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2061发布日期:2020-07-29 01:3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地面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面总成。



背景技术:

地板铺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增加室内环境的舒适感和美感,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等。

现有技术中,铺设在地面上的地板主要采用水泥砂浆湿贴或者干硬性水泥砂浆加素水泥砂浆铺贴的方式安装在地面上。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上述铺设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作业人员在拼接地板时,根据经验铺设,导致地板与地板在拼接处的缝隙不一致,地板铺装后整齐度差,影响施工效果;第二,水泥砂浆的铺设施工复杂、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且容易污染环境;第三,现有铺贴方式的地板一般都很难重复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统一地板之间的间隙,提高施工效果,缩短地面铺装时间,增加地板铺装后的整齐性,绿色施工,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面总成,包括:相对接的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安装框、以及嵌缝板;所述安装框包括调平板和安装在所述调平板的正面的调平块,所述调平板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地板上;所述嵌缝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调平板的背面;所述嵌缝板嵌设在所述第一地板与所述第二地板在对接处的缝隙中;地板插件,所述地板插件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贴合板;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调平板上,所述贴合板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地板上。

可选的,所述地面总成还包括墙板和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定位板、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定位板的正面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平行设置;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上背向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地板上远离所述第二地板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定位板、所述第二竖板、以及所述卡接板界定出的开口背向所述第一竖板的第一卡槽内;所述墙板卡接在所述第一竖板、所述定位板、以及所述第二竖板界定出的开口背向所述定位板的第二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地板上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开设有紧固槽,所述第二竖板上背向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连接有紧固条,所述紧固条紧卡接在所述紧固槽内。

可选的,所述第二竖板上朝向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墙板上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一端包括安装端面和位于所述安装端面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背向所述安装端面的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背向所述定位板的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调平件,所述调平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调平端和安装端,所述安装端安装在所述调平块上,所述调平端位于所述调平块背向所述调平板的一侧,所述调平端与所述调平板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所述调平板的方向距离可调。

可选的,所述调平块上开设有调平孔,所述安装端穿设进所述调平孔内。

可选的,所述调平孔为螺纹孔,所述调平端包括螺杆,所述调平端通过所述螺杆可调节地螺接在所述调平孔内。

可选的,所述安装框还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安装在所述调平块上,所述夹持板与所述调平板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所述调平块、以及所述调平板界定出夹持槽,所述安装板嵌设在所述夹持槽内。

可选的,所述贴合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和延伸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贴合板的正面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共面设置,所述贴合板的背面与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均位于所述贴合板的同一侧,所述延伸端朝远离所述调平块的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面总成,在整个地面上,任意相邻的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在对接处均嵌设有嵌缝板,保证了地面上任意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在对接处的嵌缝保持一致,提高了施工效果,同时调平板贴合安装在第一地板上,贴合板贴合安装在第二地板上,地板插件安装在调平装置上,进而将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相连接,缩短地面铺装时间,增加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铺装后的整齐性,绿色施工,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地面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和地板插件相适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地板和墙板安装在底部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底部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地面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和地板插件相适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调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地板和墙板安装在底部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底部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总成,包括:相对接的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调平装置、以及地板插件。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6,所述调平装置包括安装框62、以及嵌缝板63;所述安装框62包括调平板64和安装在所述调平板64的正面的调平块65,所述调平板64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地板9上;所述嵌缝板63垂直连接在所述调平板64的背面;所述嵌缝板63嵌设在所述第一地板9与所述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的缝隙中;所述地板插件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41、贴合板45;所述安装板41安装在所述调平板64上,所述贴合板45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地板95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面总成,在整个地面上,任意相邻的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均嵌设有嵌缝板63,保证了地面上任意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的嵌缝保持一致,提高了施工效果,同时调平板64贴合安装在第一地板9上,贴合板45贴合安装在第二地板95上,地板插件安装在调平装置上,进而将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相连接,缩短地面铺装时间,增加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铺装后的整齐性,绿色施工,节约资源。

