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异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服装行业的针检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在服装生产中大多采用流水线自动化生产方式,其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生产质量优且便于管理、控制。而无论是人工缝制加工还是自动化机械流水线,在生产过程中都可能存在服装中混入杂物的现象,如钢针或其它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金属物,所以对于加工生产完成的服装需要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手持式高效、快速检针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一侧的手持部,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传感器、信号处理装置、显示装置、报警装置和供电装置,其中传感器、显示装置、报警装置和供电装置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连接,显示装置、报警装置分别与供电装置连接,及用于固定供电装置的定位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布料针检设备,其能快速、高效、精准的检测出金属异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布料针检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机床、信号处理器、安装在机床上的传送带、带动传送带传输布料的动力装置以及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检测金属异物的金属探测器;所述机床上安装有与信号处理器电信连接并控制动力装置正反转的操作盘以及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信号处理器电信连接。
动力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采用本布料针检设备,布料放置在传送带输送,金属探测器对下方的布料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金属异物;则报警装置会发出警报声,并且传送带停止输送;人通过操作盘控制步进电机反转带动传送带,把传送带上的布料回到入口处;再通过人把布料里的金属异物取出。
进一步设置,位于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并固定于所述机床上;所述金属探测器安装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有两台且前后对称设置;每台支撑架上均安装有金属探测器。
如此设置,前后两台支撑架安装金属探测器,布料进行前后两次检测,减少漏检的情况发生,使布料不含有金属异物。
进一步设置,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于所述机床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板的背面上设置有带有滑槽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位于机床侧壁上的滑块连接并用螺丝固定。
如此设置,导向板对布料在传送带上输送起到导向作用;不会让布料从边缝漏检过去。
进一步设置,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架连接的扣接部;该扣接部能带导向板沿支撑架滑行。
如此设置,导向板可以通过扣接部沿支撑架滑行,调节布料在传送带上的输送通道的宽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布料针检设备结构简单、检测快速、高效,同时实现智能检测并传送带能反转把检测到布料回到入口处,方便人把金属异物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体现布料针检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2、动力装置;3、信号处理器;4、报警装置;5、传送带,6、支撑架,7、金属探测器,8、导向板;9、操作盘;10、滑块;11、连接部;12、扣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布料针检设备,包括机床1、信号处理器3、传送带5、动力装置2以及金属探测器7和报警装置4。传送带5安装在机床1上。动力装置2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传送带5运动。
支撑架6位于传送带5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床1上。支撑架6具有两台,并前后对称设置。每台支撑架6上都具有金属探测器7。金属探测器7与信号处理器3电信号连接。
在机床1并靠近入口处安装有操作盘9。操作盘9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报警装置4与信号处理器3电信连接。
如图2所示,在位于传送带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板8。导向板8的背面上设置有带有滑槽的连接部11。连接部11与位于机床1侧壁上的滑块10连接并用螺丝固定。导向板8可以通过连接部11上的滑槽沿滑块10滑动;方便人定位、安装、拆卸。
工作原理:布料放置在传送带5输送,金属探测器7对下方的布料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金属异物;则报警装置4会发出警报声,并且传送带5停止输送;人通过操作盘9控制步进电机反转带动传送带5,把传送带5上的布料回到入口处;人再把布料里的金属异物取出。通过操作盘9开动步进电机正转,进入下一个检测环节。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导向板8贴合在机床1的内侧壁上;不与它固定连接。导向板8是通过设置在它上端部上的扣接部12与支撑架6连接。该扣接部12能带导向板8沿支撑架6滑行;从而调节布料在传送带5上的输送通道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