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体和固体粒子的纤维基载体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8329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9]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是,由单个有限纤维和有限纤维束的限定混合物生产产品,将 其成形为表面或以三维方式成形,然后将其固定。使用的纤维束比例由此确定为高粘性和 粉状物质的浸渍性或穿透到产品层中的深度显著的程度。单纤维的比例由此确定为可存储 的液体或粉末的浸渍性显著的程度。结构中纤维束的比例越高,具有大孔和部分连续通道 的大孔隙的比例越高;结构中单纤维的比例越高,小孔隙的比例越高。孔隙由此通过输送通 道相互连接以便能够将施加的粉末和/或液体或熔体从外部输送到孔隙中。令人惊讶地, 这种结构与粘性液体和粉末的浸渍性根据单纤维对纤维束的质量比而变化。单纤维的比例 越高,浸渍耗时越长且粉末向结构中的穿透性越差。
[002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是,通过有意地调节两种组分的混合物来有意地改进和控制这 一效果。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产品的情况中,以两种形式即束状未解开的形式和单纤维形 式,以如下方式对限定比例的相同或不同类型的有限纤维材料进行处理:在无纺布类垫或 三维模型中,至少10%且不超过90%的所用纤维仍然保持为未解开的束的形式,由此显著 确定了另外作为增强塑料材料用纤维产品的可用性。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纤维束和单纤 维是没有限定取向的随机排列,如通过随机的松散填料获得的。
[0021] 一方面通过对一种或多种束状纤维组分和一种或多种单纤维组分进行测重称量 并随后如通过纺织混合技术进行混合,可以以限定方式生产这种混合物。另一方面,可以从 纤维束形式大于90%的原材料开始,制造纤维束与单纤维之间的质量比,所述质量比可通 过接下来的加工操作根据开松强度进行调节,所述加工操作例如通过开松机进行纺织纤维 开松,通过具有起绒机、清棉机或以相似方式运作的单元的研磨机(DE102009023641)进行 处理。要使用的开松技术、工序遍数和参数以及纤维束形式原材料的性质在试验系列中相 互适应,使得获得产品中束的期望残余比例。原材料中的主要影响参数是纤维束长度以及 单纤维粘附在所提供的纤维束中的强度。单纤维在束中在>50%单纤维长度的长度上的机 械可拆开平行粘附性显著地由具有粘合作用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如尺寸和成品所确定,该物 质对于纤维聚合物来说是外来物且在纤维表面上被发现。非交联和/或非固化的聚合物也 可以在束中用作粘结剂。重要的标准是其必须相对容易地机械地分离束。
[0022] 以这种方式,技术上能够生产10% -90%的恒定比例的纤维束,随后通过机械和/ 或气动加工操作可将纤维混合物中的剩余物单纤维构建到限定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恒 定或可变纤维层中。纤维束的特征在于它们由至少10根相互平行粘附的单纤维组成,所述 单纤维在其长度的至少50%上相互粘附。能够相对容易地将纤维束机械地分离成小束或单 纤维而不损伤纤维。
[0023] 具有限定比例在生产时间内保持恒定的纤维束和单纤维的纤维束和单纤维的混 合物,导致限定的厚度和每单位面积质量的属性,对于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两者,可以随松 散纤维填料形成期间的时间和面积均匀地形成或有意地不同地形成。
[0024] 纺织领域中的常规纤维加工单元,例如开松机、混合室、填充料斗、气流成网和纤 维吹制系统,能够用于生产和加工束状和单纤维组分的这一混合物,但是这样的单元必须 进行技术和科技改进,使得确保束状和单个纤维的期望混合比。这样的改进包括减少纤维 开松工序遍数,在加工操作中用梳理机和辊梳理机进行分配,减少开松辊速度,在混合、均 质化和计量期间使用粗辊罩,增加具有解开作用的操作单元之间的距离。和现有技术相比, 所有手段的目的是不拆开或仅拆开至纤维束组分在最终产品中具有有益效果的较小程度。 因此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加工操作中不使用梳理机和辊梳理机。改进的性能取决于使 用的系统技术、使用的纤维材料和最终产品中纤维束的期望比例。因此,所有的影响因素在 试验中彼此匹配,并且要做出必要的系统和技术改进。
