例如,稳定性、耐久性等等),需要一种具有多种坚固度水平的中底。

发明内容
本部分内容用于以简化的形式介绍概念的选择,概念在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中进一步描述。本部分内容并不用于识别权利要求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用于帮助确定权利要求的主题的保护范围。总体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利用热压生产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方法。首先,本方法包含提供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多个坯体可以通过采用注射过程来形成,该注射过程包括将飞纶颗粒加热直到熔化并将它们注入到注塑模具内的形成预成型件(例如,模具腔)中。典型地,多个坯体至少包括具有第一密度的第一坯体和具有第二密度的第二坯体。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坯体布置到热压接收区(例如,模具腔)的步骤,以及通过启动热压来整合多个坯体以形成中底的步骤。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颗粒化飞纶放置到接收区和将一个或一个以上飞纶坯体定位到接收区的步骤,飞纶坯体在接收区的位置对应于最终的飞纶制品内坚硬度增加或降低的位置。总体上,将坯体布置或定位到热压接收区包括根据基于客户提供的规格的样式组织第一坯体和第二坯体。接下来,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可以相互结合以形成最终的飞纶制品。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整合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部分地包括,将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的温度提高到临界温度以上,并且引起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膨胀以使多个坯体中的每一个和/或颗粒化飞纶相互耦合。具体地,膨胀部分地通过激活混合到每个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中的发泡剂引发。在其他实施例中,整合多个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使每个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获得减震特性,从而产生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坚固程度的中底。总体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坚
4固度可以位于例如根据客户提供的规格或设计考虑确定的中底的分布区域中。并且,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可以根据每个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的颜色特性位于中底的分布区域中。 当膨胀形成中底后,中底从接收区移开,并且,典型地,进入稳定区以冷却和再成型。


本发明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如下,其中图1是适于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示例性模块化制造环境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热压部件的透视图,在其中选择性地放置飞纶坯体;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中底的透视图,在中底上包括多个区域;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底的纵向变化的坚固度的图示,其表示了中底整个布局的坚固程度;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热压部件的透视图,在其中选择性地放置飞纶坯体;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中底的透视图,在中底上包括多个区域;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底的纵向变化的坚固程度的图示,其表示了中底沿轴A(见图6)的坚固程度;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中底的纵向变化的坚固程度的图示,其表示了中底沿轴B(见图6)的坚固程度;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热压部件的透视图,在其中选择性地放置飞纶坯体;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热压部件的透视图,在位于其中的颗粒化飞纶上选择性地放置飞纶坯体;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中底的透视图,在其上包括多个区域;图1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方法的流程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热压部件的透视图,在位于其中的颗粒化飞纶上选择性地放置飞纶坯体;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示例性中底各部分的透视图,在中底各部分上包括多个区域;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表示的包含中底各部分的示例性中底的透视图,在中底各部分上包括多个区域;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1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这里以具体实例描述本发明的主题以符合法规要求。然而,描述本身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更确切地说,发明者已经预期到权利要求的主题也可结合其他目前或未来的技术以其他方式实施,以包括不同的步骤或类似于本文件中所描述的步骤的组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在由基础的未经加工的材料生产鞋类制品的模块化制造环境的总体背景下进行描述。