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361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多臂装置是将织物花纹组织信号转换成开口动作并以此驱动织机的综框作上下提综运动的织机开口部件之一,多臂装置按其开口形式的不同而分为消极式多臂装置和积极式多臂装置。随着无梭织机的普遍使用,尤其是织机速度的不断提高,消极式多臂装置因存在运动惯性冲击,不仅动能消耗大,而且难以保障织机平稳高速动作,例如往复运动的惯性冲击力会引起织机的严重振动,而积极式多臂开口装置能克服消极式多臂装置的这种欠缺,因此,积极式多臂开口装置是当今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为织机配套的主流装置。鉴于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属于积极式多臂装置范畴,又鉴于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系织机开口装置的重要部分,因此称之为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其是由本体部件、传动机构、信号阅读机构、选综执行机构和提综机构组成。传动机构是将来自于织机的匀速运动转为多臂主轴的变速运动,信号阅读机构是将织物组织电信号转为机械选综信号,选综执行机构则根据机械选综信号执行偏心机构是否运动,提综机构用于形成并输出综框开口运动。选综执行机构是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重要机构,其执行选综动作的正确与否会对织物的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当出现选综动作失误时会使织物产生瑕疵,影响织物档次的提升。关于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技术信息可由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典型的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7352C (旋转多臂机构以及装备此类多臂机构的织机),该专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FR-A-2540524 (织机用旋转多臂机构)的不足,其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将转臂(专利称绞支转臂)的掣子改为具有内外两个支承面的结构,藉以减小转臂的角运动幅度(见该专利的图1至图5所示以及说明书第3页最后一段至第4页第3行的描述);将偏心盘(专利称盘片)的第一个结合表面到主轴(专利称轴)的旋转轴线的距离改为大于偏心盘的第二个结合表面到主轴的旋转轴线的距离,于是,当转臂与偏心盘的第一结合表面啮合时,转臂便超出阅读装置的作用范围,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图3和说明书第6页倒数第2行第7页第4行的说明。客观而言,上述CN1057352C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小了转臂所受的运动冲击,并且使由此产生的能耗和噪声得以降低,尽管这种能耗和噪声相对于旋转式多臂机构的全部工作能耗和噪音是微不足道的,但毕竟表现出了说明书第3页第2段所称的技术效果。上述CN1057352C存在的所述欠缺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400257B推荐的“旋转式多臂开口机构”克服,具体可参照该CN102400787B的说明书第007至009栏和第0011栏。应该说该CN102400257B客观体现了其说明书第0021栏所述的技术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信号摆臂与偏心盘相配合的动作失误现象,尤其这种失误现象最终会导致织物布面产生瑕疵,使高档次的织物有失市场优势。[0008]经本申请人分析,前述信号摆臂与偏心盘相配合的动作失误源于信号摆臂对偏心盘锁定动作有失可靠,因为在偏心盘从高速旋转状态至瞬间静止(由信号摆臂锁定)状态这一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惯性动能,该惯性动能全凭连接于信号摆臂的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有效作用予以抵销,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一定的情形下,其功效(功效指信号摆臂对偏心盘锁定的动作效果)取决于信号摆臂上的摆臂啮合部与偏心盘上的偏心盘啮合面之间的恰到好处的啮合关系,也就是说,其功效取决于啮合状态(时间点或称时点)与偏心盘啮合面的受力角。而前述专利存在啮合时间点过早的欠缺,啮合时间点过早即提前会使偏心盘脱离主轴(花键盘)时的惯性动能增大,对此,虽然可以采用增大复位弹簧力予以抵销,但是增大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会增大能耗,不利于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在信号摆臂的摆臂啮合部与偏心盘啮合面从开始接触到完成啮合的时段内即啮合的过程中,前述受力角的变化较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位弹簧的弹簧力功效的最大利用程度。再一方面,由于信号摆臂的摆臂啮合部与偏心盘上的偏心盘啮合面的结构均有失合理,致使信号摆臂对偏心盘在静止状态下的保持力矩较大,从而也增大了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能耗。从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的角度考量,毫无疑问,若要确保织物布面质量而藉以提升织物档次,则必需消除作为选综执行机构的信号摆臂与偏心盘配合失误弊端。