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地安装于牙齿的牙科用具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919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保护侧壁包含一后齿颊侧壁,粘附至后齿的一颊侧面,及一后齿舌侧壁,粘附至后齿的一舌侧面,以避免所述护后齿套和后齿分开。
[0051]所述保护侧壁包含一侧表面层,与相同材料的所述硬质层整合形成,且所述保护基底与所述保护侧壁形成一后齿凹槽供后齿插入,所述凹槽具有后齿所转录的形状。当然,所述保护侧壁可包含与相同材料的所述缓冲层整合形成的所述侧表面层,且所述保护基底和保护侧壁可形成所述后齿凹槽,具有后齿所转录的形状以供接合。
[0052]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如牙套等,可进一步包含一气道沟槽,该沟槽因所述保护基底外表面的牙齿间间隙而具有一凹陷形状,其依颊舌方向形成于所述保护基底的外表面以引导空气流入牙弓内侧。
[0053]所述护后齿套是一种护白齿套,被区分为保护左白齿(左侧后齿)的一左护套和保护右白齿(右侧后齿)的一右护套,且所述左护套与所述右护套可由一连接器整合连接。
[0054]所述连接器包含具有一前齿凹槽的一护前齿套,该凹槽具有前齿所转录的形状,因此使牙齿的前齿可以插入。所述左护套具有一左后齿凹槽,该凹槽具有左侧后齿所转录的形状,因此使后齿的左侧后齿可以插入;及一右后齿凹槽,该凹槽具有右侧后齿所转录的形状,因此使后齿的右侧后齿可以插入。此外,所述前齿凹槽、所述左后齿凹槽及所述右后齿凹槽形成如同牙齿的牙弓。
[0055]所述护前齿套包含一保护框,是沿着前齿的舌侧与唇侧的至少任一侧而设置以维持牙弓的形状。
[005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如护牙套等,可包含一用于拆卸牙套的拉柄,设置于所述护前齿套以拆卸所述护牙套。所述拉柄可向下折叠至与前齿的唇侧面相接触的所述护前齿套的唇侧壁,但不限于此。
[005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如护牙套等,可在跨越牙弓的方向形成于所述护牙套的外表面以引导空气进入牙弓内侧,且所述气道沟槽因所述护牙套外表面的牙齿间间隙而可形成一凹陷形状,所述护牙套外表面即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的外表面。
[0058]具有相对牙齿咬合面转录的形状的一相对牙齿接触表面可形成于与相对牙齿接触的所述保护基底的外表面。
[0059][有利功效]
[0060]根据本发明建议的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如所述护牙套等及其制造方法,可展现下列功效。
[0061]首先,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吸收起因于咬牙或磨牙的冲击以避免对牙齿的伤害,能有效维持牙齿对齐,且在持续使用时是出色耐用的。
[0062]第二,因为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可提供适合其拆卸的嵌合力,其能避免拆卸时对牙齿的伤害,是容易拆卸的,且于长期使用或冲击具有极佳的耐用性与形状稳定性。
[0063]第三,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可维护平顺呼吸,即使在无意识咬牙或为了施予大力而有意识咬牙的时候。此外,因为前齿覆盖部分于覆盖前齿末端的厚度厚于后齿覆盖部分于覆盖后齿中最远后齿一末端的厚度,可避免在使用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时牙齿的垂直位置的变化。
[0064]第四,根据本发明,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可维持上排齿和下排齿间的咬合关系,因为其避免或最小化因下排齿相对于上排齿的水平移动而造成的颞下颂关节的损伤,而且容易制造。
[0065]第五,根据本发明,因为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硬质层覆盖后齿,由大咬合力造成的冲击可被吸收且同时可避免伤害。此外,稳定的咬牙可被诱发,因此能保护牙齿与颞下颂关节,且本发明对处于需要用力咬合的情境的使用者非常有效,例如生产中的母亲。
[0066]第六,根据本发明,因为可维持使用者的牙弓,能够避免由牙弓不整齐(牙弓崩坏)造成的牙齿损伤、齿槽骨的损伤、及颞下颂关节的损伤,且能避免由磨牙造成的牙齿损伤。
[0067]第七,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如护牙套等,容易拆卸,方便使用,而且可将刺激感最小化。
【附图说明】
