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跪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47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蹲跪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蹲跪作业者的辅助装置,特别是减轻作业者疲劳强度、加强对膝盖、小腿、踝关节保护的装置,属于劳动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或建筑装修、家务劳动中,如铸造造型、钣金作业、汽车修理、铺装地板、 地砖、铺设地毯、抹地等需要操作者长时间下蹲作业,这样长期作业,会损伤作业者的膝盖、 小腿、踝关节等部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蹲跪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膝盖、小腿、踝关节的专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蹲跪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垫臀板、一对可调杆、可调杆锁紧机构、护膝软垫、护膝软垫底板、护踝软垫、两副扎带,所述支撑座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的下部在垂直于支撑板平面方向各延伸出一块突起,两块突起拼合成护踝软垫底座,所述护踝软垫、一副扎带固定在护踝软垫底座上,紧固件穿过拼合成的护踝软垫底座,将一对支撑板连接成支撑座;所述垫臀板斜置在支撑座上侧,调节杆前端设有轴向凸耳,一对调节杆前端通过轴向凸耳分别与护膝软垫底板两侧固定连接,可调杆锁紧机构设置在支撑座底部前端,包括一对锁定杆,一对可调杆后端分别通过锁定杆与支撑座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垫臀板一端与支撑座一侧上端铰接,垫臀板另一端设有垂直于垫臀板的锁舌,所述锁舌下端设有锁钩,垫臀板通过下端的锁钩与支撑座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垫臀板的倾斜角为20° 25°。前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护膝软垫底板两侧分别设有与调节杆前端形状相配的调节杆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侧设有与调节杆前端的轴向凸耳相配的缺口。前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杆的内腔设有齿距相等的多个齿槽,所述锁定杆包括杆部、从杆部后端横向延伸的扳手,杆部前端设有数道径向箍,所述径向箍之间距离为相邻两齿槽距离的数倍,所述支撑座底部前端设有数个窗口,所述窗口的间距与数道径向箍的间距相等。所述径向箍的1/4削成平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将作业者体重作用于膝盖、小腿、踝关节等的压力分散到护膝软垫底板、护踝软垫底座和臀部支撑板上,减少人体相关部位承受的绝对压力,从而保护作业者的膝盖、小腿、踝关节,减轻疲劳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部件采用特殊工程塑料制成,重量轻,便于携带。通过调节调节杆的长度和两副扎带的松紧程度,适合不同高度及胖瘦的人使用。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任何需要下蹲或跪地工作的场所,如铸造造型、钣金作业、割草、修车、铺设地板、地砖或地毯、抹地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劳动保护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A向放大视图;图4是一个锁定杆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此状态调节杆可以移动;图6是图4的左视图,此状态调节杆被锁定;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座1、垫臀板2、一对调节杆3、调节杆锁紧机构4、护膝软垫5、护膝软垫底板6、护踝软垫7、两副扎带8,支撑座1由一对支撑板11组成,一对支撑板11的下部在垂直于支撑板11平面方向各延伸出一块弧形突起111,两块突起111拼合成护踝软垫底座12,螺栓螺母组合13穿过拼合成的护踝软垫底座12,将一对支撑板11连接成支撑座1,护踝软垫7和一副扎带8通过尼龙搭扣固定在弧形的护踝软垫底座12上。垫臀板2斜置在支撑座1上侧,垫臀板2 —端通过铰接支座21与支撑座1 一侧上端铰接,垫臀板2设有垂直于垫臀板2的锁舌22,所述锁舌22下端设有锁钩221,垫臀板2 闭合时,锁钩221钩在支撑座1另一侧的上横杆112下侧,使垫臀板2固定在支撑座1上。 垫臀板2的倾斜角为18° 23°,本实施例为20°,可减轻作业者臀部对垫臀板2的压力, 垫臀板2的锁钩221 —端的板面上还设有拉手孔23,使用者拉住拉手孔23,同时推开锁钩 221,就可以很方便地打开垫臀板2,将双脚跨进本实用新型中,用扎带8固定踝部。