可选的,所述地面总成还包括墙板8和底部框架7,所述底部框架7包括:定位板71、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定位板71的正面的第一竖板72和第二竖板73,所述第一竖板72与所述第二竖板73平行设置;所述卡接板74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73上背向所述第一竖板72的一侧;所述第一地板9上远离所述第二地板95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定位板71、所述第二竖板73、以及所述卡接板74界定出的开口背向所述第一竖板72的第一卡槽91内;所述墙板8卡接在所述第一竖板72、所述定位板71、以及所述第二竖板73界定出的开口背向所述定位板71的第二卡槽8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底部框架7直接卡接墙板8和第一地板9,避免了使用粘胶或者钉接出现的环境污染、影响墙板8外表面或者第一地板9外表面的问题,提升了墙地连接处的装饰效果,第一地板9可以快速地卡接在第一卡槽91内,墙板8可以快速地卡接在第二卡槽81内,实现了快速施工,缩短了工时,降低了装修成本,底部框架7的卡接作用同时提高了墙板8和第一地板9在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了二次施工。

可选的,所述第一地板9上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91内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92,所述第一连接端92的端面开设有紧固槽93,所述第二竖板73上背向所述第一竖板72的一侧连接有紧固条78,所述紧固条78紧卡接在所述紧固槽93内。本实施例中相适配的紧固条78与紧固槽93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地板9与底部框架7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第一地板9安装在第一卡槽91内的稳定性,且紧固槽93卡接紧固条78和第一卡槽91卡接第一连接端92实现了第一地板9与底部框架7的双重卡接,底部框架7与第一地板9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有了进一步地提升。

较佳的,所述第二竖板73上朝向所述第一竖板7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限位块75,所述墙板8上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81内的一端包括安装端面82和位于所述安装端面82上的定位块83,所述定位块83上背向所述安装端面82的表面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块75上背向所述定位板71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块75起到支撑定位块83的效果,在第二卡槽81中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安装固定定位板71的螺钉,合理利用了第二卡槽81内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竖板73上朝向所述第一竖板72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二限位块76,所述第二限位块76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75的顶部;所述第二限位块76上朝向所述第一竖板72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板7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块75上所述第一竖板72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板73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块83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分别一一对应地抵接在所述第一竖板72和所述第二限位块76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块75和第二限位块76类似于台阶状的结构,第一限位块75起到支撑定位块83的效果,第二限位块76和第一竖板72共同将定位块83稳定限定在第二卡槽81内。

可选的,所述定位板7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77,所述第一定位槽77位于所述第一竖板72与所述第一限位块75之间。安装时,螺钉的尖端直接从第一定位槽77的槽口穿设进定位板71后固定在地面上,进而快速、稳定地将底部框架7安装在地面上。在此基础上,将墙板8卡接进第二卡槽81内,将第一地板9卡接进第一卡槽91内,实现了墙板8和第一地板9的快速稳固安装。

较佳的,所述卡接板74位于所述第二竖板73上远离所述定位板71的一端,所述卡接板74上背向所述定位板71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块76上背向所述定位板71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竖板73上远离所述定位板71的一端的端面共面设置并共同界定出定位平面;所述定位平面抵接在所述安装端面82上。本实施例界定出的定位平面,可以有效地增加安装端面82与底部框架7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底部框架7与墙板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定位平面水平设置时,可避免墙板8在水平方向上受力,防止墙板8发生倾斜,有利于进一步地增加墙板8安装在底部框架7上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第一竖板72安装在所述定位板71的边沿,即第一竖板72的边沿与所述定位板71的边沿对齐后相连接,保证了定位板71连接有第一竖板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板72共面设置。在安装时,直接将底部框架7上设置有第一竖板72的一侧抵接在墙面上即可,安装简便,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75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79,可以减少底部框架7的用料,降低底部框架7的重量。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块76上同样可以开设有第一减重孔79,以进一步地减少底部框架7的用料。

较佳的,所述墙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板94,所述垫板94位于所述第一地板9的底部,所述垫板94上背向所述第一地板9的表面与所述定位板71的背面共面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垫板94有效地弥补了第一地板9上位于底部框架7以外的部分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保持了第一地板9的平整性。

