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地安装于牙齿的牙科用具及其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691992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的底部表面。在此情况下,气道沟槽(331)较佳形成于齿间间隙(牙齿间),且护牙套较佳包含多个气道沟槽。
[0236]此外,护前齿套(320)可包含保护框(321a),是沿着前齿的舌侧与唇侧的至少一侧而设置以便护牙套(300)维持牙弓的形状。
[0237]参照图31,在本实施例,保护框(321a)是由坚固材料制成且设置于前齿的舌侧壁
(321),以维持护牙套(300)的形状为原有状态。在本实施例,保护框(321a)是由与硬质层(313b)相同的材料制成,且整合连接至硬质层(313b),但不限于此。
[0238]同样,在本实施例,硬质层(313b)可用硬质树脂制造,例如硬质硅树脂材料,且因为缓冲层(313a)是由软质材料制成的一层,即软质层,它是用软质硅树脂材料制造。就牙科树脂(Dental Resin)而言,有各种硬质树脂与软质树脂由公司贩售,如德国的ER0KDENT公司等。就硬质牙科树脂的特例而言,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Glycol)等,而就软质牙科树脂的特例而言,有乙稀/醋酸乙稀酯共聚物EVA(Rthylene Vinyl Acetate)等。如上所述,因为各种硬质树脂和软质树脂为已知,省略其附加解释。
[0239]其次,参照图32至图37以护牙套的护后齿套的实施例说明可拆卸牙科用具的另一实例。
[0240]如图32与图33所示实例的描述,护后齿套(310)可具有硬质层(313b)埋设于缓冲层(313a)内侧的构造。硬质层可以是硬质树脂,且可以是金属薄片,尤其是有孔的金属网板(Mesh Plate)。就金属网板的实例而言,可采用日本Τ0ΜΥ公司的产品。
[0241]此外,如图34所示,保护侧壁(314a)与(314b)和缓冲层(313a)以相同材料整合形成一单层,且缓冲层(313a)可被硬质层(313b)覆盖。当然,保护侧壁(314a)与(314b)可和硬质层(313b)以相同材料整合形成一单层,且硬质层(313b)可被缓冲层(313a)覆盖。
[0242]另外,如图35所示,保护侧壁(314a)与(314b)和保护基底(313)可具有至少三层的构造。例如保护侧壁可具有层状构造,使缓冲层(313a)被设置于硬质层(313b)之间,或者硬质层(313b)被设置于缓冲层(313a)之间。
[0243]其次,参照如图36与图37,具有转录自相对牙齿的咬合表面的形状的相对牙齿接触表面(113d)可形成于后齿接触表面的相对表面,即保护基底的外表面,因此下排齿与上排齿间的咬合关系可维持在原有状态。此外,如图37所示,护后齿套(310)可进一步包含相对牙齿颊侧壁(314c)以接触相对牙齿的颊侧面,及相对牙齿舌侧壁(314d)以接触相对牙齿的舌侧面。
[0244]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例如护牙套可进一步包含用于拆卸该护牙套的拉柄。
[0245]参照图38与图39,在另一实施例的护牙套(300A)包含护后齿套(310)和护前齿套(320)。拆卸用拉柄(330)是设置于护前齿套(320),藉此可拆卸牙科用具,即护牙套可由使用者或旁人轻易移除至口腔外。
[0246]在本实施例,拉柄(330)是固定在护前齿套(320)的正面,即前齿唇侧壁(322)的正面。更具体地,该拉柄被配置为向下扳折至护前齿套(320)的正面(前齿唇侧壁的正面)。
[0247]拉柄(330)可配置为在前齿护套(320)的正面可以自行折叠,且可藉由外力施压于嘴唇上而折叠。在本实施例,拉柄(330)的末端是固定在前齿唇侧壁(322)的正面顶端且可藉其弹性向下折叠。
[0248]更具体地,拉柄(330)具有环形结构,其两个末端固定于前齿唇侧壁(322)的正面顶端,因此当本实施例的护牙套(300A)装置于口腔内时,可最小化其上的拉柄(330)施于嘴唇的刺激感。
[0249]另外,当拆卸护牙套(300A)为必要时,护牙套(300A),即可拆卸牙科用具可让使用者或其他人利用他们的手指或其他工具抓住拉柄(300),从虚线位置向实线位置扳折,并依图39的箭头方向扳动拉柄以轻易从牙齿分离。
[0250]用于拆卸护牙套的拉柄(330)可以藉由手持尤其是手指来操作,而且可用机器或工具操作。因此,拉柄并不限于直接手持的特征。
[0251]就用于拆卸护牙套的拉柄之外的其余特征而言,可套用以上实施例所说明的结构,故省略重复的说明。
[0252]尽管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已在上方描述,显而易见地,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除了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其他特定型态实施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的目的与范围。
