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917679阅读:来源:国知局
、夏菘、青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叶。【性 味】甘;凉。【归经】肠;胃经。【功能主治】解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肺消痰;通利肠胃。主肺热咳 嗽;便秘;消渴;食积;丹毒;漆疮。【各家论述】1.《别录》: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2 . 《滇南本草》:主消痰,止咳嗽,利小便,清肺热。【摘录】《中华本草》
[0026] 蕨麻:【别名】延寿果、鹿跑草、人参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蕨麻的块 根。【性味】甘;苦;寒。【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主脾虚泄泻; 病后贫血;营养不良;水肿;风湿痹痛。【摘录】《中华本草》
[0027] 滇五味:【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红花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性味】酸;甘; 性温。【归经】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主久嗽虚喘;梦遗滑 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摘录】《中 华本草》
[0028] 猪獠参:【别名】蛇寥子、土洋参、鸭肾参、小长距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 小舌唇兰的全草。【性味】甘;平;无毒。【归经】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肺固肾。主咳嗽气喘; 肾虚腰痛;遗精;头晕;病后体。【各家论述】《四川中药志》:治肾虚腰痛,咳嗽气喘及头昏身 软。【摘录】《中华本草》
[0029]分心木:【别名】胡桃衣、胡桃夹、胡桃隔、核桃隔。【性味】苦;涩;性平。【归经】脾;肾 经。【功能主治】涩精缩尿;止血止带;止泻痢。主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 疾。【各家论述】1.《本草再新》:健脾固肾。2.陈念祖:收涩精气。3.《天津中草药》:固涩收敛。 治遗精,尿频,带下。【摘录】《中华本草》
[0030] 猪仔笠:【别名】山葛、大力牛、鸡心薯、鸡头子、凉薯、山芪薯、地草果。【来源】药材 基源:为豆科植物猪仔笠的块根。【性味】甘;平。【归经】肺;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肺化 痰;生津止渴;消肿。主肺热咳嗽;肺痈;发热烦渴;痢疾;睾丸鞘膜积液,食积不消;跌打肿 痛。【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止咳化痰,润肺滋肾。2.《广西中药志》:清心肺,生津止 渴。治肺热咳嗽,湿热腹痛。【摘录】《中华本草》
[0031] 石见穿:【别名】紫参、五凤花、小丹参、月下红、石打穿、紫丹花、半枝莲。【来源】药 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草的全草。【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 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 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摘录】《中华本 草》
[0032]蓬藁:【别名】覆盆、陵藁、阴藁、割田薦、寒莓、寒薦。【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 物灰白毛莓的果实。【性味】甘酸;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缩尿。主多尿, 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各家论述】1.《本经》: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 有子。2.《医林纂要》:补肺,去寒。【摘录】《中华本草》
[0033] 紫梢花:【别名】紫霄花、花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简骨海绵科动物脆针海绵的干 燥群体。【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肾经。【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主阳痿;遗精;白 浊;虚寒带下;小便不禁;阴囊湿痒。【各家论述】《纲目》:益阳秘精,疗真元虚惫,阴痿,遗精, 余沥,白浊如脂,小便不禁,囊下湿痒,女人阴寒冷带,入丸散及坐汤用。【摘录】《中华本草》
[0034] 人参芦:【别名】参芦、竹节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要茎。【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归经】归胃;脾;肺经。【功能主治】升阳举陷。主脾虚气陷;久泻;脱肛。【各 家论述】2.《本草正义》:凡泄泻日久,阳气下陷,参芦加入应用药中,颇有功效,若滞下脓血, 而温热未清,则不可升也。【摘录】《中华本草》
[0035] 野升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单穗升麻的根茎。【性味】甘辛;微苦;微 寒。【归经】肺;脾;大肠经。【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清阳。主风热感冒;小儿麻 疹;热毒斑疹;咽喉肿痛;痈肿疮疡;阳明头痛;以及久泄脱肛;女子崩漏;白带。【各家论述】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散风,解毒,升阳。透疹。治时气疫疠,阳明头痛,喉痛,斑疹,风热疮 疡,久泄脱肛,女子崩带,小儿麻疹。用量八分至二钱。【摘录】《中华本草》
[0036] 赤小豆叶:【别名】赤小豆藿、小豆藿、小豆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 或赤豆的叶。【性味】味甘;酸;涩;性平。【归经】肝;肾;胃经。【功能主治】固肾缩尿;明目;止 渴。主小便频数;肝热目糊;心烦口渴。【各家论述】《名医别录》:主止小便数,去烦热。【摘录】 《中华本草》
[0037] 雉子筵:【别名】莓叶委陵菜、满山红、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来源】药材基源: 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全草。【性味】甘;温。【归经】肺;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养 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各家论述】《陕西草药》:益中气,补阴虚。治疝气及干血痨。【摘录】 《中华本草》
[0038] 菜头肾:【别名】土太子参、肉根马蓝。【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菜头肾的根 或全草。【性味】味甘;微苦;性凉。【归经】归肾;胃经。【功能主治】补肾养阴;清热解毒。主肾 虎腰痛;虎火牙痛;肝炎;疔疮疖肿。【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用于肾虚腰痛。【摘录】 《中华本草》
[0039] 珠儿参:【别名】珠参、扣子七、疙瘩七、珠子参、盘七、野三七、带节参三七。【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的根茎。【性味】味苦;甘;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散瘀 止血;消肿止痛。主热病烦渴;阴虚肺热咳嗽;咳血;吐血;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 跌打伤肿;风湿痹痛;胃痛;月经不调;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各家论述】1.《四川 中药志》:散瘀,止血,定痛。治跌扑损伤,痨伤吐血,崩中下血。2.《陕西中草药》:镇惊熄风, 除风湿,理气健胃,止痛。治小儿惊风,风湿性关节炎,胃病,肿毒恶疮。【摘录】《中华本草》
[0040]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单肾草15~25份、鸡 肾参10~20份、肾炎草5~15份、菘菜15~30份、蕨麻25~35份、滇五味20~30份、猪獠参15 ~30份、分心木15~25份、猪仔笠15~30份、石见穿20~30份、蓬藁15~25份、紫梢花30~40 份、人参芦15~30份、野升麻5~15份、赤小豆叶25~35份、雉子筵15~30份、菜头肾15~25 份和珠儿参5~15份。
[0041]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单肾草20~ 25份、鸡肾参15~20份、肾炎草5~10份、菘菜20~25份、蕨麻30~35份、滇五味25~30份、猪 獠参15~20份、分心木15~20份、猪仔笠20~25份、石见穿25~30份、蓬藁15~20份、紫梢花 30~35份、人参芦15~20份、野升麻5~10份、赤小豆叶25~30份、雉子筵20~25份、菜头肾 15~20份和珠儿参10~15份。
[0042]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单肾草21 份、鸡肾参18份、肾炎草7份、菘菜25份、蕨麻31份、滇五味28份、猪獠参16份、分心木16份、猪 仔笠21份、石见穿29份、蓬藁17份、紫梢花35份、人参芦16份、野升麻9份、赤小豆叶26份、雉 子筵24份、菜头肾16份和珠儿参14份。
[0043]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4]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6倍的醇浓度为 80%~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 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8Mpa下减压 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 175°C、出风温度80~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45]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 〇. 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46]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7]第一步,将单肾草、鸡肾参、肾炎草、務菜、蕨麻和滇五味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 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 比例为1:3~6,搅拌75分钟~90分钟,温度30°C~50°C,得挥发油包合物,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