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结构和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12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结构和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屋顶防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和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学中,刚性金属板材屋顶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生产水平的体现,用于满足建筑屋顶面造型及使用功能的要求。根据使用要求,会在屋顶设置烟囱。

由于设置烟囱需要在刚性金属板材屋面上开设洞口,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因为洞口的设置,雨水会通过洞口的缝隙渗入屋内,影响屋内环境。而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结构,其在屋顶从屋脊处铺设附加层板,该附加层板与屋顶的凸起部密封连接,烟囱贯穿屋顶和附加层体。当雨水或其他液体在屋面累积时会通过附加层板向两侧分流,避免积累在烟囱贯穿的位置而渗入屋内,解决了屋内漏水的问题,保护了屋内环境。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其利用了上述防水结构,安装于屋顶上,避免雨水从烟囱处渗入屋内,保护了屋内环境。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水结构,其包括屋脊、附加层板、烟囱以及与屋脊连接并倾斜向下延伸的屋顶。屋顶的上表面设置若干从屋顶靠近屋脊的一端延伸至屋顶远离屋脊的一端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形成流水槽。附加层板位于屋顶上方,附加层板与屋脊连接并倾斜向下延伸,附加层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靠近屋顶的表面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的一侧、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的一侧分别与一个凸起部密封连接。其中,烟囱贯穿屋顶和附加层板。

当雨水或其他液体在屋面累积时可能会在烟囱贯穿的位置而渗入屋内,通过增设附加层板使液体会通过附加层板向两侧分流,从屋顶其他位置流下,避免雨水积累在烟囱贯穿的位置而渗入屋内,解决了屋内漏水的问题,保护了屋内环境。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水结构还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骨架一端与第二骨架的一端连接,第一骨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撑部与屋顶连接,第二骨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部与屋顶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水结构还包括固定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通过固定部与屋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凸起部通过铆钉或自攻螺钉固定,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凸起部之间设有密封胶。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铆钉或自攻螺钉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之间还有防水垫片。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附加层板远离屋脊一端距离烟囱至少500mm。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烟囱与附加层板之间设有隔热件,隔热件上设置有防水层。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烟囱上设置有遮雨帽,遮雨帽设置于靠近烟囱与附加层板连接位置上方。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附加层板包括若干子板体,子板体依次固定连接。

一种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流水槽内沿凸起部延伸方向架设固定部,使固定部与屋顶固定连接,在固定部上沿凸起部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若干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使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部上固定设置第一骨架,在第二支撑部上固定设置第二骨架,使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固定连接,并在靠近屋顶方向上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

S2:在凸起部上铺设密封胶,由屋脊处开始,在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上铺设附加层板,在附加层板上开设供烟囱穿过的通过孔,并使附加层板通过密封胶与凸起部连接。

S3:在附加层板上沿凸起部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防水垫片,附加层板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通过铆钉或自攻螺钉在设置防水垫片处固定连接。

S4:使烟囱穿过通过孔,在烟囱与通过孔之间设置隔热件,使烟囱与附加层板固定连接,在隔热件上设置防水层,并在烟囱与附加层板连接处设置结构胶。

S5:在烟囱开口端,靠近附加层板200~300mm处设置遮雨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提供的防水结构,其在屋顶从屋脊处铺设附加层板,该附加层板与屋顶的凸起部密封连接,烟囱贯穿屋顶和附加层体。当雨水或其他液体在屋面累积时会通过附加层板向两侧分流,避免雨水积累在烟囱贯穿的位置而渗入屋内,解决了屋内漏水的问题,保护了屋内环境。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水结构的安装方法。其利用了上述防水结构,安装于屋顶上,避免雨水从烟囱与屋面连接处渗入屋内,保护了屋内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防水结构II-II向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防水结构III-III向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防水层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防水结构;200-防水结构;300-屋脊;400-附加层板;500-烟囱;310-屋顶;320-凸起部;330-流水槽;401-子板体;410-第一侧板;430-第二侧板;451-第一支撑部;453-第二支撑部;455-第一骨架;457-第二骨架;459-固定部;470-铆钉;471-防水垫片;473-密封胶;510-隔热石棉;530-高温防水胶;550-遮雨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结构100。其包括屋脊300、附加层板400、烟囱500及与屋脊300连接并倾斜向下延伸的屋顶310。

参照图2,在屋顶31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从屋顶310靠近屋脊300一端延伸至屋顶310远离屋脊300一端的凸起部320,该凸起部320与屋脊300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凸起部320不一定与屋脊300垂直,可以形成一定角度。相邻的两个凸起部320之间形成流水槽330,流水槽330从屋脊300延伸至屋顶310远离屋脊300的一端。

在屋顶310上表面还有沿凸起部320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骨架455、第二骨架457、第一支撑部451和第二支撑部453。第一骨架455和第二骨架457分别位于烟囱500的两侧间隔排布,该第一骨架455的一端与第二骨架457一端连接,第一骨架45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撑部451与屋顶310连接,第二骨架45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部453与屋顶310连接。其中,第一支撑部451和第二支撑部453为钢结构支柱,第一骨架455和第二骨架457为方管。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部451、第二支撑部453通过固定部459与屋顶310连接。固定部459为分设于烟囱500两侧的两个角钢,通过铆钉470或自攻螺钉固定于屋顶310上表面,固定部459与第一支撑部451或第二支撑部453焊接固定。上述固定部459、第一骨架455、第二骨架457、第一支撑部451和第二支撑部453用以对附加层板400的辅助支撑,减少附加层板400与固定部459连接位置的受力,增加寿命以及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加层板400位于屋顶310的上方,该附加层板400与屋脊300连接并倾斜向下延伸。附加层板40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靠近屋面的表面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可以为分体结构,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上述附加层板400远离屋脊300的一端距离烟囱500至少500mm,以避免雨水或其他液体从烟囱500下方渗入屋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附加层板400远离屋脊300的一端距离烟囱500的距离也可以小于500mm,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故设置500mm以上。