更具体地,模块化制造环境可以针对直接销售订单,并且能使个性化的鞋类生产满足订单规格。该环境可以虑及不同的定制化和/或一类鞋的模型(如,径赛型(track-style)和越野型(cross-country-style)跑鞋)而变化,并且可以适于生产不同类型的鞋(如,跑鞋和篮球鞋)。在一种配置中,模块化制造环境可适于执行单流式定制的制造过程。该单流式制造过程使用包括微制造积木(micro-manufacturing building blocks)作为生产模型,微制造积木在这里称为单元(molecules)。“单元”的概念不应解释为限制的,并且可包含有利于完成一段制造过程的制造过程或设备的任何部分。应当理解并意识到,“单元”的指定不意味着限制,而应广义地解释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制造任务(如,加工和组装),其可通过独立发挥功能的过程区域、以及实施指定给特定单元的制造任务的设备和人员执行。这些分离的单元可通过工艺流程相互连接。在一个实例中,制造过程的若干阶段在单元内部分完成的鞋类制品上实现。这些阶段的最后一个执行完成后,部分完成的鞋类制品,如为该对象鞋类制品创建的生产模型所指示的,被传至另一个单元。在另一实例中, 在一个单元上实施的制造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可包括在馈入另一单元的集中处放置部分完成的鞋类制品。该集中处可包括容纳多个部分完成的鞋类制品的临时存储区(如,鞋的不同式样、类型和尺寸),以使其他单元的操作者容易得到。在部分完成的鞋类制品从集中处移出后,该示例性的临时存储区可指示在起始单元的操作者执行填补临时存储区特定空白的制造过程。也就是说,集中处可作为单元上的向单元馈入触发动作(单元的生产或供应)的信号系统。相应地,集中处是达成模块化制造环境的如下目标的有效工具维持最优化但存货量少的水平;当相似鞋类制品消耗尽时,提供补充(如生产和递送)新的部分完成的鞋类制品的信号。另外,根据直接销售订单的实际需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向决定供应或生产的牵引系统反映。此外,在不同单元上实施的制造过程还可同时执行,从而不断填充集中处和从中取出。在实施例中,根据特定鞋类制品的生产模型,这些单元可快速更新以执行不同的制造过程。通过独立并同时地更新单元,相比于常规制造系统,模块化制造环境可实现更大的灵活性。另外,基于特定鞋类制品的生产模型,单元可进行增减。例如,对于复杂的鞋类制品,一个或多个单元可纳入模块化制造环境中,典型地,连接至一个或多个已建立的集中处。相应地,部分基于要生产的鞋类制品的类型和/或期望的生产率,模块化制造环境可升级。在制造过程中的单元的特定示例性应用中,根据跑鞋的生产模型,跑鞋构造过程可分为不同单元,这些单元分配有涉及跑鞋加工和组装的单独的或共有的操作。例如,一个单元可单独负责在一块合成皮革上剪裁和印刷图案,同时承担将跑鞋的上部与另一模块组装的职责。在另一例中,一个单元可以负责用生料(raw grey goods),如用于外底的颗粒橡胶或用于中底的飞纶,制造跑鞋的一(多个)部分。尽管已经描述了用包含互连的单元的模块化制造环境实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并意识到,对于实施制造过程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合适的生产设计,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那些配置。另外,本发明考虑使用任意数量的单元生产鞋类制品或任何其他商品,不应解释为仅限于鞋类的生产。可以分配模块化制造环境中的一个特定模块实施生产中底的制造过程。通常,鞋底包括鞋的底部。该鞋底可以由中底和外底组成。外底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层,并且可包括一个单独的或多个分开的材料片层(例如,时装鞋往往具有皮制的外底而休闲或运动化的鞋具有天然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制成的外底)。相对地,中底包括直接置于使用者的脚下的鞋内底。有利地,中底通常在鞋中起减震组件的功能。一般地,中底由单一材料制成,所用材料根据特定鞋类制品所设计用于的动作类型进行选择。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跑鞋,需要不同的减震水平以实现鞋和使用鞋的运动员的最佳表现。传统上,通过在鞋内部布置和固定不同的为特定减震水平设计的不同材料的分离的中底来实现不同水平的减震。例如, 可以将坚固的中底加到脚跟下面,使用者在脚跟处施加集中量的向下的压力。相应地,该工艺需要各种不同密度的材料,需要多种形式产生很多中底以及用于将很多中底的每一个都联接到鞋的合适位置的组装过程。本发明的体系和方法生产坚固程度变化的中底,基于中底哪个区域被制作成坚固或柔软,其表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水平的减震、耐用和/或性能。为讨论的目的,将生产中底的过程分成两个独立步骤由不同坚硬度的“坯体”热压生产中底,从热压移出中底后稳定中底。但是,熟悉本发明领域的人员会意识到涉及生产中底的制造过程可以通过与特定说明的步骤不同的多个阶段/步骤实施和划分。因而,在此强调,本发明不只限于这两个独立步骤,而是包括很多种包含中底制造过程的独立和组合的步骤。首先,由不同坚硬度的“坯体”热压生产中底的步骤的实施例,和由此获得的中底, 现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提供附图和相关说明用来示例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是限制其范围。 说明书中对“实施例”的引用并是为了表明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与描述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另外,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不同地方出现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总体上参照附图,特别是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适于执行单一流程定制的制造过程的模块化制造环境100。如上述所讨论的,模块化制造环境100可包括任意数量的单元以及与该单元互连的集中处。由于讨论的焦点是将飞纶坯体膨胀为中底的程序,所以突出中底生产单元110的特征。中底生产单元110包括注射台125、集中处I 145、一个或多个热压150、稳定台155、稳定后处理台160以及集中处II 165。总体上,注射台125设置为由颗粒化飞纶120生成飞纶坯体135。颗粒化飞纶 120(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泡沫颗粒)可储存于库存位置115,如存储仓。库存位置 115可位于中底生产单元110的边界内,从中底生产单元110移出但处在同一设备内或位于较远的设备上。库存位置115可以此方式安排,即最早进入库存位置115的颗粒化飞纶 120可在较晚入库的颗粒化飞纶120之前使用(即,使用先进先出(FIFO)方案)。颗粒化
