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3748发布日期:2018-06-30 02:4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研磨体一般来说即是指氧化铝陶瓷球,因其具有密度适中、硬度大、耐腐蚀以及不易引入杂质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特种水泥、陶瓷、矿物、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光学材料以及涂料、油漆等行业原料的加工和研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研磨介质。目前,氧化铝陶瓷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挤压法、团粒法、干法等静压、湿袋法等静压、液压硬模成型等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会要用到相应的模具。现有技术中最为常用的模具为圆盘形模具,即模具包括上下两个部分,模具内设有若干半球形的凹槽,两部分模具合起来便构成若干个球状空腔,用于成型陶瓷研磨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是由工人对模具进行填料后,手工搬运到制造机内,进行制造。制造完成后,再由工人手动搬出模具,然后手动将模具内已经制造成型的陶瓷研磨体倒入到料箱内。目前所采用的模具的结构如附图1中所示,模具01的主体为圆盘结构,圆盘内设有若干个半球形的凹槽,半球形的凹槽内为成型的陶瓷研磨体02;人工操作需要将整个模具连同陶瓷研磨体一起搬起来,然后将陶瓷研磨体倒入到料箱,显然纯手动的操作方式,非常浪费人工成本,而且模具本身比较重,搬运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急需要一种可以代替工人手动操作的,生产效率更高也更加安全的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代替工人手动操作的,生产效率更高也更加安全的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它包括基座、移动座、旋转台、轴承、旋转杆、下料爪、下料气缸、旋转齿轮、电机齿轮和下料电机;所述的移动座安装于基座上,移动座可在基座上前后移动,移动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座移动的电机;所述的旋转台安装于移动座上,轴承与旋转台的转轴固定连接;旋转杆穿在轴承内;旋转杆的前端安装有一对半圆型下料爪;所述的下料爪的开合由下料气缸控制,所述的旋转齿轮与旋转杆周向限位;所述的电机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电机齿轮与下料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的下料电机与旋转台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座、旋转台、下料气缸和下料电机统一连接有一个控制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爪上还安装有振动器,所述的振动器的开关安装于控制面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通过基座、移动座、旋转台、轴承、旋转杆、下料爪、下料气缸、旋转齿轮、电机齿轮和下料电机的结合,可以实现下料爪的前后移动,水平旋转和上下翻转。其中前后移动由移动座驱动实现,水平旋转由旋转台驱动实现,上下翻转由下料电机驱动实现;上述三个动作可以使下料爪快速精准的移动到模具所在的位置,然后通过下料气缸夹住模具移动到料箱上方,再将模具进行翻转,即可将模具内的产品倒入到料箱中。整个操作过程均可由工人操作控制面板来实现,无需手工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爪上还安装有振动器,当发现模具内还卡有产品没有掉落时,可以启动振动器将产品震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代替工人手动操作的,生产效率更高也更加安全的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模具以及模具内成型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01、模具,02、陶瓷研磨体,1、基座,2、移动座,3、旋转台,4、轴承,5、旋转杆,6、下料爪,7、下料气缸,8、旋转齿轮,9、电机齿轮,10、下料电机,11、振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2,一种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它包括基座1、移动座2、旋转台3、轴承4、旋转杆5、下料爪6、下料气缸7、旋转齿轮8、电机齿轮9和下料电机10;所述的移动座2安装于基座1上,移动座2可在基座1上前后移动,移动座2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座移动的电机;所述的旋转台3安装于移动座2上,轴承4与旋转台3的转轴固定连接;旋转杆5穿在轴承4内;旋转杆5的前端安装有一对半圆型下料爪6;所述的下料爪6的开合由下料气缸7控制,所述的旋转齿轮8与旋转杆5周向限位;所述的电机齿轮9与旋转齿轮8啮合,电机齿轮9与下料电机10的转轴相连;所述的下料电机10与旋转台3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座2、旋转台3、下料气缸7和下料电机10统一连接有一个控制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爪6上还安装有振动器11,所述的振动器11的开关安装于控制面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申请通过基座1、移动座2、旋转台3、轴承4、旋转杆5、下料爪6、下料气缸7、旋转齿轮8、电机齿轮9和下料电机10的结合,可以实现下料爪6的前后移动,水平旋转和上下翻转。其中前后移动由移动座2驱动实现,水平旋转由旋转台3驱动实现,上下翻转由下料电机10驱动实现;上述三个动作可以使下料爪6快速精准的移动到模具所在的位置,然后通过下料气缸7夹住模具移动到料箱上方,再将模具进行翻转,即可将模具内的产品倒入到料箱中。整个操作过程均可由工人操作控制面板来实现,无需手工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爪6上还安装有振动器11,当发现模具内还卡有产品没有掉落时,可以启动振动器将产品震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代替工人手动操作的,生产效率更高也更加安全的用于陶瓷研磨体制造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