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管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50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外周血管止血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专利涉及一种止血医疗器械,是用于临床工作中外周动静脉血管穿刺或切开等有创操作后压迫止血及外伤引起的较大血管破损的压追止血。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工作中对外周动静脉血管穿刺操作日益增多,操作过后的止血尤为关键;同时,外伤引起特殊部位(如:腹股沟、腘窝,颈肩部等)的外周血管损伤在急救过程中的止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手指压迫止血法及弹力绷带固定压迫止血法的压力不易控制,容易出现皮下渗血、淤血、肿胀等现象,或因压力过大引起压迫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坏死。目前已有的几种止血器械或存在操作繁琐困难、费事费力,或不具备压力调节功能,或对于特殊部位固定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外周血管损伤后压迫止血方法的繁琐及效果的不确切,本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装置,能够在医院内或医院外提供操作简单效果理想的止血医疗器械。本专利提供的外周血管止血器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易于固定部位压迫止血,而且能够根据需求对传统方法及器械操作困难的特殊部位(如:腹股沟、腘窝,颈肩部等)实施稳定有效的止血。

本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周血管止血器主要包括压迫探头、透明压迫垫、主体支架、压力充气气囊、气囊支架、充气泵、固定绑带、活动稳定支座。所述主体支架、稳定支座与压迫探头构成止血器的整体框架;固定绑带可将外周血管止血器稳定的固定于不同的部位;并可通过充气泵调节压力充气气囊内气体量而改变压迫探头对组织的压力,从而满足不同部位的压力需求。

所述压迫探头顶部有一压力指示表盘,探头周边有螺旋形防滑纹,探头底部有可更换的透明压迫垫,压迫探头中部有一与主体支架相配套的吻合接口。

所述透明压迫垫,由医用橡胶制成,可更换的透明压迫垫底面为圆型或椭圆型,圆型压迫垫直径可为1cm、2cm,椭圆型压迫垫长轴可为2cm、3cm,短轴为1cm等规格。

所述主体支架头部有与压迫探头相配套的接口,主体支架中部有两固定槽可容纳固定绑带通过,固定绑带两端为粘扣区,可将外周血管止血器稳定固定在所需的部位;主体支架中部的固定绑带下有压力充气气囊,可通过充气泵调节压力充气气囊内的气体量,压力充气气囊上下面有分布均匀硬塑料制成的气囊支架,使压力充气气囊对主体支架产生的压力分布更均匀稳定;主体支架尾部为可活动的稳定支座,使得外周血管止血器固定得更为稳定。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创口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透明压迫垫,压迫探头压迫创口并与已固定在位的主体支架连接,调节压力充气气囊内气体量控制压迫器的压力,并可通过透明压迫垫观察创口出血情况。该专利适用于外周动静脉血管穿刺或切开等有创操作后压迫止血及外伤引起的较大血管破损的压迫止血,特别是常规绷带加压包扎及其他止血器操作困难的部位,该外周血管止血器使用方便快捷,疗效肯定。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专利的示意图(图1)、气囊支架示意图(图2)、透明压迫垫示意图(图3)

图中1.压力指示表盘 2.吻合接口 3.固定绑带 4.压力充气气囊 5.充气泵 6.防滑纹 7.压迫探头 8.主体支架 9.活动稳定支座 10.绑带槽 11.气囊支架 12.透明压迫垫

具体实施方案

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创口大小及部位选择安装合适规格的透明压迫垫(12),通过手持压迫探头(7)压迫创口起到立刻止血效果,将带有固定绑带(3)的主体支架(8)固定到合适的位置,将已固定好的主体支架通过吻合接口(2)与压迫探头相连接,再观察压力指示表盘(1)的压力情况,通过充气泵(5)调节压力充气气囊(4)内的气体量,使外周血管止血器对创口产生合适的压力起到止血作用。该外周血管止血器操作简单起效迅速,适合医院内外的现场急救及医院内血管有创操作后的压迫止血。

以上实施方案是对本专利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限制,凡是与本专利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