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7567发布日期:2018-06-12 07:0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施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也越来越大。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原来越少,停车问题日益突出,地面停车位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停车需求,造成很多车主将车辆停放在路旁,容易造成道路拥堵。

中国专利文献记载有申请号为201510286037X的180度旋转式立体停车设备,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将车台板垂直提升后,再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将车台板旋转90度,使车台板最终位于车道外侧的空地上方,既不影响车道上的车流,也不影响车道外侧原有的功能。但是,该设备需要采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车台板的提升和车台板的旋转,而且要实现提升旋转的顺序控制,需要结合传感器采用电控系统实现。另外,该设备采用链条提升车台板,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提升旋转的顺序控制,系统稳定性好,安全性较高的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架体,用于停放汽车的停车板组件以及用于提升并旋转所述停车板组件的提升旋转机构,所述提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架体包括下底座、上顶板以及竖向安装在所述下底座和上顶板之间的立柱;所述提升旋转机构包括提升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可转动地竖向设置在所述下底座和上顶板之间的丝杆,配合设置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底座下方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底座,并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杆上的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使所述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能够沿所述丝杆的轴向移动,并能够绕所述丝杆转动;所述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分别位于所述丝杆的下端和上端,且均位于所述下底座和上顶板之间;所述旋转底座的底部具有突出设置的第一定位块,所述下底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孔,使所述第一定位块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所述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柱;

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旋转锁槽块,所述旋转锁槽块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杆的下端,且位于所述旋转底座的上方;所述旋转锁槽块的底部具有沿径向向外贯通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旋转底座位于所述旋转锁槽块下方的位置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丝杆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至所述旋转锁槽块外;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向上突出设置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长度与所述安装槽的长度一致,且顶端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使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正对时,所述第二定位块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弹簧,使所述第二定位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所述安装槽内收缩;

所述下底座的外侧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上端具有沿周向向内旋转延伸形成的限位板,使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限位板的外端部压在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旋转锁槽块外侧的顶端上,且使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端低于所述旋转锁槽块;所述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丝杆螺母上升时丝杆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旋转锁槽块外侧的顶端上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向下倾斜形成的导向面;

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高度与所述旋转锁槽块与所述旋转底座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且小于所述旋转顶板与所述上顶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停车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丝杆螺母上的提升座,所述提升座上具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配合设置的导向孔。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活动地套装在丝杆上,在重力作用下,旋转底座能够落在架体下底座上,并将第一定位块插入第一定位孔中,限制旋转底座与下底座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在旋转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丝杆旋转并带动丝杆螺母和提升座向上移动,从而将汽车提升。当丝杆螺母和提升座上升到旋转顶板处时,继续向上顶升旋转顶板,由于旋转顶板与旋转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导向柱,使得旋转底座被提起,直到第一定位块从第一定位孔中完全退出。由于在汽车重力的作用下,丝杆推动丝杆螺母上升的阻力远大于丝杆带动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转动的阻力,使得丝杆带动旋转底座、旋转顶板、导向柱以及提升座一同旋转,直至将停车板组件旋转到预订停车位置。下降时,由于第二定位块随旋转底座旋转至限位板外端部的外侧,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伸出,并抵在旋转锁槽块的底部。在汽车重力作用下,丝杆带动丝杆螺母下行阻力更小,而随着丝杆的旋转,旋转锁槽块也一同旋转,直到旋转锁槽块上的定位槽旋转至所述第二定位块所在位置,第二定位块在弹簧作用下插入定位槽,使得旋转底座与旋转锁槽块在周向上锁定,丝杆继续旋转带动旋转底座、旋转顶板、导向柱以及提升座一同反向旋转,直至第一定位块旋转到第一定位孔所在位置时,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随重力下落,插入第一定位孔中。同时由于第二定位块位于旋转锁槽块外侧的顶端上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向下倾斜形成的导向面,使得第二定位块接近限位板的时候,能够利用导向面被限位板压下,从而退出定位槽。丝杆继续旋转,直至将停车板组件下降到地面。上述结构设计巧妙,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提升旋转的顺序控制,系统稳定性好,采用丝杆提升,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的,所述停车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提升座上的托板,以及通过导向机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托板上的停车板,使所述停车板能够沿长度方向在所述托板上移动;所述提升座位于所述停车板宽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停车板朝向所述丝杆的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提升座上还安装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提升座的上方,且中部具有可供所述丝杆自由转动的通孔;

所述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之间还竖向安装有可转动的方轴,所述方轴上可滑动地套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提升座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方轴相匹配的方孔;所述提升座上具有供所述方轴穿过并能够自由转动的通孔;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差速器,以及安装在差速器的输入端上的电机,所述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沿竖向向上设置,且与所述丝杆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沿竖向向下设置,且安装有第三齿轮;