然而,由于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应用已具有较长的历史,业界普遍认为这种装置的技术状况趋于饱和,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但是,使用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织物生产厂商期望早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的期望与呼声日趋强烈,正鉴于此,本申请人作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信号摆臂的摆臂啮合部与偏心盘的偏心盘啮合面之间的配合效果而藉以保障信号摆臂对偏心盘的可靠锁定或释放、有利于使偏心盘脱离主轴的花键盘时的主动驱动的时间点趋于与主轴的花键盘的运动停顿点相一致而藉以降低偏心盘的惯性动能和有益于保障信号摆臂的摆臂啮合部与偏心盘的偏心盘啮合面两者从开始接触到完全啮合过程中的作用角保持基本不变而藉以使复位弹簧足够轻松地抵销偏心盘的惯性动能并将偏心盘可靠锁定所作的正功更加有效并且体现理想的节约能耗效果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包括一主轴;一摆臂和一偏心盘,摆臂通过摆臂轴承设置在偏心盘上,偏心盘通过偏心盘轴承设置在主轴上,在该偏心盘的盘缘部位构成有一第一偏心盘啮合腔和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第一、第二偏心盘哨合腔在偏心盘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花键盘,该花键盘定位在主轴上并且随主轴转动,在该花键盘盘缘上构成有一第一凹槽和一第二凹槽,第一、第二凹槽在花键盘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以摆动状态枢转设置在偏心盘上的一离合爪,该离合爪的一端与设置在偏心盘上的限位销相对应,并且在该一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凹槽或者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凸缘和构成有一反力弹簧固定座,在该反力弹簧固定座上固定有一反力弹簧的一端,而反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盘上,离合爪的另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的部位构成有一凹缘;一中部枢转设置在第一信号摆臂轴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一摆臂啮合部而另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一吸铁摆臂触脚的第一信号摆臂,其中:第一摆臂啮合部与所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相配合或者与所述的第二偏心盘哨合腔相配合;一中部枢轴设置在第二信号摆臂轴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二摆臂啮合部而另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二吸铁摆臂触脚的第二信号摆臂,其中:第二摆臂啮合部与所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相配合或者与所述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相配合;一枢转设置在吸铁摆臂轴上的并且在电磁铁的作用下交替地对所述的第一吸铁摆臂触脚和第二吸铁摆臂触脚作用的吸铁摆臂,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信号摆臂的结构彼此相同,并且彼此交替地对所述的偏心盘作用,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的腔口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倾斜面,而所述腔口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倾斜面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倾斜面;所述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的腔口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三倾斜面,而腔口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三倾斜面的位置构成有一第四倾斜面;所述第一摆臂啮合部朝向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五倾斜面,该第五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而第一摆臂啮合部朝向所述第二倾斜面的一侧构成有一第六倾斜面,该第六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配合,并且第一摆臂啮合部正对所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第一铣平面,该第一铣平面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的底部是不接触的,其中:第一铣平面与第五倾斜面之间构成有一第一过渡圆弧面,而第一铣平面与第六倾斜面之间构成有一第二过渡圆弧面;所述的第二摆臂啮合部朝向所述第三倾斜面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七倾斜面,该第七倾斜面与所述第三倾斜面是不接触的,而第二摆臂啮合部朝向