[0068]图1是根据本发明图示说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69]图2是根据本发明图不说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70]图3是根据本发明图不说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0071]图4是根据本发明图示说明施加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核心框的一实施例的底视图;
[0072]图5是沿图1的A-A线撷取的剖视图;
[0073]图6是沿图1的B-B线撷取的剖视图;
[0074]图7是沿图1的C-C线撷取的剖视图;
[0075]图8是根据本发明说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与相对牙齿的接触状态的侧视图;
[0076]图9是说明图5所示可拆卸牙科用具与相对牙齿的后齿的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0077]图10是说明图7所示可拆卸牙科用具与相对牙齿的前齿的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0078]图11是举例说明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79]图12和图13是举例说明上鄂与下颚牙模处于对齐的咬合关系而由关节联动装置支撑的状态的侧视图和透视图;
[0080]图14和图15是举例说明上鄂与下颚牙模处于对齐的咬合关系而被关节联动装置拉宽的状态的侧视图和透视图;
[0081 ]图16是说明核心框在牙模上铸造成形的状态的透视图;
[0082]图17是说明覆盖框的层状构造覆盖上安装于牙模的核心框的状态的透视图;
[0083]图18是说明接合凹槽在图17中铸造的层状构造的表面上形成的俯视图;
[0084]图19是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85]图20是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0086]图21是沿图19的A-A线撷取的剖视图;
[0087]图22是沿图19的B-B线撷取的剖视图;
[0088]图23是沿图19的B-B线撷取的剖视图的另一例;
[0089]图24是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底视图;
[0090]图25是说明图20所示实施例安装于牙齿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0091]图26是说明相对牙齿的后齿与图21所示的一部分的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0092]图27是说明相对牙齿的前齿与图23所示的一部分的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0093]图28是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0094]图29是沿图28的1-Ι线撷取的剖视图;
[0095]图30是图28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96]图31是图28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0097]图32至37是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98]图38是说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及
[0099]图39是说明图38所示实施例安装于牙齿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0]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在下方实施例的描述中,相同的用语或字符将用于指称相同的元件,且附加或重复的说明将于下方省略。
[0101]首先,参照图1至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
[0102]图1是根据本发明图示说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图示说明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图示说明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图不说明施加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核心框的一实施例的底视图。
[0103]此外,图5是沿图1的A-A线撷取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1的B-B线撷取的剖视图,且图7是沿图1的C-C线撷取的剖视图。
