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释放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66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刹车释放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释放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刹车误操作的刹车释放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轮椅和老年人代步车的刹车多搭配有操作杆,使用者只需要下压操作杆(使操作杆远离刹车的一端向下翻转)便可带动电子刹车进行驻车。但操作杆没有保护,常因意外触碰导致操作杆误操作的发生,导致驻车时刹车被解除、行驶时意外刹车的意外发生,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操作杆因意外触碰而误操作的刹车释放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刹车释放组件,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包括管型的壳体,所述壳体与电子刹车的操作端相固定,所述壳体内设有保护杆,所述保护杆包括按压段和导向段并呈L形结构,所述导向段靠近所述电子刹车的操作端,所述操作杆搭配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形成有呈L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竖槽和横槽,所述壳体靠近电子刹车操作端的一端形成有开口以供所述导向段远离按压段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的竖槽与所述保护杆的按压段平行设置,所述按压段受力以在所述壳体内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导向段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

需对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或电动轮椅进行刹车时,使用者按压操作杆的保护杆,以使保护杆的导向段从竖槽远离横部的一端移动至竖槽与横槽的交叉处,随后使用者进行操作杆的翻转以进行刹车作业,随后进行操作以使保护杆的按压段复位,以使保护杆的导向段朝横槽远离竖槽的一端移动,以完成刹车锁死功能。需解除刹车时,使用者对保护杆的按压段施力,以使保护杆的导向段朝横槽靠近竖槽的一端移动,当导向段位于竖槽与横槽的交叉处时,使用者进行操作杆的翻转,以使保护杆与竖槽平行,即解除了刹车,随后使用者使保护杆的按压段复位,以使导向段朝竖槽远离横槽的一端移动以复位,以完成整个解除刹车动作。其中,保护杆的导向段只有位于竖槽与横槽的交叉处时,操作杆才能翻转,当保护杆的导向段不位于竖槽与横槽的交叉处时,操作杆的翻转受到限制,同时保护杆的按压段只能沿壳体轴向运动,按压段的受力面积较小,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操作杆误操作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刹车与电机配合,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电机相固定,所述壳体、保护杆按压段的轴线均与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形成九十度夹角,所述保护杆的导向段的轴线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轴线平行设置。上述设置可使使用者进行操作杆的翻转时更为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靠近电子刹车操作端的一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环形挡块,所述壳体远离电子刹车的一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环形挡块,所述第一环形挡块和第二环形挡块均形成有供保护杆的按压段通过的通孔,所述按压段远离导向段的一端固定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上述设置用于保护杆的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件与第二环形挡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其中,压缩弹簧用于保护杆的复位;使用者完成操作杆的翻转后可停止对保护杆按压段的施力,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保护杆可自动沿壳体的轴线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形成有若干配合孔,所述第一环形挡块和第二环形挡块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配合孔。

作为优选,所述横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竖槽的宽度。上述设置便于操作杆翻转时导向段的弧形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横槽的宽度至少是所述导向段直径的两倍。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杆的按压段远离导向段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按压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上述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手指对按压件施力,不需要使手指伸入壳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挡块和第二环形挡块相配合的唇口结构。上述设置便于第一环形挡块、第二环形挡块与紧固件的对准,便于第一环形挡块和第二环形挡块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操作杆误操作的优点,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刹车释放组件,包括操作杆1,操作杆1包括管型的壳体2,壳体2与电子刹车的操作端3相固定,壳体2内设有保护杆4,保护杆4包括按压段41和导向段42并呈L形结构,导向段42靠近电子刹车。操作杆1搭配有导向块5,导向块5形成有呈L形的导向槽51,导向槽51包括竖槽52和横槽53,壳体2靠近电子刹车操作端的一端形成有开口21以供导向段42远离按压段41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槽51内。导向槽51的竖槽52与保护杆4的按压段41平行设置,按压段41受力以在壳体2内上下移动并带动导向段42在导向槽51内移动。电子刹车与电机6配合,导向块5与电机6相固定,壳体2、保护杆4的按压段41的轴线均与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形成九十度夹角,保护杆4的导向段42的轴线与电机输出轴轴线平行设置。

壳体2靠近电子刹车的一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一环形挡块22,壳体2远离电子刹车的一端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环形挡块23,第一环形挡块22和第二环形挡块23均形成有供保护杆4的按压段41通过的通孔,按压段41远离导向段42的一端固定有按压件7,按压件7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按压件7与第二环形挡块2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8。横槽53的宽度至少是导向段42直径的两倍,竖槽52的宽度至少是导向段42直径的一倍。保护杆4的按压段41远离导向段42的一端延伸至壳体2外,按压件7延伸至壳体2外。

壳体2的两端均形成有若干配合孔24,第一环形挡块22和第二环形挡块22均通过紧固件与壳体2固定,紧固件穿过所述配合孔24,壳体内壁形成有与第一环形挡块22及第二环形挡块23相配合的唇口结构。

需对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或电动轮椅进行刹车时,使用者握住操作杆的壳体2上端2,并用大拇指对按压件7施力,以使保护杆4沿壳体2向下移动,以使保护杆4的导向段42从竖槽52移动至竖槽52与横槽53的交叉处,随后使用者进行操作杆1的翻转以进行刹车作业,使用者完成刹车作业后停止对按压件7的施力,以使保护杆4复位,此时导向段42朝横槽53远离竖槽52的一端移动,以完成刹车锁死功能。需解除刹车时,使用者再次对按住按压件7,以使保护杆4的导向段42从横槽53向竖槽52移动,当导向段位于横槽53与竖槽52的交叉处时,使用者进行操作杆1的翻转,以使保护杆4与竖槽52平行,即解除了刹车,随后使用者松开按压件7,以使导向段42朝竖槽52远离横槽53的一端移动、导向段42与第一环形挡块22相抵以复位,以完成整个解除的刹车动作。

其中,保护杆的导向段只有位于竖槽与横槽的交叉处时,操作杆才能翻转。

当保护杆的导向段不位于竖槽与横槽的交叉处时,操作杆的翻转受到限制,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操作杆误操作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