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48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动脉贮血型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膜式氧合器,其氧合部分多由中空纤维膜管制作,据其血流途径分为两类一类是中空纤维内走血,中空纤维外通气,由于中空纤维内走血跨膜压力落差较大,血流阻力大,氧合面积较小,需用中空纤维量大,因此造价较高,如,日本的TERUMO CAPIOX氧合器;另一类是中空纤维外走血,中空纤维内通气,这类氧合气的跨膜压力落差较小,有效氧合面积较大,如,美国的SARNS MO;MEDTRONIC MAXIMA;意大利的DIDECO氧合器,其造价亦较高。现有的氧合器较好的一般具有六大功能,即氧合、热交换、贮血(多为静脉贮血)、消泡、心内吸引、过滤等,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患者的静脉血靠重力引流进入静脉型贮血装置,然后连一段泵管用人工心(血泵)将静脉血泵入变温氧合装置,最后进入动脉管道。这种氧合器是由两个装置组合应用,结构复杂,体积大。
2、氧合热交换部分在血泵之后,跨膜压力落差较大,易造成中孔纤维膜管破裂,由于热交换氧合在血泵之后,为高压部分,故接口部分要加固牢靠,否则易造成管道脱开的危险,安全性、可靠性相对较差。
3、预充液体前要用二氧化碳气充满热交换和氧合部分,预充液体后要反复拍打氧合及热交换部分,以将气体排除干净。因这部分在血泵之后,如气体排不干净而进入患者体内,可造成气栓。因此,这种结构形式不仅使操作复杂,而且有不安全因素。
4、需用混合气体,以氧浓度调节氧分压,用氧流量大小调节二氧化碳分压,为此必须有一个气体混合装置和空气压缩机,或者采用血泵将空气和氧气混合,临床使用较为繁琐。
5、氧合室在血泵之后,其出血口均为3/8英吋接口,由于出血口小,导致氧合室中血流不均衡,有一定死腔,故氧合效率低。为提高氧合效率必须加大氧合面积,增加中空纤维长度,因而使造价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动脉贮血型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其兼具氧合器和心内吸引贮血器的全部功能,跨膜压力落差小,氧合效率和二氧化碳排出能力高,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均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包括回收血消泡过滤室、氧合贮血过滤室和热交换室,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氧合贮血过滤室为直立圆桶状轴心型结构,其中心为占空器,占空器外部为中空纤维氧合室,氧合室下部与热交换室连通,上端经氧合室出血口和设于氧合室外部的消泡网、过滤网与设有动脉出血口的动脉贮血室连通,进氧口设于氧合室底部;所述热交换室内设有水平排列的变温管,热交换室底部设有静脉血入口;所述回收血消泡过滤室中心是回收血收集室,其通过设于占空器内的回收血收集管与热交换室连通,回收血入口经回收消泡网和过滤网与回收血收集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动脉贮血室上部与氧合室内中空纤维的上封头端上部连通,且均与设于动脉贮血室顶盖上的出氧口和排气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氧合室出血口为水平均布于氧合室外壁上的长条狭缝或密集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动脉贮血室上部设有排气加药口;所述回收室上部设有过滤预充口和排气加药口,所述回收血收集室上部设有快速预充口和排气快速加药口。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上部为回收血消泡过滤室,中部为氧合贮血过滤室29,下部为热交换室1。氧合贮血过滤室29为直立圆桶状轴心型结构,其中心是圆桶状占空器30,占空器30外部是氧合室6,其由有序地绕于占空器30上的中空纤维和氧合室外壁7构成。中空纤维的上、下两端以聚胺脂封头,形成上封头端27和下封头端4,封头端经切割而使中空纤维在此处均被切断,暴露出中心孔。氧合室6下方设有通气室3,其上设有进氧口31。氧合室6的外部设有消泡过滤网的支架9,支架9由若干条垂直设置的支撑筋构成,使包绕于氧合室6上的消泡网8与氧合室外壁7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氧合室外壁7的上部设有氧合室出口12。氧合室出口12为水平均布于氧合室外壁7上的长条狭缝或密集的小孔。消泡网8的外部为过滤网11,过滤网11外部为动脉贮血室10,动脉贮血室10下部设有动脉出血口2,上端设有贮血室顶盖13,贮血室顶盖13上设有排气加药口14和25、出氧口15和排气口26。