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49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的日益智能化,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使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能够以低声功率级声音运行工作,减少噪音对环境影响,成为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重要研究方向。

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噪音主要来源于风机,风机上的风叶转动会产生大量噪音,并且空气在风道中流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直接将风机1开放式的安装在机壳2内,并通过螺丝固定于底座3固定柱上,其固定柱上设有橡胶圈减震,风机1产生的气流直接从机壳2上方排出,这种结构产生的噪音能达到83dB以上。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风机周围包覆隔音材料,或者延长出风风道的方式减少噪音,但如此一来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体积和成本都会增加,显然不符合小型化和节约生产的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通过设置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延长了空气的流动路径,并在多个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利用有限空间最大化的降低了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使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工作更为静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包括机体及安装在机体上的控制组件、运动组件和清洁组件,所述机体内还设有风机组件和风道结构,所述风机组件产生抽吸力并驱动空气流经所述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机体进风口与风机组件之间的进风风道以及设置在机体出风口与风机组件之间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包括至少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

具体的,所述风机组件顶部设有风道盖,所述风道盖设有开口,所述降噪风道包括连接在所述开口下游并联的两个弧形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包括底座、上盖和面盖,上盖分别与底座及面盖扣合,风道结构还设有所述风道盖,所述降噪风道由面盖、上盖及风道盖共同围设而成。

优选的,所述风道盖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朝向面盖延伸出一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周向上开设所述开口。

优选的,所述降噪风道位于第一挡板外周的区域为所述弧形风道。

为了延长降噪风道长度,所述开口与机体出风口的朝向相反。

为了减少噪音,所述风道盖上设有吸音棉固定槽,用于固定吸音棉。

或者,所述降噪风道采用螺旋状风道。

优选的,所述风道盖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风道盖上还设有一螺旋状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围绕的区域为所述螺旋状风道。

为了进一步地减少噪音并增加密封性,所述风道盖和机体的连接处以及所述风机组件与机体的连接处中至少一处设有密封垫。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延长了空气的流动路径,并在多个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利用有限空间最大化的降低了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使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工作更为静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道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风道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风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爆炸图。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底座100、上盖200和面盖300,其中上盖200分别与底座100及面盖300相互扣合形成机体。

所述底座100上设有控制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控制组件,驱动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运动的运动组件和清洁玻璃的清洁组件,机体内还设有风机组件400和风道结构,风机组件400产生抽吸力并驱动空气流经风道结构。具体来说,风机组件400包括风机罩402和设置在风机罩内的风机401,在风机组件400的作用下,空气通过机体进风口101进入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内的进风风道501,使进风风道501中产生一定的真空度,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能够吸附在玻璃等介质上;之后空气经出风风道502由机体出风口201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机体出风口201设置在上盖200的侧面,机体进风口101设置在底座100的底部中心处。

具体来说,所述进风风道501设置在底座100上,一端与机体进风口101连通,另一端与风机进风口503连通。空气经风机进风口503进入风机组件400内部后由风机出风口504排出;出风风道502的一端与风机出风口504连通,另一端与机体出风口201连通,由风机出风口504排出的空气经出风风道502后从机体出风口201排出,如图2中C向所示。

由于风机组件400本身和空气流经风道时都会产生噪音,本实用新型通过延长风道的流动路径的方式来降低气流流速,从而降低风道中的噪音。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风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机体进风口101与风机组件400之间的进风风道501以及设置在机体出风口201与风机组件400之间的出风风道502,出风风道502包括至少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空气在风机401的作用下,从风机401出风口504流出后,经过出风风道502内的降噪风道后由机体出风口201排出。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降噪风道的形状,只要其部分为弧形即可。另外,还可以在降噪风道的出风口处设置吸音棉604,从而进一步降低噪音。

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可以通过延长风道来减少噪音,显然,若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是笔直的风道,其长度要远小于采用弧形结构的风道,并且弧形的风道内空气的流通阻碍小,有利于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道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结合图3所示,风机组件400顶部设有风道盖500,风道盖500为一中部设有通孔的盖体,所述通孔与风机出风口504对应设置,使得空气能够从风机出风口504流入降噪风道。所述通孔朝向面盖300延伸出一第一挡板301,所述第一挡板301周向上留有一开口302,第一挡板301顶部通过密封垫与面盖300连接。从图3中可以看出上盖200开设了一卡槽,风道盖500的形状与卡槽对应设置,面盖300、上盖200及风道盖500共同围设出降噪风道,降噪风道位于第一挡板301外周的区域为弧形风道,空气通过第一挡板301上的开口302进入开口下游并联的两个弧形风道中,然后通过吸音棉604消音,空气的流动路径如图4中A向所示。优选的,开口302与机体出风口201的朝向相反,空气最终通过机体出风口201进入大气。风道盖500上还可以设置吸音棉固定槽303,用于固定吸音棉604。

并联的两个风道增大了气流流通的有效管径,降低了气流流速,从而减少风道中产生的噪音,并联风道的数量也可是其他多个,如三个、四个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风道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盖510为一中部设有通孔的盖体,与图4中不同的是,所述风道盖510上设有一螺旋状的第二挡板304,所述第二挡板304与风道盖510及面盖300围设成一螺旋状的降噪风道,即所述第二挡板304围绕的区域为所述螺旋状风道,空气的流动路径如图5中B向所示。

上述螺旋状的降噪风道在有限空间中充分延长了空气的流动路径,噪音的声能量持续降低,使得最终进入外部环境的噪音得到减弱。

为了进一步地减少噪音并增加密封性,风机组件400与机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可以采用发泡聚氨酯制成,从而使风机组件400弹性置于机体内;密封垫同时也增强了风道的密封性,防止真空度损失和噪音的扩散。具体来说,风机组件400与底座100及风道盖500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垫601和第二密封垫602。同样的,风道盖500和上盖200的连接处也设有第三密封垫603。

需要补充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降噪风道的具体结构只要其至少部分为弧形,能够延长风道的流动路径即可,例如,还可以在上盖或面盖上单独设置一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即降噪风道与上盖或面盖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时,其空气的流动路径为:机体进风口-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降噪风道-机体出风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部分为弧形的降噪风道的方式,延长了空气的流动路径,并在多个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利用有限空间最大化的降低了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使擦玻璃机器人工作更为静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