可选的,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调平件61,所述调平件61包括相对设置的调平端611和安装端612,所述安装端612安装在所述调平块65上,所述调平端611位于所述调平块65背向所述调平板64的一侧,所述调平端611与所述调平板64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所述调平板64的方向距离可调。其中安装端612可以是沿轴向可伸缩设置的调节杆,通过调节调节杆的长度,进而实现调平端611与调平板64之间的距离可调。本实施例中,调平端611可以抵接在地面上,通过调节调平端611与调平板64之间的距离,可以同时调节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的平整性,提高找平效果。

较佳的,所述调平块65上开设有调平孔67,所述安装端612穿设进所述调平孔67内。本实施例中,安装端612固定在通过轴孔安装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框62内,具有安装简便,便于连接的优势。

可选的,所述调平孔67为螺纹孔,所述调平端611包括螺杆,所述调平端611通过所述螺杆可调节地螺接在所述调平孔67内。本实施例提供的螺杆可以通过旋进或者旋出调平孔67,以调节调平端611与调平板64之间的距离,进而快速地调节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实现高效调平。

较佳的,所述调平块65上开设有调节孔68,所述调节孔68平行于所述调平板64,所述调平孔67与所述调节孔68相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装框62还包括夹持板66,所述夹持板66安装在所述调平块65上,所述夹持板66与所述调平板64相对设置,所述夹持板66、所述调平块65、以及所述调平板64界定出夹持槽,所述安装板41嵌设在所述夹持槽内。本实施例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平装置可以在地面上与第一地板9组装在一起,地板插件可以在地面上与第二地板95组装在一起,最后将安装板41卡接在夹持槽内即可将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相安装,安装过程高效可靠,安装后的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稳定性高。

较佳的,所述贴合板45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二地板95上,所述调平板64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地板9上。具有安装稳固,便于实施的优势。

可选的,所述贴合板4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和延伸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1上;所述贴合板45的正面与所述安装板41的正面共面设置,所述贴合板45的背面与所述安装板41的背面均位于所述贴合板45的同一侧,所述延伸端朝远离所述调平块65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可以有效地增加贴合板45和第二地板95之间的贴合面积,增加第二地板95安装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安装板41的正面包括对接面47和嵌设面48,所述安装板41的背面为基准平面,所述对接面47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嵌设面48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嵌设面48嵌设在所述夹持槽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别设置的对接面47和嵌设面48,保证了安装板41同时具有连接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并固定第二地板95的效果,集成化高,减少了地板插件所需的部件数量,有利于节省材料,便于加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对接面47与所述调平板64的背面共面设置。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地增加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的平整性。

可选的,所述地板插件还包括插接板44,所述插接板44垂直安装在所述对接面47,所述插接板44与所述嵌缝板63贴合设置并共同嵌设在所述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的对接处。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安装框62和地板插件在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41内开设有第二减重孔43。第二减重孔43可以有效地减轻安装板41的重量,节省材料,降低安装板41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板45的背面开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起到初始定位和减薄的效果,贴合板45的正面贴合设置在第二地板95上后,螺钉可以从第二定位槽穿设进贴合板45和第二地板95中。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法铺装地面总成,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相对接;

准备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安装框62、以及嵌缝板63;所述安装框62包括调平板64和安装在所述调平板64的正面的调平块65;所述嵌缝板63垂直连接在所述调平板64的背面;

将第一地板9安装在所述调平装置上,所述调平板64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一地板9上;

准备地板插件,所述地板插件包括相连接的安装板41、贴合板45;所述安装板41安装在所述调平板64上;

将地板插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地板95上,所述贴合板45贴合安装在所述第二地板95上,所述嵌缝板63嵌设在所述第一地板9与所述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的缝隙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面总成,在整个地面上,任意相邻的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均嵌设有嵌缝板63,保证了地面上任意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在对接处的嵌缝保持一致,提高了施工效果,同时调平板64贴合安装在第一地板9上,贴合板45贴合安装在第二地板95上,地板插件安装在调平装置上,进而将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相连接,缩短地面铺装时间,增加第一地板9和第二地板95铺装后的整齐性,绿色施工,节约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