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07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直升机的结构,特别是一种模型直升机尾部连 接旋翼的夹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模型直升机连接尾部用旋翼的夹座大概有两种结构。
图4所示为现有结构之一。连动元件8 2 —侧的结合部8 3穿入中空夹 座8 。衬套8 4套接结合部8 3位于夹座8内的部位。螺丝8 6以相向连动 元件8 2穿过轴承8 5而与结合部8 3锁住,且夹座8在衬套8 4面对连动 元件8 2的部位设有一挡止部8 1 。螺丝8 6的旋锁会连动轴承8 5推动衬 套8 4抵靠在夹座8挡止部8 1 。
由于夹座8与连动元件8 2之间存有间隙8 7 ,令连接在夹座8上的旋 翼8 8产生位移。这可能造成松动而减弱结合强度,亦使旋翼8 8的控制动 作不顺畅。
图5所示为另一种现有结构。夹座9由二半件合并而成。两个内凹的容 置槽9 l两侧各具有挡壁9 2,共同构成一个用以组配二轴承9 3的空间。 螺丝9 4穿过轴承9 3而与结合部9 6螺接,使夹座9与连动元件9 5连接 在一起。
这种结构,旋翼9 7及夹座9虽不会如同图4结构产生松动。但在旋转 期间,旋翼9 7因离心力而对夹座9产生向外拉扯的力量,致使轴承9 3外 环9 3 l存在有被挡壁9 l顺势扯脱的隐患。如此一来,旋翼9 7极可能造 成射出(术语称为射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模型直升机尾部旋翼射出的问 题,提供一种模型直升机防止尾部旋翼射出的夹座。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尾部旋翼控制动作顺畅的模型直升机。 一种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包括具有轴承的夹座内设有孔,该孔 与连通孔相通,该连通孔周围壁面由两个相对的夹槽而分为两个对应的夹 臂,所述夹臂末端各具有相互对应的结合孔,螺丝经该连通孔将夹座与连动
元件连接,旋翼置入所述夹槽内而被锁固在该结合孔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止推件,所述止推件为具有穿孔的环片,所述止推件可被所述螺
丝组装在连通孔内,所述连通孔对应止推件的一侧为挡止部,防止所述夹座
往旋翼方向位移。
所述止推件的一侧设有凸环部。
所述夹座在面对连动元件的一侧,设有容置槽供所述轴承组装,所述容 置槽防止轴承往旋翼方向移动的壁面为挡止部。
所述夹座在面对旋翼的一侧,设有容置槽供所述轴承组装,所述容置槽 防止轴承往连动元件方向移动的壁面也为挡止部。
所述夹座还可在面对连动元件和旋翼方向分别设有容置槽;
其中,夹座面对连动元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供第一轴承组装,该 第一容置槽防止第一轴承往旋翼方向移动的壁面为第一挡止部;
夹座面对旋翼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供第二轴承组装,该第二容置槽 防止第二轴承往连动组件方向移动的壁面为第二挡止部。
另一种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结构还可以是包括具有轴承的 夹座内设有孔,该孔与连通孔相通,该连通孔周围壁面由两个相对的夹槽而 分为两个对应的夹臂,所述夹臂末端各具有相互对应的结合孔,螺丝经该连 通孔将夹座与连动元件连接,旋翼置入所述夹槽内而被锁固在该结合孔上;
所述夹座在面对连动元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供第一轴承组装,该 第一容置槽防止第一轴承往旋翼方向移动的壁面为第一挡止部;
所述夹座面对旋翼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供第二轴承组装,该第二容 置槽防止第二轴承往连动组件方向移动的壁面为第二挡止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夹座在轴承、止推件配合多处挡止部的结构下,可以达到模型直升 机防止尾部旋翼射出的功效;
2. 提高了夹座与连动元件联结的稳定性,可防止夹座松动,使尾部的 旋翼控制动作更为顺畅。


图1为模型直升机尾部旋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连动元件、夹座及旋翼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连动元件、夹座及旋翼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4为现有连动元件、夹座及旋翼的组装剖面示意图之一;
图5为现有连动元件、夹座及旋翼的组装剖面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模型直升机的尾部旋转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尾部旋转机构1 ,包 括一个动力轴1 1 ,带动一个连动元件1 2旋转,以及一个夹座2 ,用以连 接该连动元件l2与旋翼13。