所述第四倾斜面的一侧构成有一第八倾斜面,该第八倾斜面与第四倾斜面是不接触的,并且第二摆臂啮合部正对所述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第二铣平面,该第二铣平面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的底部是不接触的,其中:第二铣平面与第七倾斜面之间构成有一第三过渡圆弧面,该第三过渡圆弧面与第三倾斜面相接触,而第二铣平面与第八倾斜面之间构成有一第四过渡圆弧面,该第四过渡圆弧面与第四倾斜面相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主轴的外壁上并且沿着主轴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第一花键盘定位槽和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该第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彼此在主轴的圆周方向相隔180°,所述的花键盘的中央构成有一主轴配合孔,在该主轴配合孔的孔壁上延伸有一第一定位榫和一第二定位榫,其中,第一定位榫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一花键盘定位槽相对应并且榫入第一花键盘定位槽内,而第二定位榫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花键盘定位槽相对应并且榫入第二花键盘定位槽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摆臂上铰设有一铰支转臂连接座,在该铰支转臂连接座上固定有一用于与织机的综框连接的铰支转臂,其中:所述摆臂的形状呈琵琶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偏心盘的盘缘上构成有一反力弹簧让位缺口,所述的反力弹簧对应于该反力弹簧让位缺口的部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偏心盘上固设有一限位销,该限位销的顶部与偏心盘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腾空间隙,所述离合爪朝向限位销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的腾空间隙内,并且离合爪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通过离合爪轴摆动地设置在偏心盘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离合爪的整体形状大体上呈香蕉形。[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力弹簧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的反力弹簧固定座上,而反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固定在固定销上,而固定销固定在所述的偏心盘上。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信号摆臂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吸铁摆臂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使第一信号摆臂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而在所述的第二信号摆臂上并且同样朝向吸铁摆臂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使第二信号摆臂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所述第二、第六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并且第一、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五倾斜面彼此接触以及第二、第六倾斜面彼此接触的接触形式构成为双斜面接触,自所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到所述主轴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与自第一信号摆臂的旋转中心到所述双斜面接触的中部的连线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9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对第一信号摆臂的第一摆臂啮合部和第二信号摆臂的第二摆臂啮合部作了改进,同时对偏心盘的第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作了改进,因此就第一摆臂啮合部而言,第一摆臂啮合部与偏心盘的啮合接触呈双面斜楔形式,从而具有可靠的锁定效果,能够保障偏心盘无论在高速还是低速状态均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旋转状态处于静止状态并且持续到下一选综动作,最终得以保证偏心盘脱离主轴上的花键盘的主轴驱动的时间点趋向于与花键盘的运动停顿点一致,使偏心盘的惯性动能有效降低,同时由于在啮合斜面从开始接触到完全贴合的过程中的作用角基本不变,从而使第一复位弹簧足以能够抵销偏心盘的惯性能并将其可靠锁定,使第一复位弹簧所作的正功更为有效,避免了已有技术依赖增大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力抵销偏心盘的惯性能而得以降低能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第一摆臂啮合部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相配合的示意图。