动脉贮血室10上部与氧合室6中空纤维上封头端27的上方相连通,且均与出氧口15和排气口26连通,由中空纤维上封头端27排出的氧气,可进入动脉氧合室10,使此处的血可继续进行氧合。本实用新型的下部为热交换室1,其内部设有若干根水平排列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入水口33和出水口32设于热交换室1的外部,其外部还设有静脉血入口34。热交换室1与氧合室6经氧合室入血口5连通。本实用新型上部为回收血消泡过滤室,其中心为回收血收集室16,其下端通过设于占空器30内的回收血收集管28与热交换室1连通,其外部设有回收过滤网24,回收过滤网24外部为回收消泡网23,消泡网23外部为回收室22,回收室22的上端部设有回收血入口17、排气加药口18和过滤预充口21,回收血收集室16的上端设有快速预充口19和排气快速加药口20。使用时,患者的上下腔静脉血经导血管由静脉入血口34引入热交换室1进行热交换,然后向上由氧合室入血口5进入氧合室6,走中空纤维的外部。由进氧口31来的氧气经通气室3由中空纤维的下封头端4进入中空纤维内,与氧合室6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剩余气体经中空纤维的上封头端27由出氧口15和排气口26排出。在氧合室6内经氧合后的血液由氧合室出血口12引出,经消泡网8和过滤网11进入动脉贮血室10。回收血由回收血入口17进入,经回收消泡网23和回收过滤网24进入回收血收集室16,再经回收血收集管28进入热交换室1内与静脉血一同进行热交换。动脉贮血室10中的氧合血由动脉出血口2进入血泵,再输入人体,由此完成体外循环。
本实用新型壳体主要采用透明硬质无毒高分子材料;各连接部位均为卡接粘接形式;消泡网均采用中孔聚氨酯泡沫;过滤网11为动脉过滤网,可采用尼龙筛网;回收过滤网19可采用吸附型深度过滤毡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兼具膜式氧合器和心内吸引贮血器的全部功能。
2、跨膜压力落差小,预充时不须排气,不须采用混合气体即能有效地调节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3、氧合性能稳定,氧合效率高,二氧化碳排出率高。
4、无须用血泵将血液泵入氧合室,操作、使用均方便。
5、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
6、一次性使用,避免了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7、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包括回收血消泡过滤室、氧合贮血过滤室和热交换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贮血过滤室为直立圆桶状轴心型结构,其中心为占空器,占空器外部为中空纤维氧合室,氧合室下部与热交换室连通,上端经氧合室出血口和设于氧合室外部的消泡网、过滤网与设有动脉出血口的动脉贮血室连通,进氧口设于氧合室底部;所述热交换室内设有水平排列的变温管,热交换室底部设有静脉血入口;所述回收血消泡过滤室中心是回收血收集室,其通过设于占空器内的回收血收集管与热交换室连通,回收血入口经回收消泡网和过滤网与回收血收集室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脉贮血室上部与氧合室内中空纤维的上封头端上部连通,且均与设于动脉贮血室顶盖上的出氧口和排气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合室出血口为水平均布于氧合室外壁上的长条狭缝或密集的小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脉贮血室上部设有排气加药口;所述回收室上部设有过滤预充口和排气加药口,所述回收血收集室上部设有快速预充口和排气快速加药口。
专利摘要一种带心内吸引贮血装置的膜式氧合器,其氧合贮血过滤室中心为占空器,占空器外部为中空纤维氧合室,氧合室外部为动脉贮血室,氧合室与动脉贮血室间设有消泡网和过滤网。回收血消泡过滤室的回收血入口经回收消泡、过滤网与其中心的回收血收集室连通,回收血收集室经设于占室器内的回收血收集管与热交换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兼具膜式氧合器和心内吸引贮血器的全部功能,氧合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M1/14GK2159220SQ93212528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5日
发明者戴刚 申请人:戴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