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8012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polyesterfibre)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涤纶纤维是聚酯纤维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合成纤维相比天然纤维和再生纤维具有相对密度低、强度高、耐化学腐蚀等优点。涤纶纤维具有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其中耐热性较为突出,此外其断裂强度和断裂模量高较高,耐热耐光性好,其纺织品挺阔、柔软、强度高,具有优异的抗皱性和易洗快干特性,还具有很好的抗有机溶液、洗涤剂、漂白剂、氧化剂等的性能和耐腐蚀性。

涤纶纤维疏水性强、分子结构中不含活性基因、分子结构排列紧密,导致涤纶纤维不能像棉纤维那样能在水中发生溶胀而增大分子间的空隙,或是与染料通过活性基因结合。涤纶纤维独有的纤维性能,使得其染色只能采用同样疏水性的分散染料,采取高温高压染色法或是热溶染色法,这两种染色方法能耗高、设备要求高。随着织物多样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织物性能多样化的追求,混纺织物品种逐渐增多,涤纶织物也不再是单一的品种,一些耐热性差的纤维,如蚕丝、羊毛、氨纶等与涤纶纤维混纺时,采取高温高压染色或是热溶染色均会产生大的损伤,导致染色温度受到限制。

而传统的低温染色通常使用冬清油、甲基萘、邻苯基苯酚等作为染色载体,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涤纶的低温染色,但是染色载体本身存在毒性大、气味重、难以生物降解、难脱载等问题,与当前环保主旨相违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使用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染色助剂,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将分散染料加入40℃温水化料,过滤;

步骤s2,向分散染料内加入苯二甲酸二乙酯、磷酸二氢铵以及分散剂nno配制成用于低温染色的染液;

步骤s3,将涤纶织物与染液按照浴比为1:10的比例加入染筒内;

步骤s4,慢慢升温至103-105℃;

步骤s5,继续保温染色40-45min;

步骤s6,慢慢降温至60℃;

步骤s7,对涤纶织物进行60℃水洗;

步骤s8,升温至80-85℃,使用纯碱、保险粉配制的清洗液对涤纶织物进行还原清洗,所述的涤纶织物与清洗液的浴比为1:20;

步骤s9,继续还原清洗20-25min;

步骤s10,降温至60℃,水洗;

步骤s11,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中染液的ph值为5-6。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中染料用量为2%(owf),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浓度为0.3g/l,磷酸二氢铵的浓度为2g/l,分散剂nno的浓度为1g/l。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8中纯碱的浓度为1.5g/l,所述的保险粉的浓度为1.5g/l。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4控制升温速率在1.5℃/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6控制降温速率在2℃/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使用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染色助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控制染色温度在103-105℃,得到织物的色深度、色光、色牢度及染透性与传统高温高压染色所得织物一样,并且织物强力和匀染性均有提升,摩擦及皂洗牢度达到4级以上国家标准;相比于传统高温高压染色方法,大幅降低了染色温度,缩短了染色时间,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作为染色助剂的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环保型有机酯类,实现了低温染色的环保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使用苯二甲酸二乙酯(det)作为染色助剂,实现了涤纶的低温染色,并且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优点。

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将分散染料加入40℃温水化料,过滤。

步骤s2,向分散染料内加入苯二甲酸二乙酯、磷酸二氢铵以及分散剂nno配制成用于低温染色的染液,所述染液的ph值为5-6;其中,染料用量为2%(owf),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浓度为0.3g/l,磷酸二氢铵的浓度为2g/l,分散剂nno的浓度为1g/l。

步骤s3,将涤纶织物与染液按照浴比为1:10的比例加入染筒内。

步骤s4,慢慢升温至103-105℃,升温过程中上染速率迅速提高,控制升温速率在1.5℃/min,保证染料均匀上染。

步骤s5,继续保温染色40-45min,此时,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

步骤s6,慢慢降温至60℃,避免引起织物产生褶皱和手感粗糙,控制降温速率在2℃/min。

步骤s7,对涤纶织物进行60℃水洗。

步骤s8,升温至80-85℃,使用纯碱、保险粉配制的清洗液对涤纶织物进行还原清洗;其中,纯碱的浓度为1.5g/l,保险粉的浓度为1.5g/l,涤纶织物与清洗液的浴比为1:20。

步骤s9,继续还原清洗20-25min。

步骤s10,降温至60℃,水洗。

步骤s11,烘干。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使用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染色助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控制染色温度在103-105℃,得到织物的色深度、色光、色牢度及染透性与传统高温高压染色所得织物一样,并且织物强力和匀染性均有提升,摩擦及皂洗牢度达到4级以上国家标准;相比于传统高温高压染色方法,大幅降低了染色温度,缩短了染色时间,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作为染色助剂的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环保型有机酯类,实现了低温染色的环保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涤纶纤维低温染色方法,使用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染色助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控制染色温度在103‑105℃,得到织物的色深度、色光、色牢度及染透性与传统高温高压染色所得织物一样,并且织物强力和匀染性均有提升,摩擦及皂洗牢度达到4级以上国家标准;相比于传统高温高压染色方法,大幅降低了染色温度,缩短了染色时间,节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作为染色助剂的苯二甲酸二乙酯是一种环保型有机酯类,实现了低温染色的环保型。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刚;胡杰;魏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界首市华宇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1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