[0253]因此,前述实施例应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定本发明,且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前述描述,而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被修改。
[0254][产业的利用性]
[0255]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口腔内装置,即一种可拆卸牙科用具,具有牙套的形状以便可拆卸地安装于牙齿,其于制造齿颚矫正治疗的装置或运动用护牙套等的领域具有产业利用性。此外,可拆卸牙科用具会吸收起因于咬牙或磨牙的冲击以避免牙齿受损,可有效维持牙齿对齐,且在持续使用时极为耐用。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弓形且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排齿或下排齿牙弓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纵向形成一齿凹槽的一覆盖框,所述覆盖框是一层状构造而包含一硬质材料的一第1覆盖层及设置于相对所述第1覆盖层内侧的一软质材料的一第2覆盖层;以及 一硬质材料的一核心框,设置于所述覆盖框的所述齿凹槽,且具有依多个牙齿的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的一牙齿接触表面, 其中,所述覆盖框包含一覆盖内壁,构成所述齿凹槽一侧的一壁以设置于牙齿的舌侧;一覆盖外壁,构成所述齿凹槽另一侧的一壁以沿着牙齿的正面而设置;及一覆盖基底,连接所述覆盖内壁与所述覆盖外壁以阻隔牙齿与其相对牙齿间的一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框的牙齿接触表面是依牙齿的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沿着牙弓由左侧任一后齿至右侧任一后齿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依左侧至少一后齿的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的一左后齿接触表面是形成于所述齿凹槽的一左侧末端与所述核心框的一左侧末端之间,以直接接触左侧至少一后齿而被封闭;依右侧至少一后齿的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的一右后齿接触表面是形成于所述齿凹槽的一右侧末端与所述核心框的一右侧末端之间,以直接接触右侧至少一后齿而被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一前齿覆盖部分于覆盖前齿末端的厚度,是厚于一后齿覆盖部分于覆盖后齿中最远后齿一末端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覆盖层形成所述可拆式牙科用具的一外表面,所述第二覆盖叠在所述第1覆盖层的内侧以接触所述第1覆盖层,且所述第2覆盖层的一内侧表面接触所述核心框以覆盖所述核心框。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内壁是用于接触牙齿的一舌侧面前壁,且所述覆盖外壁是用于接触牙齿的一正面后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覆盖层具有一内侧表面以接触所述牙齿舌侧面,所述牙齿正面,及所述核心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基底的外表面是依所述牙齿的相对牙齿印痕而成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基底具有至少一气道沟槽,在所述覆盖基底的外表面的齿间部分下凹,所述气道沟槽在跨越所述覆盖框的纵向方向上形成,使空气通过至所述覆盖框的背面。10.一种具有弓形且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排齿或下排齿牙弓的牙科用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a)形成一硬质材料的一核心框,具有依多个牙齿的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的一牙齿接触表面;及 (b)形成一层状构造的一覆盖框,包含一硬质材料的一第1覆盖层及设置于相对所述第1覆盖层内侧与所述核心框外侧的一软质材料的一第2覆盖层,以整体形成一覆盖内壁,一覆盖外壁及一覆盖基底于所述核心框的外侧;其中所述覆盖内壁形成一齿凹槽一侧的一壁以设置于牙齿的舌侧;一覆盖外壁形成所述齿凹槽另一侧的一壁以沿着牙齿的正面而设置,及一覆盖基底连接所述覆盖内壁与所述覆盖外壁以阻隔牙齿与其相对牙齿间的间隙,包覆所述核心框,及沿着所述覆盖内壁与所述覆盖外壁形成所述齿凹槽。