所述下底座上具有供所述方轴穿过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宽度与所述方轴的宽度一致,所述弧形槽沿所述限位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为可供所述方轴自由转动的圆孔;所述方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弧形槽,并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

采用上述结构,提升时,由于弧形槽的宽度与方轴的宽度一致,使得方轴在弧形槽内无法转动,锁死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动力通过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传递到丝杆上,完成停车板组件的提升和旋转,旋转到位后,方轴受到弧形槽的阻挡,限制了丝杆的进一步转动,锁死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同时,此时的方轴位于弧形槽的圆孔内,解除了弧形槽对方轴的限制,使得动力通过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传递到方轴上,最终带动停车板移动,这样,可以减少路面空间的占用。下降时,由于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多级减速驱动停车板的阻力小于第一输出端直接驱动丝杆的阻力,使得差速器的动力先经过第二输出端传递到方轴上,移动停车板,待停车板移动到位后,差速器的动力再传递给第一输出端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上具有两个沿所述停车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托板;所述停车板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应设置的导向轮,且每个所述导向槽内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外圆面上具有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导向槽所在位置的厚度一致,且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槽内的所述导向轮相向地卡接在所述导向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上具有多个沿所述停车板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所述停车板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所述停车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停车板托放在所述滚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架立在对应的地面停车位外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与所述停车板组件的提升高度相一致;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具有多个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滚筒。

这样,当停车板在托板上收缩时,其端部可以落在支撑架上,有利于提高停车稳定性。所述停车板靠近所述架体的一侧具有向上突出设置的导向棱,所述导向棱沿所述停车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顶板上具有向下突出设置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具有可供所述导向棱穿过的槽,且该槽的贯通方向与所述停车板上升到顶部并整体旋转到位时的导向棱的朝向一致,使所述停车板上升到顶部并整体旋转到位时,所述导向棱朝向所述停车板的旋转方向的一端端部与所述导向座上槽的端部正对。

由于停车板上升到顶部并整体旋转到位时,所述导向棱的端部与所述导向座上槽的端部正对,这样,在电机的进一步驱动下,停车板在托板上滑动,使得导向棱进入导向座的槽内,直到停车板移动到位。下降时,由于导向棱在导向座的槽内,从而限制了停车板整体转动,待导向棱完全退出导向座的槽后,停车板才能开始整体体回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提升旋转的顺序控制,系统稳定性好,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下底座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停车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上顶板与停车板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架体1,用于停放汽车的停车板组件2以及用于提升并旋转所述停车板组件2的提升旋转机构3,所述提升旋转机构3安装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架体1包括下底座11、上顶板12以及竖向安装在所述下底座11和上顶板12之间的立柱13;所述提升旋转机构3包括提升组件31和旋转组件,所述提升组件31包括可转动地竖向设置在所述下底座11和上顶板12之间的丝杆311,配合设置在所述丝杆311上的丝杆螺母,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底座11下方的旋转驱动装置312,所述丝杆311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底座11,并连接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12的输出端。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通过轴承可活动地套装在所述丝杆311上的旋转底座321和旋转顶板322,使所述旋转底座321和旋转顶板322能够沿所述丝杆311的轴向移动,并能够绕所述丝杆311转动;所述旋转底座321和旋转顶板322分别位于所述丝杆311的下端和上端,且均位于所述下底座11和上顶板12之间;所述旋转底座321的底部具有突出设置的第一定位块,所述下底座1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对应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11,使所述第一定位块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内;所述旋转底座321和旋转顶板322之间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柱323。

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整体呈圆柱形的旋转锁槽块324,所述旋转锁槽块324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杆311的下端,且位于所述旋转底座321的上方;所述旋转锁槽块324的底部具有沿径向向外贯通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旋转底座321位于所述旋转锁槽块324下方的位置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丝杆311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至所述旋转锁槽块324外;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向上突出设置的第二定位块325,所述第二定位块325的长度与所述安装槽的长度一致,且顶端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使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正对时,所述第二定位块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弹簧,使所述第二定位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所述安装槽内收缩。

所述下底座11的外侧还设置有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的上端具有沿周向向内旋转延伸形成的限位板131,使所述第一定位块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时,所述限位板131的外端部压在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旋转锁槽块324外侧的顶端上,且使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端低于所述旋转锁槽块324;所述限位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丝杆螺母上升时丝杆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旋转锁槽块324外侧的顶端上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向下倾斜形成的导向面。

所述第一定位块的高度与所述旋转锁槽块324与所述旋转底座321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且小于所述旋转顶板322与所述上顶板12之间的距离。