图4为第二摆臂啮合部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相配合的示意图。图5为吸铁摆臂对第二信号摆臂的第二吸铁摆臂触脚作用时的示意图。图6为主轴的运动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主轴1,依据公知的常识,在该主轴I上配备有与织机的综框的数量相等的摆臂2、偏心盘3、花键盘4、离合爪5、第一、第二信号摆臂6、7和吸铁摆臂8,下面的描述是针对一个综框而言的。在主轴I的外壁上并且沿主轴I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第一花键盘定位槽11和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2,并且第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
11、12在主轴I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即两者相对应。一个整体形状犹如琵琶形的摆臂2通过摆臂轴承21而设置在偏心盘3上,由偏心盘3的运动带动摆臂2摆动,由图1和图2所示,在摆臂2上通过一铰接销轴222铰接有一铰支转臂连接座22,在该铰支转臂连接座22上以焊接、铆接或者以其它等效的形式固定有一铰支转臂221,铰支转臂221用于与织机的综框(图中未示出)连接,由摆臂2的摆动而带动铰支转臂221,进而由铰支转臂221带动综框上下运动。一个偏心盘3通过偏心盘轴承31而设置在主轴I上,偏心盘3不随主轴I旋转,而是由下面即将描述的花键盘4带动。在该偏心盘3的盘缘上构成有一第一偏心盘哨合腔32和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第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2、33在偏心盘3的圆周方向的盘缘上彼此间隔180°,即第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2、33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偏心盘3上并且朝向下面还要描述的离合爪5的一侧的表面固定有一限位销34和一限位销36,其中,限位销36与偏心盘3的表面之间保持有一腾空间隙,也就是说限位销36的顶部与偏心盘3的表面是不贴触的。此外在偏心盘3的盘缘上还形成有一缺失部分,藉由该缺失部分构成为反力弹簧让位缺口 35。上面已提及的花键盘4也可称为内花键盘,该花键盘4的中央具有一用于套置到前述的主轴I上的主轴配合孔43,并且在该主轴配合孔43的孔壁上延伸有一第一定位榫44和一第二定位榫45,第一、第二定位榫44、45在主轴配合孔43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由图2所示,第一定位榫44与前述的主轴I上的第一花键盘定位槽11相配合,而第二定位榫45与主轴I上的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2相配合,也就是说第一、第二定位榫44、45分别榫入第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1、12内,从而由主轴I的旋转带动花键盘4旋转。又,在花键盘4的花键盘盘缘上构成有一第一凹槽41和一第二凹槽42,该第一、第二凹槽41、42在花键盘盘缘上的位置彼此相隔180°,即在花键盘4的圆周方向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一形状大体上呈香蕉形或称月牙形的离合爪5的近中部通过离合爪轴54而可摆动地设置在偏心盘3上,该离合爪5的一端与前述的限位销34 (也可称挡销)相对应,并且在该一端构成有一凸缘51和一反力弹簧固定座52,凸缘51与前述的花键盘4相配合。更具体地讲,凸缘51交替地与花键盘4上的第一凹槽41以及第二凹槽42相配合,当凸缘51与第一凹槽41或者与第二凹槽42相配合时,则由花键盘4带动偏心盘3运动。在前述的反力弹簧固定座52上固定有反力弹簧521的一端,而反力弹簧521的另一端与前述的偏心盘3固定。具体是:反力弹簧521的中部对应前述的反力弹簧让位缺口 35,反力弹簧521的一端即朝向反力弹簧固定座52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固定件5211,该第一固定件5211扣固在反力弹簧固定座52 (也可称反力弹簧固定脚)上,而反力弹簧521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固定件5212,该第二固定件5212通过固定销52121固定在偏心盘3上。由图1所示,离合爪5的另一端即朝向前述的限位销36的一端探入前述的构成于限位销36与偏心盘3的表面之间的腾空间隙内,从而由该限位销36阻止离合爪5有可能发生的上翘情形。在离合爪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位置构成有一凹缘53,该凹缘53略微向第一偏心盘啮合面32凹陷,以便与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一、第二信号摆臂6、7交替作抵触形式的配合。前述的第一信号摆臂6的中部转动地设置在固定于图中未示出的机架上的第一信号摆臂轴61上,在该第一信号摆臂6的一端端部构成有一与前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相啮合的或者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相啮合的第一摆臂啮合部62,而第一信号摆臂6的另一端的端部构成有一第一吸铁摆臂触脚63,并且在该另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使第一信号摆臂6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64。