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173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体和腺管的慢性炎症,以尿频、排尿不畅,尿后滴尿或滴出白色分泌物,会阴坠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前列腺炎包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两部分。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常有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或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续有致病菌存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多种复杂的原因和诱因引起的炎症、免疫、神经内分泌参与的错综的病理变化,导致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且常合并精神心理症状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现代医学通常给予前列腺按摩、理疗及抗菌治疗。由于药物不易透过前列腺上皮的粘膜而进人腺内,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常常不容易根治。中医无慢性前列腺炎病名,但本病的一些重要症状,如尿道白色分泌物,尿频、尿痛、尿急、会阴不适、性功能障碍等,我国古代很早就有记载。病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学十分复杂,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和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结果。①病原体感染本型患者虽然常规细菌检查未能分离出病原体,但可能仍然与某些特殊病原体:如厌氧菌、L型变形菌、纳米细菌、或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有关。有研究表明本型患者局部原核生物DNA检出率可高达77%;临床某些以慢性炎症为主、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无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与这些病原体有关。其他病原体如寄生虫、真菌、病毒、滴虫、结核分枝杆菌等也可能是该型的重要致病因素,但缺乏可靠证据,至今尚无统一意见。②排尿功能障碍某些因素引起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导致膀胱出口梗阻与残余尿形成,造成尿液反流入前列腺,不仅可将病原体带入前列腺,也可直接刺激前列腺,诱发无菌的“化学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异常和骨盆区域疼痛等。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多种尿动力学改变,如:尿流率降低、功能性尿路梗阻、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等。这些功能异常也许只是一种临床现象,其本质可能与潜在的各种致病因素有关。③精神心理因素研究表明:经久不愈的前列腺炎患者中一半以上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改变。如:焦虑、压抑、疑病症、癔病,甚至自杀倾向。这些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后尿道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导致骨盆区域疼痛及排尿功能失调;或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变化而影响性功能,进一步加重症状,消除精神紧张可使症状缓解或痊愈。但目前还不清楚精神心理改变是其直接原因,还是继发表现。④神经内分泌因素前列腺痛患者往往容易发生心率和血压的波动,表明可能与自主神经反应有关。其疼痛具有内脏器官疼痛的特点,前列腺、尿道的局部病理刺激,通过前列腺的传入神经触发脊髓反射,激活腰、骶髓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冲动通过生殖股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传出冲动,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前列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引起膀胱尿道功能紊乱,并导致会阴、盆底肌肉异常活动,在前列腺以外的相应区域出现持续的疼痛和牵涉痛。⑤免疫反应异常近年研究显示免疫因素在III型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的前列腺液和/或精浆和/或组织和/或血液中可出现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如:IL-2、IL-6、IL-8、IL-10、TNF-α及MCP-1等,而且IL-10水平与III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呈正相关,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⑥氧化应激学说正常情况下,机体氧自由基的产生、利用、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前列腺炎患者氧自由基的产生过多或/和自由基的清除体系作用相对降低,从而使机体抗氧化应激作用的反应能力降低、氧化应激作用产物或/和副产物增加,也可能为发病机制之一。⑦盆腔相关疾病因素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外周带静脉丛扩张、痔、精索静脉曲张等,提示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可能与盆腔静脉充血,血液於滞相关,这也可能是造成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尿潴留,后尿道、肛门、会阴区坠胀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②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药物治疗①抗生素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但是只有约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的能力选择抗生素。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为4~6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不推荐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2~4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只在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推荐的总疗程为4~6周。②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因而成为治疗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α-受体阻滞剂。