在第一侧板410远离第二侧板430的一侧,第二侧板430远离第一侧板410的一侧分别与一个凸起部320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连接为通过铆钉470将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分别与凸起部320连接,在第一侧板410与第二侧板430和凸起部320之间设有密封胶473,在其他具体实施的方式中,铆钉470连接可以由自攻螺钉或其他固定方式代替。在上述铆钉470或自攻螺钉与第一侧板410或第二侧板430之间还设有防水垫片471,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设置防水垫片471。

参照图3,烟囱500与通过孔之间还设置有隔热件,在本实施例中,隔热件为隔热石棉510,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热件还可以为隔热硬毡或隔热纸等。由于隔热石棉510不具备防水效果,可能会出现渗水情况,故在上述隔热石棉510上设置防水层,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层为耐高温防水胶530。上述烟囱500与附加层板400通过结构胶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当烟囱500工作状态不会产生高温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隔热件。

为避免雨水或其他液体直接落在附加层板400与烟囱500的缝隙上,以及避免结构胶因日晒而老化,在烟囱500上还设有遮雨帽550。该遮雨帽550为环形并向下倾斜的板,设置于靠近烟囱500与附加层板400连接位置的上方。

该防水结构100的安装方法如下:

S1:在流水槽330内沿凸起部320延伸方向架设角钢,使角钢与屋顶310固定连接,在角钢上沿凸起部320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若干第一支撑部451和第二支撑部453,使第一支撑部451和第二支撑部453与角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部451上固定设置第一骨架455,在第二支撑部453上固定设置第二骨架457,使第一骨架455与第二骨架457固定连接,并在靠近屋顶310方向上形成小于180度的夹角。

S2:在凸起部320上铺设密封胶473,由屋脊300处开始,在第一骨架455和第二骨架457上铺设附加层板400,在附加层板400上开设供烟囱500穿过的通过孔,并使附加层板400通过密封胶473与凸起部320连接。

S3:在附加层板400上沿凸起部320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防水垫片471,附加层板400与第一骨架455和第二骨架457通过铆钉470或自攻螺钉在设置防水垫片471处固定连接。附加层板400与凸起部320通过铆钉470或自攻螺钉在设置防水垫片471处固定连接。

S4:使烟囱500穿过通过孔,在烟囱500与通过孔之间设置隔热石棉510,使烟囱500与附加层板400固定连接,在隔热石棉510上设置高温防水胶530,并在烟囱500与附加层板400连接处设置结构胶。

S5:在烟囱500开口端,靠近附加层板400距离200~300mm处设置遮雨帽550。

安装完成后,当有降雨出现时,雨水首先落在附加层板400上,由于该附加层板400具备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且第一侧板410与第二侧板430靠近屋顶310的表面上形成180度的夹角,故雨水沿附加层板400的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向两侧分流。雨水沿着第一侧板410或第二侧板430流入与附加层板400密封连接的凸起部320两侧的流水槽330中,流下屋顶310。烟囱500上方的雨水首先落在遮雨帽550上,因为遮雨帽550具备向下倾斜的角度,雨水顺着遮雨帽550流下至附加层板400上,然后流入凸起部320两侧流水槽330中。由于遮雨帽550和烟囱500与附加层板400连接位置有一定距离,不免有雨水飘入或飞溅,在连接位置的防水层可以阻挡这少部分的雨水。对防止烟囱500与附加层板400连接位置起漏水到双重保险。

此防水结构100安装便捷,使用安全可靠且寿命长,解决了屋内漏水的问题,保护了屋内环境。在烟囱500周围还设有隔热石棉510,还可适用于烟囱500工作会产生高温的场合。

实施例2

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结构200。与实施1相似,该防水结构100包括屋脊300、附加层板400、烟囱500及与屋脊300连接并倾斜向下延伸的屋顶3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5,上述附加层板400包括若干子板体401。子板体401依次连接,通过防水胶固定连接,形成附加层板400。在各个子板体401上第一侧板410远离第二侧板430的一侧,第二侧板430远离第一侧板410的一侧分别与一个凸起部320通过铆钉470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水结构200安装方法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

S2:在凸起部320上铺设密封胶473,由屋脊300处开始,在第一骨架455和第二骨架457上依次铺设子板体401,通过防水胶将子板体401之间固定连接,形成附加层板400。在附加层板400上开设供烟囱500穿过的通过孔,并使附加层板400通过密封胶473与凸起部320连接。

安装完成后,当有降雨出现时,雨水首先落在子板体401上,由于子板体401之间通过防水胶连接,雨水不会渗入屋内,且第一侧板410与第二侧板430靠近屋顶310的表面上形成180度的夹角,从而雨水沿子板体401组成的第一侧板410和第二侧板430向两侧分流。雨水沿着第一侧板410或第二侧板430流入与附加层板400密封连接的凸起部320两侧的流水槽330中,流下屋顶310。烟囱500上方的雨水首先落在遮雨帽550上,因为遮雨帽550具备向下倾斜的角度,雨水顺着遮雨帽550流下至附加层板400上,然后流入凸起部320两侧流水槽330中。此防水结构200中附加层板400由子板体401固定组成,故拆装方便,更换也更便捷。使用安全可靠且寿命长,解决了屋内漏水的问题,保护了屋内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