7飞纶120从库存位置120中取出可以基于特定的时间表,诸如颗粒化飞纶120的储藏期限或要满足的直接销售订单。从库存位置115传送到注射台125后,加热颗粒化飞纶120直至融化,但不达到使起泡剂激活的温度点。在一个特定例子中,设置加热融化飞纶所达到的阈值温度(如100 摄氏度)。该阈值温度通常设置为低于包含在颗粒化飞纶120中的起泡剂激活的温度。融化的飞纶可通过贯穿注射模具的流道注射至一个或多个预成型件或成型腔中。该注射过程在融化的飞纶在预成型件内冷却后完成,以生成多个飞纶坯体135。飞纶坯体135呈现预成型件的总体形状,并且实质上保持坚硬和不可变形。因此,预成型件准确控制注入其中的融化的飞纶的体积,以及生成的飞纶坯体135的尺寸和形状。另外,基于注射模具中预成型件腔的构造,可生成不同形状的飞纶坯体135。仅通过举例方式,飞纶坯体135可形成蜀葵状 (marshmallow)的总体形状或可以形成联锁件的复杂形状。虽然描述了飞纶坯体135的两种不同形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和认识到,可以使用能放置于热压150内的其它类型的合适的形状与大小,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处公开的的飞纶坯体135。另外,基于颗粒化飞纶120的化学结构,通过注射台 125产生的飞纶坯体135可以呈现多种与其坚固度相关的颜色和/或密度。完成的飞纶坯体135从注射台125转移至集中处I 145用于暂时存储。在注射模具的流道中留下的冷却的多余飞纶,以及任何其他溢出的飞纶可被传至回收台140。通常, 回收台140负责将该多余的飞纶研磨成颗粒化飞纶120,该颗粒化飞纶120可存储于库存位置115并在之后重新使用。由于融化的飞纶未被加热至起泡剂激活的阈值温度以上,所以多余飞纶的重新使用的过程成为可能。因此,融化的飞纶没有膨胀或“充气(blown)”,从而保持飞纶的化学特性不变并且允许其重新使用。以这种方式,与注射台125的注射过程串联的回收台120减少飞纶的浪费及相关的花费。飞纶坯体135可以从要使用的集中处I 145中选取,作为用于形成飞纶制品的初始材料。在其他实施例中,颗粒化飞纶120可从库存位置115移出,并容纳于集中处I 145。 之后可提取该颗粒化飞纶120作为初始材料独立地或与飞纶坯体135的选择串联形成飞纶制品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在置于热压150中并在其中膨胀之前预先进入预热处理。总体上,预热处理的作用为,在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内部引入热量,以至在使用热压150对预热的飞纶坯体进行加热时实现持续的膨胀。即,预热处理在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内部产生热量,而热压150最先加热飞纶坯体的表面;因此,通过持续地激活起泡剂,均勻地融化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另外,预热一个或多个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可提供这样的优势,即显著减少使用热压180适当膨胀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所花费的时间。在一个实例中,提供微波180来在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内部引入热量。如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微波180可以是能在加热物体外部之前或同时加热其内部的任何设备,例如但不限于食品加工微波(如,在1.2千瓦运行的“魔术厨师 (Magic Chef) ”型号#MCB780W),工业/商业微波,具备引入微波或对物体形成任何其他形式的辐射功能的装置,或对物体内部和外部均勻加热的烤炉。在实施例中,在微波180中加热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直至核心位置到达阈值温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预热处理包括基于时标对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内部引入热量。仅仅通过举例方式,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可以单独或以任何组合的方式在高设置的“魔术厨师”型号的微波180中预热65秒。然而,应当理解,在预热处理中可使用任何测量引入飞纶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120的热量的方法, 并且这是本发明预见到的。预热处理完成后,预热的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由微波180传至一个或多个热压150以置于其中。热压150通常配置为整合多个飞纶坯体135,以在激活后形成中底。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整合至少包括将已选的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 的温度升至阈值温度以上。热压150的该阈值温度大于注射台125的阈值温度。在一个实例中,热压150的阈值温度设定为足够高的温度以激活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 内的起泡剂。仅仅通过举例的方式,将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加热至设定在 160-172摄氏度的阈值温度,持续8-13分钟的时间。该热量启动充气工艺,该工艺引起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总体上膨胀到其被接收时的两倍的尺寸。在另一实例中, 目标膨胀率可达1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无论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各自的密度或坚固水平,其都以相似的膨胀比率充气。如上述所讨论的,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内的起泡剂负责引发其膨胀。当起泡剂以颗粒形式接收时,其作为配料加入到飞纶。尽管传统上以若干不同方式命名,如发泡剂,但这里将加入到飞纶内协助或负责在热激发下引起膨胀的配料都称为起泡剂。起泡剂可以是任何能够独立或与其他物质结合在塑料中产生蜂窝状结构的物质。 