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67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来说,是一种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胆囊炎、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后综合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文献中已有许多治疗这些疾病中药的报道,如CN 1328834A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胶囊,它是由大黄、栀子、柴胡、黄芩、半夏等18味中药材制成;CN 1146903A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它是由大黄、栀子、金钱草、茵陈等14味中药材制成,但是这些药物的药味众多,疗效并不确切。为此,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找到了药味特定用量组合,使得该药物产生了更好的疗效。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鉴别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制成乌梅4-8重量份、大黄8-12重量份、佛手4-6重量份、枳实4-6重量份、牛至9-11重量份、栀子8-12重量份、甘草1-3重量份、槟榔4-7重量份、威灵仙5-10重量份和姜黄4-8重量份。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优选原料的用量为乌梅3-5重量份、大黄9-11重量份、佛手4-6重量份、枳实4-6重量份、牛至9-11重量份、栀子9-11重量份、甘草1-2重量份、槟榔4-6重量份、威灵仙6-8重量份和姜黄6-8重量份。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原料用量最佳为乌梅4.8125重量份、大黄10.09375重量份、佛手5.78125重量份、枳实5.78125重量份、牛至10.09375重量份、栀子10.09375重量份、甘草1重量份、槟榔5.78125重量份、威灵仙7.1875重量份和姜黄7.1875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以将上述原料干燥粉碎混合制成;也可以用水煎煮提取,或者用乙醇提取得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上述原料分别加以提取处理。
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分优选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以上原料,取姜黄6.25份粉碎成细粉,其余乌梅等九味及剩余的姜黄加水煎煮2-3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加2-4倍量的乙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姜黄细粉混匀。
本发明的有效成分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赋形剂制备成各种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口服液等。
经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溶石和体内溶石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急性炎症、慢性炎症以及白细胞游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可明显促进胆汁的分泌和具有镇痛作用,体外实验表明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后综合症属肝胆湿热证者。该药物为片剂时,口服,临床每天用药3次,每次4片,每片相当于总生药2.17g。
本发明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取本发明药物1.6g,加乙醇20ml,研磨5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和大黄对照药材各2g,粉碎成粗粉,分别加乙醇25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滤过,按供试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75∶25∶2的60-90℃石油醚-醋酸乙酯-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用氨蒸汽熏片刻后,在日光下检视,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栀子对照药材2g,同a)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1的正丁醇-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以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mol/L盐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c)取姜黄对照药材2g,同a)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30∶3∶0.5的氯仿-无水乙醇-浓氨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1称取乌梅144.4克、大黄302.8克、佛手173.4克、枳实173.4克、牛至302.8克、栀子302.8克、甘草30.0克、槟榔173.4克、威灵仙215.6克和姜黄215.6克,取姜黄187.5克粉碎成细粉,其余乌梅等九味及剩余的姜黄加水煎煮,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加3倍量的乙醇,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姜黄细粉及适当辅料,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或糖衣,即得,商品名为乌军治胆片。
实施例2称取乌梅40.0克、大黄120.0克、佛手60.0克、枳实60.0克、牛至100.0克、栀子100.0克、甘草10.0克、槟榔70.0克、威灵仙80.0克和姜黄80.0克,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称取乌梅100.0克、大黄250.0克、佛手210.0克、枳实210.0克、牛至270.0克、栀子270.0克、甘草30.0克、槟榔150.0克、威灵仙190.0克和姜黄190.0克,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称取乌梅80.0克、大黄180.0克、佛手140.0克、枳实140.0克、牛至180.0克、栀子180.0克、甘草20.00克、槟榔120.0克、威灵仙120.0克和姜黄120.0克,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称取乌梅48.125克、大黄100.9375克、佛手57.8125克、枳实57.8125克、牛至100.9375克、栀子100.9375克、甘草10.00克、槟榔57.8125克、威灵仙71.875克和姜黄71.875克,干燥并粉碎成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1000粒。
实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研究1.受试物及药品(1)供实验用的为实施例1的成品药粉。广西玉林制药厂(现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批号940408;(2)排石利胆片,广东省潮州市宏兴制药厂生产,批号941008;(3)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药厂生产.批号96031;(4)去氧胆酸钠,上海行知化工厂(Serva公司进口)分装,批号920815;(5)双氢胆固醇,上海化学试剂站分装厂出品,批号950517,(6)大肠杆菌内毒素,美国Sigma产品,批号122H4025.
2、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菌株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细菌室分离、鉴定、提供。
3、胆结石胆色素性混合结石,取形状大小、重量相近的完整的结石为溶石标本。由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外科提供。
4、动物昆明种小鼠,普通级,体重18-24g,广西区防疫站动物室提供Wistar大鼠,普通级,体重200-300g,广西肿瘤研究所动物室提供;家兔,体重1.5-2.0kg,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动物雌雄兼用。
实验方法与结果一、体外溶石试验将大小、形状相近的干燥胆石(混合型)分为6组,每组10粒,然后将每组胆石置于盛有6ml受试物溶液或溶石液的磨口带塞试管中,每管1粒,再将试管置37℃恒温水浴槽,24小时观察一次后换液,连续观察15天。第15天取出胆石,得干燥后称重,计算溶石前、后胆石重量的差值。结果见表1。
表1 本发明药物的体外溶石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05,**P<0.05,***P<0.0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胆石有溶解作用。
二、体内溶石试验家免40只,用含1%双氢胆固醇饲料喂养6周。于第3周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10ml/kg),利胆排石片组,本发明药物二个剂量组(0.23g/kg和0.46g/kg,折合生药计,下同)。分组后开始给药,给药方法为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周,给药结束后,在麻醉状态下,剖开家免腹腔,结扎胆管,取出胆囊,切开胆囊.让胆汁流入滤布中,可见到有多个胆结石,然后把滤布置60度烘箱中干燥12小时,取出滤布,精确称重后,减去滤布干重,即为结胆石的总重量,结果见表2。
表2 本发明药物的体内溶石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1从表2可见,本发明药物0.46g/kg剂量组对双氢胆固醇诱发的家兔体内多发性胆石有明显的消石作用。
三、抗炎试验1、对小鼠二甲苯炎症的影响小鼠8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利胆排石片组,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各组小鼠灌胃给药1h后,以二甲苯接触小鼠右耳。每只0.05ml,30分钟后,将小鼠处死,取左、右耳等同部分。精确称重,计算重量之差值,为右耳二甲苯致炎的肿胀度,结果见表3-1表3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耳二甲苯炎症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结果可见。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对小鼠耳二甲苯致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四、镇痛试验(扭体法)小鼠7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20ml/kg)、利胆排石片组、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天,每天1次,于末次给药30分钟后,每鼠腹腔注射0.5%醋酸0.2ml,然后观察小鼠在注射醋酸后20分钟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数,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药物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5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1.84ug/kg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数,说明其有镇痛作用。
五、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雄性大鼠40只,实验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实验时称重后,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利胆排石片组,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然后每鼠以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打开腹腔,找到胆管,向肝脏方向作″V″形切开胆管,插入塑料管并固定,即见有谈黄绿色胆汁流出。待稳定20分钟后,先收集30分钟胆汁,然后各组大鼠分别由十二指肠给予生理盐水、利胆排石片清液、本发明药物溶液各1ml/100g。给药后每隔30分钟收集胆汁一次,共3次记录胆汁流量,结果见表5。
表5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05,**P<0.05,***P<0.01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0.46g/kg和0.92g/kg剂量组对大鼠胆汁分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六、体外抑菌试验(试管法)取灭菌小试管若干支,用牛肉膏汤液体培养基稀释受试药物(本发明药物),其最终浓度分别为3.34、1.67、0.83、0.42、0.21、0.10、0.05g/ml(以生药计),每管装1ml。每管加入0.1ml 10-3稀释的新鲜菌液,置37℃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如果药物颜色深或不透明,无法判定有无细菌生长时,可把可疑的管再移到平皿培养基上,培养18小时后观察有无细胞生长。确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药物体外抑菌试验(液体试管法)