推荐使用的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多沙唑嗪、萘哌地尔、坦索罗辛和特拉唑嗪等,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药物对患者的排尿症状、疼痛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③植物制剂植物制剂在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推荐的治疗药物。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推荐使用的植物制剂有:普适泰、沙巴棕及其浸膏等。由于品种较多,其用法用量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通常疗程以月为单位。不良反应较小。④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⑤M-受体阻滞剂对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等)治疗。⑥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对合并抑郁、焦虑等心境障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治疗。这些药物既可以改善患者心境障碍症状,还可缓解排尿异常与疼痛等躯体症状。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处方规定和药物不良反应。可选择的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药物。⑦中药治疗以髓入手,全身治疗,使病症开始好转,人体恢复正常生理机能。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前列腺炎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龙胆草4份、败酱草12份、红梗草9份、仙鹤草12份、王不留行子8份、橘核6份、马鞭草22份、肿节风12份。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发明人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湿热下泣:忍精不泄,或频繁手淫,使溢液败精阻于中道,蕴滞而化热生湿,或由入房不慎,衣裤不洁,包皮过长,湿热邪毒由下窍而人,浸淫下焦,或饮食不节,过食甘肥炙赙,饮宴太过,湿浊内生,久而化热,或湿热下注,或由肝郁化火,脾虚湿生,肝经湿热下注等而发病。瘀血阻滞:湿热毒邪蕴结下焦后,日久不去,则瘀阻脉络,或感受寒湿之邪,致使厥阴之络受阻,气滞血凝,远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可引起少腹、会阴、阴器、腰骶等处疼痛。肾气亏虚: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损伤肾精,或精神过用,精血暗耗,或久病伤正,肾气受损,阴精戕伤,而致本病。以上三个方面病因病机中,湿热是本病之标,肾亏乃发病之本,瘀血是疾病发展的病理反映。此外,部分医家认为尚有阴虚火旺,中气虚损等病因病机。故治疗则采取清热解毒,导湿渗浊,活血化瘀,通络导滞。本发明运用: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红梗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消痈;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王不留行子活血消痈;橘核理气,散结,止痛;马鞭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肿节风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诸药合用,达到清热解毒,导湿渗浊,活血化瘀之功效。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发明人2012年3月-2015年1月间共收集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0~49岁,病程2个月~6年;对照组年龄22~50岁间,病程1个月~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①症状分为两类。一为下尿路刺激症状,二为炎性反应或反射性疼痛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既及肛门周围坠胀、疼痛。②前列腺触诊质地为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可有局限性压痛,腺体可增大、正常或缩小。③前列腺液镜检测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④精液检查若前列腺液不能取得时,可取精液检查。但应以瑞—姬染色镜检为准,白细胞计数>1×106/m1为异常。⑤EPS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结合有尿路感染史、反复细菌培养为同一致病菌者,可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培养阴性者可诊断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⑥超声波检查声像图明显异常:表现为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缩小,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可见增强的光斑及结节回声,被膜回声增强、增厚、粗糙;声像图轻度异常:表现为前列腺大小正常或稍增大,其内部回声稍强或稍弱,被膜回声欠清晰。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依从性好;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肺、肝、肾脏疾病患者;②有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③发病后经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每日3次。治疗1个月。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1个月。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肛门指检前列腺体恢复正常,前列腺液镜检二次以上正常(卵磷脂小体恢复正常,红细胞消失,白细胞<10个/HP);②有效:症状或主要症状消失,但前列腺镜检白细胞仍多或白细胞已减少,甚至正常而仍有症状者;③无效:经治疗无任何改变者。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组别n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明显不良反应例治疗组502719492%0对照组501823982%0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治愈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称取:龙胆草4克、败酱草12克、红梗草9克、仙鹤草12克、王不留行子8克、橘核6克、马鞭草22克、肿节风12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口服,每日服用一次。实施例2称取:龙胆草4克、败酱草12克、红梗草9克、仙鹤草12克、王不留行子8克、橘核6克、马鞭草22克、肿节风12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实施例3称取:龙胆草4克、败酱草12克、红梗草9克、仙鹤草12克、王不留行子8克、橘核6克、马鞭草22克、肿节风12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