起泡剂可包括当压力释放时膨胀的压缩空气,当其滤出时可余留气孔的可溶性固体,当变为气体时可产生气室的液体,以及在热力影响下分解或反应形成气体的化学试剂。例如, 化学起泡剂的范围由简单的盐,如碳酸氢铵或钠,到复杂的氮释放剂。在操作中,一旦热压 150达到起泡剂激活的温度,飞纶坯体的聚合物链开始断裂,使得飞纶获得诸如柔软和挠性的弹性特征。相应地,飞纶一旦冷却便呈现减震特性。另外,整合过程至少包括引起加热的飞纶坯体135膨胀,使每一飞纶坯体135与另一飞纶坯体135相结合。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整合过程包括引起加热的飞纶坯体135和颗粒化飞纶120膨胀,使每一飞纶坯体135与颗粒化飞纶120的各个粒子相结合。在其他实施例中,整合过程包括引起加热的颗粒化飞纶120膨胀,使颗粒化飞纶120的每一单个粒子都与另一个相互结合。因此,热压150将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混合在一起,形成具备弹性的加热的中底175。然而,熟悉本发明领域的人将意识到,热压150可用于生成不同于具体说明的实施例中的其他弹性飞纶制品。因此,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中底,还包含属于权利要求思想内的各种不同的部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混合在一起,以形成加热的中底175,包括将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融化成为具有粘性的材料(如, 粘性液体),并且保持具有粘性的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的温度,使得其融合在一起并交联形成边界。即,加热具有粘性的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使其流动到直至相互受到干扰或到达热压150的型腔的壁。因此,尽管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膨胀并互连形成加热的中底175,仍然保持飞纶坯体135清晰的分界或颗粒化飞纶120的区分。当飞纶坯体135的颜色不同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清晰的分界。
因为,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在热压150内加热时通过边界连接在一起,从而实质上保持分开,所以,形成的热的中底175在每个飞纶坯体135和/或颗粒化飞纶120所在的区域(例如,放置在热压150的模具腔内),会呈现每个飞纶坯体135和/ 或颗粒化飞纶120的性质。例如,热的中底175可以在中底的与颗粒化飞纶120层内的飞纶坯体135的放置位置和特性(例如,密度)相关的分布区域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坚固度。在实施例中,放置位置可以基于直接销售订单中的客户提供的规格。根据要达到的鞋的特性、客户的生物力学特征等等,客户提供的规格可以要求在中底的特定区域确定高或低的坚固度。与中底中的目标区域的高或低坚固度相关的特征将在下面更充分地描述。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意了热压150(见图1)的示例性部件210,并示意了其内选择放置的飞纶坯体220、225和230。应当理解,飞纶坯体I 220可以包括与飞纶坯体II 225和飞纶坯体III 230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包括颜色、密度(当膨胀形成中底后导致一个特定坚固程度)、形状、大小等等。在这个特定例子中,如示意的,飞纶坯体I 220包括相对较高的密度,飞纶坯体II 225包括相对较低的密度,而飞纶坯体III包括一个平均密度。另外,如示意的,飞纶坯体220、225和230放置在热压的示例性部件210 的模具腔215内。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飞纶坯体220、225和230可以放置在热压的任何接收区并以任何形式布置。在热压内膨胀后,如图3所示,飞纶坯体220、225和230膨胀并熔合或者永久耦合在一起分别形成中底300的区域310、320和330。继续参考附图3,区域A 310、区域B 320 和区域C 330在边界处熔合(虚线)并充分分开,以致坯体220、225和230固有的性质分别通过区域310、320和330清晰地表现出来。相应地,如附图4所示,这些性质用线条图400 表示。具体地,该图表示中底300纵向布局的坚固程度。可以看出,与图3中区域A 310相关的中底300的前部区域具有较高的坚固度410,其对应于图2中飞纶坯体I 220的相对较高的密度。相较而言,与图3中区域B 320相关的中底300的中部区域具有较低的坚固程度420,其对应于图2中飞纶坯体II 230的相对较低的密度。进一步,与图3的区域C 300 相关的中底300的后部区域具有中等的坚固程度430,其对应于图2中飞纶坯体III 240的平均密度。应当理解的是,飞纶坯体220、225和230的密度可以不是导致中底300最终坚固度的主导因素。例如,当产生中底300的不同坚固度时,飞纶坯体220、225和230的化学成分或其它特征可以是决定性因素。虽然飞纶坯体220、225和230的密度特性和其如何反映在区域310、320和330中是讨论的焦点之一,但在热压内膨胀后在飞纶坯体220、225和230内可以找到其它特性,并且这些特性反映在区域310、320和330中。例如,飞纶坯体220、225和230可以各自具有与其相关的不同颜色,当其布置在热压的模具腔内后,其以总体上对应于布置方式的样式反映在区域310、320和330中。在该例子中,基于中底300的设计和/或来自客户的直接销售订单,飞纶坯体220、225和230的密度可以实质上相同或不同。更进一步,飞纶坯体220、 225和230的其它特性可以反映在影响中底美学特征和/或功能的区域310、320和330中, 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发明预见到这些特性中的每一个。现转向附图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透视图表示热压操作500的示例性部件 210,其上选择放置了飞纶坯体510、520、530和M0。如上所述,飞纶坯体510、520、530和 540可以放置在示例性部件210的接收区或模具腔215内。另外,放置过程可以包括根据某一样式选择和放置飞纶坯体510、520、530和M0。在一个例子中,在模具腔215内布置飞纶坯体510、520、530和540包括根据样式在中底脚趾处组织飞纶坯体I 510和在中底鞋跟处组织飞纶坯体II。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样式基于客户提供的规格。例如,客户提供的规格可以基于描述客户的生理特征(例如,严重的脚掌内翻(supination)问题)的直接订单。