注“-”表示无菌生长,“+”表示有细菌生长。
从表6可见,本发明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
实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胆囊炎(肝胆湿热证)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对象与方法一、诊断标准(一)西医诊断标推1、急性胆囊炎(1)多以食用油腻食物为诱因(2)突发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
(3)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少数有黄疸;(4)白细胞及中性细胞数增高,血清黄疸指数和胆红素可能增高;(5)B超可见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模糊,囊内有浮动光点,伴有结石时可见结石影像;(6)X线检查胆囊区腹部中平片可有胆囊增大阴影。
2、慢性胆囊炎(1)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2)有恶心、暖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3)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4)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5)胆汁中粘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6)B超可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襄缩小或变形;(7)胆囊造影可见结石,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等。
(二)中医辨证肝胆湿热证右上腹持续性胀痛,痛引肩背,伴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口渴,恶心呕吐,或出现巩膜黄染,身黄,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二、试验病例标准1、纳入标准
(1)符合急、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属于肝胆湿热证。
2、排除标准(1)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穿孔腹膜炎者。
(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三、中医见证轻重程度分级标准及积分法表7 中医见证轻重程度分级标准

四、观察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对照、非盲法观察。
1、分组共观察480例,查随机排列表,按5∶3进行区组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0例,对照组180例。
2、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3、对照组使用消炎利胆片[江西抚洲人民制药厂生产,赣卫药准字(1985)74-20号],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
4、疗程急性胆囊炎10天。慢性胆囊炎4周。
5、观察期间不用治疗本病的其他类似药物。
五、观察指标1、安全性观察(1)一般体检项目(2)血、尿、便常规检查(3)心、肝、肾功能。
2、疗效性观察(1)胁痛、恶心呕吐、黄疸、大便等相关症状。
(2)腹部体征。
(3)血常规、血清胆红素测定。
(4)B超检查。
(5)X线检查。
六、疗效评定标准
(一)、急性胆囊炎1、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体温、血象恢复正常,B超影象正常,见证积分积分减少91%以上。
2、显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体温、血象恢复正常,B超影象明显改善,见证积分积分减少61-90%。
3、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体温、血象基本正常,B超影象有改善,见证积分积分减少31-60%。
4、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二)、慢性胆囊炎1、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影象学检查正常,见证积分积分减少91%以上。
2、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影象学检查明显改善,见证积分积分减少61-90%。
3、有效症状、体征部分消失,影象学检查有改善,见证积分积分减少31-60%。
4、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七、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法,计数资料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t(U)检验。
结果一、一般资料480例合格受试者中,急性胆囊炎240例,其中治疗组150例,对照组90例。慢性胆囊炎240例,其中治疗组150例,对照组90例。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1、两组性别比较表8 两组性别(例)比较(X2检验)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X=0.76,P>0.05,无显著性差异。
2、两组年龄比较表9 两组年龄(例)比较(Ridit分析)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比较,U=0.17,P>0.05,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3、两组病种比较表10 两组病种(例)比较(X2检验)