[010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拆卸牙科用具是一种口腔内装置,具有牙套的形状且可拆卸地安装于形成牙弓的上颚齿或下颚齿,即上排齿或下排齿,以用于牙科用途,例如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冲击及环境,如磨牙、咬牙等或维持牙齿对齐。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可用作牙套、咬合板或齿颚矫正维持器等。在本实施例,将说明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安装于上颚齿(上排齿,Upper Teeh)的构造,但是所述用具也有安装于下颚齿(下排齿)的构造。在安装于下排齿的案例中,一齿结合凹槽可在相反方向形成。
[0105]参照图1至图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牙科用具(100)可拆卸地安装于使用者的上颚齿(上排齿,Upper Teeth)。如前所述,牙科用具(100)可用作一种使牙齿免受磨牙、咬牙或其他冲击的伤害的装置,也可用作一种维持一组现有牙齿(牙列)的装置,例如在齿颚矫正治疗后维持牙齿对齐的齿颚矫正维持器。
[0106]在可拆卸牙科用具(100),被牙齿即上排齿插入的齿结合凹槽(110a)是以凹雕方式形成而具有对应至形成牙弓(Dental Arch)的上颚齿的形状。此外,可拆卸牙科用具
(100)是一弓形构造,包含一覆盖框(110:Cover Frame)及一核心框(120:Core Frame)。
[0107]覆盖框(110)是具有多个层状结构的一层状构造,特别是一种层状构造,其具有硬质材料的一第1覆盖层(101)及设置于第1覆盖层(101)内侧的软质材料的一第2覆盖层(102)。第2覆盖层(102)可直接接触第1覆盖层(101)的内侧表面,且可与其间的另一层相叠。然而,在本实施例,第2覆盖层是层叠而邻近第1覆盖层(101)的内侧表面。
[0108]此外,因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可拆卸牙科用具(100)是安装于上排齿的构造,一齿凹槽沿着覆盖框(110)的纵向形成于覆盖框(110)的内侧以容纳牙齿,即上排齿。覆盖框(110)根据本实施例的可拆卸牙科用具(100)的外形而形成一弓形,且覆盖框(110)的顶端被设置为一向下凹陷的形状,因此所述齿凹槽可对应至牙弓。
[0109]更具体地,覆盖框(110)包含一覆盖内壁(111),一覆盖外壁(112)及一覆盖基底(113)。此处,覆盖内壁(111)形成齿凹槽的一侧壁(内侧壁或后壁)以弯曲地沿着牙齿背面,即上排齿的舌侧面而设置。此外,覆盖外壁(112)形成齿凹槽的另一壁(前壁)以弯曲地沿着牙齿正面(唇侧面与颊侧面)而设置。
[0110]其次,覆盖基底(113)连接覆盖内壁(111)与覆盖外壁(112)以阻隔牙齿(上排齿)与相对牙齿(下排齿)间的间隙。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可拆卸牙科用具(100)是安装于上排齿的一种构造。因此,覆盖基底(113)形成齿凹槽的底部,且在下排齿与安装有可拆卸牙科用具的上排齿咬合的情况下,覆盖基底(113)的外侧表面(外表面)接触下排齿(相对牙齿)。
[0111]供作参考,正常人的牙齿大致区分为后齿(臼齿)与前齿。构成后齿的牙齿(T1)(后齿)的末端部分被称为一咬合面而执行一阻嚼动作(嚼的动作),构成前齿的牙齿(T2)(前齿)的末端部分在功用上执行一切割动作,因此被称为一切割面(或简称为切缘)。
[0112]另外,对正常人而言,后齿由牙齿左侧和右侧的二或三颗臼齿及二颗位在臼齿前方的前白齿所组成,而前齿由正中门齿、侧门齿与牙齿左侧和右侧的犬齿所组成。
[0113]此外,核心框(120)是设置于覆盖框(110)的内侧以接触牙齿,即核心框(120)是容置/固定于覆盖框(110)的内侧(齿凹槽)以接合牙齿中的多个牙齿。核心框(120)具有牙齿接触表面(121a)与(121b),是依牙齿(上排齿)中多个牙齿的末端部分印痕而成形,且以一弓形被设置于覆盖框(110)的齿凹槽。
[0114]因此,核心框(120)是固定于覆盖框的齿凹槽以完成覆盖框(110)内侧的齿结合凹槽(110a),如上所述。
[0115]在本实施例,核心框(120)的牙齿接触表面(121a)与(121b)是依牙齿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沿着牙齿的牙弓从牙齿的任一左后齿至牙齿的任一右后齿而设置。
[0116]因此,核心框(120)的牙齿接触表面(121a)与(121b)包含依前齿(T2)的切割面的印痕而成形的一前齿接触表面(121a),及依后齿(T1)的咬合面的印痕而成形的一后齿接触表面(121b)。在由前齿接触表面(121a)形成的一部分(覆盖前齿的一部分),构成前齿的牙齿(正中门齿、侧门齿、及犬齿)占据其中。在由后齿接触表面(121b)形成的一部分(覆盖至少一后齿的一部分),构成后齿的部分牙齿与其相吻合(Maching)。
[0117]因此,核心框(120)是可拆卸牙科用具(110)安装于牙齿(上排齿)时用于对齐与接合的基底,且避免可拆卸牙科用具(100)在咬牙或磨牙时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