调节杆3前端设有轴向凸耳31,护膝软垫底板6两侧分别设有与可调杆3前端形状相配的可调杆安装孔61,所述可调杆安装孔61上侧设有与轴向凸耳31相配的缺口 611。 安装护膝软垫底板6时,先将其侧面垂直于可调杆3,再将调节杆3前端的头部连同轴向凸耳31对准可调杆安装孔61后推入可调杆安装孔61内,接着将护膝软垫底板6转到与可调杆3平行的位置,使分别调节杆3与护膝软垫底板6 —侧固定连接,另一侧同样安装,然后将护膝软垫5和另一副扎带7通过尼龙搭扣固定在护膝软垫底板6上。调节杆3的内腔设有齿距相等的多个齿槽32,所述锁定杆41包括杆部411、从杆部后端横向延伸的扳手412,本实施例锁定杆41的杆部411前端设有两道径向箍413,所述径向箍413之间距离为调节杆3的相邻两齿槽32距离的数倍。支撑座1底部前端为空心体13,其上设有两个窗口 14,所述窗口 14的间距与两道径向箍413的间距相等。将锁定杆 41装在支撑座1底部前端与调节杆3之间,再将调节杆3装入空心体13内,调节好调节杆 3的长度,扳动锁定杆41,使其两道径向箍413 —侧卡在调节杆3的齿槽32上,另一侧伸出窗口 14,从而使调节杆3固定在支撑座1底部前端。如图5、图6所示,为了便于锁定杆41的安装,径向箍413的1/4削成平面。图5 所示为锁定杆41装入支撑座1底部前端空心体13内时的状态,此时扳手412与垂直中心线的夹角β为45°,由于锁定杆41左侧径向箍413已削成平面,可调杆3可顺利插入支撑座1底部前端空心体13内。图6所示为调整好调节杆3的长度后,将扳手412向上扳动至垂直状态,锁定杆41左侧的径向箍413卡入调节杆3的齿槽32内,锁定杆41右侧的径向箍413卡入支撑座1底部的窗口 14内,使得调节杆3与支撑座1底部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作业者臀部靠在垫臀板2上,膝部靠在护膝软垫5 上,并用一副扎带8扎住小腿前部;踝部抬高靠在护踝软垫7上,用另一副扎带8扎住踝部; 蹲跪作业时,减轻了作业者的蹲跪疲劳程度,有效地保护了作业者的膝盖、小腿和踝关节。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蹲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垫臀板、一对可调杆、可调杆锁紧机构、护膝软垫、护膝软垫底板、护踝软垫、两副扎带,所述支撑座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的下部在垂直于支撑板平面方向各延伸出一块突起,两块突起拼合成护踝软垫底座,所述护踝软垫、一副扎带固定在护踝软垫底座上,紧固件穿过拼合成的护踝软垫底座, 将一对支撑板连接成支撑座;所述垫臀板斜置在支撑座上侧,调节杆前端设有轴向凸耳,一对调节杆前端通过轴向凸耳分别与护膝软垫底板两侧固定连接,可调杆锁紧机构设置在支撑座底部前端,包括一对锁定杆,一对可调杆后端分别通过锁定杆与支撑座底部前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臀板一端与支撑座一侧上端铰接,垫臀板另一端设有垂直于垫臀板的锁舌,所述锁舌下端设有锁钩,垫臀板通过下端的锁钩与支撑座另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臀板的倾斜角为20° 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膝软垫底板两侧分别设有与可调杆前端形状相配的可调杆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侧设有与调节杆前端的轴向凸耳相配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杆的内腔设有齿距相等的多个齿槽,所述锁定杆包括杆部、从杆部后端横向延伸的扳手,杆部前端设有数道径向箍,所述径向箍之间距离为相邻两齿槽距离的数倍,所述支撑座底部前端设有数个窗口,所述窗口的间距与数道径向箍的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舒适蹲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箍的1/4削成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蹲跪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垫臀板、一对调节杆、调节杆锁紧机构、护膝软垫、护膝软垫底板、护踝软垫、两副扎带,支撑座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的下部的两块突起拼合成护踝软垫底座,护踝软垫固定在护踝软垫底座上;垫臀板斜置在支撑座上侧,调节杆前端设有轴向凸耳,一对调节杆通过轴向凸耳分别与护膝软垫底板两侧固定连接,调节杆锁紧机构设置在支撑座底部前端,一对调节杆后端分别通过锁定杆与支撑座底部前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将作业者体重作的压力分散到护膝软垫底板、护踝软垫底座和臀部支撑板上,保护作业者的膝盖、小腿、踝关节,减轻疲劳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1D13/05GK202211184SQ20112029871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林上才 申请人:商硕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