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材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1201发布日期:2020-01-03 10:2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材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材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它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等提供技术装备,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制造业中,常常需要在带状基材上增加原料,例如,湿巾在生产时需要在基材(无纺布)上加入水和各类添加剂,利用药液达到消毒、保湿等目的。

目前,公告号为cn1082520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盛液箱,盛液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两根第一转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布料辊和第二布料辊,底座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蜗杆,驱动电机与蜗杆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转轴与蜗杆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盛液箱的上端铰接有箱盖,盛液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盛液箱的侧壁上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螺纹连接有密封塞,进料口和出料口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机构,盛液箱内转动连接有多根压辊,盛液箱内设有挤压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挤压机构将浸泡过药液的基材中多余的药液挤出,以此减少药液的浪费。但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方案采用浸泡的上料方式,需要的药液量较多,药液的有效利用率低,加工完成后剩余的药液虽可回收,但药性有所降低,需要重新调制,增加了原料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亟需一种基材上料装置,能快速高效地将药液输送至基材中,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材上料装置,能快速高效地将药液输送至基材中,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用于盛放药液的托盘,所述托盘侧壁上转动连接有顶部与基材抵触的提料辊,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提料辊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托盘底部截面呈v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托盘盛放药液,利用驱动组件驱动提料辊转动并将药液涂覆在基材上,以此便于基材吸收药液,实现加湿;托盘与提料辊搭配的形式减少了单次加工的药液的投放量,且由于托盘底部截面为v形,进一步减少了托盘内需要加入的药液量,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托盘底部安装出料管,以此便于药液的回收利用,减少药液损失,从而节省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药液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所述提料辊端部固定有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的内齿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减速电机、齿轮和内齿圈的组合对提料辊进行驱动,齿轮传动具有稳定、高效的特性,以此确保提料辊匀速转动,将药液均匀涂覆在基材上,从而确保成品湿巾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所述滑槽滑移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用于压紧基材的压辊,所述滑块顶部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贯穿所述机架并与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有调高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紧组件设置成压辊、滑块、螺纹杆和调高手轮的组合,当调高手轮转动时,螺纹杆随之转动并带动滑块沿滑槽内壁上下滑动,以此调节滑块和压辊的高度,从而调节压辊对基材的压力,适用于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基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料辊内部中空并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螺旋放置在所述提料辊内的油管,所述油管两端均与热油循环泵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循环加热的方式对提料辊进行加热,热量通过提料辊传递至其上沾染的药液上,从而便于基材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与所述油管抵触的挤压板,所述提料辊中部设有一端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的转动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且端部与机架固定的套筒,所述挤压板与所述套筒外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转动杆上卷绕有一端穿过所述套筒并与所述挤压板固定的钢丝绳,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机架且其上固定有调节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手轮转动时,钢丝绳逐渐卷绕在转动杆上,此时挤压板被拉向套筒,弹簧被压缩,挤压板对油管的压力减小,油管内的热油流速降低;反之,当挤压板对油管施加压力时,油管内的热油流速增大,热油流速的调节影响到传热效率,调节部件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实现快速预热、持续加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机架外侧且其上螺纹连接有一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的设置起到限制转动杆转动的作用,以此防止调节部件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进行调节,从而确保了加热组件传热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顶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遮盖所述托盘的透明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可翻转的透明挡板,利用透明挡板防止药液溅出,以此减少药液损失;且透明材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托盘内的加工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利用驱动组件驱动提料辊转动并将盛放在托盘内的药液涂覆在基材上,以此便于基材吸收药液,实现加湿,托盘与提料辊搭配的形式减少了单次加工的药液的投放量,且由于托盘底部截面为v形,进一步减少了托盘内需要加入的药液量,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

2.本方案中,当调高手轮转动时,螺纹杆随之转动并带动滑块沿滑槽内壁上下滑动,以此调节滑块和压辊的高度,从而调节压辊对基材的压力,适用于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基材;