在其他实施例中,样式是基于由单件流程的要求、或市场对某种特定中底的需要、或启动中底生产的其它机制、或驱动在单元内生产特定鞋类的其它工作流程模型所驱动的详细说明。如附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个表示包括多个区域610、620、 630和640的示例性中底600的透视图。区域610、620、630和640的每一个分别对应布置在模具腔215内(见附图5)的飞纶坯体510、520、530和MO的每一个。另外,区域610、 620,630和640的每一个呈现的坚固程度分别反映了相对应的每个飞纶坯体510、520、530 和540的密度。在一个例子中,中底600的脚趾或脚前掌部分可以与区域A 610相关联。因为附图5中的飞纶坯体I 510具有相对较高的密度,区域A 610可以具有较高的坚固程度 710 (见附图7)。使用时,中底600的区域A610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较大的支撑和/或在中底600的高磨损区提供增强的耐用性。相似地,中底600的鞋跟部位可以与区域B 620相关联。因为附图5中飞纶坯体II 520具有相对较高的密度,区域B 620可以具有较高的坚固程度730 (参见附图7)。重申一下,高的坚固程度提供较大的支撑,并且可以基于客户提供的规格精确定位在中底600上。现在讨论区域630和640。基于客户提供的规格,区域630和640可以比区域610 和620具有更高的坚固程度。如图所示,因为附图5中的飞纶坯体III 530和飞纶坯体IV 540 ( 二者分别膨胀形成区域C 630和区域D640)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区域630和640具有较低的坚固程度720(见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附图5中的膨胀形成区域C 630的飞纶坯体III 530比膨胀形成区域D 640的飞纶坯体IV 540具有更高的密度。相应地,参考附图6和8,区域C 630(外侧区域)具有相对较高的坚固程度810,而区域D 640(内侧区域)具有相对较低的坚固程度820。通过改变贯穿脚横向上的坚固度,本设计样式可以解决过度脚掌外翻(pronation)的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区域630和640具有相似的坚固程度,以为使用者的足弓提供一致的支撑。虽然已经公开了各种不同的飞纶坯体样式,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和意识到,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可以导致中底不同坚固程度分布形态的合适样式,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处公开的这些样式。例如,可以预先将较大的复合飞纶坯体形成重复的普通形状,这些重复的普通形状布置成如图2和5所示的相似样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飞纶坯体做成互相连接状,这样它们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插入到热压接收区。另外, 除了控制飞纶坯体的位置和密度,也可以为了达到美学或不同样式的目的,而布置坯体样式以使在中底上形成彩色设计。有利地,生成反映在中底区域的不同坯体的样式的能力提供了性能(例如超硬区域的局部化)和颜色选择上的用户化定制。参考附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表示热压的示例性部件210的透视图, 在其上选择放置飞纶坯体。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飞纶坯体I 910插入到模具腔215中并且在其中包括缺口 930,缺口 930用于容纳另一个飞纶坯体II 920。因此,提供了飞纶坯体 910和920的分层。另外,在热压中膨胀时,飞纶坯体I 910的缺口部分地起到将飞纶坯体II 920固定到其位置的作用。可以在飞纶坯体I 910中提供孔940,但是其非必须。参考附图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表示热压150(参见附图1)的示例性部件210,并表示了其内选择放置的飞纶坯体1010和1020。另外,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 1030(例如,使用附图1中的颗粒化飞纶120)插入到部件210的模具腔215内。应当理解, 飞纶坯体I 1010可以包括不同于飞纶坯体II 1020和颗粒化飞纶1030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包括颜色、密度(当膨胀形成中底时导致特定坚固水平)、形状、大小等等。如图所示, 在此特定例子中,飞纶坯体I 1010和飞纶坯体II 1020都包括相对较高的密度,其为最终的飞纶产品的穿着者分别提供增强的足弓和脚跟支撑。相应地,颗粒化飞纶1030可以包括相对较低的密度以缓冲穿着者足部的平衡。另外,如图所示,可以将飞纶坯体1010和1020 放置到颗粒化飞纶1030层中,或者在将颗粒化飞纶1030倒入模具腔215之前放置。在后面的例子中,可以以一定方式倒入颗粒化飞纶1030以填充模具腔215的壁与飞纶坯体1010 和1020间的任何空隙。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任何数量的飞纶坯体与任何数量的颗粒化飞纶1030的组合都可以放置到热压接收区,并且可以以任何方式布置。在热压中膨胀后,飞纶坯体1010和1020与颗粒化飞纶1030 —起膨胀、熔化或者永久性耦合在一起形成最终飞纶产品的确定的区域。现转向附图11,最终的飞纶制品形成中底1100,该中底具有确定的区域1110、1120和1130,这些区域分别对应附图10中的颗粒化飞纶1030、飞纶坯体1010和1020。继续参考附图11,区域A 1120、区域B 1130和区域C 1110在边界处(虚线)熔合在一起,并且充分分开以致飞纶坯体1010、1020和颗粒化飞纶 1030的固有性质分别通过区域1120、1130和1110得到明显表现。相应地,如上所述,附图 10中的飞纶坯体1010和1020可以比颗粒化飞纶1030的密度大,其在区域A 1020和区域 B 1030转换成与区域C 1110相比较高的硬度。使用时,中底1100将为穿着者提供较大的足弓和脚跟支撑。虽然为脚跟和足弓提供支撑已在上面详尽描述,但应该注意,附图10中的飞纶坯体1010和1020可以在接收区内以任何布置方式放置,以在中底1100的目的区域提供增加或降低的坚硬度。飞纶坯体1010和1020的位置可以由特定鞋类制品(例如,跑鞋)的设计者决定,或者可以由鞋类制品的客户间接选择。在后一例子中,可以提供给客户工具以输入与鞋类制品硬度和/或颜色方案相关的规格,从而根据客户喜好或身体特征定制最终产品。