结构及作用机理与第一信号摆臂6相同的第二信号摆臂7的中部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信号摆臂轴71上,一端端部构成有一与第一、第二偏心盘哨合腔32、33交替啮合的第二摆臂啮合部72,而第二信号摆臂7的另一端的端部构成有一第二吸铁摆臂触脚73,并且在该另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使第二信号摆臂7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74。属于电磁控制机构的吸铁摆臂8枢转设置在吸铁摆臂轴81上,并且在电磁铁82的作用下交替地对前述的第一、第二吸铁摆臂触脚63、73作用。敬请参见图5,当吸铁摆臂8的触爪83触及第二信号摆臂7的第二吸铁摆臂触脚73时,该第二信号摆臂7在克服第二复位弹簧74的作用力的状态下使第二摆臂啮合部72与偏心盘3上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分离,也就是说,第二信号摆臂7不作用于偏心盘3,而由第一信号摆臂6作用于偏心盘3,即由第一信号摆臂6的第一摆臂啮合部62与偏心盘3上的第一偏心盘哨合部32相哨合,具体的状态可由图1不意。敬请参见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将前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腔口的一侧构成为非圆弧面,即构成为第一倾斜面321,该第一倾斜面321实质上为一倾斜直线,将第一偏心盘哨合腔32的腔口的另一侧构成为如同第一倾斜面321描述的第二倾斜面322。由图3的示意可知,第一、第二倾斜面彼此对应,并且使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腔口部位形成由外向内(向内即为向着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 )渐渐窄缩的喇叭口的形状或者称八字形或V字形趋势的形状。将第一信号摆臂6的第一摆臂啮合部62朝向第一倾斜面321的一侧构成为第五倾斜面621,而朝向第二倾斜面322的一侧构成为第六倾斜面622,并且将第一摆臂哨合部62朝向(正对)前述第一偏心盘哨合腔32的一侧表面构成为一第一铣平面623,该第一铣平面623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腔底保持有距离,即不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底部接触。又,在第一铣平面623与第五倾斜面621之间构成有一第一过渡圆弧面624,而在第一铣平面623与第六倾斜面622之间构成有一第二过渡圆弧面625。当第一摆臂哨合部62与第一偏心盘哨合腔32进行哨合,在哨合的过程中,第一铣平面623起到压下离合爪5的作用,第一、第二过渡圆弧面624、625构成光滑连续的过渡性的接触效果,使第一信号摆臂6的内摆运动全程平稳。而当所述啮合脱离后(即偏心盘3旋转时),第一信号摆臂6不需完全向外打开(即减少了由吸铁摆臂8驱动第一信号摆臂6的摆幅,打开不足的部份由运动中的偏心盘3对第一、第二过渡圆弧面624、625的连续光滑接触而平稳地将第一信号摆臂6补充性打开)。而当第一摆臂啮合部62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啮合,第一、第二过渡圆弧面624、625、第一铣平面623的作用效果分别等同于后面将描述的第四、第三过渡圆弧面725、724及第二铣平面723。第一、第二倾斜面321、322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第五、第六倾斜面621、622的彼此的倾斜角度相等,并且还与第一、第二倾斜面321、322的倾斜角度相等。上述第一摆臂啮合部62的结构以及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结构的长处在于:能使第一摆臂啮合部62与前述偏心盘3的啮合接触表现为双面斜楔式接触,具体而言,由第五、第一倾斜面621、321彼此形成斜楔式接触,由第六、第二倾斜面622、322相互形成斜楔式接触,确保第一信号摆臂6可靠地对偏心盘3锁定的效果,偏心盘3不论是在高转速状态还是在低转速状态均能在瞬间即在极短的时间或称极小的角度范围内从旋转状态准确停止到静止状态,并且能够保持到下一次选综动作。该技术效果实质上揭示了下述两个方面:一是偏心盘3脱离主轴I上的花键盘4的主动驱动的时间点更接近于(即趋于)与主轴I的花键盘4的运动停顿点相一致,而正是这种默契的一致性使偏心盘3所具有的惯性动能得以显著降低;二是啮合斜面即前述的第五、第一倾斜面621、321彼此啮合的斜面以及第六、第二倾斜面622、322相互啮合的斜面从开始接触到完全贴合的过程中作用角基本不会改变,第一复位弹簧64足以能够抵销偏心盘3的惯性能量并将其可靠锁定而所作的正功更为有效。此外,本申请人将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到前述主轴I的旋转中心的连线设计成与第一信号摆臂6的旋转中心到前述双斜面接触的中部的连线构成正交关系,所谓的正交关系是指前述两连线之间的夹角接近乃至等于90°。如此设计的优点在于:第一信号摆臂6可对偏心盘3完成楔形锁定,同时该第一信号摆臂6所承受的偏心盘3的反作用力矩较小,即在增强锁定效果的同时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依赖增大第一复位弹簧64的弹簧力,从而可以降低能耗。敬请参见图4,同样作为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技术要点:将前述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的腔口的一侧设计为第三倾斜面331,而将腔口的另一侧设计为第四倾斜面332。将第一信号摆臂7的第二摆臂啮合部72朝向第三倾斜面331的一侧设计为第七倾斜面721,而将第二摆臂啮合部72朝向第四倾斜面332的一侧设计为第八倾斜面722,并且将第二摆臂啮合部72朝向(正对)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的一侧表面构成为第二铣平面723,该第二铣平面723是不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的底部接触,并且同样不与前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底部接触。