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647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这种气囊保护服市面上非常少见,尤其是全身都能保护到的根本没有,即使有些只有上半身保护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申请号为cn201621174584.5的中国专利,只有上衣部分不能有效保护全身,使用压力传感器判定双手有无离开摩托车把手,比如路过坑洼路面,摩托车前轮入坑时车头向下倾斜驾驶者身体向前倾,双手掌根部受力,手的其余位置均不受力或是微小的力,当前轮出坑后轮入坑的时候产生剧烈震动,双手不能完全保证抓紧车把,从而不能保证两个压力传感器属于被on状态。如果驾驶者手套顶住压力传感器那么设备就会失效(人的手不用力的时候手掌会自然向内成圆弧状弯曲,而圆弧状是承受压力最理想的形状,比如蛋壳),容易产生误判。该方案使用的充气泵为气蘘充气,不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给气蘘充满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机车骑行或是极限运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效打开安全气囊,有效减免使用者在意外中受到的碰撞、刮擦、跌落,翻滚等一系列伤害的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

具体的,一种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包括连体服,气囊覆盖在连体服上且气囊整体连通,所述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还包括气体发生器及触发系统,所述触发系统包括微电脑处理器、接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点火线圈触发电路,微电脑处理器分别连接接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点火线圈触发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微电脑处理器及气体发生器分别安装在防护服背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接近传感器为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安装在连体服上手套周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速度传感器及陀螺仪均安装在防护服背部。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外层容器及内层容器,外层容器内装有液态压缩空气,内层容器内设有火药及点火线圈,所述内层容器及外层容器上均设有气体喷射口,外层容器上的气体喷射口连通气囊,点火线圈触发电路连接点火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容器为尼龙材质,所述内层容器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内层容器及外层容器上的气体喷射口的厚度均小于容器壁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采用的是全身覆盖气囊的保护方式,采用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来判定驾驶者双手有无离开摩托车把手,电感式接近传感器以感应车把里面的金属为原理,并且有一定的感应距离,所以驾驶者可以不用紧紧抓住车把,在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内离开一点点距离都不会导致误判。采用火药加液态压缩空气同时工作,能瞬间充满气囊,而且体积较小。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尤其适合于机车骑行或是极限运动的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体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触发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连体服,2、气体发生器,3、触发系统,4、气囊,5、外层容器,6、内层容器,7、液态压缩空气,8、点火线圈,9、火药,10、气体喷射口,11、接近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包括连体服1、气体发生器2、触发系统3三部分。

气囊4覆盖在连体服1上且气囊1整体连通。

触发系统3包括微电脑处理器、接近传感器11、点火线圈触发电路,微电脑处理器分别连接接近传感器11、点火线圈触发电路,点火线圈触发电路连接点火线圈。

在本实施例中,微电脑处理器安装在连体服1的背部左边,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安装在连体服1的背部右边。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气体发生器2的改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气体发生器2包括外层容器5及内层容器6,外层容器5内装有液态压缩空气7,内层容器6内设有火药9及点火线圈8,所述内层容器6及外层容器5上均设有气体喷射口10,外层容器5上的气体喷射口10连通气囊4。

在本实施例中,外层容器5为尼龙材质,内层容器6为铝合金材质,内层容器6及外层容器5上的气体喷射口10的厚度均小于容器壁的厚度。气体喷射口10比其它位置薄弱,相对容易破,气体喷射口10的厚度应满足在正常情况下不破坏且在火药9点燃后可被冲破的条件。

微电脑处理器通过收集各模块信息和传感器信息根据设定的数据决定是否启动气体发生器2,气体发生器2主要由火药部分和液态压缩空气两个部分组成。当火药点燃后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冲破外层容器5和内层容器6,此时液态压缩空气被释放,液态压缩空气吸收火药的热量瞬间气化产生大量气体,保证不烫伤使用者的同时,瞬间充满气蘘,弥补了火药产生高温烫伤使用者的同时,还能够迅速充满超大容量的气囊,全身气囊相通,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护服全身覆盖气囊,能有效保护使用者颈部,躯干及四肢。

本发明中采用火药爆炸和液态压缩气体为气囊4充气,既能避免火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又能弥补大面积情况下液态压缩空气气化速度慢的情况,而且容器可以做到非常小。如果容器过大在摔倒的时候容器部位先着地,那么就相当于气囊没有起到缓冲作用。

触发系统3还设置了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集成在连体服1的背部左侧及靠近心脏一侧,通过三个条件来判定驾驶者状态,是否需要开启保护气囊。

通过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来判定驾驶者双手是否离开车把,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有一定的感应距离,所以不会完全局限驾驶者双手。

使用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达到发生危险的速度即车辆是否在行驶状态。

通过陀螺仪来检测驾驶者身体倾斜角度和瞬间加减速度。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并不是三个条件完全满足,才启动气囊保护,而是根据调校来决定的,比如设定如下几种启动条件:

a,检测到瞬间加减速超过设定值,且身体倾斜度过大或者单手离开车把都可以判定为发生了事故,即撞车或是被撞;

b,当机车倾斜过弯时,倾斜角度小于理论极限角度,也会判定为摔车,如侧滑;

c,当行驶速度非常慢并在设定值内,身体倾斜角度也在设定值内,且无瞬间加减速,这样即使驾驶者双手离开车把也不会被判定发生意外,这样可以防止驾驶者没关机就下车造成的误判,

处理器通过监视接近传感器,测速传感器,陀螺仪数据,实时与数据库对比,以判定驾驶状态,数据库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驾驶习惯单独调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误判断。并且保证真正发生危险的时候能迅速的打开气囊。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机车骑行或是极限运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效打开安全气囊,有效减免使用者在意外中受到的碰撞、刮擦、跌落,翻滚等一系列伤害的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防护服包括连体服,气囊覆盖在连体服上且气囊整体连通,还包括气体发生器及触发系统,所述触发系统包括微电脑处理器、接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点火线圈触发电路,微电脑处理器分别连接接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点火线圈触发电路,点火线圈触发电路连接点火线圈。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安全气囊保护服尤其适合于机车骑行或是极限运动的人员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易建文
技术研发日:2017.08.09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