当收到户的规格后,就可以根据该规格选择一定颜色和密度的飞纶坯体,并放置到附图 10中的颗粒化飞纶1030内。这些选定的飞纶坯体,在热压中膨胀时与颗粒化飞纶熔合,产生满足客户规格的反映合适颜色和坚硬水平的最终产品。相应地,客户的定制过程允许客户间接地影响飞纶坯体和颗粒化飞纶的选择和定位,同时直接影响中底的美学特征和/或功能。参考附图12,其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颗粒化飞纶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方法1200的流程图。虽然下面使用“步骤”和“方框”来表示采用的不同方法要素,但这些词在此处不应被解释为在不同步骤中或不同步骤之间暗含任何特定顺序,除非清楚地描述了各个步骤的顺序。首先,如方框1210所示,在热压接收区提供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接下来,或在接收区放置颗粒化飞纶之前,如方框1220所示,在接收区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在实施例中,布置飞纶坯体的过程包括从客户接收规格(参见方框1230),根据规
12格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特定密度水平、颜色、大小、几何特征、形状和/或其它对最终的产品功能和美学特征有贡献的性质的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并根据规格将选定的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定位在布置中(参见方框1M0)。如方框1250所示,选择和布置的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颗粒化飞纶整合在一起以形成最终产品。例如,最终产品可以是用于与其它部件进行组合以形成鞋类制品的中底。如方框1260所示,中底可以从接收区移走以进行储存或下一步处理,例如稳定。参考附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表示热压150(参见附图1)的示例性部件 210,1320和1330,并表示了其内选择放置的飞纶1010和1020。另外,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1030和1360分别插入到部件210的模具腔215和部件1320的模具腔1310中。应当理解,飞纶坯体I 1010可以包括区别于飞纶坯体II 1020、颗粒化飞纶1030和颗粒化飞纶 1360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包括颜色、密度(当膨胀形成中底时导致特定坚固水平)、形状、 大小等等。与附图10与11的实施例相似,飞纶坯体I 1010定位在中底的足弓位置,而飞纶坯体II 1020定位在中底的脚跟位置。这些定位可以基于客户的规格或与鞋类制品性能相关的设计参数选择。但是,与上述结构相比,飞纶坯体I 1010与颗粒化飞纶1030组合放置在部件210(下板)的模具腔215中,而飞纶坯体II 1020与颗粒化飞纶1360组合放置在部件1320(分隔板)的模具腔1310中。部件1330作为顶板,使得当热压操作时,飞纶坯体 I 1010和颗粒化飞纶1030被激活并且在被部件210 (下板)和部件1320 (分隔板)围绕的模具腔215内熔合,而飞纶坯体II 1020和颗粒化飞纶1360被激活并且在被部件1320(分隔板)和部件1330 (顶板)围绕的模具腔1310内熔合。当热压操作部分完成时,释放部件210、1320和1330以暴露附图14中的中底的组成部件1410和1420。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飞纶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已经开始激活并膨胀成为另一个物品、但是并没有完全整合时,热压操作部分完成。例如,热压操作的部分完成包括对飞纶坯体和/或颗粒化飞纶充气一段预先确定的时间(例如45秒),并且中断该操作以抽取中底的组成部件1410和1420。如图所示,附图13中的飞纶坯体1010和1020与颗粒化飞纶1030和1360 —起膨胀并且部分熔合在一起以分别形成最终飞纶产品的确定区域1440、1450、1430和1480 (区域1440、1450、1430和1480的边界线用虚线表示)。热压操作通过将中底组成部件1410和1420放置接触在一起或堆叠来进行。这些堆叠在一起的中底组成部件1410和1420放置于热压中,部件1320(分隔板)被移走。艮口, 堆叠在一起的中底组成部件1410和1420被放置于由部件210 (下板)和1330 (顶板)围绕的模具腔215中。包含了堆叠的中底组成部件1410和1420后,热压过程重新开始,直到飞纶充分充气(即,当附图13中的飞纶坯体1010和1020与颗粒化飞纶1030和1360膨胀并完全熔合)。现在参考附图15,其表示了上面描述的过程形成的产品(中底1500)。换言之, 当热压操作完成时,附图14中的堆叠在一起的中底组成部件1410和1420熔合形成中底 1500。但是,虽然堆叠在一起的中底组成部件1410和1420熔合了,但是确定的区域1440、 1450、1430和1480仍然保持分离(如附图15中的虚线所示)。特别地,中底1500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是中底组成部件1420的剩余部分,下部是中底组成部件1410的剩余部分。另外,上部包括区域B 1450 (呈现飞纶坯体II 1020赋予的特性)和D1480 (呈现颗粒化飞纶 1360赋予的特性)。同时,下部包括区域A 1440 (呈现飞纶坯体I 1010赋予的特性)和C1430(呈现颗粒化飞纶1030赋予的特征)。同样,此中断热压操作的过程不仅允许在X轴与Y轴定位颜色、硬度和其它特征,而且可以在形成的产品内的Z轴定位那些特征。参考附图16,其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颗粒化飞纶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方法1600的流程图。首先,如方框1610示,提供多个板。在一个例子中,多个板包括下板、顶板和热压操作时组装在下板和顶板之间的分隔板。同样,如方框 1620所示,将一个或一个以上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布置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多个板的模具腔内。如方框1630所示,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多个板的模具腔内提供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 例如,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和颗粒化飞纶放置于下板和分隔板的模具腔内。