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47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用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搭建模板的紧固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但纵向的剪力墙现浇施工,模板的支撑即较为困难,需将两块模板多点关联起,避免混凝土的重量分力将下部模板撑变形或者撑裂,影响施工质量或者浪费材料。目前施工办法是在两纵向模板间均衡布设有供钢筋穿过的塑胶套管,或直接将钢筋穿过两模板,而后将两模板定位。而专利公报中公开过多种剪力墙模板紧固件,大体结构包括内置带双头螺牙的连杆、可旋固在连杆两端的通孔螺母,而在螺母外配设有紧固件。使用时连杆和两螺母处于两模板之间,两螺母一方面用以调节模板间距,另一方面即起到固定紧固件,利用紧固件将模板关联定位。此方案的目的是混凝土固化后,可将紧固件和螺母分别拆离,回收重复使用。但由于螺母设计不合理,常常被固化的混凝土粘住无法脱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易于脱模回收的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包括一两头带螺牙的连杆、可与连杆两端旋接的两螺母、以及可旋接在螺母上的紧固件,其中螺母由一锥形塑件内镶嵌一带法兰的六角钢套而成,钢套带内螺牙通孔,钢套六角端凸设于锥形塑件大头端,方便于起子或者扳手锁紧或松开脱模操作。
另,塑件还包裹钢套法兰端面,尽量减少钢套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有效避免钢套与混凝土粘固在一起,使脱模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连杆、螺母及紧固件等部件的螺接可靠,螺母通过镶嵌处理,不但解决了难以脱模的缺陷,省工省时,也提高螺母的回收利用率;施工操作只需扳手或内置扳手即可,除连杆外,其余部分可重复使用。连杆始终与混凝土固化在一起,而连杆两端又没入墙面之内,直接找平即可覆盖,确保防水混凝土墙不渗水。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图2紧固件图3螺母一剖面图图4螺母二剖面图其中1-连杆 2-螺母21-塑件22-钢套3-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2,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包括两头带螺牙的连杆1、两螺母2、以及可旋接在螺母上的紧固件3,紧固件3提供定位模板的作用。如图1,紧固件3双头螺栓和一带法兰螺母配合件组成,使用时可先行将双头螺栓锁固在螺母2上,安上模板并锁上带法兰螺母配合件即可。本紧固件3结构可适合不同厚度的模板。
紧固件3除上述结构外,还可如图2的带法兰螺栓标准件,模板安装好后,锁上紧固件3即可,此紧固件3只能适合标准厚度的模板,若模板厚度不同,即需配合不同长度的螺栓紧固件。
参照图3和图4,螺母2由一锥形塑件21内镶嵌一带法兰的六角钢套22而成,钢套22带内螺牙通孔便于连杆1和紧固件3锁合,钢套22六角端凸设于锥形塑件21大头端,方便扳手等工具操作。螺母2由注塑时一次镶嵌成型,生产效率高且两者结合牢固,适合重复使用,而钢套22为六角结构,不但减少与塑件打滑的可能,且又具有足够的受力面,承担扳手等工具的旋转操作,当然也排除采用四角或者八角钢套结构。另,塑件21还包裹钢套22法兰端面,这样可进一步减少铁质材料与混凝土接触的可能,方便脱模。
所述的塑件21大头直径为30至40mm,小头直径为20至26mm,长度为15至35mm。而且塑件21大头端面成凹形结构,边缘凸中央凹,当顶在模板上时,形成边缘变形紧贴在模板上,可减少水泥浆流进端面,而增大脱模的难度。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包括一两头带螺牙的连杆、可与连杆两端旋接的两螺母、以及可旋接在螺母上的紧固件,其特征是螺母由一锥形塑件内镶嵌一带法兰的六角钢套而成,钢套带内螺牙通孔,钢套六角端凸设于锥形塑件大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其特征是塑件还包裹钢套法兰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其特征是塑件大头直径为30至40mm,小头直径为20至26mm,长度为15至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其特征是塑件大头端面成凹形结构,边缘凸中央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模板对拉组合套件,包括一两头带螺牙的连杆、可与连杆两端旋接的两螺母、以及可旋接在螺母上的紧固件,其中螺母由一锥形塑件内镶嵌一带法兰的六角钢套而成,钢套带内螺牙通孔,钢套六角端凸设于锥形塑件大头端,方便于起子或者扳手锁紧或松开脱模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连杆、螺母及紧固件等部件的螺接可靠,螺母通过镶嵌处理,不但解决了难以脱模的缺陷,省工省时,也提高螺母的回收利用率。
文档编号E04G17/06GK2893058SQ200620095479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林双俤 申请人:林双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