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蕨荭草苷和牡荆素提取纯化方法

文档序号:1029916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蕨荭草苷和牡荆素提取纯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具体是从乌蕨的地上部分提取纯化黄酮类化合物荭草苷和牡荆素。
背景技术
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inn.)Ching)为陵齿蕨科(Lindsaeaceae)乌蕨属植物,别称乌韭,又称大叶金花草,是一种民间中草药,有“万能解毒药”之称。乌蕨对小鼠砷中毒、乐果中毒具有解毒作用,对小鼠CCl4肝损伤具防治作用,可治疗家畜肝炎,临床上还用于治疗腹泻、下肢顽固性溃疡、慢性肾衰等疾病。近来作者从乌蕨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荭草苷(Orientin)、牡荆素(Vitexin)等黄酮类化合物。
植物中的荭草苷通常用乙醇提取,再以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物经多次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洗脱而获得,也有将乙醇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上聚酰胺柱,乙酸乙酯∶乙醇∶水(6∶3∶1)洗脱而获得荭草苷。
牡荆素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与荭草苷基本相同,多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聚酰胺等层析手段,用氯仿-甲醇溶剂系统或苯-丙酮-甲醇溶剂系统洗脱,有时尚需结合制备TLC,方可得到纯化的牡荆素。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查得有关牡荆素的提取分离的专利文件一条,专利名称为“牡荆素的提取方法、用途及制剂”,公开(公告)号CN1683386公开(公告)日2005.10.19申请(专利)号CN200510038041.0,该专利特征在于将山楂叶的粗提取物在强酸性条件下水溶液中水解,析出结晶后,再进行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牡荆素。纯度达到98%以上,可制成小水针滴注液、冻干粉及片剂、胶囊剂或滴丸剂,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治疗。
目前未见从乌蕨中同时提取纯化荭草苷和牡荆素的报道。已有的荭草苷或牡荆素的分离方案,均采用硅胶、聚酰胺、大孔树脂等多次柱层析,操作步骤繁多,洗脱液含氯仿、苯、丙酮、乙酸乙酯等,氯仿和苯具有较大毒性,丙酮、乙酸乙酯等价格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方法,从乌蕨的地上部分同时分离纯化荭草苷和牡荆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1)由乌蕨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正丁醇部分。
(2)从正丁醇部分得到粗黄酮析出物。
(3)将析出物配制成均一的中性溶液。
(4)中性溶液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
(5)检识洗脱液成分,合并成分相同部分。
(6)重复步骤(3)-(5),直至得到纯度达98%以上的荭草苷和牡荆素。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乌蕨的乙醇粗提物是指用50-90%乙醇冷浸乌蕨地上部分1-3次,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药材重量的10-20倍,每次浸提2-10天,过滤浓缩浸提液,挥去乙醇,得到粗提物。
(2)制备正丁醇部分是指将乙醇粗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各萃取2-8次,合并正丁醇萃取液,在55-75℃减压浓缩,所得到的浓缩物为正丁醇部分。
(3)从正丁醇部分得到粗黄酮析出物,是将浓缩的正丁醇部分在4℃冰箱中放置5-20天,有黄色颗粒状物质析出。
(4)将析出物配制成均一的中性溶液,是将正丁醇中的析出物制备成水的悬浊液,滴加碱溶液,至析出物溶解,溶液澄清,此时加入20-80倍于析出物重量的水稀释,再在稀释液中滴加酸溶液,将溶液酸碱度调至中性,该溶液在0.5-1小时内保持澄清,不出现沉淀。
(5)将析出物配制成均一的中性溶液,所用的碱的种类为Na2CO3、NaHCO3、Ca(OH)2、KOH、NaOH,浓度为0.5-10%,酸的种类为HAc、H3PO4、HCl、H2SO4,浓度为0.5-10%。
(6)中性溶液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是将50-100ml的中性溶液注入床体积为20-80ml的反相硅胶柱,用水-甲醇或水-乙醇或水-丙酮系统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每份10-20ml。
(7)检识洗脱液成分,合并成分相同部分,是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检识洗脱液各部分中黄酮分离情况,采用的展开剂为氯仿∶甲醇=2-10∶1,显色剂为1-2%AlCl3乙醇溶液,在365.0nm,253.7nm紫外灯下观测,合并斑点相同部分。
实施例(1)用70%乙醇冷浸乌蕨地上部分2次,加入的乙醇体积为药材重量的15倍,每次浸提7天。过滤并浓缩浸提液,挥去乙醇,得到粗提取物。
(2)粗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萃取4次、乙酸乙酯萃取3次、正丁醇萃取5次,正丁醇萃取液在60℃减压浓缩,得正丁醇部分。
(3)浓缩的正丁醇部分在4℃冰箱中放置10天,有黄色颗粒状沉淀析出,析出物微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等溶剂,难以用重结晶方法加以分离纯化。
(4)将析出物制备成水悬浊液,滴加1%NaOH至溶液澄清,此时加入50倍于析出物重量的水稀释,再在稀释液中滴加1%HCl,将溶液酸碱度调到中性,广范试纸测试显示pH7,该溶液在0.5h内保持澄清,不出现沉淀。
(5)将100ml溶液注入16mm×150mm的Lichroprep RP-18(40-63μM)反相硅胶柱,(柱材料为MERCK公司产品),依次用水100ml、20%甲醇100ml、30%甲醇300ml、40%甲醇150ml、50%甲醇150ml、100%甲醇150ml洗脱,收集20%-50%甲醇洗脱部分,每份15ml。
(6)用聚酰胺薄膜(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出品)薄层层析检测各部分中黄酮分离情况,展开剂为氯仿∶甲醇=3.5∶1,显色剂为1%AlCl3乙醇溶液,在365.0nm,253.7nm紫外灯下观测,可见亮黄色荧光斑点,合并斑点相同部分,按以上方法(3)-(5)重复上柱,可分别获得纯度达98%以上的2种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淡黄色粉末(甲醇-水),mp 264℃,化合物2为黄色粉末(甲醇-水),mp 258-260℃(熔点用BüCHI Melting Point B-540熔点测定仪测定)。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测试分析,确定化合物1为荭草苷,化合物2为牡荆素。
权利要求
1乌蕨荭草苷和牡荆素提取纯化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1)由乌蕨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正丁醇部分。(2)从正丁醇部分得到粗黄酮析出物。(3)将析出物配制成均一的中性溶液。(4)中性溶液进行反相硅胶柱层析。(5)检识洗脱液成分,合并成分相同部分。(6)重复步骤(3)-(5),直至得到纯度达98%以上的荭草苷和牡荆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析出物配制成均一的中性溶液,是指将析出物制备成水悬浊液,滴加碱溶液至溶液澄清,此时加入20-80倍于析出物重量的水稀释,再在稀释液中滴加酸溶液,将溶液pH值调至中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碱浓度为0.5-10%,所用的酸浓度为0.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碱的种类为Na2CO3、NaHCO3、Ca(OH)2、KOH、NaOH,酸的种类为HAc、H3PO4、HCl、H2SO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乌蕨荭草苷和牡荆素提取纯化方法,涉及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目的是简便、安全、经济、有效地从乌蕨中得到单体化合物荭草苷和牡荆素,其特征是先从乌蕨地上部分获得粗黄酮析出物,再将粗黄酮用碱水助溶,酸中和,经过反相硅胶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荭草苷和牡荆素,纯度达98%以上。
文档编号A61K36/11GK1907995SQ20061004116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9日
发明者任冰如, 夏冰, 李维林, 吴菊兰, 张涵庆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