又,在第二铣平面723与第七倾斜面721之间构成有一第三过渡圆弧面724,而在第二铣平面723与第八倾斜面722之间构成有一第四过渡圆弧面725。当第二摆臂啮合部72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完全啮合时,第三、第四过渡圆弧面724、725分别与第三、第四倾斜面331、332构成点接触形式,此时的第二铣平面723较之原有的单圆弧结构形成“削边”的效果,减少了第二信号摆臂7被偏心盘3向外打开的角动程。而当第二摆臂啮合部72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进行啮合,第三、第四过渡圆弧面724、725及第二铣平面723的作用效果分别等同于前面已描述的第二、第一过渡圆弧面625、624及第一铣平面623。当第一摆臂啮合部62与前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配合时,则第五、第一倾斜面621,321彼此贴触,同时第六、第二倾斜面622、322同时贴触,确保斜面等角度啮合。而第二信号摆臂7的第二摆臂啮合部72与偏心盘3的啮合接触呈两点接触形态,具体而言,第四过渡圆弧面725与第四倾斜面332接触,第三过渡圆弧面724与第三倾斜面331接触,第一过渡圆弧面624与第四倾斜面332接触,第二过渡圆弧面625与第三倾斜面331接触。这种相切的两点接触方式具有极小的摩擦阻力,同时可更小地打开动程和压力角,也就是说当偏心盘3旋转时,第二信号摆臂7被向外打开,机器即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克服第二复位弹簧74阻力矩所消耗的负功得到显著降低。可见,本实用新型方案在不增加第二信号摆臂7或第一信号摆臂6的摆幅角的前提下,彼此相对滑动时的阻力微乎其微。由上述可知,由于对啮合面进行了改进,使前述的偏心盘3的脱离时间点更接近于主轴I的停顿点。同时也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体现理想的楔形锁定效果,因为,一方面在啮合过程中,由基本恒定的受力角使复位弹簧力矩所作的功效更高,另一方面,合理的受力结构使偏心盘3对第一信号摆臂6的反力(反作用力)的大部分的切向分力作用于第一信号摆臂轴61,使小部分的法向力需由第一复位弹簧64作正功抵销,从而防止了另一种动作失误的发生。而当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与第一、第二摆臂啮合部62、72进行交替啮合前,偏心盘3仍处于静止状态,当需要切换到运动状态时,原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啮合的第一信号摆臂6或第二信号摆臂7被向外打开,而偏心盘3的静止状态由其对面的信号摆臂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啮合后继续保持到偏心盘3再次运动之前。因此这种使偏心盘3保持静止位置的过程即为偏心机构处于“死心”位置(即作用力为零或称极限),综框等的外部载荷对偏心机构的反作用力很小。此时,仅需第一、第二复位弹簧64、74提供较小的保持力矩(可显著节约能耗),以防止开口装置因振动等意外因素而使偏心盘3失去原有的静止位置。敬请参见图6,为减少运动件的惯性冲击,并确保选综动作的正确执行,旋转式多臂的主轴I (图6中由纵向的箭头示意主轴I)运动通常设计成每周两次的有规律的间歇运动(图6中由S表示),且每隔180°存在一个绝对停顿点又称“主轴停顿点”(图6中由S1、S2表示),在此时间点,主轴I的速度V及加速度α均为零,且对应于图2所示状态(另一状态为偏心盘3及装于其上的离合爪转过180° )。每纬的选综动作进行于该主轴停顿点附近。又,旋转式多臂的动作失误主要发生于偏心盘3的运动(或静止)状态未得到正确切换。而所述状态切换实质上是通过第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2、33与第一、第二摆臂啮合部62、72的交替啮合来完成的。图6的横向箭头示意的t表示输入轴。如图2所示,当偏心盘3随主轴I减速并转至靠近主轴I的主轴停顿点,第一摆臂啮合部62进入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开始面接触啮合,并下压离合爪5,此时,相对主轴I的减速运动,被驱动的偏心盘3因自身惯性作用而相对前趋,并在第一复位弹簧64的作用下,离合爪5的凸缘51与花键盘4的凹槽41开始脱离,而实际脱离的时间点十分重要点(删除)。一是需在主轴停顿点之前完成,否则因主轴I又将作加速运动而无法完成。二是尽可能接近主轴停顿点,使偏心盘3即将进入无约束前冲所具的初始惯性更小,当然也就更可靠地被第一信号摆臂6及第一复位弹簧64所共同锁定。申请人: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织机动力通过凸轮机构的作用,使主轴I和装在主轴I上的花键盘4作变速运动。当电磁铁82接收到信号后,产生磁性,将吸铁摆臂8吸合,在下摆过程中,吸铁摆臂8克服自身弹簧力,使其触爪83作用于由图1所示的第一信号摆臂6的第一吸铁摆臂触脚63,第一信号摆6克服第一复位弹簧64的弹簧力,使第一信号摆臂6的第一摆臂啮合部62脱离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此时,离合爪5在反力弹簧521的弹簧力作用下,其凸缘51与花键盘4上的第一凹槽41相嵌合,使离合爪5与花键盘4联结为一体,在花键盘4的带动下,带动偏心盘3 —起转动,由偏心盘3带动摆臂2运动,实现提综臂即铰支转臂221的有规律摆动,最终带动综框实现上下开口运动。当电磁铁82未收到信号时,此时由于电磁铁83失电即不产生磁性,吸铁摆臂8在自身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其触爪83离开前述的第一吸铁摆臂触脚63,并作用于第二信号摆臂7,因此第一信号摆臂6在第一复位弹簧64的作用下,第一信号摆臂6的具有第一摆臂啮合部62的一端紧紧压住离合爪5,使离合爪5的凸缘51与花键盘4的第一凹槽41分离,偏心盘3与花键盘4处于分离状态,花键盘4转动时,偏心盘3不再转动,综框静止不动,不实现开口动作。