注两组病种分布相同,无差异。
4、两组病程比较表11 急性胆囊炎两组病程(天)比较(Ridit分析)

注急性胆囊炎两组病程比较,U=0.69,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表12 慢性胆囊炎两组病程(年)比较(Ridit分析)

注慢性胆囊炎两组病程比较,U=0.27,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5、治疗前总积分比较表13 治疗前总积分(X±SD)比较(U检验)

注急性胆囊炎两组治疗前总积分比较,U=1.30,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慢性胆囊炎两组治疗前总积分比较,U=1.94,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上述治疗前可比性检测表明,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病程、治疗前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三、疗效比较1、总疗效比较表14 总疗效比较(Ridit分析)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U=1.62,P>0.05,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2、不同病种疗效比较表15 急性胆囊炎两组疗效比较(Ridit分析)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U=1.50,P>0.05,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表16 慢性胆囊炎两组疗效比较(Ridit分析)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U=0.76,P>0.05,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3、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表17 急性胆囊炎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Ridit分析)


注急性胆囊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8 慢性胆囊炎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Ridit分析)

注慢性胆囊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证候均有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四、安全性检测1、治疗组(1)血常规治疗前检测了30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88例治疗后复查,均未见异常。
(2)尿常规治疗前测了30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272例治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3)大便常规治疗前检测了30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300例均未见异常。
(4)心电图检测了30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265例治疗后复查,均未见异常。
(5)ALT治疗前检了30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275例治疗后复查,均未见异常。
(6)BCr300,其中在常范围的300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7)BUN30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300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2、对照组(1)血常规治疗前检测了18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51例治疗后复查,均未见异常。
(2)尿常规治疗前检测了180,其中在范围的142治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3)大便常规治疗前检测了18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176治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4)心电图治疗前检测了18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165例治疗复查,均未见异常。
(5)ALT疗前检测了18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171例治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6)BCr治疗前检测了18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180例疗后复查,均末见异常。
(7)BUN治疗前检测了180例,其中在正常范围的180例治疗后复查,均未见异常。
五、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用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权利要求
1.一种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制成乌梅4-8重量份、大黄8-12重量份、佛手4-6重量份、枳实4-6重量份、牛至9-11重量份、栀子8-12重量份、甘草1-3重量份、槟榔4-7重量份、威灵仙5-10重量份和姜黄4-8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制成乌梅3-5重量份、大黄9-11重量份、佛手4-6重量份、枳实4-6重量份、牛至9-11重量份、栀子9-11重量份、甘草1-2重量份、槟榔4-6重量份、威灵仙6-8重量份和姜黄4-6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制成乌梅4.8125重量份、大黄10.09375重量份、佛手5.78125重量份、枳实5.78125重量份、牛至10.09375重量份、栀子10.09375重量份、甘草1重量份、槟榔5.78125重量份、威灵仙7.1875重量份和姜黄5.187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它是口服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它是片剂、胶囊、颗粒或口服液。
6.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为取姜黄粉碎成细,其余乌梅等九味及剩余的姜黄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加乙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姜黄细粉,混匀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姜黄粉碎成细,其余乌梅等九味及剩余的姜黄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加乙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姜黄细粉,混匀,加入上述姜黄细粉及适当辅料,制成颗粒,压片。
8.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鉴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取鉴别药物1.6g,加乙醇20ml,研磨5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和大黄对照药材各2g,粉碎成粗粉,分别加乙醇25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滤过,按供试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75∶25∶2的60-90℃石油醚-醋酸乙酯-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用氨蒸汽熏片刻后,在日光下检视,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b)取栀子对照药材2g,同a)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1的正丁醇-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以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mol/L盐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c)取姜黄对照药材2g,同a)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VI B的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30∶3∶0.5的氯仿-无水乙醇-浓氨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9.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药物的用途。
10.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胆囊炎、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后综合症的药物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乌梅、大黄、佛手、枳实、牛至、栀子、甘草、槟榔、威灵仙和姜黄制得的,它具有溶石、抗炎、镇痛和抑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胆囊炎、胆道感染、胆道手术后综合症。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和鉴别方法。
文档编号A61K9/48GK1714860SQ200410050138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
发明者欧彪, 叶志文 申请人: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