接下来,如方框1640所示,起动热压操作直至部分完成。如方框1650所示,热压操作被中断。一经中断,飞纶制品的组成部件从模具腔内移走。组成部件由处于部分充气状态的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和颗粒化飞纶组成。如方框1670所示,移走的飞纶制品的组成部件堆叠在一起。同样,在飞纶制品制造的这个阶段,分隔板从热压移走。如方框1680所示, 将堆叠的飞纶制品组成部件放置于多个板内(例如,下板和顶板),并且重新开始热压操作直至完成。在本实施例中,热压操作形成的产品是由熔合在一起的处于充分充气状态的组成部件组成的飞纶制品。虽然由此处描述的方法制造的飞纶制品包括颗粒化飞纶和一个或一个以上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但飞纶制品也可以仅使用颗粒化飞纶或仅使用预成型飞纶坯体生产。在仅使用颗粒化飞纶的热压操作的例子中,可以使用分隔物将颗粒化飞纶分隔成区带,这样在飞纶制品内产生具有分别反映各个区带性质的特性的区域。一个分隔物的例子是附图13 中的分隔板1320。另一个分隔物的例子是插入到模具腔内并在其中形成区带的金属板。然后,加载热压的板时,就可以将颗粒化飞纶倒入区带内。相应地,热压操作时区带保持分离, 这样每个区带内的颗粒化飞纶的特性在飞纶制品确定的区域内得到呈现。在仅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预成型的飞纶坯体的热压操作的例子中,飞纶坯体可以根据下面的实施例熔合。参考附图17,其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整合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的整体方法1700的流程图。首先,如方框1710所示,提供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 (相当于附图1中的飞纶坯体135)。在实施例中,通过将熔化的飞纶注入到注塑模具的模具腔内的注射过程产生这些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例如,利用附图1中的注射台125)。如方框1720所示,将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布置到热压(相当于附图1中的热压150)的接收区内。如方框1730所示,通过启动热压,可以整合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以形成中底 (例如,附图3中的示例性中底300和附图6中的示例性中底600)。在实施例中,整合可以包括将多个坯体的温度提高到临界温度以上以激活飞纶中的发泡剂(参见方框1740),并引起多个坯体膨胀以致在无实质混合的情况下每个坯体与另一个相耦合或熔合(参见方框1750)。如方框1760所示,飞纶坯体膨胀以致它们熔合在一起并呈现模具腔的形状后,从热压移走热的中底。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以生产坚固程度变化的中底,其中生产中底包括由不同硬度的“坯体”热压生产中底,并在从热压中移走中底后对其进行稳定。相应地,参见附图1,热的中底175从热压150的模具腔中移走,并且转移到稳定台155。稳定台155可以包含逐渐降低中底160周围空气温度的区域。例如,空气的温度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递增
14地降低以保证热且膨胀的飞纶能合适地稳定。例如,但不作为限定,空气温度随时间的降低可以遵循下面方案空气在75摄氏度保持10分钟,6或7分钟内缓慢降低空气温度至65摄氏度,保持空气温度在65摄氏度10分钟,6或7分钟内缓慢降低空气温度至55摄氏度,保持空气温度在阳摄氏度10分钟,6或7分钟内缓慢降低空气温度至45摄氏度,保持空气温度在65摄氏度45分钟。虽然公开了一种逐渐降低中底160暴露于其中的空气的温度的方案,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和意识到,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合适的空气稳定的方案,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面描述的方案和/或温度。经稳定的中底160转移到稳定后台160,在稳定后台160对中底160进行不同的操作以准备好储存和组装从而达到鞋类制品的平衡。在实施例中,不同的操作包括下述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紫外线(UV)固化、二次清洁和涂底料。然后,中底转移到集中处165 以最终分配到其它单元的台上。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完成的中底从集中处II 165移走以在模块化制造环境100的组装单元中进行与相关鞋类制品整合的后续处理。本发明已经结合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可选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都可选的实施例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以上所述,可以预见本发明是一种较好地适于获得上述目的和目标的系统和方法,其还具有明显和固有的其他优势。应该理解,特定的特征和子组合也是有用的,并且可以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而实施。这是权利要求预见到的并且也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利用加热程序制造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多个坯体包括具有第一密度的第一坯体和具有第二密度的第二坯体;将多个坯体布置于接收区中;通过热激活整合多个坯体以形成中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整合步骤包括将多个坯体的温度提高到临界温度以上,并且引起多个坯体膨胀以使多个坯体中的每一个与多个坯体的另一个耦合以形成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供一定数量的具有第三密度的颗粒化飞纶;将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布置于接收区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某一类型鞋类制品相关的性能规格布置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和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客户提供的规格布置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和一定数量的颗粒化飞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内生成区域化颜色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为第一坯体提供第一颜色并且第二坯体具有第二颜色; 