[00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并且客观体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包括一主轴(I);一摆臂(2)和一偏心盘(3),摆臂(2)通过摆臂轴承(21)设置在偏心盘(3)上,偏心盘(3)通过偏心盘轴承(31)设置在主轴(I)上,在该偏心盘(3)的盘缘部位构成有一第一偏心盘哨合腔(32)和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第一、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2、33)在偏心盘(3)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花键盘(4),该花键盘(4)定位在主轴(I)上并且随主轴(I)转动,在该花键盘(4)盘缘上构成有一第一凹槽(41)和一第二凹槽(42),第一、第二凹槽(41、42)在花键盘(4)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以摆动状态枢转设置在偏心盘(3)上的一离合爪(5),该离合爪(5)的一端与设置在偏心盘(3)上的限位销(34)相对应,并且在该一端延伸有一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凹槽(41)或者与所述第二凹槽(42)相配合的凸缘(51)和构成有一反力弹簧固定座(52),在该反力弹簧固定座(52)上固定有一反力弹簧(521)的一端,而反力弹簧(521)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盘(3)上,离合爪(5)的另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部位构成有一凹缘(53);—中部枢转设置在第一信号摆臂轴(61)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一摆臂P齿合部(62)而另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一吸铁摆臂触脚(63)的第一信号摆臂¢),其中:第一摆臂啮合部¢2)与所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相配合或者与所述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相配合;一中部枢轴设置在第二信号摆臂轴(71)上的并且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二摆臂啮合部(72)而另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第二吸铁摆臂触脚(73)的第二信号摆臂(7),其中:第二摆臂啮合部(72)与所述的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相配合或者与所述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相配合;一枢转设置在吸铁摆臂轴(81)上的并且在电磁铁(82)的作用下交替地对所述的第一吸铁摆臂触脚(63)和第二吸铁摆臂触脚(73)作用的吸铁摆臂(8),其中:所述第一、第二信号摆臂(6、7)的结构彼此相同,并且彼此交替地对所述的偏心盘(3)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腔口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倾斜面(321),而所述腔口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倾斜面(321)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倾斜面(322);所述的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的腔口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三倾斜面(331),而腔口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三倾斜面(331)的位置构成有一第四倾斜面(332);所述第一摆臂啮 合部¢2)朝向所述第一倾斜面(32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五倾斜面(621),该第五倾斜面¢2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321)相配合,而第一摆臂啮合部¢2)朝向所述第二倾斜面(32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六倾斜面¢22),该第六倾斜面(622)与第二倾斜面(322)相配合,并且第一摆臂啮合部¢2)正对所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第一铣平面¢23),该第一铣平面(623)与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的底部是不接触的,其中:第一铣平面(623)与第五倾斜面(621)之间构成有一第一过渡圆弧面出24),而第一铣平面¢23)与第六倾斜面(622)之间构成有一第二过渡圆弧面¢25);所述的第二摆臂啮合部(72)朝向所述第三倾斜面(331)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七倾斜面(721),该第七倾斜面(721)与所述第三倾斜面(331)是不接触的,而第二摆臂啮合部(72)朝向所述第四倾斜面(332)的一侧