3.本方案利用透明挡板防止药液溅出,以此减少药液损失;且透明材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托盘内的加工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提料辊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滑槽;2、托盘;20、圆孔;21、出料管;22、阀门;23、透明挡板;3、提料辊;31、内齿圈;32、驱动组件;321、减速电机;322、齿轮;4、压紧组件;41、滑块;42、压辊;43、螺纹杆;44、调高手轮;5、加热组件;51、油管;52、调节部件;521、挤压板;522、弹簧;523、转动杆;524、套筒;小孔525、钢丝绳;526、调节手轮;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和托盘2,托盘2呈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顶部设有开口;机架1设置在托盘2两侧,且托盘2两侧壁与机架1固定。

托盘2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圆孔20,圆孔20上转动连接有一提料辊3,提料辊3顶部与基材抵触。提料辊3两端套设有密封圈6,密封圈6与圆孔20内壁固定,用于防止托盘2内的药液从提料辊3与托盘2之间渗出。结合图2所示,提料辊3内部中空,且其内设有加热组件5,结合图3所示,加热组件5包括油管51和调节部件52。油管51呈螺旋形放置在提料辊3内,其两端延伸至提料辊3外且均与热油循环泵(未示出)相连,热油循环泵用于将热油不断输送至提料辊3内,通过热传递将提料辊3表面温度提高,有利于基材对药液的吸收。

如图2、图3所示,调节部件52包括挤压板521、弹簧522、转动杆523、套筒524和钢丝绳小孔525。挤压板52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长度与提料辊3相同,且挤压板521共有八块,呈环形分布在提料辊3内。套筒524位于提料辊3中部,其两端与机架1固定,且其截面为八边形,其八个外侧壁分别与八块挤压板521对应。弹簧522亦有八个,八个弹簧522固定于套筒524外侧壁与挤压板521之间。转动杆523位于套筒524中部,其一端与机架1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机架1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结合图4所示,调节部件52还包括调节手轮526和螺母(未示出),螺母螺纹连接在转动杆523与机架1螺纹连接的一端上,螺母的设置起到限制转动杆523转动的作用。调节手轮526安装在转动杆523与机架1转动连接的一端上,用于方便操作人员驱动转动杆523转动。当调节手轮526转动时,钢丝绳小孔525逐渐卷绕在转动杆523上,此时挤压板521被拉向套筒524,弹簧522被压缩,挤压板521对油管51的压力减小,油管51的截面积增大,油管51内的热油流速降低;反之,当挤压板521对油管51施加压力时,油管51的截面积减小,油管51内的热油流速增大,热油流速的调节影响到传热效率,调节部件52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实现快速预热、持续加热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机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提料辊3转动的驱动组件32,结合图3所示,驱动组件32包括减速电机321和主动齿轮322,减速电机321与机架1固定,主动齿轮322固定在减速电机321的输出轴上。提料辊3端部固定有内齿圈31,主动齿轮322与内齿圈31啮合,以此驱动提料辊3转动。

如图2所示,机架1上还设有压紧组件4,压紧组件4包括滑块41、压辊42、螺纹杆43和调高手轮44。滑块41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开设的滑槽11内,滑槽11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高度方向相同。压辊42转动连接在两个滑块41之间,用于挤压基材。螺纹杆43固定滑块41顶部,且螺纹杆43顶部贯穿至机架1外,调高手轮44固定在螺纹杆43顶部。当调高手轮44转动时,螺纹杆43随之转动并带动滑块41沿滑槽11内壁上下滑动,以此调节滑块41和压辊42的高度,从而调节压辊42对基材的压力,适用于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基材。

托盘2顶部转动连接有透明挡板23,透明挡板23由透明的塑料制成,透明挡板23翻转至托盘2上方时,将托盘2与提料辊3之间的空隙遮盖,以此防止药液溅出。托盘2底部截面呈v形,且托盘2中部安装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与托盘2内部相通。出料管21上还装有阀门22,当阀门22打开时,托盘2内的药液可沿出料管21流出,以此便于操作人员回收药液,减少药液损失。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转动调高手轮44将压辊42调节基材上,再将药液倒入托盘2内,待提料辊3在加热组件5的作用下达到指定温度后,启动减速电机321,减速电机321驱动齿轮322转动,齿轮322带动内齿圈31和提料辊3转动;此时提料辊3将沾染在其上的药液涂覆在基材上,完成基材的加湿。

上述方案中,托盘2与提料辊3搭配的形式减少了单次加工的药液的投放量,且由于托盘2底部截面为v形,进一步减少了托盘2内需要加入的药液量,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