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5578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D3(VD3)能够促进小肠内钙的吸收,可以调节骨骼和钙磷代谢,还能用于器官移植、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由于VD3不溶于水,为脂溶性维生素,同时VD3遇热、遇光或吸潮后易分解,采用传统制备方法有着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残留,甚至有可能破坏和降解VD3。目前在营养物生产工业当中,主要包括以下生产方法熔体挤出、喷雾干燥、结晶等,然而在这些生产过程当中,熔体挤出会破坏和降解VD3,喷雾干燥和结晶会有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残留在VD3和其基质载体当中,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害处,甚至可能会破坏和降解VD3。超临界0)2状态是指0)2的温度和压力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所处的一种状态,这时的超临界C02兼有液体和气体的性质,通过改变超临界C02的压力和温度可以改变超临界C02的溶解能力和传质能力,所以可以代替有机溶剂的使用,对于VD3而言,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于低的临界温度和其惰性气体性质可避免破坏和降解VD3,并且运用超临界C02具有许多好处,如绿色环保、节能、节省资源等。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284129A(
公开日2008. 10. 15)描述了一种乳糖酶和维生素D组合物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比较简单,但制备的过程中,使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可能导致有机溶剂残留,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害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254196A(
公开日2008.9.3)描述了一种维生素D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包括有机溶剂溶解、避光保存、超声搅拌、过滤、冷冻干燥、粉碎等多项步骤,可能导致维生素D的降解和有机溶剂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可避免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基质和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基质的质量比^ 2 : 1;
所述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或海藻酸钠凝胶; 步骤二,采用超临界C02注入法处理步骤一所取原料,处理结束后收集产物,即得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 步骤一中,所述维生素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2 : 1。
步骤二中,所述处理的温度为30 45°C。
步骤二中,所述处理的压力为10 25MPa。
3
步骤二中,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壳聚糖凝胶或海藻酸钠凝胶为基质制备VD3营养物复合物;本发明的方法过程简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及破坏和降解VD3,可避免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不需溶剂清除,干燥等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图1为超临界注入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中的超临界0)2注入法,其机理为由于溶解在超临界流体当中的溶质(药物或营养物)与基质载体之间的作用力,导致溶质(药物或 营养物)在基质载体当中沉积;该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1为超临界注入装置示意图;图1中,1为二氧化碳钢瓶;2、4、S、9为阀门;3为高压泵;5为循环泵;6为注入釜;7为恒温水浴装置;P为压力传感器;T为温度传感器。使用时,将VD3和壳聚糖凝胶(或海藻酸钠凝胶)分别放入图1中注入釜6的不同层,VD3放在注入釜6的最底层,基质载体放在注入釜6的中层,打开阀门2、4、8、9,通入二氧化碳排除系统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阀门9,将系统装置密封,使用高压泵3打入定量的二氧化碳,保持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关闭阀门2、4,打开阀门8,立即开动循环泵5,此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循环泵5、注入釜6和阀门8组成的循环系统中循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关闭循环泵5,打开阀门9,缓慢泄压至常压,从注入釜6的中层取出反应产物,既得VD3营养物复合物。
以下实施例中,VD3负载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载的TO,的质量/1)5营养物复合物的质量。 实施例1 将过量的VD3和海藻酸钠凝胶分别放入注入釜6的不同层(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2 : 1),VD3放在注入釜6的最底层,海藻酸钠凝胶放在注入釜6的中层,打开阀门2、4、8、9,通入二氧化碳排除系统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阀门9,将系统装置密封,使用高压泵3打入定量的二氧化碳,当温度为35t:,压力为lOMPa,关闭阀门2、4,打开阀门8,立即开动循环泵5,此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循环泵5、注入釜6和阀门8组成的循环系统中循环,实验反应时间为lh,结束后,关闭循环泵5,打开阀门9,缓慢泄压至常压从注入釜6的中层取出反应产物,既得VD3营养物复合物。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0. 46mg/g。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3 : 1;
温度为35。C,压力为20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6. 68mg/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4 : 1; 温度为35",压力为25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2. 96mg/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2 : 1;
温度为:30。C,压力为lO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0. 18mg/g。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2:1; 温度为45。C,压力为lO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0. 31mg/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3 : 1; 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温度为35t:,压力为lO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5. 21mg/g。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4 : 1; 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温度为35t:,压力为17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38. 03mg/g。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4 : 1; 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温度为35t:,压力为25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12. 03mg/g。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3 : 1;
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温度为3(TC,压力为17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6. 46mg/g。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步骤同实施例l,所不同之处在于
5
V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3:1; 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温度为45°C ,压力为17MPa。 本实施例的实施效果VD3的负载量为14. 99mg/g。
权利要求
一种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基质和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基质的质量比≥2∶1;所述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或海藻酸钠凝胶;步骤二,采用超临界CO2注入法处理步骤一所取原料,处理结束后收集产物,即得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 述维生素D3与基质的质量比为2 : 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处理的 温度为30 45°C。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二中,所述处理的 压力为10 25MPa。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二中,所述处理的 时间为1小时。
全文摘要
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基质和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基质的质量比≥2∶1;所述基质为壳聚糖凝胶或海藻酸钠凝胶;步骤二,采用超临界CO2注入法处理步骤一所取原料,处理结束后收集产物,即得维生素D3营养物复合物。本发明以壳聚糖凝胶或海藻酸钠凝胶为基质制备VD3营养物复合物;本发明的方法过程简单,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及破坏和降解VD3,可避免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不需溶剂清除,干燥等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文档编号A61K47/36GK101732326SQ2009103116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孙丽君, 林长春, 沈佩琼, 洪流, 赵亚平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