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11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档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用的变档器。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用机械大多没有变档器,在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需要变档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也难以提高工作效率,一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变速传动的纺织机,其申请号为94118147,申请日为1994年11月10日,发明名称为带有变速传动的纺织机,该纺织机具有一个控制装置,一个与该控制装置相连的变频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由变频器供给电流和变频电压,其特征在于,产生一个依赖机器的动作支架的可变模拟控制信号,该信号在控制装置中被连续地处理,此外,数字控制参量存储在控制装置的一个运算部件之中或变频器的控制部件之中,而模拟控制信号和数字控制参量是借助运算部件或控制部件以这样的方式处理的,即使由信号和控制参量的组合产生一个模拟控制变量参数,用于控制变频器的频率,而该频率在变频器的控制部件中进行处理,形成用于电动机的一个额定频率值。此种带变速传动的纺织机的变速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利于市场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且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它包括底座、拔叉导杆、拔叉、弹性装置、轴承导杆和安装在该轴承导杆上的轴承,底座上设置有拔叉支架和轴承支架,拔叉支架上设有滑动槽和孔,拔叉导杆穿插在该孔中,弹性装置设置在拔叉导杆与拔叉支架之间,轴承支架上也设有孔,轴承导杆穿插在该孔中,拔叉的一端固定在拔叉导杆上且位于拔叉支架的滑动槽内,拔叉的另一端通过其叉口与轴承相接触。
所述弹性装置是弹簧,在拔叉支架上设有弹簧定位孔,弹簧的一端位于该弹簧定位孔内,另一端通过档板与拔叉导杆连接。
所述弹性装置是弹簧,弹簧套在拔叉导杆上位于拔叉支架外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变档器的纺织机与目前的机械式变档器相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若与目前的完全采用人工进行变档相比,其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它包括底座1、拔叉导杆2、拔叉3、弹性装置4、轴承导杆5和安装在该轴承导杆5上的轴承6,底座1上设置有拔叉支架101和轴承支架102,拔叉支架101上设有滑动槽103和孔104,拔叉导杆2穿插在该孔104中,弹性装置4设置在拔叉导杆2与拔叉支架101之间,当在拔叉导杆2在该孔104中移动时,弹性装置4用来起复位作用,所以该弹性装置4可以是弹簧,在拔叉支架101上设有弹簧定位孔105,弹簧的一端位于该弹簧定位孔105内,另一端通过档板7与拔叉导杆2连接,该弹簧还可以直接套在拔叉导杆2上位于拔叉支架101外侧,轴承支架102上也设有孔106,轴承导杆2穿插在该孔106中,拔叉3的一端固定在拔叉导杆2上且位于拔叉支架101的滑动槽103内,拔叉3的另一端通过其叉口与轴承6相接触。当拔叉导杆2在拔叉支架101内左右滑动时,拔叉导杆2会通过拔叉3拔动安装在轴承导杆5上的轴承6左右滑动,以实现变档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拔叉导杆、拔叉、弹性装置、轴承导杆和安装在该轴承导杆上的轴承,底座上设置有拔叉支架和轴承支架,拔叉支架上设有滑动槽和孔,拔叉导杆穿插在该孔中,弹性装置设置在拔叉导杆与拔叉支架之间,轴承支架上也设有孔,轴承导杆穿插在该孔中,拔叉的一端固定在拔叉导杆上且位于拔叉支架的滑动槽内,拔叉的另一端通过其叉口与轴承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是弹簧,在拔叉支架上设有弹簧定位孔,弹簧的一端位于该弹簧定位孔内,另一端通过档板与拔叉导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是弹簧,弹簧套在拔叉导杆上位于拔叉支架外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用变档器,它包括底座、拔叉导杆、拔叉、弹性装置、轴承导杆和安装在该轴承导杆上的轴承,底座上设置有拔叉支架和轴承支架,拔叉支架上设有滑动槽和孔,拔叉导杆穿插在该孔中,弹性装置设置在拔叉导杆与拔叉支架之间,轴承支架上也设有孔,轴承导杆穿插在该孔中,拔叉的一端固定在拔叉导杆上且位于拔叉支架的滑动槽内,拔叉的另一端通过其叉口与轴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变档器的纺织机与目前的机械式变档器相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若与目前的完全采用人工进行变档相比,其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益。
文档编号D01H1/00GK2811339SQ2005200624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
发明者陈绍初 申请人:陈绍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