所述停车板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丝杆螺母上的提升座21,所述提升座21上具有与所述导向柱323相配合设置的导向孔。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活动地套装在丝杆上,在重力作用下,旋转底座能够落在架体下底座上,并将第一定位块插入第一定位孔中,限制旋转底座与下底座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在旋转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丝杆旋转并带动丝杆螺母和提升座向上移动,从而将汽车提升。当丝杆螺母和提升座上升到旋转顶板处时,继续向上顶升旋转顶板,由于旋转顶板与旋转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导向柱,使得旋转底座被提起,直到第一定位块从第一定位孔中完全退出。由于在汽车重力的作用下,丝杆推动丝杆螺母上升的阻力远大于丝杆带动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转动的阻力,使得丝杆带动旋转底座、旋转顶板、导向柱以及提升座一同旋转,直至将停车板组件旋转到预订停车位置。下降时,由于第二定位块随旋转底座旋转至限位板外端部的外侧,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伸出,并抵在旋转锁槽块的底部。在汽车重力作用下,丝杆带动丝杆螺母下行阻力更小,而随着丝杆的旋转,旋转锁槽块也一同旋转,直到旋转锁槽块上的定位槽旋转至所述第二定位块所在位置,第二定位块在弹簧作用下插入定位槽,使得旋转底座与旋转锁槽块在周向上锁定,丝杆继续旋转带动旋转底座、旋转顶板、导向柱以及提升座一同反向旋转,直至第一定位块旋转到第一定位孔所在位置时,旋转底座和旋转顶板随重力下落,插入第一定位孔中。同时由于第二定位块位于旋转锁槽块外侧的顶端上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向下倾斜形成的导向面,使得第二定位块接近限位板的时候,能够利用导向面被限位板压下,从而退出定位槽。丝杆继续旋转,直至将停车板组件下降到地面。上述结构设计巧妙,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提升旋转的顺序控制,系统稳定性好,采用丝杆提升,安全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的下端穿过所述旋转底座形成所述第一定位块。

实施时,所述停车板组件2还包括连接在提升座21上的托板22,以及通过导向机构可移动地安装在托板22上的停车板23,使所述停车板23能够沿长度方向在所述托板22上移动;所述提升座21位于所述停车板23宽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停车板23朝向所述丝杆311的一侧设置有齿条24;所述提升座21上还安装有与所述齿条24相啮合的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位于所述提升座21的上方,且中部具有可供所述丝杆311自由转动的通孔。

所述旋转底座321和旋转顶板322之间还竖向安装有可转动的方轴5,所述方轴5上可滑动地套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位于所述提升座21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方轴5相匹配的方孔;所述提升座21上具有供所述方轴5穿过并能够自由转动的通孔。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12为差速器以及安装在差速器的输入端上的电机,所述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沿竖向向上设置,且与所述丝杆311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沿竖向向下设置,且安装有第三齿轮7。

如图3所示,为便于观察,图中将旋转底座321隐藏,所述下底座11上具有供所述方轴5穿过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宽度与所述方轴5的宽度一致,所述弧形槽沿所述限位板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为可供所述方轴5自由转动的圆孔;所述方轴5的下端穿过所述弧形槽,并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轮7相啮合的第四齿轮8。

具体实施时,所述弧形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这样,可以利用弧形槽限制停车板整体旋转的角度。

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数。

采用上述结构,提升时,由于弧形槽的宽度与方轴的宽度一致,使得方轴在弧形槽内无法转动,锁死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动力通过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传递到丝杆上,完成停车板组件的提升和旋转,旋转到位后,方轴受到弧形槽的阻挡,限制了丝杆的进一步转动,锁死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同时,此时的方轴位于弧形槽的圆孔内,解除了弧形槽对方轴的限制,使得动力通过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传递到方轴上,最终带动停车板移动,这样,可以减少路面空间的占用。下降时,由于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多级减速驱动停车板的阻力小于第一输出端直接驱动丝杆的阻力,使得差速器的动力先经过第二输出端传递到方轴上,移动停车板,待停车板移动到位后,差速器的动力再传递给第一输出端工作。

实施时,所述托板22上具有两个沿所述停车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托板22;所述停车板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应设置的导向轮,且每个所述导向槽内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外圆面上具有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导向槽所在位置的厚度一致,且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槽内的所述导向轮相向地卡接在所述导向槽上。

实施时,所述托板22上具有多个沿所述停车板23的长度方向布置的滚轮,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与所述停车板23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所述停车板2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停车板23托放在所述滚轮上。

实施时,还包括架立在对应的地面停车位外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与与所述停车板组件2的提升高度相一致;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具有多个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滚筒。

这样,当停车板在托板上收缩时,其端部可以落在支撑架上,有利于提高停车稳定性。

如图5所示,所述停车板23靠近所述架体1的一侧具有向上突出设置的导向棱,所述导向棱沿所述停车板2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顶板12的外侧具有向下突出设置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具有可供所述导向棱穿过的槽,且该槽的贯通方向与所述停车板23上升到顶部并整体旋转到位时的导向棱的朝向一致,使所述停车板23上升到顶部并整体旋转到位时,所述导向棱的端部与所述导向座上槽的端部正对。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