参阅图2、图3,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
图中的夹座2,内部具有孔2 1 。该孔2 l面对连动元件l 2—侧,设 有第一容置槽2 2,用以组装第一轴承3。该第一容置槽2 2为防止第一轴 承3往旋翼1 3方向移动的壁面,具有第一挡止部2 2 1。
所述孔2 l相对第一容置槽2 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2 3,用以 组装第二轴承4 。该第二容置槽2 3为防止第二轴承4往连动元件1 2方向 移动的壁面,具有第二挡止部2 3 1 。
所述第二容置槽2 3相对第二挡止部2 3 1的另一侧,设有一个大于该 第二容置槽2 3直径的连通孔2 4 ,并以该连通孔2 4邻近第二容置槽2 3 的壁面为第三挡止部2 4 1 。
所述夹座2在环绕该连通孔2 4的壁面,设有两个对应的夹槽2 5 ,使 该连通孔2 4周边壁面被分为相对两个夹臂2 5 1,该夹臂2 5 1末端设有 对应的结合孔2 6 。
所述夹座2在组装时,需配合两个轴承3、 4和两个螺丝5、 7以及一 个止推件6。其中,该止推件6具有一个环片6 1,该环片6 l—侧设凸环 部6 2 ,以该凸环部6 2内径为穿孔6 3 。
先将所述第一轴承3置入该夹座2的第一容置槽2 2内,使连动元件1 2 —侧为阶梯状的结合部12 1,经由第一轴承3而插入夹座2的孔2 1 内。
所述第二轴承4从该连通孔2 4置入夹座2的第二容置槽2 3 ,螺丝7 穿过该止推件6的穿孔6 3 ,连同该止推件6 —并锁接在连动元件1 2结合 部l 2 1的螺孔l 2 2上。
所述旋翼1 3插入上述与连动元件1 2组装的夹座2夹槽2 5中,螺丝 5经结合孔2 6而螺锁,使夹臂2 5 l稳定地将该旋翼l 3锁固在夹座2 上。
依上述步骤,将另一旋翼l 3与该连动元件1 2组装,当该连动元件l
2被驱动而自转时,两个旋翼l 3即各自对联结状态的夹座2产生离心力。 由于该第二挡止部2 3 l被第二轴承4抵住,故可防止该夹座2随着离心力 而往旋翼l 3方向移动。另外,该第一挡止部2 2 l被第一轴承3抵住,可 以防止该夹座2往连动元件1 2的方向移动。因此,该连动元件l 2与夹座 2、旋翼l 3三者间的联结关系,相对地稳固且不易松动。
所述止推件6 ,装设在轴承(在本实施例为第二轴承4 )外环。如果被 夹座2扯离时,该第三挡止部2 4 1可被止推件6的环片6 1抵住,防止该 夹座2随旋翼1 3离心力而射出,虽然可能影响到飞行状态的平稳性,但不 会误伤人体或损毁模型直升机。
所述止推件6可设为-」个具有穿孔6 3的环片6 1 ,使螺丝7与该连动 元件l 2锁接时,抵住该夹座2的第三挡止部2 4 1 ,积极地消除轴承(在 本实施例为第二轴承4 )外环被夹座2扯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在轴承、止推件部件设有多处挡止部结构,可使得 模型直升机尾部旋翼结构安全、稳定。所举实施例综合体现了各部位挡止部 的结构,但这样的结构不应仅局限于所举实施例的形式。凡以相近结构起到 相应挡止作用的部件,无论其尺寸、位置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包括具有轴承的夹座内设有孔,该孔与连通孔相通,该连通孔周围壁面由两个相对的夹槽而分为两个对应的夹臂,所述夹臂末端各具有相互对应的结合孔,螺丝经该连通孔将夹座与连动元件连接,旋翼置入所述夹槽内而被锁固在该结合孔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推件,所述止推件为具有穿孔的环片,所述止推件可被所述螺丝组装在连通孔内,所述连通孔对应止推件的一侧为挡止部,防止所述夹座往旋翼方向位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止推件的一侧设有凸环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夹座在面对连动元件的一侧,设有容置槽供所述轴承组装,所述容置槽防 止轴承往旋翼方向移动的壁面为挡止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夹座在面对旋翼的一侧,设有容置槽供所述轴承组装,所述容置槽防止轴 承往连动元件方向移动的壁面为挡止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座在面对连动元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槽供第一轴承组装,该第一容置槽防止第一轴承往旋翼方向移动的壁面为第一挡止部;所述夹座面对旋翼的一侧,设有第二容置槽供第二轴承组装,该第二容 置槽防止第二轴承往连动组件方向移动的壁面为第二挡止部。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尾旋翼的夹座改良结构,其夹座内设有轴承,与连动元件的结合部配合,供穿过止推件的螺丝将连动元件与夹座二者锁住,防止联结于连动元件的夹座位移或松动且避免旋翼射出。
文档编号A63H27/133GK201008747SQ20062013829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0日
发明者赖春霖 申请人:雷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