构成有一第八倾斜面(722),该第八倾斜面(722)与第四倾斜面(332)是不接触的,并且第二摆臂啮合部(72)正对所述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的一侧的表面构成为第二铣平面(723),该第二铣平面(723)与第二偏心盘啮合腔(33)的底部是不接触的,其中:第二铣平面(723)与第七倾斜面(721)之间构成有一第三过渡圆弧面(724),该第三过渡圆弧面(724)与第三倾斜面(331)相接触,而第二铣平面(723)与第八倾斜面(722)之间构成有一第四过渡圆弧面(725),该第四过渡圆弧面(725)与第四倾斜面(332)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I)的外壁上并且沿着主轴(I)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第一花键盘定位槽(11)和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2),该第一、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1、12)彼此在主轴(I)的圆周方向相隔180°,所述的花键盘(4)的中央构成有一主轴配合孔(43),在该主轴配合孔(43)的孔壁上延伸有一第一定位榫(44)和一第二定位榫(45),其中,第一定位榫(44)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一花键盘定位槽(11)相对应并且榫入第一花键盘定位槽(11)内,而第二定位榫(45)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2)相对应并且榫入第二花键盘定位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摆臂(2)上铰设有一铰支转臂连接座(22),在该铰支转臂连接座(22)上固定有一用于与织机的综框连接的铰支转臂(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盘(3)的盘缘上构成有一反力弹簧让位缺口(35),所述的反力弹簧(521)对应于该反力弹簧让位缺口(35)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偏心盘(3)上固设有一限位销(36),该限位销(36)的顶部与偏心盘(3)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腾空间隙,所述离合爪(5)朝向限位销(36)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的腾空间隙内,并且离合爪(5)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通过离合爪轴(54)摆动地设置在偏心盘(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力弹簧(521)的一端固定有一第一固定件(5211),该第一固定件(5211)固定在所述的反力弹簧固定座(52)上,而反力弹簧(521)的另一端固定有一第二固定件(5212),该第二固定件(5212)固定在固定销( 52121)上,而固定销(52121)固定在所述的偏心盘(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信号摆臂(6)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吸铁摆臂(8)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使第一信号摆臂(6)复位的第一复位弹簧(64),而在所述的第二信号摆臂(7)上并且同样朝向吸铁摆臂(8)的一端连接有一用于使第二信号摆臂(7)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7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五倾斜面(321、621)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所述第二、第六倾斜面(322、622)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并且第一、第二倾斜面(321、322)的倾斜角度彼此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五倾斜面(321、621)彼此接触以及第二、第六倾斜面(322、622)彼此接触的接触形式构成为双斜面接触,自所述第一偏心盘啮合腔(32)到所述主轴(I)的旋转中心的连线与自第一信号摆臂(6)的旋转中心到所述双斜面接触的中部的连线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90°。
专利摘要一种旋转式多臂开口装置的选综执行机构,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包括主轴;摆臂和偏心盘;花键盘;离合爪;第一、第二信号摆臂;吸铁摆臂,特点第一偏心盘啮合腔的腔口的两侧构成第一、第二倾斜面;第二偏心盘啮合腔的腔口的两侧构成第三、第四倾斜面;第一摆臂啮合部的两侧构成第五、第六倾斜面,且第一摆臂啮合部一侧的表面构为第一铣平面,第一铣平面与第五倾斜面间构成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六倾斜面间构成第二过渡圆弧面;第二摆臂啮合部的两侧构成第七、第八倾斜面,且第二摆臂啮合部一侧的表面构成第二铣平面,第二铣平面与第七倾斜面间构成第三过渡圆弧面、与第八倾斜面间构成第四过渡圆弧面。优点锁定可靠,节约能耗。
文档编号D03C1/16GK203034200SQ2012207178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彭晓虹, 卫明, 李金华, 吕雪奎 申请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