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在与牙齿有相同构造的一牙模上进行。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含(al)涂覆一牙科树脂在所述牙模上以铸造所述牙齿接触表面。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心框置于所述牙模的状况下,步骤(b)包含形成所述覆盖框的一层状构造于所述核心框外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层状构造包含: 软化一片材,该片材包含形成所述第1覆盖层的一硬质层,及形成所述第2覆盖层且叠在所述硬质层上而与所述硬质层整合的一软质层;及 将所述片材粘合到放置有所述核心框的牙模,使所述核心框与所述片材整合,因此使放置有所述核心框的牙模的形状能以凹雕方式转录至所述片材。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构造包含: 将所述软质片材粘合到放置有所述核心框的牙模,使所述核心框与所述软质片材整合,因此使放置有所述核心框的牙模的形状能以凹雕方式转录至形成所述第2覆盖层的软质片材;及 将所述硬质片材粘合到覆盖有所述核心框与软质片材的所述牙模,使所述硬质片材与所述软质片材的外侧整合,因此使覆盖有所述核心框与软质片材的牙模的形状能以凹雕方式转录至形成所述第1覆盖层的所述硬质片材。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c)藉由将具有与牙齿的相对牙齿相同构造的所述相对牙齿的一印模压印在所述层状构造的外表面上,在所述覆盖基底的外表面上形成依所述相对牙齿的印痕而成形的一接合凹槽,以对应上颚骨与下颚骨之间的咬合关系,并且所述层状构造的构造覆盖形成于所述牙模上的所述核心框。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完成所述层状构造以完成所述覆盖框的一外形。18.—种可拆卸牙科用具,形成一齿凹槽让牙齿插入,安装于上排齿或下排齿牙弓以保护牙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保护内壁,形成所述齿凹槽一侧的一壁以接触牙齿舌侧面及覆盖所述牙齿舌侧面; 一保护外壁,形成所述齿凹槽另一侧的一壁以接触牙齿外表面及覆盖所述牙齿外表面;以及 一保护基底,沿着牙弓形成以覆盖构成牙齿末端部分的前齿的一切割面及牙齿两侧后齿的一咬合面,且连结所述保护内壁与所述保护外壁,使牙齿可插入所述保护内壁与所述保护外壁之间, 其中,所述保护基底包含一软质缓冲层以缓和施加于牙齿的冲击;一硬质基底内层,设置于相对所述缓冲层的缓冲层内侧;及一硬质外层,设置于相对所述缓冲层的缓冲层外侧。19.一种可拆卸牙科用具,安装于上排齿或下排齿牙弓以保护牙齿并包含覆盖牙齿后齿的一护后齿牙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后齿套包含一保护基底,覆盖后齿的咬合面以阻隔后齿的咬合面与后齿的相对牙齿间的一间隙,及一保护侧壁,与所述保护基底整合形成以覆盖后齿的侧表面,以及所述保护基底包含一缓冲层,以吸收来自后齿与相对牙齿间咬合力的冲击,及一硬质层,由一坚固材料制成以加强所述保护基底的强度。
【专利摘要】一种极为耐用且能保护牙齿免于咬牙和磨牙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及其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可拆卸牙科用具包含覆盖框,在长轴方向形成齿凹槽且由层状构造组成,该层状构造包含硬质材料的第1覆盖层及设置于相对第1覆盖层内侧的软质材料的第2覆盖层;及硬质材料的核心框,设置于覆盖框的齿凹槽且具有依多个牙齿的末端部分的印痕而成形的牙齿接触表面,在此处,覆盖框包含覆盖内壁,构成齿凹槽一侧的一壁以设置于牙齿的舌侧;覆盖外壁,构成齿凹槽另一侧的一壁以沿着牙齿的正面而设置;及覆盖基底,连接覆盖内壁与覆盖外壁以阻隔牙齿与其相对牙齿间的间隙。所述可拆卸牙科用具会吸收起因于咬牙或磨牙的冲击以避免牙齿受损,可有效维持牙齿对齐,且在持续使用时极为耐用。
【IPC分类】A61C19/06, A61C5/14, A61C7/08
【公开号】CN105451681
【申请号】CN201480044517
【发明人】金成勋, 金慧雄
【申请人】庆熙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9日
【公告号】US20160157962, WO2015020293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