通过热激活使第一坯体与第二坯体整合以在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内生成暴露第一颜色的第一区域,以及在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内生成暴露第二颜色的第二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当加热程序结束后,从接收区移走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以及将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置于集中处以发出有能够结合到鞋类制品的中底的信号。
8.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其通过热压操作时将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颗粒化飞纶熔合而制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提供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提供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其中至少一个预成型的坯体具有第一密度,并且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具有第二密度; 将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布置到由热压接收区容纳的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内;并且当热压操作完成后,将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与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布置到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内包括从客户处接收规格;基于客户的规格将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定位到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布置到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内包括从客户处接收规格;基于客户的规格选择至少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的第一密度;以及基于客户的规格选择一定量的颗粒化飞纶的第二也/又。
11.利用加热程序生产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板,其中多个板形成接收区;提供第一数量的颗粒化飞纶;提供第二数量的颗粒化飞纶, 其中第一数量的颗粒化飞纶具有第一密度,第二数量的颗粒化飞纶具有第二密度;将接收区分成第一区带和第二区带;将第一数量的颗粒化飞纶放置于第一区带中;将第二数量的颗粒化飞纶放置于第二区带中;并且通过热激活整合第一数量的颗粒化飞纶和第二数量的颗粒化飞纶以形成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用分隔物物理上将接收区分成第一区带和第二区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包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通过边界分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的坚硬度水平根据第一密度建立,并且第二区域的坚硬水平根据第二密度建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区域的颜色基于第一数量的颗粒化飞纶的颜色,并且第二区域的颜色基于第二数量的颗粒化飞纶的颜色。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板包括顶板、底板和加热程序中置于顶板和地板之间的分隔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板具有模具腔,并且分隔板具有模具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接收区分成第一区带和第二区带包括指定底板的模具腔为第一区带和指定分隔板的模具腔为第二区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基于从客户处接收的规格将第一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定位在第一区带中的第一数量的颗粒化飞纶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基于从客户处接收的规格将第二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定位在第二区带中的第二数量的颗粒化飞纶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热压生产坚固度区域化的中底的方法,并提供生成的产品的描述。首先,该方法包含提供多个预成型的飞纶坯体。典型地,多个坯体至少包括具有第一密度的第一坯体和具有第二密度的第二坯体。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坯体布置到热压接收区中的步骤,和通过启动热压整合多个坯体以形成中底的步骤。整合坯体包括将坯体的温度提高到临界温度以上,以及引起坯体膨胀以致多个坯体中的每一个与坯体的另一个耦合以形成中底,该中底具有位于其分布区域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坚固程度。
文档编号A43B13/14GK102223816SQ200980147151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6日
发明者安东尼·迪安, 布雷特·里贝诺, 托马斯·贝伦德 申请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