[0025] 用于铺设束状和解开组分的松散纤维层的合适单元原则上是机械和/或气动操 作单元,例如填充料斗、气流成网或纤维吹制系统。在此也一样,系统和方法必须通过上述 手段以如下方式特别地进行设计:一方面,它们作用于将混合物均质化,另一方面对由它们 的纤维开松/解开强度产生的纤维开松效果进行限定且仅使得达到纤维束比例和单纤维 比例的期望目标范围。如果纤维开松单元被使用到一定的程度,则必须通过在提供的原材 料中较高比例的纤维束来考虑那些单元的解开作用。随机铺设纤维束和单纤维的这种混合 物。
[0026] 在混合和均质化以及铺设纤维层的操作期间,可以同时引入起初不是纤维和/或 纤维束的成分的粉状物质、热粘结组分或液体粘结剂。这些粘结组分被用于固定单纤维和 纤维束的孔系统和载体结构,和/或作为形成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中的粘结组分。在以限 定比例形成均质分布的纤维束和单纤维的松散纤维层之后,有必要对该特定结构进行固定 并且赋予其处理应力的压力和牵引稳定性。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使用机械方法例如缝合或 啮合,或对含有粘结剂或热塑性塑料的松散层进行粘结剂加固。
[0027] 接触作用或辐射热或热空气通道具有熔融作用或干燥液体粘结剂组分。在形成松 散层后,粘结剂以粉末施加或喷雾形式的应用同样是技术可行的并且由加固层的预期用途 所决定,所述粘结剂用于固定单纤维和纤维束的孔系统和载体结构,和/或作为形成纤维 增强的复合材料中的粘结组分。在此也一样,一般通过热处理进行加固,所述热处理对粘结 剂进行干燥或产生熔融或开始熔融。通过这些工序,固定了在无纺布预制品中有意产生的 孔系统。无纺布类预制品的开孔系统由如下组成:小的孔隙,其特别地形成为直径非常小的 随机交叉的单纤维之间的缝隙;和较大的孔隙,其形成为直径较大的随机交叉的纤维束之 间的缝隙。依据单纤维中纤维束的比例,形成了相应的具有不同浸渍性和物质存储容量的 较细或较粗的开孔孔隙系统或孔系统。在随后的进一步加工中,这些可依据单纤维和纤维 束的比例有意进行调节的孔或孔隙实现如下功能:粘结剂输送,或无纺布预制品的粘结剂 浸渗,和固定粘结剂预制品中的粘结剂。较粗的开孔系统形成稠的粘性粘结树脂和粉末的 输送通道,该通道延伸到无纺布层的中心。因此能够大幅有助于用粘性液体和粉末的期望 的完整连续的浸渍,这在成本和技术方面简化了浸渍技术,缩短了浸渍时间并且使得可以 使用更厚的增强纤维预制品。产品中基于单纤维的较细的孔确保将浸透的粘结剂组分以海 绵方式保留且并入产品中。
[0028] 细孔和粗孔的比例由无纺布中粗纤维束和细单纤维的各自比例所决定。根据无纺 布的厚度、要用于形成加固载体结构或纤维增强模型的浸透介质以及浸渗技术,在初步试 验中对纤维束和单纤维的比例进行测定和指定,以将纤维材料用于各个特定情况中。通过 机械缝合或相似工序,除现有的孔结构之外还形成了垂直的穿刺通道,所述通道有助于将 粘结剂输送到无纺布层中并且影响浸渍性功能。通过压制松散的纤维层,通常减小了无纺 布的穿透性能且减小了库存作用。在用于减小无纺布厚度的压制工序和相关无纺布加固的 互相作用中,产生的浸渍性再次被有意地影响且在其最终的质量和数量方面进行固定。
[0029] 这些具有限定的纤维束状比例的纤维预产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纤维复合材料领 域。因此,使用的纤维材料属于常规增强纤维材料领域。它们可以是有机纤维材料例如对 位芳纶以及玻璃和碳纤维材料,包括来自不同再循环工序的该类型纤维材料。 实施例
[0030] 实施例1
[0031] 从基于机械制备的碳纤维未卷曲织物的具有高比例纤维束的原材料开始,在辊开 松机(材料1)和梳理机2(材料2)上按不同的纤维开松强度制造具有不同比例纤维束的 松散纤维填料,并且将其构造成均匀的500g/m2单位面积质量和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